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的養生之道
一直不知道怎樣把「吃」這件事講得頭頭是道。
直到有一次,《時尚健康》雜誌採訪祖父程莘農院士時,我聽到了他講飲食養生的「七律」,這才明白原來在自己生長的中醫世家中,看似平常的飲食也蘊含著深奧的中醫道理。
律,就是原則、規律。飲食七律,就是有益健康的七個飲食養生原則和規律。
雖然是七律,但可以用三個字來總括,那就是:食有節。
食有節,就是要五味雜食,並益於五臟,合於四時;
食有節,就是在保持適量油鹽的時候,也保持清淡的心境;
食有節,就是熱不灼唇、冷不冰齒,用溫暖的食物去溫暖食者的心;
食有節,就是先分清餓的是眼睛、舌頭還是肚子,不要勉強進食;
食有節,就是用心飲食,合理搭配,專注於食物本身;
食有節,就是只吃七分飽,不僅為了體型,更為了健康;
食有節,就是順應節氣變化,在每一個平常日子裡養生……
我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對飲食最初的印象來自於奶奶每日端來的小鍋。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去世也快十年了,謹以這本飲食養生書來紀念她老人家。
另外,也感謝同事高瀅在本書內容整理過程中所給予的幫助。
程 凱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