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獲選全美最優秀高中生、《今日美國》「年度高中生:亞洲最佳學生獎」
★SAT、ACT滿分,同時錄取9大常春藤名校,並獲約翰馬侃獎學金
★2011年韓國出版倫理委員會青少年推薦書
名人推薦
耶魯大學校長 Dr. Richard C. Levin 台大校長 李嗣涔博士 首爾大學教授 金都蘭博士
學習,是跟這個世界溝通和尋找夢想的工具,是你能給自己人生最大的禮物。
不想粗魯的對待自己的人生,就趁早努力用功吧!
如果你很徬徨、找不到方向,不確定讀書對自己是有意義的,那麼這本書將會為你驅除迷障,帶來更為開闊與無限可能的世界。「學習是對人生應盡的禮儀」聽起來像是道德教條,但閱讀完本書後,你將會發現,作者是發自內心、毫不虛偽造作,秉持著這樣的觀念,認真、快樂的沉浸於每一天的學習挑戰。就像他說的,「我是一本還沒有結束的小說」,學習不單是在書中追根究柢、跟世界交流溝通,更應該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
作者簡介:
李炯禛 (Patrick Gene Lee)
◆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ACT滿分,同時錄取9所常春藤名校
◆2006年獲選「Wendy’s High School Heisman Award」全美最優秀高中生,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被《USA Today》評選為「年度高中生代表」20名之一
◆榮獲John McCain獎學金
◆2008年榮獲韓國「引以為傲的韓國人」獎項,是韓國史上最年輕的得獎人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二代韓僑,不只課業成績,在網球、小提琴、音樂劇、辯論,以及社會貢獻等活動都表現傑出,是家長經常拿來跟自家小孩比較的對象。他不僅不像公認的書呆子,更有著一股獨特的魅力。身為《哈利波特》的死忠粉絲,夢想著進入魔法學校霍格華茲就讀,雖取得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9大常春藤盟校入學資格,卻一心鍾情於古色古香的耶魯大學。目前就讀耶魯大學,主修倫理、政治以及經濟學。
譯者簡介:
葉雨純
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首爾大學語學堂六級畢業。曾任韓國旅遊網站翻譯專員、韓商業務助理、科技大廠韓文專員。目前育有一子,是個專職的新手媽媽,開始關注教養類書籍,同時也兼職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耶魯大學校長 Dr. Richard C. Levin 台大校長 李嗣涔博士 首爾大學教授 金都蘭博士
學習不在「方法」而在「心」!
本書focus在Patrick Lee這個十分特別的學生的念書旅程,透過這本書可以接觸到作者學習奮鬥的過程,也能夠對於常春藤盟校的迷人教育風格有更深一層的認識。Patrick用積極的視角帶領我們見識念書跟玩樂相互調合的重要性。他的熱情和積極參與學習的態度,不僅讓他在耶魯大學獲得很多成就,我也深信這會是帶領他的未來走向成功的一大助力。
──Dr. Richard C. Levin 耶魯大學校長
如果這本書在告訴大家「如何拿到第一名」,或是「努力念書才會成功」的這種理論,我就不會推薦了。對於炯禎來說,學習是跟這個世界溝通和找尋自我夢想的工具,也可以說學習是對自己人生的基本責任。一本尊重自己的人生、用心生活的青春故事,多麼澎湃多麼美麗啊!
──金蘭都 首爾大學教授˙《痛才是青春》作者
這是本好到讓我想要獨享的書。看完最後一頁的那一刻,對於我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抱歉,想想我對於夢想的準備似乎太過草率了。就像炯禎前輩書中提到的一樣,書應該是為了自己而念,但我卻跟一般人一樣把它視為是父母強迫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對此我感到十分慚愧。看完這本書後也要開始不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就此享受念書的樂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宋亨鎮 國三生
名人推薦:耶魯大學校長 Dr. Richard C. Levin 台大校長 李嗣涔博士 首爾大學教授 金都蘭博士
學習不在「方法」而在「心」!
本書focus在Patrick Lee這個十分特別的學生的念書旅程,透過這本書可以接觸到作者學習奮鬥的過程,也能夠對於常春藤盟校的迷人教育風格有更深一層的認識。Patrick用積極的視角帶領我們見識念書跟玩樂相互調合的重要性。他的熱情和積極參與學習的態度,不僅讓他在耶魯大學獲得很多成就,我也深信這會是帶領他的未來走向成功的一大助力。
──Dr. Richard C. Levin 耶魯大學校長
如果這本書在告訴大家「如何...
章節試閱
PART 1愛念書的理由?因為愛自己!
最近有個在韓國的朋友跟我說:「你以前常說的話出現在廣告中。」某學習教材的廣告文案是這麼說的:「因為我愛自己,所以我認真念書。」(這的確百分之百是我觀念的寫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念書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覺得很無趣。當老師或父母在耳邊碎唸著:「叫你念書都是為你好!」的時候,不少人心裡其實是想著:「ㄘˊㄟ∼」嗤之以鼻。仔細想想,這句話真的沒錯,認真念書學習累積到的智慧和知識,最大的受惠者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因為遵從父母的命令,所以「只好」念書;害怕被老師罵,所以「不得不」念書,如果是為了這樣的理由念書,當然會覺得念書很無趣,因為這些理由中並不存在「我自己」這個元素。但如果是為了要讓自己更好、為了讓世上更多人認識我,也就是為了自己而念書的話,就不會覺得念書的過程很艱辛了。從小到大我從來不曾為了父母或老師而念書,我一向是為了自己、為了更充實的生活而念書。
我是全美最優秀的高中生?
「我星期二不能去學校喔!」
「星期二?」
「對啊,我凌晨就要出門了,所以早上幫我打電話跟學校說一聲。」
聽到我不能去學校,爸媽嚇了一跳。是要蹺課的意思嗎?千萬別這麼想!為了不讓大家誤會,我來說明一下。
那是二○○六年十一月五日星期日傍晚,十一月七日星期二是眾議院議員的選舉日,我身為巴靈頓投票所的參觀人必須去幫忙,這是很久前就提出申請的學生會義工活動。在美國,社會貢獻的重要程度跟學業不相上下,如果因為社會貢獻而缺課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那天父母露出嚇一跳的表情讓我覺得有點詭異,他們的眼神像是藏著什麼秘密一樣,有些不自然,雖然心裡覺得有點奇怪,但也沒有特別多問什麼。
隔天上學,我接到投票所義工活動取消的消息,據說是因為申請學生太多,所以這次我們學校被排除在外。
第二天星期二,第二節課結束後學校廣播請全體同學到體育館集合,因為不常出現全體集合這件事,大家都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今天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的目的是……」
校長的聲音在體育館裡迴盪,「是什麼頒獎典禮嗎?」正當我這樣想的時候,被唱名的人一個一個走上台,上台的學生中有在義工活動上不遺餘力的朋友,也有在秋季越野賽大會上獲得第二名的朋友。超過三千名學生的掌聲響徹整個體育館。
掌聲慢慢變小聲的同時,校長把麥克風遞給一位名叫艾美的女性,她自我介紹說是來自美國知名連鎖速食店溫蒂漢堡的總公司。
「這是巴靈頓高中首次獲得這個獎項,也是伊利諾州的第一次!」
她用爽朗的聲音說明了何謂「溫蒂高中生海斯曼獎」,並講解審核工作的進行方式。
「三個月前,我們請全美兩萬六千多個高中推薦:不只在課業上,包括體育、社會貢獻活動方面都足以成為他人楷模的男女學生各一名,一個月的審查工作結束後,五萬兩千名學生中,有一萬五千名晉級;兩個月前再由全美各州挑選出男女各一名,共有一○二位進行州優勝者的角逐……」稍稍調整了一下呼吸後,她緩緩的說出:
「恭喜伊利諾州的州優勝者,派崔克.李!」
「什麼!?」
剛開始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是在叫我,實在是因為太出乎意料了,從艾美口中唸出的那個名字,聽起來竟有種陌生的感覺。大家的視線開始朝我的方向集中!如雷貫耳的掌聲圍繞在我身邊,我仍然一頭霧水。此時,體育館兩側的門突然打開,耀眼的陽光下出現的居然是我的父母!天啊!所以,父母早就知道這件事了。
「不僅如此,派崔克.李也是一○二名州優勝者中,入圍前十二名國家獎決賽者之一,進入國家獎優勝者審核中。再次恭喜他。」
「哇∼」
學生們的歡呼聲及不間斷的掌聲在體育館裡此起彼落,我糊里糊塗的上了台,校長對我說了恭喜後將獎盃遞給我,早已熱淚盈眶的媽媽也將手上的花束送給我,爸爸將抱著花束的我跟媽媽擁入懷中。
「這是怎麼回事?」
「校長說這是秘密,要我們瞞著你。」
原來爸媽接到老師的電話是星期日以前的事,老師要求他們在頒獎儀式前不要讓我知道。後來才知道,溫蒂海斯曼獎向來都是以這種「驚喜」的方式進行。而知道當天集會內容的人,只有負責籌備頒獎典禮的校長、校長秘書,以及收到通知的父母而已,連老師們都被蒙在鼓裡。
「還有……為了今天的頒獎典禮,不得已跟大家說了義工活動取消的善意謊言,還請大家見諒,已經跟投票所取得聯繫,原本要參與的學生們請按照原計畫進行……」
校長的話還沒說完,朋友們從觀眾席蜂擁而上,把我拋在空中大聲歡呼,我從這一刻開始才感到些許的真實感。
一個月後,因為要參加在諾基亞劇院舉辦的頒獎儀式,我跟父母一起前往紐約。代表出席的是從十二名入圍國家獎決賽者中選出的男女代表各一,頒獎典禮也透過ESPN12體育頻道實況轉播。
一進到頒獎會場,就看到十二名國家獎入圍者的海報,跟我預測的一樣,果然只有我一個東方人。要獲得這個獎,除了「德」「智」之外,「體」也要兼備,即使各方面都很優秀,唯獨體育不太拿手,也無法獲得溫蒂海斯曼獎,因此習慣將學習重心放在學校課業的東方學生不太容易入圍。在此提醒讀者們,在美國,即使只有對運動拿手,其他機會就會跟著來。學校課業跟社會貢獻活動雖然重要,但如果沒有任何一項拿手的運動,幾乎不會有什麼機會。(尤其是有計畫留美的學生們,更要謹記在心。)
「派崔克.李?」
正當我仔細看著海報時,去年該獎項的得獎人走過來跟我握手。我想應該是因為我是唯一的東方臉孔,所以特別受矚目吧!除了去年的得獎人之外,周邊也有不少好奇的眼神盯著我瞧。美國是個多人種、多民族的集合,彼此間都是透過「英文」溝通,即使我的膚色跟其他人不同,平常也不會讓人覺得特別顯眼,但在今天這個場合中,我有種自己特別突出的感覺。「啊,他就是那個人!」聽到周遭的人一面這樣說一面將視線投向我,剎那間我突然有種說不出的疏離感。
這讓我想起表演音樂劇時也有過這種感覺。我選擇音樂劇做為校內的才藝表演(這部分在後面的章節會做說明),在舞台上從來不曾意識到我跟別人不同,表演結束看了朋友拍的照片後,才發現好像只有我一個人格格不入,當時為此也感到有點落寞。
話說回來,我就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打完招呼後,進入頒獎典禮現場,坐在事先安排好的座位上。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打過招呼後,司儀用明亮的聲音發表了十二名國家獎入圍名單,透過劇院的大螢幕,開始播放這些入圍者的履歷以及活動照片。
「SAT.ACT滿分、哈利波特社團、網球隊主將、最佳單打、USTA美國網球協會公開賽第一名……」
播放完我的自傳後,緊接著是爸爸在公司辦公、媽媽在廚房做菜的這類照片,也都登上了大螢幕。
「天啊!」
媽媽羞澀的驚呼了一聲,此時畫面又來到巴靈頓高中,心裡一驚想說,該不會出現那天在學校舉辦的驚喜頒獎典禮時,出現了我在打網球以及參加辯論比賽的照片,有辯論時正氣凜然的照片,也有汗流浹背跑步的畫面。
「我的天啊!」
課堂上上課、在班上寫作業,甚至躺在床上看《哈利波特》、在醫院做義工的照片,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得很詳細。
「這些照片都是什麼時候拍的啊?」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看著螢幕上一張張照片,高中生活像跑馬燈一樣掠過腦海,雖然我自己也對這些充實的校園生活感到很有自信,但能在全美高中生的選拔中過關斬將,入圍最終前十二名,感覺這段時間的努力受到肯定,內心不由得澎湃起來。
原本「溫蒂海斯曼獎」是為了獎勵表現優秀的足球選手而舉辦的年度獎項,針對全美高中生舉辦的「溫蒂高中生海斯曼獎」是近年才有的,不僅得獎人就讀的高中會因此沾光,高中的名氣跟排名也會重新洗牌。
最讓我高興的,其實並不只是因為得獎,過去這段時間,我認真、竭盡所能地度過求學歷程受到大家肯定,才是讓我最感欣慰、最在意的。這也證明了打從一開始,我的學習目的就不在於「得獎」。
似乎是因為獲得這個獎項的關係,之後我也入選了《今日美國》選定的「年度高中生前二十名」,更參加了韓國制憲六十週年的紀念活動,與太空人李素妍前輩一起獲得「引以為傲的韓國人獎項」殊榮。
學習是「如何做」,而不是「為什麼做」
「功課都做完了嗎?」
「補習班幾點下課?下課後會直接回家嗎?」
「這禮拜沒有考試嗎?」
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但如果告訴你這些話出現的背景不是在韓國而是在美國,你應該會很驚訝吧?很多韓國學生都認為,韓國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父母對於教育過度狂熱、對孩子干涉太多,事實上美國也一樣,甚至說更嚴重也不為過。
美國父母很關心未成年子女的學校生活,連小事也要一一仔細確認後給孩子意見。韓國學生家長的勢力十分強大,但美國的「直升機媽媽(過度介入和焦慮的母親)」 「足球媽媽(以孩子的利益為優先的媽媽)」活躍的程度,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學校舉辦的活動絕不缺席之外、幫孩子完成作業、要修哪一門課都積極給予意見。真正在念書的孩子根本別無選擇,光是要完成父母的要求跟期望就已經夠吃力了。現實中也常聽到周遭朋友說,父母整天嘮叨著「快去做功課」「快去念書」,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都無法進行,壓力很大。
我家的狀況不太一樣,慶幸的是父母從來不問我跟姊姊作業完成了沒,或是考試考得好不好之類的問題,他們不太會嘮叨學校的生活或是出意見,但需要到學校參加座談會時也會積極參與,作業一定是督促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在我們家,「很乖」的意思並不是「很聽父母的話」,而是「自發性的建立標準,堅持自己的原則跟信念,並善盡全力。」父母很早就教導我們選擇自己要做的,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幾乎所有事情都是交給我們自己做主。
父母要是對我有所要求,我應該只會做到有點接近的程度而已吧!不,以我的個性應該連接近的程度都做不到。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命令」我「念書念到十二點」,我應該不到十點就上床睡覺了。但就是因為父母對我一點也不干涉,反而讓我靠著自己的意志念書念到半夜三點。
現在想起來,我父母應該知道我是那種「越是要我做,越是不想做的個性」,他們知道我很討厭「命令」或是「強求」的外在壓力,自發性的內在動機對我反而更有效。在沒有干涉跟強求的狀況下,我也能自動自發做好分內的事情,所有事情我都能自己決定,也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父母認定我是個有判斷能力的大人。當然,結果也是個重要因素,再怎麼獨立的訂好計畫、認真履行後,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成果,父母應該很難完全放心或完全信任我吧!?
在這樣獨立自律的家庭氣氛下,我從小就很享受「自發性」的學習,不需要別人要求或管教。即使沒有他人的干涉或是命令,我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充滿幹勁「自動自發」的學習。
我認為學習是對自己應盡的禮儀,也是對珍貴的人生應盡的禮儀。單單只是書念得很好,透過菁英教育來達到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並不是我所謂的對自己應盡的禮儀。透過學習接觸到的這個「繁華世界」,會以更多采多姿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眼前,於是我們能把握隱藏在其中「數不盡的機會」,那才叫做對自己應盡的禮儀。為了要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確實的做好準備,日後回想起來,沒有因為準備不足導致必須放棄夢想的遺憾,也就是將「夢想」轉換為「現實」的過程,這才是我所謂的對自己應盡的禮儀。
學習不僅僅是牢記數學、英文等教科書上的內容。「學習」是一種熟悉與研讀—熟悉更深入了解這世界的方法,研讀更有智慧的活在這個世上的方法。世上有很多越學越有趣、越學越快樂的事情,也有很多能讓生活更有意義、更盡善盡美的機會,在探索中抓住機會的過程就是學習。
我會認真念書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想要得到好成績,而是希望能多了解這個世界,成為更有智慧的人,將來有一些好的影響回饋給世界。所以只要我認為自己盡力了,即使拿到C或D的成績也不會太失望,因為即使成績不好,我所學習認知到的價值跟意義也不會因此而褪色。這個想法對於成績至上的社會來說,也許是個奇怪的理論,但卻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
成績不好才能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反而應該慶幸。透過不盡理想的分數,才能知道自己需要補充什麼?拿手的是什麼?罩門在哪裡?針對考不好的科目,只要更認真念書,下次考試考好一點就好。努力的程度不同,拿到的成績也會有所不同,成績的根本不就是測量實力的一把尺嗎?
即使念到大學,我還是覺得學習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要是可以像打針或吃藥那樣把「知識」注入腦子裡該有多好?學習的過程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努力,曾經認真學習過某件事的人一定很清楚,不管是發射太空船或編織毛線作品等,在各自的領域上獲得最高成就的人,努力和付出絕對是必經的過程。
很多人都說我從小就是個不管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的孩子,事實上,從沒有任何一件事讓我一開始就很有信心,或認為理所當然會做得很好,我也一樣會惶恐不安,但就因為如此,才督促我更努力學習。
不管在何時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會出現比自己更強的人,有不少人會因此而羨慕甚至嫉妒。不論是打網球、游泳、踢足球或是演出音樂劇、寫作時都會遇到強者,但我從來沒有產生過競爭的心,遇到比我優秀的人,我會學習他的優點,遇到比我不足的人,我會和他分享自己所知的知識。不管是誰比較超前,誰比較落後,能一起進步才是最重要的事。與其將時間花在猜忌、嫉妒上,不如把它灌注在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能量上不是更有生產力嗎?
如果是為了獲得「第一名」,或是為了贏過別人而念書,像是SAT.ACT滿分、被評選為全美最優秀的高中生,這些榮譽或許就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了。不管是念書或是運動,有正確的觀念作基礎才能發展出正確的「做法」。如果說不知道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那也就很難找出「如何讀書」的解答,就像在沒有底的缸子裡倒水,永遠也不會出現你要的結果。
如果沒辦法馬上找到理由也不用太失望,只要抱持著一定找出理由的決心,就等於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SAT滿分的秘訣:體能管理
就像韓國的學生必須面對大學入學能力測驗的壓力一樣,美國的學生也要面對SAT的考驗。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都去書店買SAT的考題自己念,周邊也有不少同學為了SAT上補習班或請家教。
我是自己苦讀了一段時間後,高三為了更熟悉考題的方向,而參與學校開設的SAT.ACT練習班,這個課程主要是在協助考生做好心理建設、傳授考試準備的要領,以及在既定時間內拿高分的方法等。班導師不斷的告誡我們,為了在考試時能夠臨危不亂,平常一定要做好體能訓練,用這句話反覆叮嚀了我們好多次,告訴我們至少在考前一個禮拜一定要睡眠充足。考試的時候如果想睡或是精神渙散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下降就容易失誤,為了盡可能避免失誤、發揮跟自己過去努力同等的實力,平常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體力。
不管是誰來問我SAT.ACT考滿分的秘訣,我首先一定回答:「體能管理」。看似最基本最理所當然的事卻出乎意料的,不少人都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考試失利。尤其是東方學生,小時候實力很優秀,但時間一久課業慢慢落後的情況特別多,這就是因為體能落後的緣故。相反的,從小就開始接受體能訓練的美國孩子,隨著課業越來越重念書時間越來越長,也比較不容易感到疲倦。
我因為從小就打網球,因此在體能方面並不需要特別費心,但媽媽在飲食上下功夫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媽媽從考前一個禮拜就開始擬定菜單,還特別費心思準備考試當天的早餐。因為若沒吃早餐一定會肚子餓;但如果吃太飽造成腹痛,後果更不堪設想。SAT考試時間是四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中間沒有吃飯時間,因此早餐吃得不夠扎實的話,考試考到一半就容易肚子餓,肚子一餓注意力就容易渙散,於是就不容易發揮實力。媽媽從考試的前三天開始,晚餐就準備高熱量的食物給我吃,像是滿滿起司的義大利麵或千層麵,這樣一來考試當天早上就算只吃穀片之類的東西也較能耐餓。考試當天早上也特別幫我準備了香蕉、穀物營養棒、燕麥棒等高熱量的零食,據說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對於安定情緒跟舒緩壓力有很大的作用。
因為媽媽的用心,當天我才能以最佳的身體狀態去參加考試。因為從小就開始不斷鍛練體能,以及媽媽精心準備的菜單,才能讓我的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要說第二個秘訣的話,那應該是「相信自己」吧!任何人面對學能測驗或是SAT這種大考,都會覺得很不安、很焦慮,還沒念完的書堆的跟山一樣,但時間卻像光速般地飛逝,這種時候很容易開始後悔過去沒有好好念書,甚至有些人會產生放棄的心態。這些擔心跟不安,反而容易造成念書的阻礙而影響成績,過度的壓力甚至會把本來記得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
所以我們必須拋開考試帶給我們的壓力,這世界上沒有人是喜歡考試的,聖經馬太福音不也有句「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嗎!?不管是大學入學考試、人生的考驗,或是小小測驗都不是令人開心的事,但不妨換個方向想想?如果不把考試想成是排名次的事情,而是想成測試自己實力的事情呢?考試真正的意義應該是要確認,「啊,原來到這裡為止我都懂了啊!」「哪些是我不懂的,哪些是我懂的,以後哪些部分要再多認真一點」,這樣想的話心態上就會輕鬆一點了不是嗎。
考試的心理壓力減少了之後,在準備的過程中就要開始學著「相信自己」,必須堅定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有了自信之後身心才會變得比較安定,對於考試前的總複習也比較有效果。
像SAT這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考試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被約束在相同的時間內,所以考試帶給所有人的壓迫感是公平的,但在同樣的壓迫感下,有些人是屬於「積極型的緊張」,這種人通常都能發揮出比平常更好的實力;相反的也有些人充滿不安跟焦慮,這種人則是在時間的壓迫下什麼事都做不好。說的更簡單一點,膽大的人、意志力很強的人,通常可以靠著自信擊敗阻擋在面前的所有障礙,發揮百分之百的實力。
最後一個秘訣是專注在「一個點」上,這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方法。
我在練習考試的時候總是不斷反覆練習著集中在「此時此刻的重點」,就像是在玩遊戲或是比賽時,如果集中在太大的目標,反而容易迷失真正的重點,最好只集中注意力「在接到球打出去」的那個瞬間。舉例來說,當比賽成績來到四十比十五的時候,若是焦慮的想著「這次的比賽要怎麼贏呢……」就不容易專注在比賽上,但是如果把心思放在這個瞬間、只針對這次的得分,比賽反而能順暢的進行。
考試也一樣,解題的時候一定要百分百集中在當前的這個問題,就算遇到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也要大概猜一下先寫上,快速的將那個問題暫時拋到腦後,才能集中注意力在下一個問題上,這樣一來也才能把失誤減到最低,穩穩的發揮自己的實力。
我認為十幾歲的年紀已經要開始探索自己拿手的事情是什麼、思考做什麼樣的事才能帶給世界一些正面的影響,從這個觀點來看,考試、晉升到特定的等級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些手段跟過程而已,雖說如此也不能小看它,因為考試可能是為我們帶來更多機會的鑰匙,就更長遠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它也能夠帶來更多更深的幸福。
為我開啟另一扇窗的是:老師
要說我跟其他朋友有什麼不同,應該就是我跟老師的關係吧!我從國中起就跟老師很親近。「跟老師很親近!?」跟總是給人感覺很嚴肅的老師親近,應該不少人無法想像吧。身邊的朋友對於我跟老師之間很合得來沒有隔閡的關係,有些人覺得神奇也有些人覺得訝異,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我只是想給老師好印象。
事實上,我只不過是想跟老師聊聊天而已。剛開始都只是為了課堂上的內容去找老師,但幾次之後發現不知不覺連老師們的人際關係也都漸漸了解了,我也常跟老師說我自己的事情,所以老師理所當然也更了解我,彼此之間培養出更深的關心跟情誼,這樣的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很不同,老師通常年紀較長,經驗也豐富許多,從老師身上可以獲得許多朋友間無法得到的寶貴意見,我非常享受以這樣的方式了解這個世界。
艾德.普拉姆是我高中一年級的英文老師,直到現在我們仍維持著家人般的情誼,他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恩師。短短的、運動風格的白髮,纖細的體型,年齡雖然稱得上老人,但總愛穿著跟年紀不搭嘎的夏威夷花襯衫,因此顯得特別年輕。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能跳脫師生的關係,像朋友般輕鬆聊天。每當我打電話去老師家說:「請問老師在嗎?」師母都會立刻回答:「啊,是派崔克!」我們的關係就是親近到這樣的程度,也時常會在外面見面一起吃飯。
跟老師變親近的契機是作文比賽。因為我非常喜歡寫作,因此每次作文比賽我一定不會錯過,比賽要交的作文寫完後,我一定會拿給普拉姆老師修改,聆聽老師的心得。針對有效的建議做修正,反覆幾次修正重寫的過程中,我的作文能力也提升許多。以前我總習慣寫很長的文章,把五頁可結束的內容寫成十頁。老師指導我不要寫得這麼冗長,只要凸顯核心重點就好,為此也教了我不少方法。
前面章節提過的,有生命力的思考方法跟連貫學習法也是普拉姆老師教我們的。老師雖然是教英文,但課堂上常跟我們分享美術與歷史相關的主題,也因此老師的講堂總是饒富趣味令人印象深刻。在加上老師把每位學生都視為獨立的個體,從不認為我們只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個而已,也因此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學也都非常尊重喜愛普拉姆老師。
不管是我在課堂上的作品、寫的文章,或是我面臨的問題跟挑戰,只要有我想跟老師分享的事情,下課後我就會留在教室,常常兩個人一聊就是三、四十分鐘,甚至會聊到忘記時間,連下一堂課遲到了都還不自知。
跟父母不能聊的話題也都可以跟老師討論。青春期的孩子們不都這樣嗎?總是覺得無法理解父母,常常跟父母爭執,這種時候我都會跟老師傾訴。而老師給我的建議也都有很大的幫助,持續下來我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思緒,練就了以客觀的立場來思考。當時的我常思考韓裔美籍的生存意義,對於主體性以及背景等話題都能很自然的跟老師分享,這種對我而言很重要的問題,老師也都小心翼翼的引導我不讓我走偏。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屬下面這段了。
「身為韓裔美國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飄忽不定,但是跟別人比起來,你可以同時觀察兩個國家,思考得更長遠更深刻,這點就是上天給你最大的祝福了。」
這段話直到現在都是我人生中相當重要的里程碑。在思考方式或是價值觀上我跟老師有許多相通處,特別是「比起成績跟排名,維持自己渴望學習的心才是最重要的」。這是老師的話,跟我的想法完全契合,每每想到此就會不自覺得起雞皮疙瘩。
如果沒有跟老師走得這麼近,學校生活應該會很無趣吧,就好像除了專心在教科書上沒有體驗世界的其他機會。透過跟經驗多、知識豐富的老師們交流,我也因此更熟悉那些課本上學不到的世界。
舉例來說,曾經教導我們歷史的普雷斯柯特老師,在學校任教之餘還在聯合國相關的組織做事,我也曾經一起去幫忙過。也曾經跟普雷斯柯特老師一起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的活動。
參與義工活動、體驗各種不同經驗也是透過學校老師所獲得的機會,到善牧醫院做義工、演奏小提琴的慈善表演也都是老師介紹的。也曾經在熟識的老師結婚典禮上演奏小提琴,比起來,我跟老師間的關係更像是住在隔壁的鄰居小弟。
我跟老師們就像忘年之交一樣,在臉書上也會關心彼此的近況,老師們也會介紹很多社會貢獻的機會給我,讓我知道外頭的世界還很寬廣。透過這樣的機會也讓我知道,在學校之外有更多機會可以認識更多人。
學習讓我們無所畏懼:耶魯大學的精神
對於在學習中相當重視「人」的我來說,耶魯大學可說是一個大寶庫。進入耶魯大學後每天都充滿著各種感動,天天感嘆著身邊這群人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從學業成績特別頂尖的朋友到演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朋友、還有歌藝讓人讚不絕口的朋友,學校就像是一個綜合禮物包裹,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奇才。
講到名門大學,可能不少人腦中會浮現整天窩在圖書館的書呆子,但如果你有機會親自接觸耶魯大學的學生,就會發現那些只不過是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罷了。有些朋友瘋狂熱愛運動,一下課馬上奔往運動場練習,晚上回到宿舍做完功課後,凌晨四點又再奔向運動場;也有朋友熱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一個禮拜一定參加好幾個派對,這裡指的不是那種吃吃喝喝揮霍無度的派對,而是有共同喜好的朋友們的聚會,彼此談論著關心的話題,分享各自的心得;也有看過熱中音樂劇的朋友,高聲唱著歌徘徊在校園中。
見過更不同的朋友之後,我所經歷的世界也變得更多采多姿,更上一層樓了,跟這些朋友一起看電影、一起運動、一起旅行的途中,潛移默化中也不斷的學習到過去從沒體驗過的新世界。
正式開始學西班牙文也是在進入耶魯大學之後,這也是受到朋友的影響。多人種的朋友們聚集在一起使得接觸其他語言的機會變多了,而多種語言中又屬西班牙文最吸引我。
學習語言就好像旅行一個新的世界,不只是單純的背背單字、學學文法,而是連當地的文化、歷史一起學習,那些人腦子裡想的是什麼、那些人重視的東西是什麼,沒有了解這些問題就無法全盤活用那些人使用的語言,所以接觸西班牙文之後我也開始學習西班牙的歷史、文化以及社會。
其實學習一件全新的事物並不會只有期待跟開心,一定還夾雜著不少害怕跟膽怯,但因為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勇於挑戰的朋友,看著這些獨立自主開拓著自己豐富人生的朋友們,好像不知不覺中也受到感染,似乎不勇於接受挑戰就是某種程度的「失職」。趁著年輕,即使失敗了都還有體力跟時間重新來過,因為擔心失敗、害怕挫折而不敢去試的話,不僅可惜,日後一定會後悔,這些道理都是透過朋友學習到的。
耶魯大學中名叫「院長茶會」的活動,也是讓我體驗全新世界的重要工具。活動每週舉行一次,透過活動可以聽到電影明星、流行歌手、廚師、政治人物、記者、名作家等名師們的演講。這個活動對於拓展人生視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這些演講也讓我體會到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這個活動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規模很小,跟一般演講不同,聽眾只有二十到五十名,演講結束後可以跟講師一起用餐,享受一對一的談天。而我總是把握這個場合跟有名的講師們討論我的人生規畫,聽取他們給我的珍貴意見。
另外,在耶魯大學中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活動,就是「脫光光賽跑」。活動內容跟名稱一樣怪異,學期的最後一週正當大家都在認真準備期末考試時,一百多名參加者就會脫光衣服奔跑,並在圖書館內發糖果給正在念書的學生們,很詭異的畫面吧?雖然是讓人不太能理解的活動,但這也是象徵耶魯大學精神的活動之一。
「無所畏懼」
這就是這項活動所代表的意義吧!提醒我們在學習跟挑戰的過程中,不需要感到害羞、丟臉,不需要感到惶恐、害怕,「脫光光賽跑」可說是將耶魯人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是一本「尚未完成的小說」
人生時而幸福,時而不幸福,而我通常會在新的陌生事物上找尋快樂跟幸福。某些時候會突然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些什麼,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很恐慌,這種時候,我反而會因為自己還有時間探索而感覺到幸福。
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感受到的競爭力前所未有,好像全世界傑出的人都被聚集在同一個地方,競爭的強度跟以往大不相同。我也因為必須面對更多的競爭覺得很辛苦,甚至有時候也會很害怕,也會有氣無力。
但我告訴自己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放棄,應該要用更堅定的心認真的迎向挑戰,雖然辛苦的盡頭也可能是錯綜糾結的黯淡時刻、也可能接踵而來的是綿延無止盡的艱辛,但我總是認為大家都一樣,所以這種時刻我會更堅定自己的信念勇於挑戰。
美國充斥著個人主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任何事都免不了競爭,但其實美國的個人主義也包含了「團隊合作」的價值。我喜歡跟團隊一起奮鬥的感覺,以耶魯大學來說,競爭再怎麼激烈,學校裡頭也不是只有自私自利格格不入的天才。
學生彼此間的關係是一種合理有效率的競爭,但絕不會侵犯他人的領域,是一種能夠帶給對方良好的、有建設性的刺激的公平競爭。我在念耶魯大學的過程中也曾受過別人幫忙,也曾幫助過別人,也有必須靠著直覺行動時,像這種時候就要學會如何在行動中照顧他人而不破壞跟他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高中求學時期總是在家跟學校間往返,到了該回家的時刻就會浮現:「今天就到此為止吧。」然後幫一天畫上句點。但是上大學後吃住都在學校裡,也因此常常忘了時間,緊張的強度遠遠大過於以前的生活。住在學校裡,二十小時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利用,要幫一天畫下句點似乎就更難了。
不少時候是吃過晚餐後開始寫報告,或是整理筆記後就完全忘了時間,抬頭看窗外才發現天都亮了,一天彷彿有四十八小時那樣長。上大學後,常常一份報告要花上幾天幾夜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完成的報告水準遠遠高於高中時期,正因為看到豐碩的成果,也就不覺得辛苦反而感到很有收穫、很滿足。我很享受於寫報告的過程,所以可以全心投入,也因為全心投入,所以不會有做不到的事情。
來到耶魯不僅是念書的深度,也多了更多更廣的機會,這也是以前無法相提並論的,如果說高中以前是預備戰,那麼大學就是進入實際戰場了,武林高手們全部聚集在同一個地方,令人屏息緊張的時刻也比以前多更多,看、聽、學習的途中也發現原來這世界上還存在著這麼多機會,偶爾也會因為無法抓住所有機會而感到遺憾,但也因此讓我學習到選擇的重要性。
高中朋友到現在還是經常對我說:「因為你是天才……」但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
我時常思考什麼事會讓我開心,什麼事會讓我不開心,比起追究是不是天才這件事,我更喜歡追究某件事是否能為我帶來幸福,若是遇到讓我不開心不幸福的事情,我就會去思考要怎麼改變它,我一直都是這麼活著的,偶爾我也會有不知道該做什麼、害怕膽怯的時候,譬如剛上大學時,我曾經因為能夠選擇的東西太多而感到很惶恐。
不管是念書、運動或是義工活動,對於我從事的所有活動,我都會追根究柢的問自己「為什麼要做」「是現在一定要做的事情嗎?」「是發自內心想要做到最好的事情嗎?」經過跟自己對話後所做出的選擇就會產生一股內在動力,有了這樣的動力就不會輕易放棄,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認真的完成。
看連載漫畫時,看完一本之後會開始期待下一期出刊,想要知道下一期的內容是什麼,用一種期待的興奮心情看完全部才能滿足的說:「哇∼原來是這樣的內容啊!」
對於我的生活,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聯想,我稱自己的人生為「尚未結束的小說」,兩年後的我是在打網球,還是在彈鋼琴?喜歡學校,還是討厭學校?結交了很多朋友,還是突然間飛到地球的另一端了?誰也不曉得兩年後的我在做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是把自己的人生想成一套七本的書籍後,會發現心情轉變為期待跟雀躍,不論開心的事或悲傷的事,經歷過的所有事情都會成為人生重要的素材,往後在自己的小說串聯上一定會產生用處。
就像魔幻小說的主角一樣,我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也沒辦法保證現在做的事一定會很好,沒有任何使用手冊或是導覽員跟我說要往這走,還是往那走,但也就是因為什麼都沒有訂好,所以可以更隨心所欲的按自己的想法過。就算有既定的導覽手冊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斷跟選擇改變故事的情節,喜怒哀樂都是依照自己的選擇產生的結果,人生就是這樣。
抱著這樣的想法就不會有跟別人比較的念頭、不會去計較誰對誰錯,或是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機會的情況,故事是由自己寫出來,裡頭「我」的這個主角口中應該要出現像是「把英文練好一點吧!」「我以後也要在這樣的職場工作。」這樣正面的台詞,而不是「要是我英文再好一點的話,」「要是我有多一點錢的話,」這樣負面的想法,應該要充滿對未來的夢想跟野心才是。
當然也可以找出幾個自己崇拜的對象,翻閱這些人的人生故事,從中學習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生。天才也好,偉人也好,參考這些人過去曾經做過的選擇,應用到自己的人生,每個決定都因為自己獨特的性格、獨有的喜好而成為只有自己能成就的事情。
我還不知道我夢想中的人生情節會怎麼發展,至今還是七本空白的筆記本,但我絕對不會一開始就想著「不會做」「做不到」這樣的藉口,因為我深信這之中還有充滿更多有趣情節的可能。
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真心喜歡才能享受在「那件事」上,我也不清楚現在我做的事情跟過去我做過的事情,對於未來的目標跟工作會有什麼樣的連貫性,但可以很確定的是,至少將來當我回想起過去的這段時間我並不會後悔,因為我知道那本名叫「我的人生」的小說,是完全由我自己的意志跟我喜歡的事情所組成,而小說將一生持續進行下去。
PART 1愛念書的理由?因為愛自己!最近有個在韓國的朋友跟我說:「你以前常說的話出現在廣告中。」某學習教材的廣告文案是這麼說的:「因為我愛自己,所以我認真念書。」(這的確百分之百是我觀念的寫照。)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念書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覺得很無趣。當老師或父母在耳邊碎唸著:「叫你念書都是為你好!」的時候,不少人心裡其實是想著:「ㄘˊㄟ∼」嗤之以鼻。仔細想想,這句話真的沒錯,認真念書學習累積到的智慧和知識,最大的受惠者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遵從父母的命令,所以「只好」念書;害怕被老師罵,所以「不...
作者序
學習,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
SAT‧ACT滿分,同時錄取9所常春藤名校;
「Wendy’s High School Heisman Award」全美最優秀高中生,首次獲獎的亞洲人;
被《USA Today》評選為「年度高中生代表」20名之一;
榮獲John McCain獎學金;
「引以為傲的韓國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人;
這些頭銜像名牌一樣緊緊貼在我身上,這麼備受矚目不知道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在僑胞聚會的場合,別人總是會用「啊,就是那個很會念書的孩子嗎?」來取代我的名字,他們總喜歡劈頭就問我「到底是怎麼念書的?」
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會有點小沮喪,難道對我就只有這點好奇而已嗎?(就算真的只有這個問題,但至少也可以先說句「長的很帥耶」之類的話吧!)
或許可以說是宿命吧!韓國或美國的父母跟學生好像都逃離不了「念書學習」這件事,這點我也覺得有些可悲。
但其實大家會對我這麼好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我並不是那種念書至上,只會念書的書呆子。聽起很像在自誇,但我認為能把書念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真的非常喜歡學習,因為喜歡所以能夠樂在其中,自然而然得到相當不錯的成果。(但這不表示我是所謂的「天才」,在我喜歡的領域上我也是投入相當的精力)大家總是期待能夠從我這裡得到念書的秘訣,但「適用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到底存不存在呢?
如果說根本不存在這種方法的話,那我寫這本書不就是non-sense嗎?或許也沒錯,我寫這本書就是non-sense。
韓國SBS電視台有個叫做「美好的早晨」的節目,2008年的時候我曾經受邀而回到韓國,多虧這次機會讓我能夠與不少同年齡的韓國朋友見面分享,也才有機會發現韓國青少年遇到的問題,跟美國青少年的問題其實大同小異:念書的擔憂、大學入學考試的壓力、對異性的好奇心、對父母的反抗等。當時我也深刻的體悟到,原來位在遙遠的地球兩端,呼吸著全然不同空氣的人們的想法竟然都差不多。
隨著話題的分享我驚訝的發現,韓國青少年似乎瀰漫著一股很深的無力感,應該要充滿雄心壯志的年紀卻像是苟延殘喘的人一樣,瀰漫著一股絕望的氣味,為什麼會這樣呢?
了解後才發現這都是學習壓力造成的。或許不少韓國讀者心裡想著「這不是天經地義,本來就應該知道的事情嗎?」美國的學生不是沒有任何壓力,就好比生意人會有生意人的煩惱一樣,學生當然也會有學生的煩惱,但韓國青少年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壓力過度。「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跟「把一件事跟自己的生命綁在一起」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完全相反的觀念。
聽了許多青少年分享的故事後,我發現韓國的學習熱潮似乎扭曲的有些嚴重,不少朋友從小就被父母強迫去補習,在他們的觀念裡念書是為了滿足父母而必須完成的義務,並不是為了自己。
韓國出版的學習相關書籍大部分都是逆境求生存的這種感人肺腑的故事,學童父母的書籍也大同小異,於是大家認知中的「學習」,好像必須拋棄所有的快樂、抱著必死的決心,必須擁有超強忍耐心的特殊分子才能做得好。
豈有此理!還沒真正開始就把學習慣上「無趣」的罪名,認定它是「再怎麼討厭都要做」的事情。果真如此嗎?念書真的這麼無趣嗎?
NO!我完全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念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什麼!?你說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書還有那些永遠背不起來的數學公式是有趣的探險?可能已經有不少人企圖把書闔上丟向我吧!稍安勿躁啊!
讓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吧!
當時的我們對什麼都好奇,「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冰塊融化為什麼會變成水?」「我是怎麼出生的?」……是不是成天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追著爸媽問東問西的?這就是「學習」,好奇是學習的「始祖」,也是我們學習的「理由」。學習是一個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世界上數不盡的秘密、數不清的智慧的最有效的方法,豈不是一場有趣的探險?
熱愛自己、人生有夢的人通常可以樂在學習中,「念書是對人生應盡的禮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念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如果有一個我非做不可、一定要完成的夢想卻因為準備不足而無法實現,不是徒留後悔嗎?就算未來還不明朗,但一定會有某件事是我可以做得很好的,如果連找尋那件事的機會都不去爭取的話不是很可惜嗎?不覺得對自己的人生很抱歉嗎?
隨著學年級的爬升、大學入學考試的逼近,念書的壓力勢必會剝奪掉某些念書的樂趣,甚至有些朋友一聽到學校這兩個字就渾身發抖,連這麼喜歡念書的我也無法完全不受這些壓力的影響。考試、成績單、大學入學、強迫性的競爭、父母的嘮叨、朋友間的比較,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事情,但其實這些都是干擾我們學習的雜訊,人們卻往往因為這些雜訊而扭曲了「念書的本質」,錯失了念書的樂趣,這真的太可惜了!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雖然我還是一個多方面都尚待學習的小毛頭,但至少我認為自己「念書的理由」是值得分享給那些想知道我「究竟是怎麼念書的?」或是那些被念書困住的學弟妹們。
其實只要專注在為什麼要念書的理由上,念書的本質自然而然就會更清晰,在思考「為什麼」的過程中,「如何」去做的答案就會浮現了。
韓國的讀者對於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我可能也會提出,「你生存的社會跟我們的完全不一樣」的想法,沒錯,這的確是不可爭的事實,不僅具備了基本的入學資格,比起在韓國準備進入常春藤盟校的學生們,也擁有相對有利的條件。但在美國念書其實不如韓國學生想像中的容易,身為東方人經常會受到不平等的差別待遇,加上美國是遠比世界其他國家競爭更激烈的社會,沒有任何不勞而獲的機會。
美國也好,韓國也好,富家子弟也好,窮人子弟也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沒有誰可以代替誰珍惜經營自己的人生,念書只不過是人生的其中一個選擇而已。我們應該要樂在念書中,不為成績、不為大學考試,而是為了更成熟更有智慧的自己,為了值得擁有更美好的將來的自己。
書裡的章節可能有人看完後會覺得我「很自大」「自以為是」,但我希望讀者們可以拋開這些偏見,專注在我故事中的本質。
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讓我們分享有趣的念書方法吧!
李炯禎
寫於New Heaven
學習,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
SAT‧ACT滿分,同時錄取9所常春藤名校;
「Wendy’s High School Heisman Award」全美最優秀高中生,首次獲獎的亞洲人;
被《USA Today》評選為「年度高中生代表」20名之一;
榮獲John McCain獎學金;
「引以為傲的韓國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人;
這些頭銜像名牌一樣緊緊貼在我身上,這麼備受矚目不知道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在僑胞聚會的場合,別人總是會用「啊,就是那個很會念書的孩子嗎?」來取代我的名字,他們總喜歡劈頭就問我「到底是怎麼念書的?」
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會有點小沮喪,難道對我就只有這點好奇而已嗎?(就算真的只有這個問題,但至少也可以先說句「長的很帥耶」之類的話吧!)
或許可以說是宿命吧!韓國或美國的父母跟學生好像都逃離不了「念書學習」這件事,這點我也覺得有些可悲。
但其實大家會對我這麼好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我並不是那種念書至上,只會念書的書呆子。聽起很像在自誇,但我認為能把書念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真的非常喜歡學習,因為喜歡所以能夠樂在其中,自然而然得到相當不錯的成果。(但這不表示我是所謂的「天才」,在我喜歡的領域上我也是投入相當的精力)大家總是期待能夠從我這裡得到念書的秘訣,但「適用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到底存不存在呢?
如果說根本不存在這種方法的話,那我寫這本書不就是non-sense嗎?或許也沒錯,我寫這本書就是non-sense。
韓國SBS電視台有個叫做「美好的早晨」的節目,2008年的時候我曾經受邀而回到韓國,多虧這次機會讓我能夠與不少同年齡的韓國朋友見面分享,也才有機會發現韓國青少年遇到的問題,跟美國青少年的問題其實大同小異:念書的擔憂、大學入學考試的壓力、對異性的好奇心、對父母的反抗等。當時我也深刻的體悟到,原來位在遙遠的地球兩端,呼吸著全然不同空氣的人們的想法竟然都差不多。
隨著話題的分享我驚訝的發現,韓國青少年似乎瀰漫著一股很深的無力感,應該要充滿雄心壯志的年紀卻像是苟延殘喘的人一樣,瀰漫著一股絕望的氣味,為什麼會這樣呢?
了解後才發現這都是學習壓力造成的。或許不少韓國讀者心裡想著「這不是天經地義,本來就應該知道的事情嗎?」美國的學生不是沒有任何壓力,就好比生意人會有生意人的煩惱一樣,學生當然也會有學生的煩惱,但韓國青少年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壓力過度。「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跟「把一件事跟自己的生命綁在一起」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完全相反的觀念。
聽了許多青少年分享的故事後,我發現韓國的學習熱潮似乎扭曲的有些嚴重,不少朋友從小就被父母強迫去補習,在他們的觀念裡念書是為了滿足父母而必須完成的義務,並不是為了自己。
韓國出版的學習相關書籍大部分都是逆境求生存的這種感人肺腑的故事,學童父母的書籍也大同小異,於是大家認知中的「學習」,好像必須拋棄所有的快樂、抱著必死的決心,必須擁有超強忍耐心的特殊分子才能做得好。
豈有此理!還沒真正開始就把學習慣上「無趣」的罪名,認定它是「再怎麼討厭都要做」的事情。果真如此嗎?念書真的這麼無趣嗎?
NO!我完全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念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什麼!?你說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書還有那些永遠背不起來的數學公式是有趣的探險?可能已經有不少人企圖把書闔上丟向我吧!稍安勿躁啊!
讓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吧!
當時的我們對什麼都好奇,「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冰塊融化為什麼會變成水?」「我是怎麼出生的?」……是不是成天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追著爸媽問東問西的?這就是「學習」,好奇是學習的「始祖」,也是我們學習的「理由」。學習是一個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世界上數不盡的秘密、數不清的智慧的最有效的方法,豈不是一場有趣的探險?
熱愛自己、人生有夢的人通常可以樂在學習中,「念書是對人生應盡的禮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念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如果有一個我非做不可、一定要完成的夢想卻因為準備不足而無法實現,不是徒留後悔嗎?就算未來還不明朗,但一定會有某件事是我可以做得很好的,如果連找尋那件事的機會都不去爭取的話不是很可惜嗎?不覺得對自己的人生很抱歉嗎?
隨著學年級的爬升、大學入學考試的逼近,念書的壓力勢必會剝奪掉某些念書的樂趣,甚至有些朋友一聽到學校這兩個字就渾身發抖,連這麼喜歡念書的我也無法完全不受這些壓力的影響。考試、成績單、大學入學、強迫性的競爭、父母的嘮叨、朋友間的比較,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事情,但其實這些都是干擾我們學習的雜訊,人們卻往往因為這些雜訊而扭曲了「念書的本質」,錯失了念書的樂趣,這真的太可惜了!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雖然我還是一個多方面都尚待學習的小毛頭,但至少我認為自己「念書的理由」是值得分享給那些想知道我「究竟是怎麼念書的?」或是那些被念書困住的學弟妹們。
其實只要專注在為什麼要念書的理由上,念書的本質自然而然就會更清晰,在思考「為什麼」的過程中,「如何」去做的答案就會浮現了。
韓國的讀者對於在美國出生長大的我可能也會提出,「你生存的社會跟我們的完全不一樣」的想法,沒錯,這的確是不可爭的事實,不僅具備了基本的入學資格,比起在韓國準備進入常春藤盟校的學生們,也擁有相對有利的條件。但在美國念書其實不如韓國學生想像中的容易,身為東方人經常會受到不平等的差別待遇,加上美國是遠比世界其他國家競爭更激烈的社會,沒有任何不勞而獲的機會。
美國也好,韓國也好,富家子弟也好,窮人子弟也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沒有誰可以代替誰珍惜經營自己的人生,念書只不過是人生的其中一個選擇而已。我們應該要樂在念書中,不為成績、不為大學考試,而是為了更成熟更有智慧的自己,為了值得擁有更美好的將來的自己。
書裡的章節可能有人看完後會覺得我「很自大」「自以為是」,但我希望讀者們可以拋開這些偏見,專注在我故事中的本質。
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讓我們分享有趣的念書方法吧!
李炯禎
寫於New Heaven
學習,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探險!?
SAT‧ACT滿分,同時錄取9所常春藤名校;
「Wendy’s High School Heisman Award」全美最優秀高中生,首次獲獎的亞洲人;
被《USA Today》評選為「年度高中生代表」20名之一;
榮獲John McCain獎學金;
「引以為傲的韓國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人;
這些頭銜像名牌一樣緊緊貼在我身上,這麼備受矚目不知道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在僑胞聚會的場合,別人總是會用「啊,就是那個很會念書的孩子嗎?」來取代我的名字,他們總喜歡劈頭就問我「到底是怎麼念書的?」
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會有點小沮喪,難道對我就只...
目錄
前言 學習是世界上最愉悅的探險!?
Part1 我學習的理由?因為我愛自己!
我是全美國高中生第一名
學習不是「How」而是「Why」
鬧得全家不得安寧的成績單眼淚事件
我的競爭者只有「昨日的我」而已
Part2 學習不是從「大腦」開始而是從「心」開始
媽媽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閱讀習慣
我整晚在廁所熬夜不出來的理由
若要成為時間的主人就要忘掉手錶
學習是「需要努力的遊戲」
SAT滿分的秘密就是體能管理?
自己所創造的知識能記得最久
Part3 做主宰生命與學習的主人
為什麼看這個?因為考試絕對不會考出來
100次的複習比不上1次的預習
不去背卻牢牢地記住?聯想記憶法
我的秘密武器──彩色原子筆和便利貼
筆記本的核心在於盡量寫很多?
一分一秒也不浪費地度過──假期必殺技
注意力提升!移動式用功法
成為生命與學習的主人的技巧──自我控制法
Part4 創造出今天的我的每一瞬間
父親與我一起訂定的合約書
讓我的全部挑戰變成可能的根源──父母
能夠享受過程就可以足夠了──Roncone教練的名言
開啟嶄新世界的窗扉—老師
再見巴靈頓!忘不了的驚喜派對
Part5人間這本教科書,學無止盡
3歲的網球選手──登上《芝加哥週報》
「那時你真的超越自己的界限!」
站上百樂館舞台的小提琴手
凡事怕起頭,但是沒有當初就沒有今日
威震伊利諾州的「辯論明星」誕生
想做的事沒必要自我設限,我想成為音樂劇的主角!
Part6 向世界高喊「我」
領悟到分享的快樂
夢想著改變世界的夢──去南非共和國4週
學習時無所懼──耶魯大學的精神
「你是東方人所以很會念書!」
我是「還沒有結束的小說」
結語 我按照我所定的原則和我的標準過生活
前言 學習是世界上最愉悅的探險!?
Part1 我學習的理由?因為我愛自己!
我是全美國高中生第一名
學習不是「How」而是「Why」
鬧得全家不得安寧的成績單眼淚事件
我的競爭者只有「昨日的我」而已
Part2 學習不是從「大腦」開始而是從「心」開始
媽媽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閱讀習慣
我整晚在廁所熬夜不出來的理由
若要成為時間的主人就要忘掉手錶
學習是「需要努力的遊戲」
SAT滿分的秘密就是體能管理?
自己所創造的知識能記得最久
Part3 做主宰生命與學習的主人
為什麼看這個?因為考試絕對不會考出來
100次的複習比不上1次的預習
不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