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口語是聽人以聽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手語則是聾人以視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人類自然語言的特點,不管是口語還是手語,都是以有限的符號,透過一套規則(即語法),來表達無限的概念。自然手語的研究自從1960年代在美國發端以來,已成為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聽障特殊教育等領域重要的研究項目。然而手語語言學在台灣的發展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還是落後一大步。
因此,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在國科會經費的挹注下,成立了手語研究團隊,從2000年開始長期、有系統地收集台灣自然手語語料,更以手語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分析台灣自然手語的詞彙及語法,並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自然手語比較,藉以瞭解自然手語與口語的共性及差異、進而對人類語言的本質與演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十年慘澹經營,已建立了世界第一部中英雙語解說的線上影像辭典 (tsl.ccu.edu.tw),以及參考語法資料庫。
張榮興老師從2001年加入這個團隊,成為最投入、最勤奮的成員之一。他除了開課教導研究生認識手語語言學的理論及分析方法外,更有時在晚上開課輔導雲嘉地區聽障人士開設的中文班,以增進聾朋友的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在研究的過程裡以及從與聾朋友互動的經驗中,他發現到有需要有系統收集台灣手語的地名與姓名,以促進聾人與聾人及與聽人之間的溝通。因此他花了六年的時間蒐集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的語料並以認知的理論加以分析,完成《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與《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二冊,涵蓋的台灣手語姓氏總計385個,台灣手語地名總計1000個,並架設網站(signlanguage.ccu.edu.tw/),讓讀者上網查詢。這兩個中正大學的手語網站也互相連結,方便查詢者使用。
本人對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感到欣慰,也寄望大家對台灣手語能產生更濃厚的感情,學習台灣自然手語,增進台灣聽人與聾人的溝通。我很高興能為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說幾句開場白,並祝賀它們的出版。
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前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及國科會人文暨社會科學處處長
2011年12月12日
作者序
本書與《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一書同時進行,從語料的蒐集到分析完成歷經六年的時間,收集及諮詢語料的對象包括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在這六年之中,我們透過不同地區聾朋友的篩選和確認,最後涵蓋的台灣手語姓氏總計385個。每個姓氏都有造詞策略的分析和打法的描述,讀者除了可以上網(signlanguage.ccu.edu.tw/)查詢這些姓氏的打法之外,配合本書的閱讀,將能了解台灣手語姓氏的表達和所應用的認知策略。
手語和口語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表達及接收訊息上的差異:口語使用口說和聽覺的語言系統,而手語則是使用手勢和視覺的語言系統。雖然兩者使用不同的語言系統,但在詞彙的借用上所採取的造詞策略極為相似,都是以形和義為基礎將外來詞借用到自己的語言系統中,所不同的是口語的「形」主要是以字音為主,而手語的「形」主要是以字形為主。根據本書的研究,台灣手語的姓氏表達是採「借用」漢語的字形或字義所組合而成。例如姓氏「于」是比出漢字「于」的字形,姓氏「孫」則是直接取字義比出「孫子」的手勢。若遇到字形或字義都無法呈現的姓氏,手語的使用者會打出其他字形相似的字,以取代原來的字,例如姓氏「秦」則以泰山的「泰」來表達。這種類似性的打法,就好比一般聽人會使用「口天吳」或「草頭黃」自我介紹一樣,都是運用類似形體的方式讓人聯想到正確的字形。
心之所知決定眼之所見,如果了解台灣手語背後的造詞機制,就會發現台灣手語的造詞策略與世界所有的語言並無不同,透過本書的介紹,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手語姓氏的表達及其背後的認知機制,一窺台灣手語造詞的奧秘。
這本書能夠完成需要感謝很多人。感謝擔任「台灣手語地名電子資料庫」的手語示範者:顧玉山、黃士真、于俊明、戴鈺靜、孫選、邵振揚、吳國明、朱建安、陳耀焜、陳蕙珠。感謝我的助理林建宏以及其他在過程中協助過的研究助理:吳怡玲、陳怡靜、賀豫琤、吳佩欣、張哲詮、高翊展、游伊甄、陳美秀、劉子榕、劉家妤(美工)、林育任(網站)。感謝黃碧瑜介紹我們認識高雄的聾朋友,感謝顧蕭月霞及王裕錐跟我們分享關於聾人語言與文化的經驗,也感謝國科會多年來對台灣手語研究的經費補助,方能有這本書的研究成果。
此外,衷心感謝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手語研究團隊的推手戴浩一老師,他引導我進入了手語的研究領域,讓我了解這個研究的艱辛與重要性。感謝對手語研究始終支持與付出的蔡素娟老師,也感謝中正語言所其他同仁多年來的精神支持。最後,我要感謝一個不懂手語但卻全力支援的支持者,我的妻子黃惠華博士,以及兩個偶爾跟著我比手劃腳的兒子張朝威與張藍俊。沒有這麼多人的支持與配合,這本書不可能如此順利出版。希望本書的出版只是個開始,期待未來能在手語的研究與開拓上有更多具體的貢獻。
張榮興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