日本殉情文學經典之作。川端康成盛讚:「如此傑作,難以言喻,唯有嘆息。」隱沒於黑暗的高貴女神,令人動容的凄美虐戀。他們是師徒,是主僕,更是知音,是鐫刻於靈魂的一生所愛。本書特色:小開本大字精裝輕量版,適合睡前閱讀的枕邊書;32頁全彩特輯「谷崎潤一郎文學 &《春琴抄》」;獨家收錄〈春琴抄後語〉、「春琴・佐助年表」、「谷崎潤一郎年表」。
【獨家收錄】
谷崎潤一郎文學 &《春琴抄》彩頁特輯
日本殉情文學經典
文豪谷崎潤一郎陰翳美學巔峰之作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盛讚|
——如此傑作,難以言喻,唯有嘆息。——
❖
隱沒於黑暗的高貴女神,令人動容的凄美虐戀。
他們是師徒,是主僕,更是知音,
是鐫刻於靈魂的一生所愛。
❖
與你一起的世界,
才是我畢生渴望的極樂淨土
大阪藥材商之女春琴自幼雙目失明,美貌聰穎的她,在曲藝上有著非凡的天賦。家中學徒佐助自小傾慕於她,盡心服侍之餘,也暗地自學三味線,只為更貼近春琴的世界。兩人既是主僕也是師徒,同時又有著道不清、說不明的男女關係。某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讓兩人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春琴抄》透過春琴和佐助的故事,探索了人性中的美與醜、愛與痛,以及極端情感中的陶醉與昇華。不僅展現了谷崎潤一郎對美的執著追求,也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複雜和深邃。
「谷崎文學 &《春琴抄》彩頁特輯」————
▌《春琴抄》──日本殉情文學代表作
.大地震竟是催生名作的契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讚嘆的絕世之作
.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美學
.各種改編:電影、漫畫
▌《春琴抄》之謎
.掀起文壇筆戰的謎題:「害春琴毀容的兇手是誰?」
.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春琴和佐助的墓在哪裡?」
▌《春琴抄》大阪散步地圖
.道修町
.少彥名神社
.淀屋橋
.生國魂神社⋯⋯等
▌谷崎潤一郎文學之旅
.倚松庵(《細雪》之家)
.谷崎潤一郎紀念館
本書特色
1. 小開本大字精裝輕量版,適合睡前閱讀的枕邊書
2. 32頁全彩特輯「谷崎潤一郎文學 &《春琴抄》」
3. 獨家收錄〈春琴抄後語〉、「春琴・佐助年表」、「谷崎潤一郎年表」
作者簡介:
谷崎潤一郎(1886~1965)
日本近代小說家、耽美派文學大師。
1886年出生於東京日本橋,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科肄業。東大在學期間創辦同人雜誌《新思潮》(第二次),以短篇小說〈刺青〉一舉成名,獲得文壇高度評價,成為作家。早期作品深受西歐十九世紀末「惡魔主義」的文藝思潮影響,以嗜虐、受虐、戀物癖、女性崇拜等悖德、頹廢的題材,描繪對感官快樂的極致追求。
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後,遷居至關西地區,開始對傳統日式美學產生濃厚興趣。中後期作品回歸日本古典與東方傳統,不同於早期作品直白大膽的官能描寫,改以隱晦含蓄卻令人浮想聯翩的筆法,描寫男女之間幽微而私密的關係,確立了適合日本風土的「感官書寫美學」,被日本文壇尊稱為「大谷崎」,曾七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品影響文壇眾多一流作家。
主要作品有《痴人之愛》、《春琴抄》、《卍》、《細雪》、《陰翳禮讚》等。
譯者簡介:
黃瀞瑤
東吳日研所畢業,喜愛日語、日本文學及日本神話,也很喜歡看書買書。認為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新世界,最喜歡的書籍類別是推理小說。將來的夢想是擁有一座私人牧場和私人圖書館。
章節試閱
春琴,本名鵙屋琴,生於大阪道修町某藥商家,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墳墓位於市內下寺町某淨土宗寺院。日前我行經此處,突發參拜之心,於是入內請求寺方人員帶路。
「鵙屋家的墓地往這邊走。」一名寺院男僕引我走向正殿後方。只見數座鵙屋家先人之墓並排於山茶花樹叢下,卻遍尋不著琴娘墳墓的蹤影。
我向男僕形容,鵙屋家之前有個女兒,是個怎樣的人物,不知她的墳位於何處?
男僕思索了一會兒,告訴我:「施主問的,或許是那座墳。」隨即領我走上東側陡峭坡道的台階。
眾所皆知,下寺町東側後方有片高地,生國魂神社矗立其上;腳下陡峭的坡道即寺院通往高地的斜坡。此處林蔭繁茂,在大阪市內實屬難得;琴娘的墓就建於斜坡半山腰處一塊平整窄小的空地上。墓碑正面的法名是「光譽春琴惠照禪定尼」,背面則是「俗名鵙屋琴,號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年五十八歲」,側面刻著「門徒溫井佐助建之」幾個字。
琴娘終身未婚,但她與「門徒」溫井檢校多年來雖無夫妻之名,卻有夫妻之實;因此才擇了離鵙屋家墓地稍遠之處另立墳墓吧。據男僕所言,鵙屋家早已家道中落,近年偶有一、二名後人來上墳,卻從不曾造訪琴娘之墓,因此他從未想過此墓的主人也是鵙屋家的人。
我問男僕:「已經沒人來祭拜她了嗎?」
男僕說:「不,不能說沒人祭拜。有位住在萩之茶屋一帶的七旬老婦每年會來個一、兩次。那位總會來這座墳上香祭拜,然後,你看那裡還有座小墳吧?」他指著墳墓左側的另一座墳,「老婦人也一定會去那座墳上香、供上鮮花,誦經等費用也是她出的。」
我走到男僕手指的小墓前一瞧,碑石大小約是琴娘的一半。正面刻著「真譽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則是「俗名溫井佐助,號琴台,鵙屋春琴門徒,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壽八十三歲」;正是溫井檢校之墓。
至於住在萩之茶屋的老婦人,後文會再提及,此處先暫且不提。
這座墓較春琴的小,且墓碑上明記「門徒」二字;死後仍恪守師徒之禮的做法,乃是檢校的遺願。
此時夕陽恰巧照亮墓碑正面,我佇立在小丘上,俯瞰腳下無邊無際、雄偉壯闊的大阪市景觀。這一帶遠從難波津時期就屬丘陵地帶,西向的高地由此往天王寺方向綿延不絕。而今,眼前被煤煙燻黑的草木枝葉,以及毫無生氣、覆滿塵埃的枯萎大樹,不免令人覺得殺風景;遙想當年修建這些墓時,應是一片鬱鬱蒼蒼吧?即便是現在,市內的墓地也屬這一帶最幽靜、視野最為開闊。師徒倆因命中註定的奇緣結合長眠於此,一同俯瞰這座東洋第一工業都市,看著無數高樓大廈屹立於夕暮霧靄之下。即使大阪已今非昔比,不再是檢校在世時的風貌,唯有這兩塊墓碑至今仍在訴說著師徒之間深厚的情緣。
溫井檢校老家原本信奉日蓮宗,除檢校之外,溫井家之墓均安置於檢校的故鄉江州日野町某寺廟。檢校之所以捨棄代代相傳的信仰,改入淨土宗,則是出於死後也不願離開春琴的拳拳深情。據說春琴尚在世時,檢校便已決定師徒兩人死後的法名、兩塊墓碑的位置及大小比例。據目測,春琴墓碑高約六尺,檢校的則不足四尺。兩塊墓碑並立在低矮的石壇上,春琴墓的右側種有一棵松樹,綠蔭如屋頂延伸至墓碑上方;其枝椏末梢無法遮蔽的左方兩、三尺處,檢校之墓則畢恭畢敬地隨侍在側。眼前兩塊碑石彷彿具有靈性,檢校生前事必躬親、如影隨形侍奉師父左右的情景躍然浮現眼前,時至今日仍沉浸在侍奉師父的幸福裡。我跪在春琴墓前恭敬行禮後,將手輕放在檢校墓碑上愛憐地輕撫著石碑頂部,在小丘上沉思良久,直至夕陽沉沒在大都市的彼方。
❖
近來,我入手的書冊中有一本名為《鵙屋春琴傳》的小冊子,因此得知有春琴這號人物。本書以四號鉛字印刷在手抄和紙上,全書約三十頁。推測應是弟子溫井檢校於春琴逝世三週年時,請人編撰師父的傳記並分送四方。文體為文言文,關於檢校的敘述也使用第三人稱,然內容無疑來自檢校。因此,將檢校視為此書真正的作者也無妨。
據此傳記載:「春琴家代代以鵙屋安左衛門之號行商,長居大阪道修町經營藥業。至春琴之父已第七代。其母阿繁,出自京都麩屋町跡部氏,嫁安左衛門後育有兩男四女。春琴為次女,生於文政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又曰:「春琴自幼天資穎悟,容姿端麗高雅,不可方物。四歲習舞,舉手投足優雅嫵媚,神韻天成,專業舞伎亦自愧不如。其師常望之興嘆:『此兒天資稟賦異於常人,本應風靡天下、芳名遠播。今世託生良家,未知是幸抑或不幸?』又,春琴開蒙極早,讀書習字進展神速,甚至凌駕二位兄長之上。」
這些記載若真出自對春琴奉若天神的檢校之口,其可信度不得而知。然而春琴天生容貌「端麗高雅」這一點,倒是有諸多事實佐證。當時的婦人身材普遍嬌小,據說春琴身高不足五尺,臉龐與四肢皆極為纖巧。從一張流傳至今、春琴三十七歲時的照片看來,她有一張五官端正秀麗的瓜子臉,眼鼻精緻小巧,輕柔得彷彿隨時都會消失。畢竟是拍攝於明治初年或慶應年間的照片,上頭隨處可見斑駁小點,猶如年代久遠逐漸模糊不清的古老記憶。那張朦朧的照片除了能夠一窺大阪富裕商家女眷雍容華貴的氣韻,總給人一種美則美矣卻缺乏個性,印象稍嫌淡薄之感。外表符合三十七歲的年齡,要說看起來只有二十七、八歲,倒也未嘗不可。
春琴,本名鵙屋琴,生於大阪道修町某藥商家,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墳墓位於市內下寺町某淨土宗寺院。日前我行經此處,突發參拜之心,於是入內請求寺方人員帶路。
「鵙屋家的墓地往這邊走。」一名寺院男僕引我走向正殿後方。只見數座鵙屋家先人之墓並排於山茶花樹叢下,卻遍尋不著琴娘墳墓的蹤影。
我向男僕形容,鵙屋家之前有個女兒,是個怎樣的人物,不知她的墳位於何處?
男僕思索了一會兒,告訴我:「施主問的,或許是那座墳。」隨即領我走上東側陡峭坡道的台階。
眾所皆知,下寺町東側後方有片高地,生國魂神社矗立其上;腳下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