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因人而說法,佛法因人而弘揚;佛法不離人間,人間更因佛法而祥光。佛法的真義要藉人的悟智去實踐,方能生發出生命力。因此,由佛法而流布出的任何一個宗派,都是有成就的大德,以其在智慧願力的作用下,為了適應時代眾生的根機而善巧設立的方便,使有緣眾生就路還家。所以當我們在得到天台教觀啟示的同時,更應根據自己的因緣關係去實踐佛法:如因天台而修止觀的入道;或「教在天台,行歸凈土」;或「台密一致,融通不二」,或「台禪一體,頓漸並行」等等,均可因人而異,藉法入道。
作者簡介:
宋智明
1957年生於浙江溫州,因病而初中輟學,十五歲遇大善法師而皈依佛門,閱禪淨諸書有豁然明白之感。十八歲就李德生處學《起信》、《楞嚴》等經論,後在振蓮法師指導下圓解天臺法旨。1982年拜清定法師而初涉密乘,不久親近徐恆志先生,書信往來,咨訣要義。1986年拜見元音老人,即被其威德感化,隨修心中心密法,百座內桶底脫落,明見本性。此後一邊修持了習,一邊任職於福建廣化寺佛學院、中國佛學院、蘇州靈岩山研究班、四川省佛學院等前後十餘年。終以指點心要為本,而不執著文字義理,主張以法為中心,融通各宗,回歸一心,提倡實踐的佛法。著作有:《憨山大師的一生》、《佛教淨土法要》、《圓覺經直解》、《禪觀入門》、《佛法教觀入門》、《六妙門修證全書》等。
作者序
自序
當我們在歷涉人世的苦樂、泛讀生命的進程之後,終於回到了三寶的座下,以虔敬的信心,歸仰無上菩提大道,於是就有了深入佛法的要求——拜明師、參大德、研經論、入宗門;就有了統攝一切,融入自心的願望——總持諸法,合於一道。但是面對浩瀚的三藏經典與眾多的論典,面對諸宗的異說與學者的看法,面對諸位善知識的不同提法與宗趣,學人到此往往覺得佛法太過深廣無涯,難以會通融貫,心中不免因矛盾而發生退卻。這時《佛法教觀入門》一書,也許對此時的您有統一認識的作用,使您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整個佛法的各個層面的精義。
佛陀因人而說法,佛法因人而弘揚;佛法不離人間,人間更因佛法而祥光。佛法的真義要藉人的悟智去實踐,方能生發出生命力。因此,由佛法而流布出的任何一個宗派,都是有成就的大德,以其在智慧願力的作用下,為了適應時代眾生的根機而善巧設立的方便,使有緣眾生就路還家。所以當我們在得到天台教觀啟示的同時,更應根據自己的因緣關係去實踐佛法:如因天台而修止觀的入道;或「教在天台,行歸凈土」;或「台密一致,融通不二」,或「台禪一體,頓漸並行」等等,均可因人而異,藉法入道。
佛法是人性中最完美、最究竟的指歸,所以佛法在人心中;而當一個通過佛法如實熏習的佛弟子,以其活潑而實際的智行,在超越一切的同時,又攝持一切、透視一切、空明無礙,成為不被物拘的自在人!
真誠地希望《佛法教觀入門》這本書能給予您融攝一切佛法的契機,在神思悟智中,飛越教觀的海洋,到達涅檠的彼岸!
宋智明
一九九八年四月九日
自序
當我們在歷涉人世的苦樂、泛讀生命的進程之後,終於回到了三寶的座下,以虔敬的信心,歸仰無上菩提大道,於是就有了深入佛法的要求——拜明師、參大德、研經論、入宗門;就有了統攝一切,融入自心的願望——總持諸法,合於一道。但是面對浩瀚的三藏經典與眾多的論典,面對諸宗的異說與學者的看法,面對諸位善知識的不同提法與宗趣,學人到此往往覺得佛法太過深廣無涯,難以會通融貫,心中不免因矛盾而發生退卻。這時《佛法教觀入門》一書,也許對此時的您有統一認識的作用,使您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整個佛法的各個層面的精義。
佛陀因...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序說
第二章 教觀概論
第三章 八教概論
第四章 觀法概論
第五章 五時概論
第六章 五時通別論
第七章 迷惑總論
第八章 論化儀四教
第九章 性相三千與百界千如
第十章 藏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一章 通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二章 別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三章 圓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結論
自序
第一章 序說
第二章 教觀概論
第三章 八教概論
第四章 觀法概論
第五章 五時概論
第六章 五時通別論
第七章 迷惑總論
第八章 論化儀四教
第九章 性相三千與百界千如
第十章 藏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一章 通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二章 別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第十三章 圓教的教與觀(化法四教)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