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魷魚遊戲到(五餅)二魚遊戲
毛樂祈(文字工作者/Podcast創作者)
我們都是魷魚遊戲的玩家?
Netflix 韓國影集《魷魚遊戲》在二○二一年時全球爆紅,一舉奪得九十個國家的收視排行第一。《魷魚遊戲》描繪許多被債務追討到無路可走的人,被迫加入一個生存遊戲,參賽者在幾個「殘酷至死」的遊戲中競爭,若能勝出,將獲得隨著他人犧牲而不斷墊高的巨額獎金。除了優秀的視覺藝術、暴力美學與緊湊的劇情外,這部韓劇之所以引起全球迴響,大概是因為大家多少都能在劇中對號入座─我們都是被迫處在這高度競爭、甚至殘酷的資本社會困境中,這是一場不折不扣「贏家全拿、輸家悲慘」的零和生存遊戲。資本主義中「看不見的手」,就像是那些穿著連身褲的工作人員,殘酷地推動著我們繼續遊戲下去。
當然,我們先要肯定與感恩科技與資本社會所帶來的許多好處,包括生活的方便與物質的豐富,也節省了體力與勞力,有機會去休閒和娛樂─我們再也不需要像一百年前的人需要挑水、劈柴生火、養雞種菜(除非你自己想去露營或懷念鄉居生活),手機一按就可以點到熱騰騰的滿漢全席外送到家。或許有一天我們也不知道掃把和開車為何物、全部都是機器人來代勞了。
但隨之而來代價也不小,先不談貧富差距或是地球資源的耗盡,在資本社會的遊戲中,儘管享受了豐富的物質,代價卻是長期處在又忙又累的壓力之中,不管是光鮮亮麗的外商主管、盡忠職守的小公務員、送貨的快遞員或是在家帶孩子的母親,都逃不出這個遊戲規則,甚至各種如憂鬱症的疾病還成為了現代生活的副產品。
看破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
貝爾這本《欲望經濟學》,便是從基督信仰的視角,提出破解這個遊戲的一條線索。這是一本少見「基督信仰」與「資本主義」對話的書,在華人的教會中更彌足珍貴。貝爾可說是對資本主義打出最致命的一拳,挑戰最根本的遊戲規則,讓我們可以不再被動地成為資本遊戲的受害者,不斷地捲入競爭與疲倦的漩渦之中;而是積極地在這個遊戲中創造新的可能性,去愛、去共享、去帶來共善與和諧。
簡單說,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忙與累?因為我們所加入的資本遊戲,預設是人人都是「欠債者」。這個「欠債」不是金錢的債務,卻是一個永遠無法平息的欲望(如亞當‧ 斯密說,是「無法滿足,且似乎無窮無盡的」)。在資本遊戲中,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活在一種無止盡的缺乏當中,有一個永遠無法還清的欲望之債,不斷地想要更多,拚命去賺得更多。不只永遠感到不足,還永遠不斷地比較,把同事當作生存競爭的對手而不是夥伴。所以,儘管資本社會節省了許多人體力上的累,這樣無止盡的追逐與競爭所造成的心累,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感。
許多基督徒可能會說,儘管資本主義不完美,但仍舊是最有效的。但貝爾卻不想受限於「有效與否」這種實用主義的框架,而是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背後的神學。他認為,經濟學並非它自己所宣稱的社會科學,而是背後預設了人論、神論和救贖論。資本主義本質上是一場神學的革命。
換句話說,資本主義也在塑造它的門徒,每天都透過商場和廣告,並透過企業運營、股票買賣等等在做門訓,而且做得比教會有效太多。資本主義不僅形塑了我們現今的社會,更關鍵的是扭曲了人的欲望,阻礙了我們與人、與受造萬物、與神的關係。
若信徒或教會沒有體認到這點,勢必讓基督信仰依附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學生只求好成績,會友只關心穩定的工作(和兒女的好成績),而教會除了顧著強化自己的「管理」效率,也只能關心堂會的人數增長。在這種思維下,教會給與信徒心靈的安舒與小確幸,卻很難培育真正的門徒。我們號稱是耶穌的門徒,其實是亞當‧斯密(消費主義)的門徒。教會或許沒有明著倡導成功神學,卻早已是成功神學的實踐者。
如果你關心「如何讓基督信仰走出純粹個人與上帝的關係,進入到上帝國更大的視野」,如果你關心的是「信仰不該淪為個人滿足的精神鴉片,而必須有其社會關懷,活出激進性」,這本書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
一般讀者若覺得前兩章(甚至第三章)晦澀且難以消化,可以暫時略讀就好,主要先掌握到貝爾想與後現代哲學家對話的重點。貝爾指出,儘管是無神論的法國思想家傅柯和德勒茲,也都早已觀察到,資本主義看似給了我們選擇與自由,其實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力量,「規訓」了我們的欲望。
用前三章鋪陳、直指資本主義的「規訓」力量,從第四章開始,貝爾直球對決,看到我們早已深入其中、卻不明所以的資本主義遊戲規則,到底是用哪一套「神學價值觀」在門訓我們:它把上帝所創造、有上帝形象的人,變成了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上帝不必再是創造美好世界、又拯救世界的主宰了,而是一位吝嗇又缺席的神,只分配給人類匱乏的資源,迫使我們如經濟戰士一般彼此競爭,企望那隻無常、看不見的手能開恩賞賜一些祝福。現實生活中,企業成為了救主、亞當‧斯密才是先知,而「發大財」才是真救贖。
有不同遊戲規則的可能性嗎?
或許你會恍然大悟,看破了這遊戲的潛規則,然後決定不玩了。但是問題在於,就像《魷魚遊戲》中的角色,你真的有選擇嗎?劇中不是許多人也覺得太殘酷要退出,但是最後仍不得不繼續參與這生存遊戲嗎?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我們真的有辦法退出嗎?是否批判資本主義,就要是擁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不是才被證實是行不通又造成巨大慘劇的社會實驗嗎?
所以,在第五章貝爾也不得不問,「另一種經濟是否可能?」
但如果基督教宣稱的上帝是這世界的創造主和救贖主,另類的經濟並非不可能,畢竟三一上帝是經世的上帝,也就是經濟的上帝(而神學用語「經世」與經濟都是用economic 這個字)。若經濟學本質上是神學的,基督教神學也應該多少能夠對世俗經濟學有所糾正。
貝爾澄清了一個很大的誤解,基督教本質並非壓抑欲望,而是扭轉欲望,所以儘管資本主義是「規訓」我們欲望的力量,但救贖的上帝,不是壓制欲望,而是救贖欲望的上帝。他以中世紀的修道主義為例,論證基督教是一個可以帶來醫治,而非毀滅欲望的天國經濟體系。換言之,面對世俗強大經濟體系的規訓力量,基督信仰不是只能逃避,一直挨打,而是的確能夠創造一種可能性,「在這資本世界,卻不屬於它」。
恩典的經濟學
第六、七、八章貝爾試著想像,在一個不同神觀的思維下,而有的「不同的經濟學」。相對於世俗經濟學是出於「稀缺性」,上帝的經濟學是基於我們看到上帝的「豐盛」。第六章指出,上帝的救贖不是一種交換,而是全然的禮物。上帝所創造與救贖的世界,應該是以恩典經濟學的方式來運作,以豐盛和慷慨為特色。不再是透過「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來驅動經濟,而是因著那豐富的恩典,在神裡頭找到那豐富與安息,而使得欲望被轉化,以分享和給與成為驅動力。
第七章特別對應著第四章資本主義人論、神論與救贖論,進一步闡釋一種在「豐富」有餘而不是「稀缺」條件下、天國經濟學的新遊戲規則。若我們是受神話語、而非資本主義規訓,我們該如何具體想像,一個欲望得到真正自由時而所生發出來的神國經濟─不只是滿足自私的欲望,而是願意去慷慨給與,並促成共善?
既然描繪出一種基督教的經濟學,那問題又來了,基督徒是否要脫離現在的遊戲,打造一個新的基督教經濟特區呢?貝爾在第八章就談到,並非要持這種「離世」的觀點,而是要追隨奧古斯丁將「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並列。這兩座城並非真正地理上的劃分,而是以居民「心之所愛」來做劃分。上帝之城的居民的渴望是朝向神及其鄰舍的,而地上之城的居民則受失序的欲望所控制,朝向自己無止盡的欲望。換言之,基督徒不是要脫離這個經濟體系,而是在其中帶著不同的目的和欲望,帶來不同的實踐。基督徒要在這欲望失序的世界,實踐恩典的經濟學。
這樣的恩典經濟學,對基督徒帶來的挑戰是大的,成為門徒不再是廉價的恩典,而是激進地用另類思維來過生活。貝爾甚至認為要超越目前慈善事業、福利政策的思維,因為慈善事業很可能只是「洗白」(laundering)不公義的企業和不當的利益,福利政策也是依附在資本主義系統中而非挑戰它。
讀者一定會想,要對抗強大的資本社會的規訓力量,挑戰真的很大,畢竟整個思維和習慣都早已滲入到骨髓。但畢竟我們先嚐了那永恆的恩典,我們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本錢(豐富與愛的上帝)和不同的遊戲規則。的確,另類、公義的生活方式絕非一蹴可幾,只有可能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貝爾也舉了幾個小例子,從開始注意自己的消費習慣、關心公平貿易,或是加入一些不同的機構和組織⋯⋯。
筆者認為,重點在於新的想像,當我們願意跳出舊的遊戲規則思維時(畢竟這帶來忙碌與心累),上帝必定會給我們勇氣與智慧,在一個墮落的世界中,看到並創造新的可能性,正如貝爾說「可能性有很多樣貌,因為聖靈隨著自己的意思,以令人意外的方式在令人意外之處吹拂(約三8),用上帝的恩典觸摸我們,使我們可以清楚看見新的創造,並活出信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