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習,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
SAT.ACT滿分,同時錄取九所常春藤盟校;
首次獲得全美最優秀高中生「溫蒂高中生海斯曼獎」的亞洲人;
被《今日美國》評選為「年度高中生代表」前二十名;
榮獲約翰.馬侃獎學金;
「引以為傲的韓國人」獎,史上最年輕得獎人。
這些頭銜像名牌一樣緊緊貼在我身上,這麼備受矚目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在僑胞聚會的場合,別人總是用「啊,就是那個很會念書的孩子嗎?」來取代我的名字,他們總喜歡劈頭就問我:「到底是怎麼念書的?」
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會有點小沮喪,難道大家對我就只有這麼點好奇而已嗎?(就算真的只有這個問題,至少也可以先說句「長得很帥耶」之類的話吧!)
或許是宿命吧!韓國或美國的父母跟孩子好像都逃離不了「念書學習」這件事,這點我也覺得有些可悲。
但大家會對我這麼好奇,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我並不是那種念書至上,只會念書的書呆子。聽起很像在自誇,但我認為能把書念好的根本原因,是我真的非常喜歡學習。因為喜歡所以能樂在其中,自然而然得到的成果也就相當不錯。(但這不表示我是所謂的「天才」,我在喜歡的領域上,也是投入相當的努力。)大家總是期待能從我這裡得到念書的秘訣,但「適用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到底存不存在呢?
如果說,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適用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那我寫這本書不就是「很沒常識」嗎?或許也沒錯,我寫這本書就是出於「無意義」!
韓國SBS電視台有個「美好的早晨」節目,二○○八年時,我曾經受節目邀請造訪韓國,多虧這次機會讓我能和不少同年齡的韓國朋友見面分享心得,也才有機會發現,不管是韓國還是美國的青少年,所遭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念書的擔憂、大學入學考試的壓力、對異性的好奇心、對父母的反抗等。當時我深刻的體悟到,原來地球遙遠的兩端呼吸著全然不同空氣的人們,想法竟然都差不多。
隨著話題的分享我驚訝的發現,韓國青少年似乎有一種很深的無力感,明明應該是充滿雄心壯志的年紀卻像是苟延殘喘的人一樣,瀰漫著一股絕望的氣息,為什麼會這樣呢?
了解後才發現都是學習壓力造成的。或許不少韓國讀者心想,「這不是天經地義,本來就應該知道的事情嗎?」美國學生也不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就好比生意人會有生意人的煩惱一樣,學生當然也會有學生的煩惱,但韓國青少年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壓力過度。「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與「把一件事跟自己的生命綁在一起」,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完全相反的觀念。
聽了許多青少年分享的故事後發現,韓國的學習熱潮似乎被扭曲得有些嚴重,不少朋友從小就被父母強迫去補習,在他們的觀念裡,念書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必須完成的義務。
韓國出版的學習相關書籍大部分都是逆境求生存這種感人勵志的故事,於是大家認知裡的「學習」,好像必須是拋棄所有快樂、抱著必死決心,必須擁有超強忍耐力的特殊分子才能做得好的事。
豈有此理!還沒真正開始就把學習冠上「無趣」的罪名,認定它是「再怎麼討厭都要做」的事情。果真如此嗎?念書真的這麼無趣嗎?
NO!我完全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念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什麼!?你說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書,還有那些永遠背不起來的數學公式是有趣的探險?」可能已經有不少人企圖把書闔上丟向我吧!少安勿躁啊!
讓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吧!
當時的我們對什麼都好奇,「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冰塊融化為什麼會變成水?」「我是怎麼出生的?」……當時的我們是不是成天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追著爸媽問東問西?這就是「學習」,好奇是學習的「始祖」,也是我們學習的「理由」。學習是一個能讓我們在最短時間內,了解世界上數不盡的秘密、數不清的智慧最有效的方法,豈不是一場有趣的探險嗎?
熱愛自己、人生有夢的人通常可以樂在學習。「學習是對人生應盡的禮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念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如果有一個我非做不可、一定要完成的夢想,卻因為準備不足而無法實現,不是徒留悔恨嗎?就算未來還不明朗,但一定會有某件事是我可以做得很好的,如果連找尋那件事的機會都不去爭取,不是很可惜嗎?不覺得對不起自己的人生嗎?
隨著學年級漸長、大學入學考試逼近,念書壓力勢必會剝奪某些念書樂趣,甚至有些朋友一聽到學校這兩個字就渾身發抖,連這麼喜歡念書的我也無法完全不受這些壓力影響。考試、成績單、考大學、強迫競爭、父母嘮叨、朋友間的比較,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事情,但其實這些都是干擾我們學習的雜訊,人們卻往往因為這些雜訊而扭曲了「學習的本質」,錯失了念書的樂趣,實在太可惜了!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雖然我還是一個很多方面都尚待學習的小毛頭,但至少我認為自己「念書的理由」是值得分享給那些想知道我「究竟怎麼念書」,或是那些受困於念書的人們。
其實只要專注在「為什麼要念書」的理由上,學習的本質就會更清晰,在思考「為什麼」的過程中,「如何」去做的答案也就自然浮現。
亞洲的學生對於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我可能會提出,「你生活的社會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想法。沒錯,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學生不僅具備基本入學資格,比起亞洲準備進入常春藤盟校的學生們,相對擁有出生和環境上的優勢。但在美國念書其實不如亞洲學生想像的容易,東方人常會受到不平等的差別待遇,加上美國是遠比世界其他國家競爭更為激烈的社會,完全沒有不勞而獲的機會。
美國也好,亞洲也好,富家子弟也好,窮人子弟也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沒有誰可以代替誰珍惜經營自己的人生,學習只不過是人生的其中一個選擇而已。我們應該樂在學習,不為成績、不為大學考試,而是為了更成熟、更有智慧的自己,為了值得擁有更美好將來的自己。
看完這本書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很自大」「自以為是」,但我希望讀者們可以拋開這些偏見,專注在我的故事的本質。
為了自己的美好人生,讓我們分享有趣的念書方法吧!
寫於紐海芬.耶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