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 入選「兒童獨立選書單」、「插畫師協會原創藝術展」
★ 美國《出版人週刊》、《書單》、《柯克思書評》、《學校圖書館期刊》、《匹茲堡郵報》特別推薦
國外書評推薦
火車模型、時光旅行,加上客串出場的美國前總統雷根和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等角色,讓這個探險故事成為理想的家庭讀本。刻劃鮮明的配角和引人懷想的故事細節,栩栩如生的再現貧苦克難的1930年代。伊巴圖林複雜精細的單頁、跨頁插圖,深具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美國20世紀初期重要畫家暨插畫家)的風格特質,不僅強化了故事背景,也增添了懷舊氣息。
──《出版人週刊》
神祕的火車為不快樂的孩子提供了避風港,讀者隨著文字搭上了這條令人愉悅的故事線。伊巴圖林筆下的洛克威爾風格插畫,十分適合純真無瑕的故事文字。
──《書單》
主角小奧在不同年齡、不同時空的出眾表現,以及他與爸爸(同為鐵道迷)的緊密關係,是這則以美國經濟大蕭條年代為背景的冒險奮鬥故事之主要精神。豐富的歷史和文學元素──從美國知名女星瓊‧克勞馥到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等真實人物陣容──讓故事更有看頭。即使這部小說多少帶點教訓意味,讀者還是會因小奧的慈悲天性而卸下心理防備、喜歡上他那些饒富趣味且個性鮮明的朋友們,並深為他的「成功失敗」(出自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如果〉詩句,這首詩的詩文與精神貫穿了整個故事)所打動。伊巴圖林筆下仿洛克威爾風格的彩色插圖,如同一張張風景畫,為這個溫暖、結構精巧的冒險故事增添了幾許懷舊氣息。
──《柯克思書評》
一則關於神奇火車與時光旅行的迷人故事。作者威爾斯貼切描寫出火車模型與少年內心渴望雙雙互動所產生的奇幻魔力;她充分混搭雙曲線元素,賦予故事奇想的空間。而插畫家伊巴圖林描繪精準、複雜細膩的單頁或跨頁彩色插圖,更是讓人驚艷;它們強化了1930年代的氛圍,完美捕捉了懷舊的敘事風格。這本得獎好書的純粹之美,勢必吸引眾多讀者;而故事的魔力與討人喜愛的小男主角,更勾懸住所有讀者的心。
──《學校圖書館期刊》
在這本書裡,作者露絲瑪莉‧威爾斯帶領讀者踏上一趟充滿想像的冒險,跟著十一歲的主角小奧穿越時空。年輕讀者將會愛上書中這位可愛的主角,並為他終能成功返家、解決謎團而加油。故事配上貝格朗‧伊巴圖林的優雅插畫,繪出一列列神祕的火車和時光旅行英雄,豐富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樂趣與享受。當小奧穿梭於不同時空、試著返回屬於他的世界、卻屢屢闖進不同的平行宇宙,故事持續襯以真實的歷史為背景;增添歷史細節,確實使得這部小說更加有趣。作者引介了美國前總統、好萊塢電影人士、棒球明星和多位名人,每個角色都相當討喜且迷人。和小奧一起旅行的青年「達曲」,我們藉由各種線索得知其應為美國前總統雷根;此外,小奧還與希區考克╱希先生一起用餐,遇見了美國女星瓊‧克勞馥、家世顯赫的前美國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美國政壇名人約瑟夫‧甘迺迪……等人。這些角色帶來了幽默趣味,讓故事情節鋪展得更加生動流暢。
──《匹茲堡郵報》
【名人導讀】
劉鳳芯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反覆奔馳於歷史記憶軌道上的藍色彗星號
二十世紀頭十年發生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因未捲入戰爭,人才的匯流外加承平的社會環境,創造出接下來十年的經濟榮景。不過歷史的進程總如起伏的波浪,高峰伴隨著低谷。一九二九年,美國東岸的華爾街股市應聲崩落,緊接著又碰上中西部連年發生沙塵暴(dust bowl),農作欠收,失業引發出走潮,讓美國將近十年陷入經濟大蕭條。好不容易度過困境,一九四一年日本又無預警直擣美國後門,珍珠港事變威脅美國主權,美國被迫宣戰。這段風起雲湧的美國歷史,正是襯托《藍色彗星號》故事的背景。這本書以二十世紀前半葉牽繫美國社經重要命脈的鐵路鋪軌,透過穿越時空的神祕懸疑情節,在模型火車的帶領下,啟動一趟具有濃厚美國地景風情、並反映美國各區人情樣貌的懷舊之旅。
根據小說所述,與《藍色彗星號》書名相同的火車,乃二十世紀初期美國火車系中的的一代女皇,若按美式火車系譜推演,則藍色彗星號合該也是湯瑪斯小火車的老佛爺。湯瑪斯火車頭之於美國兒童文化的關係,如同《藍色彗星號》之於美國童書傳統,它們的「發跡」和書寫絕非創作或發想的偶然,我們不能忽略隱含在玩具和書寫當中、與建構美國國族神話相關的意識型態。許多史學家皆曾提到,美國各州之所以能夠合組聯邦,與美國自十九世紀後半葉積極開發鐵路關連至深;而二十世紀前半葉,在汽車與航空器的製造技術尚未成熟到足以量產之前,美國東、西部連結全繫於鐵路命脈。由此觀點看待出版於二○一○年的《藍色彗星號》,小說設計以火車帶動情節,不乏啟動美國讀者回顧和記憶二十世紀前半葉鐵路帶動美國政經發展榮景的重要歷史意義。二○○八年底,美國經濟才剛經歷雷曼兄弟事件的重挫;最近一年,美國又不斷透露鐵路在沒落半世紀後即將再度開發的訊息,不知這些新近發生的歷史事件,是否亦是促成作者露斯瑪麗‧威爾斯創作此書的動機?而她是否有意透過書寫,一面為美國現今經濟發展提出警示,一面仍透露對自己家國未來的無限希望?
而同樣描寫二十世紀初期經濟大蕭條、同樣聚焦於一個推銷員家庭,《藍色彗星號》也不免令人想起二十世紀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 )的劇本《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不過,以奇幻想像為著眼的《藍色彗星號》,透過相對論概念讓時間進行跳躍,並摻入東方心靈釋放的古老祕方,改寫了米勒劇本當中作為一名美國中產階級白人男推銷員的命運悲歌。而這個由悲轉喜的基調改變,關鍵也在火車。在《藍色彗星號》中,火車與鐵道一方面象徵美國經濟與國族歷史;另一方面,主人翁奧斯卡父子徒手建造火車模型,則可視為美國中產階級延續美國夢的具體而微實踐。小說中,小奧父親推銷員生命的挫敗,由小奧替他扳回一城;不僅如此,小奧透過火車穿越時空的作法,也讓車廂成為小奧得以鑑往知來、尋找對策的虛擬行動空間。
美國版《藍色彗星號》發行於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尾聲。如果這個特殊的出版時間點和這部由美國當代兒童文學名家所寫就的作品,可以作為回顧和摘要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兒童文學發展趨勢的注腳,那麼我個人粗淺的觀察是──即便這是一個新世紀的開始,但這些年的美國兒童文學書寫,無論風格、題材,都被濃厚的懷舊氛圍籠罩,一再透過時光旅行召喚記憶,在過往歲月的來回反覆、一再重述,至於明天安在,則似乎無從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