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相信自己可以改變
柯倩華|童書評論者、本書譯者
「貧窮」在兒童圖畫書裡並不常見,但確實存在兒童的世界裡,影響許多兒童日常衣食住行,也影響他們的自我認識和評價、自信心、對人生的期許和盼望等。《隱形的世界》的創作者湯姆.波西渥對此有親身經驗,也在書末分享了他的童年經驗和創作理念。
他的家(拖車屋)因貧窮而沒有電,對於不需要暖氣過冬的臺灣小孩而言,可能需要一些說明才能確實理解他的處境。他住的南施洛普郡是英格蘭人口最稀疏的鄉間地區,風景美麗,但大自然的考驗很嚴峻。冬季長達數月,寒冷、強風、陰鬱,最高溫大約攝氏6、7度 (一般冰箱冷藏室的溫度),零度以下的冰天雪地是常態。沒有暖氣,拖車屋的建材沒有防寒作用,總是撿二手衣穿的窮小孩也沒有高級保暖的衣物寢具,他還經常餓著肚子上床睡覺。請讀者想像一下那是什麼感受?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對只能忍耐的小孩而言應是刻骨銘心的印象。這本書使人感動,不是因為有意義的主題,而是因為它完全從「人性感受」去表述情節和呈現情境。
故事開場小女孩伊莎蓓穿上最喜歡的毛衣,「冰霜鑽進窗內,還悄悄爬上床柱。」正是波西渥童年的寫照。他小時候很喜歡一件毛衣,一直穿到幾乎穿不下還勉強撐了好一段時日;他也在每個冬日看見並觸摸到床柱上的冰霜。然而,因為圖書館有很多免費的書可以擴展視野和想像力(家裡沒有電視機),因為可以在大自然裡自由觀察和玩耍,他的童年生活仍然有樂趣與意義。就像他塑造的伊莎蓓「總是注意到美麗的事物」,這個角色的眼光特質成為故事後來轉折的伏筆。伊莎蓓被迫離開熟悉而美麗的環境,幾乎失去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時,幸好能「看見」;不僅看見同樣貧窮孤單的人,而且看見那些人做著似乎微不足道但其實非常美麗的事情:照顧其它生命,包括植物與動物、友善對待和幫助他人。雖然本身各有匱乏,但他們沒有失去創造性與生命力,而有使環境變得更好的美善心意和舉動。那些跟她一樣不被社會重視的人向她示範:即使是破碎的生命,仍然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伊莎蓓受啟發而改變自己,也改變了她的環境,經過「一天又一天,一星期又一星期」——這是波西渥務實的提醒,鼓勵有類似處境的小孩要知道改變需要時間,要相信人生能夠好轉,而忍耐和等待是值得的,所謂「成長」是讓自己變得更有力量、讓事情變得更好的過程。而且,不要害怕尋求幫助,那並不羞恥,因為人和人之間理當互相關懷和幫助,故事對此亦有特別的闡釋。讀者看到「那些對許多人來說理所當然的東西」那一頁,可觀察圖像並反思自己的生活,有哪些東西是我們以為理所當然其實應當感謝的?以這樣的思考觀點,波西渥提醒生活無虞的小孩多看看身邊的人,那些平常不大注意到的無聲、無勢的人,想想自己能如何使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好?一句友善的話、友善的表情或態度,都可能帶來溫暖。引導小孩討論「隱形」的意思和感受也有助於深入的理解,即使物質豐富的小孩也可能曾經有不被看見、不受重視的感受。
作者在塑造角色內涵和處境時,還安排了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充滿愛的家庭。從文字敘述和圖像細膩的呈現,可見親子間與夫妻間的親密連結。作者深刻瞭解這對小孩成長的意義重大,也使故事發展更順暢完整。因為有愛,壓傷的蘆葦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不熄滅。伊莎蓓不僅找回存在感,而且有新的活力。這樣真實美好的改變,發生在故事角色和作者的身上,也可能發生在每個有愛和盼望的小孩身上。
作者的話
我最早的童年回憶,是在一輛拖車屋裡好奇的摸索一個小櫥櫃。我當時並不知道,接下去的六年,那輛位於南施洛普郡的拖車屋就是我的家。
那輛拖車屋很舊,每次開門或關門,都會發出空洞、令人不安的聲音。我們沒有電視機,也沒有接電線。我們有一個煤氣燈掛在牆上,要用火柴點燃。我們飲用的水取自公園的水池,本來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水裡有一隻死青蛙。
我跟我哥共用拖車屋裡的一個小房間。我到現在還記得,寒冷的冬日早晨,冰霜在鐵床柱上閃耀的景象。深冬的時候,真的很像住在冰窖裡。
我們為什麼過那樣的生活?簡單的說,因為我們很窮。
然而,儘管我們總是缺錢,儘管總是穿廉價的二手衣和別人給的舊鞋,但有兩樣東西我從不缺乏——愛與書。
有一個流動圖書館會停在我家附近。我步行過去,手握著粉紅色的借書單,想借多少就有多少。可是有些人不像我這麼幸運。有些人無法接觸到這樣的文學養分,也不像我小時候能自由享受鄉間的美麗和奇妙。有些人也沒有愛。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寫伊莎蓓的故事。時至今日,英國境內仍有超過四百萬名兒童過著貧窮的生活。也就是說,有超過四百萬名兒童每天沒有足夠的食物可吃,經常感到寒冷和疲倦,在學校裡沒有足夠的學習用品,沒有跟其他人同等的機會和資源。這些小孩常常被忽視,因此我想在這個故事裡探討「不被看見、宛如隱形」的概念。
當然,貧窮不是人被社會忽視的唯一原因;這個世界會以許多方式去對人說:「你不屬於這裡。」
我想反駁這樣的論點。我想說:「你當然屬於這裡。」
我們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湯姆.波西渥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