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放下封閉、由上而下的運作模式,
轉而更開放、協作性更強的商業模式,重拾競爭活力?
1937年,美國企業的存活期平均為75年,如今已降為15年;歐美的CEO們紛紛發現,自己正不斷被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同業遠拋在後……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在這個風險和機會不斷增加的世界中,成功不再來自擁有知識,而是懂得如何與眾人合作,運用拉力──努力吸引人才和資源的能力──把不確定轉成機會,使簡單的動作產生龐大效益。
本書作者認為,多數企業及領導人仍習於「將資源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凡事由上往下推動」、「固守核心區域」等封閉的經營模式。然而,一種強調更開放、更具協作性的商業模式,正促使新興市場的企業在「具前瞻性的優勢領域」中不斷創新。本書教導我們如何應用拉力,解放個人和公司隱而未顯的能力,改變社會,發展創造性的才能。透過本書,讀者將懂得:
•取得新的資訊資源
•吸引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
•增加與貴人意外相遇的機會
•創造讓你與同事能提升自我的空間
•轉化組織,適應知識流的社會
作者簡介:
約翰.海格(John Hagel III)
德勤優勢創新中心(the Deloitte Center for the Edge)的共同主席,也是一系列商業暢銷書的作者,包括《網路商機》(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網路價值》(Net Worth:Shaping Markets When Customers Make the Rules)、《出人頭地》(Out of the Box: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Profits Today and Growth Tomorrow Through Web Services)和《邊緣優勢巨變》(The Only Sustainable Edge:Why Business Strategy Depends on Productive Friction and Dynamic Specialization)。目前居住在美國加州。
約翰.史立.布朗(John Seely Brown)
德勤優勢創新中心的獨立共同主席,以及美國南加大的訪問學者。同時也與人合著暢銷書《資訊革命了什麼?》(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目前住在美國加州。
朗恩.戴維森(Lang Davison)
德勤優勢創新中心的執行董事。同時也與海格合著暢銷的《網路商機》、《網路價值》兩書。目前住在美國奧立岡州的波特蘭市。
譯者簡介:
羅若蘋
輔仁英國語文學系畢業,交大科管所學分班。現為專職譯者,譯作70餘本。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本書探討的是,在這個變動快速、相互依存的世界裡,我們如何能有效處理最緊迫的挑戰?本書作者提出一套既新又迷人的方法──運用人們的熱誠、創新方法,以及投入的行動,可以讓我們抓住機會且跟得上改革腳步。」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美國第42任總統
「本書三位作者讓我們見識到今日知識流讓人興奮和深刻的力量。如果你想在21世紀工作和生活的挑戰中獲得滿足,就應當把這本書當成指引。」
──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 董事長暨執行長
「在變動空前劇烈的時代,如果能妥善運用達成偉大任務所需要的熱誠、知識和資源,個人和組織就能產生強大的槓桿效用和影響力。本書可以引導並讓我們有能力善用今日眾多的機會。」
──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中國大趨勢》作者
「無論你在做什麼,請放下手中的工作,讀讀這本讓人讚嘆的書。作者完全抓住議題的核心,挖掘出我們周遭事物表面下的真相,點出真正重要且深刻的影響力。本書提供了指引,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藉此釋放熱情,轉化工作的方法及意義,喚醒我們的天命和尊嚴。」
──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創意新貴》作者
「本書點出了資訊時代公司領導的意義,就像杜拉克在《企業的概念》一書中點出了工業時代的管理精義。本書提出一套可以學習的原則,讓我們得以脫胎換骨,晉身知識流並優游其中。」
──紐特.金瑞奇(Newt Gingrich)
「這本出色和令人興奮的書教導我們,如何經由掌握網絡的力量來追求個人的熱誠。成功不再來自擁有知識;相反地,我們必須與別人合作,共同創造新的知識流。拉力──努力吸引人才和資源的能力──正是轉變個人與組織現有狀態的最佳工具。」
──華特.伊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亞斯本學院(Aspen Institute)總裁暨執行長,以及《愛因斯坦:他的人生與宇宙》作者
「作者以美麗的隱喻和讓人驚嘆的故事串起許多重要概念,不但讓人了解世界正如何改變,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架構和背景知識,讓對未來生存有興趣且懂得享受的人,都能面對這些變化。」
──伊籐穰一(Joichi Ito),Creative Commons and Internet venture investor公司執行長
媒體推薦:「本書探討的是,在這個變動快速、相互依存的世界裡,我們如何能有效處理最緊迫的挑戰?本書作者提出一套既新又迷人的方法──運用人們的熱誠、創新方法,以及投入的行動,可以讓我們抓住機會且跟得上改革腳步。」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美國第42任總統
「本書三位作者讓我們見識到今日知識流讓人興奮和深刻的力量。如果你想在21世紀工作和生活的挑戰中獲得滿足,就應當把這本書當成指引。」
──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 董事長暨執行長
「在變動空前劇烈的時代,如果能妥善運用達成偉大任務所...
章節試閱
※第三章 吸引我們需要的資源
只有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時,牛頓才開始思考地心引力的問題;只有哥倫布航向印度時, 他才能發現美國;只有去參加會議聆聽有關網路的未來時,Google的創辦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賴瑞.佩奇(Larry Page)才會見到以色列的企業家尤喜.瓦爾帝(Yossi Vardi),他給了他們一個重要的建議,要針對搜尋結果收費。
瓦爾帝的建議十分簡單:付費的搜尋結果放右側,占頁面的三分之一,而免費的搜尋結果放左側,占頁面的三分之二。這個小小的變更立即凸顯了Google 的搜尋特色,讓廣告商很清楚付費的頁面。這個改變立刻讓Google與當時的主要競爭者有明顯區分。「尤喜為我們發明了魔術般的公式,」布林後來告訴參加會議的聽眾,「他告訴我們要把頁面的三分之二用來放最初搜尋的結果,而三分之一用來做廣告,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做。」
如何運用機緣和發現的相關案例,可以寫成一整本書了。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雖然機緣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將我們引向未來的配偶,或是告知我們一個工作機會,我們仍傾向相信機緣是自然發生的。也許是命運,也許純粹是運氣。「但是機緣並不只是以偶然的方式出現,」瓦爾帝說,「你必須努力以赴。」機緣可能以特定的方法、有系統的經過我們的選擇、表現和受個人氣質的影響而出現。本章中要談的是拉力的第二個層面──吸引關注──我們會教你步驟。
★超級樞紐
1969年,瓦爾帝27歲時,成立了第一家公司。之後,他投資七十家以上的以色列科技公司,你可以稱他為「以色列的科技教父」。可以說,他最大的成就是投資Mirabilis這家公司,這是在第一個發送簡訊的科技公司ICQ之後成立的,美國線上(AOL)於1998年以四億美元買下。
瓦爾帝也是科技界連結最廣的人物。「尤喜是個超級樞紐,」英國科技公司的執行長蓋瑞.賽柏格(Gary Shainberg)在2008年告訴《BusinessWeek》。「他連結全球科技界的各種人才和公司,在以色列開創出一流的成果。」
就像我們在本書裡所討論的人──伊藤穰一、艾倫.李葳(Ellen Levy)、傑克.西達瑞(Jack Hidary)和塔拉.賴梅(Tara Lemmey),瓦爾帝會仔細考量與別人見面的地點及方式,以及見面後該如何以他具有個人風格的溫馨方式,維持彼此的關係。
你可以把他當成是種「觸媒」,但他的魅力遠不止於此。他並不只是個在網路上連接其他點的樞紐,而是努力放大並擴展別人熱誠的人。事實上,人們在追求自己的熱誠時,會成為一種觸媒,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會與任何能分享這種熱誠的人接觸。在參與特定理想的初期,這些人會以全新、讓人意外的方式與人連結。熱誠會讓人開始追尋,而追尋就會引發連結的動作。
雖然他的方法可能有些系統化,但一點也不冷酷或充滿算計。瓦爾帝向來以幽默和開闊的心胸出名。依照《BusinessWeek》的說法,他是「心地柔軟」的人。他避免使用各種既定的規劃,反而依照直覺,以及他喜歡這個企業家的程度,來做投資。正因為他很容易親近,和藹有智慧,熱中科技的創新,加上他願意投資在年輕人和他們新鮮的構想上,瓦爾帝有能力把人才和資源吸引過來──他自己都不知道有這種效果。當人們找到瓦爾帝之後,他才知道,這些以前沒有見過的人,最後證明與他有關,而且對他具有寶貴的價值。
瓦爾帝證明了拉力的第二個層面──吸引關注,在大移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參考下頁圖表)
雖然「吸引」這個字有更廣泛的意義,但是,我們特別著重在吸引人才和資源的方法上。原本,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有這種能力,但最後證明這些資源與我們有關,而且很寶貴。雖然沒有刻意尋找,但一有機會遇到,就會認出它們的價值,且對自己的好運嘖嘖稱奇。
但這真的只是運氣?我們認為不是,許多研究也支持這種懷疑的態度。相反的,吸引時常是我們做事的結果,不論原先是有心或無意去做。機緣是可以培養的:我們所做的選擇,能增加我們吸引原先不知有的人才和資源的能力,讓我們偶然碰上非常寶貴的機會。本章要探討的是機緣,以及它在我們個人和職業生涯中逐漸增加的重要性。「與別人偶然的相遇」的機緣,在大移轉時代,終將比其他模式的機緣有更高價值。
我們會檢視特定的環境、施行的方法和準備工作,以協助增加與別人偶然相遇的頻率和品質。我們特別看重如何掌握機緣的「管道」──一方面,擴大有關偶然認識的範圍;另一方面,儘可能確保每次偶然的相遇都有豐盛的收穫。
機緣一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什麼現在對成功變得如此重要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第一章中所提到大移轉的第二波上。如你所回想的,我們討論大移轉的第一波,著重在周圍變動的兩個主要觸媒:急遽增加的強大數位基礎架構,以及支持經濟自由化的公共政策。這些事件繼續催化大移轉產生第二波,也就是在全球引發豐富多樣的知識流。許多寶貴的知識流來自與自己有關的周邊地帶,這些創新的知識成為瓦解我們現有社會和經濟面貌的溫床。這些創新由周邊地帶滲出,一般人都看不到,直到有一天它們突然出現,快速改變大家所倚賴的核心地帶。我們需要用方法吸引創新的人物和周邊分子,這樣就能及早進入會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潮流。當然,機緣一直都很重要,但是在經常變動的世界裡,它對生存就更顯得特別重要。我們不但沒有意外帶來的喜悅,反而要應付突然變動給人的不快,破壞我們原有的努力。
拉力的第一個層面──取得資源,非常強而有力。但在一個經常變動的世界中,其價值是有限的。即使搜尋的能力大幅增加,我們不再知道該尋找什麼。所有的資料都被分類放上網,這原是件好事,甚至每日上臉書看動態消息,也會發現有許多新的、與自己有關人物和資源。
我們如何找出哪些是最有價值的訊息?當我們上Ask.com、Bing或是Google,我們如何鎖定哪些知識和專業是最有價值的區塊?只有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找尋目標時,取得資源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有時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游標在搜尋引擎的欄位裡閃爍,彷彿在嘲弄我們,詢問有關存在的問題:你真得知道你在找什麼嗎?即使我們知道自己在找什麼,一切仍如前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倫斯斐(Donald Rumsfeld)的一句名言,「我們不知道有些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機會和關卡都在等著我們。
我們一定要透過吸引人才和知識的各種方法,彌補搜尋引擎和同類工具的不足,特別是在周邊地帶上的人才很難接觸到。要面對這項挑戰,我們需要在個人和職業的生涯中善用自己的魅力──學習掌握增加機緣的方法。
然而,簡短的會面並沒有多大價值;你必須做得更多,不能只是一場簡短的對話或電子郵件的來往。如果你想取得最寶貴的知識,必須投入時間和心力,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關係。建立這些關係需要彼此懂得互惠;希望有所得,就一定要願意付出。
★機緣的特質和重要性
「機緣,」根據巴西的作者葛勞克.歐特蘭諾(Glauco Ortolano)說,「是找到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的能力。」這表示我們不只會找到資源,也會找到人才和他們所擁有的知識。
「機緣」實際上是個比較新的字。十八世紀英國作家霍勒斯.華波爾(Horace Walpole)開始使用,華波爾從一則古老的波斯寓言「塞倫狄普三王子的旅行和冒險」(Sarendip)得到靈感。三位王子旅行時,巧遇一連串意外的線索。機緣一直是個比較模糊的字眼,主要由藝文圈的人在使用,直到一九三○年代,當時哈佛醫學院的一位生理學教授華特.卡農(Walter Cannon)開始用這個字形容科學上的偶然發現,這個字很快就在科學界中流行起來。往後幾十年,這個字彙進入一般民眾的使用習慣中。
雖然這個字有許多附加意義,但是早期使用時,著重在偶然的發現。卡農把這個字的意義放大到發現新的見解,或是在科學實驗上出現一些意外和全然新鮮的結果。這個字的早期使用偏向「發現」的意思,但是卡農看重的是,偶然的相遇催化了整個的研究,因此它只是發現程序的開始,而非結束。最近,這個字已經成為形容人們偶然的相遇。對我們而言,就是這個針對機緣擴大的解釋,與吸引力的研究最相關。
我們需要與別人偶然相遇,因為這些人有好的構想、好的人脈,以及他人不易取得的內隱知識;想學會腦部手術,你不能只從教科書上學習。沒有親眼看過別人釀酒的過程,你也無法釀造出具有獨特風味的美酒。在這兩種情形下,你必須緊貼著會做的人,然後向他學習;因為內隱知識只存在於人們的腦袋中。當周邊地帶出現的速度超過以往,我們不只要找到擁有這些新知識的人,還要好好認識他們(而且給予充分的互惠)。這樣,他們就會放心的與我們分享他的知識。
這一點有助於解釋,現代人在某些新領域中出現的現象:人們紛紛舉辦各種會議,讓參加的人分享彼此的共同經驗。不論是在網際網路、生物科技或是另類科技的領域裡。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接著的十二個月之內,就有八個會議要討論推特在社群網站平台上的功能。當然,我們的好友瓦爾帝每年要參加與興趣有關的會議高達三、四十場,就不讓人意外了。
會議是遇見機緣的好場所,但我們該如何製造這樣的機會。在會議中,我們與不認識的人互動,大家都是對會議主題感興趣才來參加,彼此有著相似的興趣和經驗。在會場的走廊和餐廳間的談話,通常可以建立彼此的關係,一旦雙方搭上線,就有助於我們取得冷僻領域的內隱知識。不過,這個過程可能完全不在規劃內,瓦爾弟回想他之後為何開始投資一家叫做FoxyTunes的公司時說,「就是在會議的偶然會面裡,彼此的關係就從那裡開始。」
在這種情境下,我們不只有機會取得別人的內隱知識,也分享我們自己的經驗,而且可以培養彼此的關係。當我們與別人在相同興趣的領域上合作,就可能產生新的內隱知識。因機緣而建立的關係,比為了見面而見面或是一次偶然的相遇更有成效,成為現在和未來取得豐富內隱知識流的重要方法。
從我們的觀點來看,在周邊地帶和別人偶遇時,吸引力特別有用。然後,再依此與他們建立長期的關係。這種吸引力可以提供特別的管道,接觸到內隱知識和稀有的見解。同時,也降低我們的風險。想一想,如果你正在探索一個新的領域,也就是所謂的周邊地帶,向身處類似環境下的人們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偶然的相遇可以把我們和以後的探索者──就是能在探索中幫助我們的人連結起來,增強我們的心力。也許你已經受雇於傳統的公司,擔任「改革者」,幫助公司擴展觸角、強化社交媒體,你正在把周邊帶進核心之內。但是對你而言,在這個情況下,核心地帶竟然會出現讓你無法適應的情況。在這裡,他們的作風如何?他們如何做決定?你如何應對新的情勢?你可以參考一種處理模式,了解與你處境相似的人,他們參加哪些會議:「改革者大會」。這樣可以協助你解決類似的問題。另一個方法是,將內部企圖把公司帶往新方向的「叛徒」拉過來。他們很可能有值得學習的寶貴內隱知識,以及幫助你探索的特質。
單單參加你感興趣的會議,就可以提升機緣發生的機率,這些偶然的相遇,最後證實與我們都很有關,也很寶貴。我們不能期待會見到哪些人物,或是他們擁有什麼樣的學問,只能合理推估,但是這樣做仍然可以增加機緣發生的機率。透過選擇那些與我們有類似興趣和熱誠的人,就已經過濾掉不少不相干的人。而那些與我們類似的人可能擁有我們所需要的內隱知識,而且也需要我們的內隱知識。我們可以看看機緣最早的例子──愛書人進入古董書店。人若想要有機緣,首先要走進店中。如果愛書人走進的是肉店,那麼偶然發現繕本書的機率將會降低。這種推論似乎是不證自明的。
這些道理有個重點:至少,機緣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操縱的。其中總有運氣和偶然的成分,但是,我們的行動實際上會改變機緣發生的機率。由於吸引力可以有效讓我們發現不知道的事物,其中會發生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有足夠的時間實行這些道理?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更糟糕的是,我們愈能吸引大批群眾的關注,就要面臨愈多的挑戰,因為這些人會把我們找出來,與我們進行互動。我們很容易就被門外成排的群眾累倒,不得不穿梭在各種會議和談話之中,而沒有時間建立新的學問和知識。我們如何避免被自己引發的一連串活動耗盡精神,而其實只想一個人靜一靜?
想要善用吸引力,我們需要強力運作兩種元素。首先,我們需要放大的工具,協助我們接觸,甚至連結我們不認識的廣大人群。(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存在)這些放大的工具與我們居住的選擇有關,我們會參加什麼樣的集會,會在線上如何表現自己,以及如何引起別人的關注。其次,我們需要過濾的工具,協助我們增加偶然相識的品質和數量,接續建立與自己真正有關和有價值的關係。這些過濾的方法協助我們在與別人互動的過程中去蕪存菁,當我們隨著機緣,吸引更多人時,就會變得更重要。在過濾的時候(只花時間在那些對我們有價值的人身上),因著放大的效果,我們可以增加機緣,從快速變動世界的周邊地帶,吸引我們所需要的知識。
★增加機緣:提高關注的效果
瓦爾帝在Mirabilis一開始成立時就入股,這家公司發明了ICQ,是全球第一個傳送簡訊的應用程式。然而,有趣的是,你並沒有看到瓦爾帝使用 ICQ。由於瓦爾帝非常知名,所以一上ICQ ,就只能拚命回覆訊息,其他什麼事也不能做。
我們很少人能像瓦爾帝一樣有名。但是,想像下面的情景並不難:我們之中任何一個人,找到許多與自己有關的周邊人物,試著與他們建立關係,結果被那些價值有限的聚會耗盡心力。說得極端點,這些相聚成了天譴,而非恩賜。
我們需要找到方法提高關注的成效,而不只是增加機緣的數量,應該增加的是機緣的相關性。在本章稍早的部分,我們建議去製造機緣,而非把它視為純粹的機會。當然,仍然有未採取行動而自然產生的機緣,但我們還是能提升這些偶然相遇發生的機率和品質。在這個吸引力和關注的回饋──指投入時間和精神所獲得的價值──變得逐漸重要的世界裡,懂得製造機緣的人遠比只是等待的人有更多收穫。
拉力不是旁觀者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選擇要融入的環境和要使用的方法和態度,對我們將要經歷的事件、塑造這些經驗的程度,或只是讓機緣決定我們的命運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成功塑造機緣需要三種元素:環境、實踐和準備。適當調控它們之間的互動,這些元素就能使關注產生更大的效用:
‧選擇能夠讓我們的熱誠有更多分享機會的環境
‧經常出現在對你有重大關係的人面前。
‧影響他們,這樣他們就會放大我們努力的效果。
‧找出這樣的人,而且在適當的時間與他互動(合時)。
‧儘量善用每一次的機緣(相關性)。
這些目標指出機緣有一條通道,在過濾真正的會面時,能找到各種與你有關的人群,了解你的努力,良好機緣出現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如果這個通道在一開始的時候不夠寬廣,我們就可能無法遇到對我們很重要的人物或資源。另一方面,如果這個通道太寬,我們就可能陷在僅有少量邊際價值的人海中。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我們關注的生產力都會下降。保持通道的平衡是塑造機緣的關鍵,以便關注的生產力得以提升。更高的生產力就能讓我們提高機緣發生的機率,讓我們有機會碰到更多有價值的機緣。
你不能只參加一場會議就期待會有特別的機緣,可能要改變你的方法和技巧,甚至是心態。瓦爾弟並不是只與別人閒聊天氣、足球聯盟的戰績或是政治的紛擾,他傾聽人們的心聲,找出別人正在努力奮戰、真正重要的議題和困難,然後再分享自己的想法。如果彼此有共鳴,瓦爾帝和對方就會很快一起解決問題,創造新的知識。
討論的主題可以涵蓋任何事物:如何在網路上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投資人,替大家賺到數百萬元?如何在混音中加入適當的顫音效果,而不會有太強的回音?如何讓這個世界不再使用碳氫化合物?在各個情形下,如果使用正確的拉力技巧,與會者之間就會出現支持作用,在其中的每個人都會學習得更快,工作表現也會大幅提升,速度超過單打獨鬥。
◎發生機緣的環境
人類在大部分的歷史中,都受環境所困。人們生在特定的地點,除了少數的例子外,一生都會住在一個地方。當交通和旅行的成本逐漸下降,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往來。如今,我們一生當中住過幾個不同的地方,甚至像瓦爾帝、伊藤已經成為永遠的遊牧民族,不停的從一個城市趕到下一個城市,很少停下來喘口氣,更不要說在一個地方生根。因此,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反轉現象,有不少人回復到老祖宗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只有在這個時代,與其把自己限制在一處森林或大陸上,新的一代狩獵採集者,把遊牧的生活方式擴展到全球,不斷尋找新人脈和知識。
與老祖宗不同的是,我們有更大的彈性選擇虛擬環境,擴展與各地朋友連結的能力。在過去,即使是長時間旅行的人,也無法擁有這樣的能力。數位時代中,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其中之一是,愈來愈豐富的虛擬環境加上逐漸增強的機動性,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各種人際關係。與其降低旅行的需要或是願望,我們的數位基礎架構似乎大幅提升旅行的活動。相反的,當我們試圖和旅行途中遇到的人維持聯繫時,不斷的旅行似乎鼓勵更多虛擬活動的連結。像瓦爾帝和伊藤這樣經常旅行的人,會深入這些經過挑選的虛擬環境中,就不令人意外了。實體和虛擬的世界並非兩選一的問題,而是如何架構兩者的環境,以製造更多機緣。是互補,而不是相互取代對方。
這裡有個似是而非的說法是,當數位的基礎架構協助我們和世界各地的人聯繫、取得各種資源時,世界就變得越愈來愈平。現在,有更多人住在大都市,愈來愈多專業人才聚集的地區不斷以更快的速度冒出來,以更快的速度擴大,尤其是在快速發展中的經濟體當中,像是中國深圳、重慶和印度的邦加羅爾,正在吸引愈來愈多專業人士進駐。如果在這個由數位連結且是平的世界中,距離不再是問題,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在競爭不斷強化的世界中,人們似乎在找尋能夠更快提升自己的環境。這些地理上的才庫提供許多工作選擇,野心勃勃而熱誠的員工能很快的變換工作,而且發現雇主比以往更願意培養他們。這些城市成為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其他資源的據點,協助專業人士更加成功。
此處,有些更微妙的東西在運作。這些地理上的才庫,成為提升機緣品質和機率的豐富環境。如果你是個有天分的軟體工程師,相信在矽谷會更有可能碰到可以分享熱誠和欲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有理想的演員,在洛杉磯更有可能遇到一個製作人或是導演。人們憑直覺就了解,在與自己有關的地緣上,機緣才有可能運作得更好。這可能足以解釋,為何美國頂尖的前二十名有創造力的城市,比最後二十名的城市,成長速度快了許多。的確,這是個在塑造機緣時的重要選擇:該住在哪裡?
經由找出互補的才庫地點,然後刻意在這些地點花上更多的時間,機緣發生的頻率甚至能進一步地提升。這個原理可以解釋三個非常不同的地點──矽谷、邦加羅爾和臺拉維夫人才流動的現象。每個地點看重的是在軟體發展上的不同層面。瓦爾帝以個人的理由選擇住在臺拉維夫,這是他心靈上的故鄉。還好就他的事業來說,這裡碰巧也是培養科技企業家的溫床,但不是唯一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經常旅行,而且非常容易被其他企業家和科技人才所吸引。
值得注意的是,把人才聚在一起的是促使彼此分享的熱誠;這正是結合眾人的力量。然而,彼此分享的熱誠並沒有暗示全體的一致性。事實上,這些不同的人才在認知上有許多不同: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舉我們所住的矽谷來說,這裡到處是電腦玩家和頭腦簡單的書呆子,所有人都因為對科技的熱愛而來到這裡。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矽谷一半以上的企業家在美國之外出生),畢業自不同的學校,共同解決差異頗大的科技問題。從如何在晶片放上更多的電晶體,到用戶對虛擬環境的體驗。因此,在小酒館和會議中到處是神采奕奕的爭辯,討論如何解決困難的科技問題。彼此的摩擦顯得相當有成效,因為所有參加者都有共同的熱誠,企盼推動科技進步。
除此之外,如我們在本章稍早所討論的,會議變成重要的集會場所,提供周邊地帶的人,在察覺一項緊急需求後,召集別人一起來分享經驗、進行互動,共同處理在周邊地帶上出現的挑戰和機會。當會議在周邊地帶擴散開來,品質就變得非常參差不齊,最後比較難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地點。瓦爾弟稱之為「移動馬戲團」。在有價值的會議中,針對大家感興趣話題所做的簡報和對談,當然有實際價值,但是這些會議的精髓時常不在會議室中發生。對許多與會人士而言,真正的價值在於和走廊上偶遇有共同經驗及興趣的人的對話,這些對話往往讓彼此在會議結束後繼續合作。
瓦爾帝完全學會如何充分運用會議。在抵達會場時,他先前往大廳,試著找尋或培養與人們互動的可能性和機會。「在演講的時候我不會坐著,」他說,「我只是在大廳閒晃,每個人都在想,『機會就應該在這裡的某一點,讓我們好好找出來。』」
會議是有用的,因為與會人士有自我過濾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要接近不認識且從未見過的人,需要透過非常細緻而優雅的媒介。「你必須眼睛看著對方,然後有手勢,這樣對方就知道你想和他們說話,」瓦爾帝說,「然後你必須評估對方對手勢的反應,只有在非常細膩的肢體語言和其他交流後,你才能和他們說上話。」
然而在會議中,有一簡單的方法有助於產生這些細膩的效果──名牌。在彼此不認識的人之間,想要有破冰的動作,就要靠名牌。
這些會面的機率和品質,將因為透過選擇參加特定的會議而大幅提高。物理方面的研究人員,會因為參加科學會議而獲得有品質的會面,其效果超過參加旅遊業的會議。反之亦然。我們也可以藉由參加更多的會議,大幅提升機緣發生的機會。而且,藉著仔細選擇參加特定的會議,可以提高與自己最相關的見面機會。基本上,會議可以過濾掉外界許多的閒雜人等。
再者,虛擬的環境也可以提供機緣發生的機會,像是臉書、LinkedIn和MySpace這樣的社群網站,特別有助於陌生交友。我們之中都有突然接到別人邀請,加入社群網站的經驗。我們並不認識邀請的人,最後發現他與我們的興趣很有關聯。最近,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在矽谷,我們認識了一名女子,是獨立投資人,最後我們發現她對中國社群網站的營運有深刻經驗和見解。會有這樣的結果是,有一天我們在網站上談到中國企業的網路營運,而她貼上來一篇有關中國社群網站的評論。此外,我們經常在瀏覽朋友的網頁時,碰巧看到他的朋友發表的很有見地的評論,而這個人我們並不認識;一旦發現了它的存在,我們就會介紹自己,然後交流彼此的經驗。
當愈來愈多的人上社群網站,偶然認識別人的機會就更多,因而激發出更豐富、更有內涵的知識、評論、觀察和其他內容,這些可以提供更多有關他們潛力的線索。此外,因為具有領導地位的社群網站,正吸引各類第三方網站上的網友加入,擴展他們的能力,因此偶然認識的範圍就會大幅增加。
如稍早所提到的,缺點是當入會的人數增加,低生產力的機緣也會增加,這樣就需要更多提升機緣數量和品質的工具。我們的確有些這樣的工具,舉例來說,評價系統和社群網站分析工具可以提供我們重要的指標:有哪些初識的朋友值得繼續交往?有哪些可以忽略?又有哪些只需要投資一點精力?
我們也可以仔細選擇社群網站,塑造偶然相遇的機會。今天,大部分社群網站的範圍很大,相對的,網友也沒有經過多少篩選。當網站不斷擴展和進化的時候,他們最有可能開始專注在特定領域,產生全新一代的網友。(的確,社群網站Ning 讓會員成立帶有個人熱誠及興趣的子網站)這些會依序與其他互補的線上社群網站,建立寬鬆的連結,提高與各種網站相連的機會。玩衝浪的人會和滑雪運動員連結上;美食家會與喜好杯中物的人相識。就如同參加會議一樣,我們想要找出適當的線上社群網站,協助我們提高偶然認識別人的機會。
一般而言,線上社群網站一開始就想吸引實體世界的人脈。同樣的,在參加線上社群網站之後,透過偶然認識的機會,能夠擴展人脈。另一種我們稱之為「連結的平台」(connection platform),開始的假設就有不同;連結平台協助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連結。
大部分的線上銷售,從亞馬遜到eBay都屬於這種連結平台。他們把一群不相識的人聚集起來,進行交易。這種以交易為主的連結是非常狹窄的一種機緣,很少會產生長久的友誼。此外,有更多專業的平台專門連結彼此不認識的人。許多開放且創新的平台(像是 InnoCentive),以及開放原始碼軟體的平台(像是SAP的開發者網站),提供有特殊需求和問題的人找到能替他們解決問題的人。
這些網站擅長讓能解決問題的人,發現有問題者的需求,然後提供獎勵和工具,協助最有希望解決問題的人浮現出來,與有需求的人連結。就如許多偶然認識的機緣,它們只具有單向的功能。在這類平台中,懂得解決問題的人刻意搜尋出有需求人的資料。然而,從有需求人的觀點,相遇是一種機緣。搜尋者並沒有意識到解決問題者的存在,而且時常訝於發現解決方案的來源。當然,就如參加會議,從搜尋者的觀點,見面並不令人意外。搜尋者很精準的參與這些連結的平台,希望遇到能解決問題的人,但是不確定是否會遇到這樣的人,或是這個人究竟會是誰。搜尋者藉由這些平台提升機緣發生的機率和品質。再者,小心的選擇是必要的,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些連結平台能大幅提升機緣發生的機率和品質。
雖然公司部門是以較寬廣的目標來運作這些網站,但是他們提供個人相當多的機會和助益。在InnoCentive連結平台上,許多會員是靠專門解決其他人的問題維生的自由研究人員。連結平台提供獨立的研究人員更廣的問題圈,裡面有各種不同的問題,研究人員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程度和熱誠的問題,然後再予以解決。SAP的開發者網站也支持獨立工作的個人需要,像是自由撰寫軟體程式的工程師。他們一旦參與這個網站的活動,自己就會學得更快且表現更好。
我們已經討論過一系列的環境,包括實體的和虛擬的,可以大幅提升機緣發生的機率和品質。這些環境都有共同點:他們吸引在各種組織中工作或是獨立工作者來參加活動,而且把重點大部分放在連結個人,而非組織。
組織在這一切活動中扮演什麼角色?以推力為基礎的組織是機緣的死對頭。在各種計畫都經過仔細安排的推力世界中,機緣總被當成沒有效率及無法預估的麻煩事。房門緊閉的會議室,裡面是經過仔細挑選的成員,加上緊湊的議程,確保人們停留在該有的軌道上。
事實上,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各個組織應該把自己變成「平台」,替員工擴展社交和職業上的人脈。他們不能只複製上面所描述的虛擬平台(社群網站和連結平台),而是讓員工比較容易和以更少的花費參與這些外部平台上的活動。需要的話,他們能變成觸媒,形成新的平台,吸引與員工特別有關的第三方──就如SAP經營開發者網站。許多科技公司發展豐富多樣的虛擬平台,把他們的顧客與自己的軟體工程師及合夥人結合起來,在他們碰上軟體設計或是軟體執行上的問題時,可以找到能幫忙的人。
就實體的環境而言,組織將會需要發展明確的才庫戰略,找出已經存在或即將出現的地理上的才庫,然後吸引與組織初期計畫相關的人才。組織還需要發展融入這些才庫的方法,提高在這些才庫間發生機緣的頻率。對許多大型企業而言,甚至有潛力加速與公司最有關的才庫形成。
在不同的層次上,公司需要更有前瞻性的發展會議策略,找出最適合讓員工參加的會議。今天,大部分的公司著重在如何讓產品和服務獲得更多關注,吸引未來的員工。一旦提到要參加能改進現有員工專業發展、能力和工作績效的會議,大多數的公司寧願讓員工自己來做。其實,公司還是可以協助讓員工注意到這些與他們有關的活動,並且鼓勵他們去參加。
經由了解吸引力和機緣的重要性,公司本身就能扮演組織和支援的角色,有效提高員工參與實體和虛擬的機緣,協助他們把機緣整合進生活中。當他們變成這方面的高手,就會吸引更多有熱誠的人投入新工作。研究顯示,比較熱誠的員工較有可能碰上機緣。當公司學會幫助員工提高這些機會時,就會出現良性循環,吸引更多有熱誠的員工。
本書打算幫助人們培養的就是這種良性的循環,以及實踐的方法。個人和公司都適用,以提高良性循環出現的可能性。
◎實踐機緣
如果線上社群網站這麼有威力,我們應該如何說服那些不願參加的人加入?過去,他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可能慫恿他加入某個交友網站,不料竟在幾個星期之後,突然發生一些事就決定放棄?可能這個人還沒有掌握參加網站的技巧,或是學會後卻退縮。即使我們這些了解網路交友基本規範和行為的人,可能仍然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試著找出如何改進機緣發生數量和品質的方法,不論在線上或是離線的時候。
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有關成本和收益的計算過程。那些在社群網站上很紅的人,在交友上有個重要本領,就是在和別人互動時非常開朗。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自己的熱誠會引領自己積極找尋和運用社群網站,並且透過機緣和別人分享熱誠,因而擴展人脈。
首先,我們來看如何吸引關注。吸引關注時需要一個巧妙的平衡,才有可能在機緣當中吸引出最大的效益。不過,其中有個陷阱。一方面,如果我們吸引太多的關注,機緣的範圍就會變得太廣,低品質的機緣很快就會到處氾濫,不但消耗稀有資源,而且會分散有可能會帶來價值比較高的關注。另一方面,如果機緣範圍太狹窄,就會冒著降低多元化的風險,而多元化時常是醞釀最有價值機緣的必備條件。InnoCentive網站的紀錄顯示,解決方案比較有可能來自於和搜尋者不同領域的人。這不只是公司高層要面對的問題。
一般最能吸引關注的方法是,開始對現有環境貢獻己力。經由口碑的建立,讓別人覺得你能提供協助,或是經由解決現有問題、提供深入的看法,指出新的機會,就能開始吸引重要人士的關注。此時的目標並不是培養機緣,只是經由成為一個有助益的人或是很有見地的貢獻者,提高機緣發生的機率。
一旦在這個圈子中出名,就會吸引重要人士的關注。此時,吸引別人注意的這個人,並不認識其他人,只是以自己豐富的資源吸引別人關注。
吸引關注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別人要付多少的時間和心力才能注意到我們,他們能夠得到多少的回報,以及多久會得到這些回報。吸引關注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可尋性」。如果我們很難被發現,別人可能很快就會放棄尋找我們的努力。彼得.摩維爾(Peter Morville)所寫的一本精闢的書《環境可尋性》(Ambient Findability),就解釋可尋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降低不良可尋性所造成的障礙。他指出,網站的成立者時常投入大量資源去增加平台的可用性,卻忽略一個事實:如果可尋性是個問題,平台的可用性就不大。那些找不到你的人當然無法運用你的資源。同樣情形適用於個人的努力和成就上;如果無法被別人看見,就不會有多大的價值。
在財經和科技領域的企業家西達瑞,現在把重心放在乾淨的能源科技和政策上。他喜歡可尋性的概念,就是「送出訊號」,彷彿你在航行途中,因為某些理由而想讓其他船隻發現你的存在。舉例來說,也許你想與某人交換食物或是訊息,或者你的船需要修理。你經常向許多方向送出訊息;一會兒是這樣的訊息,一會兒是那樣的訊息,直到你收到回應。
送出訊息會增加我們的可尋性;私下或是在線上談論我們的熱誠,也是一種方法。西達瑞替政治新聞網站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撰寫專欄;他也成立針對特別主題的簡單網站,而且努力讓搜尋引擎找得到它們。「我們時常成立只有四、五頁的網站,很快就可以做好,」他說,「只需要花上我們一、二天,然後幾個月更新一次。」
這些訊息頗有效果,人們最後會打電話進來或是利用電子郵件聯絡。也許,最後他們會成為贊助人;也許,最後成為員工,或是產生其他的作用。在這個可以不斷擴大合作效益的時代,吸引你所需要的資源,是生活必要的一個條件,而送出訊息是很好的方式。「讓人們不是透過政府網站這樣的機構找到我們,」西達瑞說,「而是透過我們的訊息找到我們。我們送出訊息,然後吸引別人到這裡來。」
另一個挑戰是塑造與別人互動的方式,這樣我們的「聽眾」很快就會得到付出關注後的實體回報,鼓勵找到我們的人經常回來。如果對方沒有得到回報,或是我們的回應太慢,別人很快就會離開,而且比較不會回頭。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需要了解這群人的需求,然後以有創意的方式快速回應。如果我們不了解他們的價值觀(不同的領域看重的事物不同),就很難決定該如何回報他們。同樣的,如果不能快速回報,就很難把首次造訪的網友,轉換成長久的朋友。
回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供其他的機緣給網友。他們在找到我們的時候,就可能有所期待,而我們多少也有機會提供一些意外的機緣給他們。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網友,轉介給與自己有關的第三方網站,這些就超過網友原來的期待。在我們和別人所提供的訊息間,確實可以發展出人脈,就能很快提高回報的價值,而不必投入自己重要的資源。因此,經由提供網友可以巧遇別人的機會,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回報。注意,這個方法在部落格圈中已經廣泛的被採用。許多部落客只是扮演善良第三方的過濾器,甚至完全沒有附加任何評論,就把別人的文章轉貼到自己的部落格上。
一旦開始贏得關注,想要維持下去,就需要與別人進行溝通,讓他們了解為什麼應該繼續付出關注。我們付出龐大的心力,為的就是要吸引別人注意。如果只能保有這種關注一小段時間,所付出的心力很快就會超過得到的回報,這當然不是划算的做法。
為了要避免這個陷阱,一定要讓網友了解,如果他們願意付出更多關注,就會得到長期的回報。尤其是,我們需要很清楚、很有說服力的提出長期目標。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要讓那些跟隨我們的人了解,維持這樣的關係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網友在短期內可以得到快速和有形的回報,又了解長期可能得到的獎勵,將會刺激人們繼續投資時間和精力在我們身上。
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懸疑感,跟他們賣關子。這些技巧在維持別人的關注上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刺激人們的想像。你只要提出各種可能性,不洩漏其他細節。舉例來說,一部好的電影預告會讓電影看起來很有趣,又不會破壞氣氛。我們隱藏的部分,可能有最強的誘因。
舉例來說,有家公司發布一項新產品,但只展示可能有的功能,用此刺激人們的想像,讓大家自行猜想結果。這麼做等於支持別人運用情感與理智,我們也邀請他們參與想像可能與我們所想的相當不同的結果,因此成為進一步創新的觸媒。當然,這個關子要保持平衡。如果我們發布消息的記錄不佳,人們很快就會失望的離去。如果一直有適當的支持,賣關子可以很有效的維持別人長久而密切的關注。
擴展機緣的關鍵在於延長偶然相遇的機會,直到最有價值的一刻出現。同時,在我們進行初期計畫時,許多網友就已經注意到這些活動,一有機會不妨就激勵他們,對成功會很有幫助。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了解如何激勵微軟的用戶,讓數以千計的第三方在軟體和服務上大量投資。他的激勵是成功的,因此讓他的作業系統比別人的更有價值。第三方提供一個不斷擴張的產品和服務,而這些資源只能透過他的系統取得。當第三方有了迫切的需求,或是有特別的資源可以提供給微軟,就會與微軟接觸。這種是典型高品質的機緣,微軟成功創造一種情境,刺激第三方去追求各種機會,而微軟員工並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
同樣的,這個部分也要求平衡。創造大量網友可以支持、投資和創新的初期計劃,雖然可以將自己的投資減到最低,發揮最大效益,但是它也減少機緣發生的機率。一般來說,機緣具有很高的價值,因為它們時常是創造新知識的觸媒。因此,我們需要掌控影響力。當需求或是機會很明顯的時候,就要刺激機緣的發生,並且在事前就要確定已經做好足夠準備。如果對方在聯絡有力的人士之前,已經進行重要的投資,而且也花了不少時間學習,機緣就會讓他擁有更高的價值,擴展得更迅速,因為花在低等機緣上的時間比較少。
有些機緣必然會把我們從避風港中逼出來,西達瑞稱之為「暴露表面」(exposing surfaces)。這個隱喻來自於跟食物有關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影響血糖的速度。有些食物的升糖指數高過其他食物,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表面區域暴露在胃酸中,因此血糖上升的速度更快。
「你有多少表面區域?」西達瑞喜歡這樣問。也許你是一個顧問,一年只有一位顧客;也許你只讀科幻小說;也許你只喜歡法國菜,很少嘗試其他食物;也許你是政治狂熱分子,不了解其他政治觀點。在這些情形下,你限制了自己的表面區域;沒有暴露在各種環境的經驗,跳出框架思考的機會也就更少了。
依照西達瑞的說法,多數人過度依賴生命中的某個層面。一旦這個層面超過全部暴露面積的80%,就很容易產生防禦心和自我保護的行為。他們變成「專家」,把自己的知識當成囤積品,而非流體,讓自己與新的知識流和創造它們的人隔絕。「為什麼人們會忽略身邊明顯的現象?」傑克問,「因為人們有時會讓自己陷入某個角落,導致與外界的互動都是透過這個層面。不懂得嚴謹的分析自己的處境,這就是他們最後會與船一起下沉的原因。」換句話說,人們對自己的處境是如此無知,以至於成了自己假想的受害人。
如何才能暴露更多的表層?我們已經看見瓦爾帝如何讓自己現身重大會議的大廳,增加發生機緣的機會。西達瑞更是直接去參加會議,或是大型會議的中場休息時間,其中談的大都是他所不知道的主題。他去參加在亞斯本研究機構(Aspen Institute)舉辦的蘇格拉底座談會,突然一時興起跑去聽在同一棟建築內舉行的亞斯本能源論壇的簡報。起先,他坐在後面,會中談論的對他來說彷若外國話般的陌生。不過,對能源領域的人而言是他們所熟悉的。慢慢的,他開始和其他參加人員說話、學習,然後把能源和其他領域的學問連結。幾年之後,他就成為該論壇的共同主席,可以自在的運用專門術語。
他並沒有在這裡就停下來。西達瑞結合他從能源和運輸專家所學得的知識,幫助
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其他人,創造出「碳作戰室」(carbon war room),當做企業家認真看待此議題的平台(大部分的人是透過捐獻),協助人類把碳經濟融入替代能源。這個平台以非常簡單的方式,結合幾個能發動「游擊式戰鬥」的社交媒體和其他資源:快速選擇重要戰役的能力,然後取得勝利。大部分是經由使用社交媒體,先動搖民間輿論,然後影響立法委員、決策者和大公司,再轉移至下一場戰爭。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西達瑞是個企業家,但這並不屬於商業的事務或生意的範疇,也不是非政府組織,更不適合我們所談到的任何領域。它只是西達瑞、撰寫軟體或進行分析的年輕人、一群贊助者(大部分是企業家),以及不少協助組織「游擊隊」的網站所組成。這些網站如果沒有數位基礎架構,都不可能存在。
西達瑞運用社交媒體,不只動員贊助人,也包括政府官員、新聞記者、臉書的支持者,和在特定事件後面非政府組織的採訪記者。就像2009年夏天他參與的「舊車換新車法案」(cash-for-clunkers)和「智慧運輸」(smart transportation)的計畫,瞄準紐約市計程車隊,預計把他們轉換成油電混合的交通工具。「舊車換新車」的構想──美國政府補助人民經費,讓他們把耗油車換成比較節省能源的新型車,一開始就是由西達瑞和美國發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一個同事,利用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委員會的資料撰寫這項法案,然後設法讓國會大廈的有力人士通過這項法案,最後終於獲得歐巴馬總統的簽署。
事實上,西達瑞一直在做的正是參禪人士所謂的「初心」,也就是布蘭奇.哈特曼禪師(Abbess Zenkei Blanche Hartman)所說的「對成見、執著、批判和偏見的無知。」哈特曼寫到:「初心就是探索、觀察和看到事物的本質。」我認為初心就是赤子之心,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驚奇和訝異。「我很驚訝這是什麼?我很驚訝那是什麼?我很驚訝這是什麼意思?」在面對事物時,沒有固定的觀點或成見,只是問「它是什麼?」
練習這種覺察的工夫,通常要關上腦袋中會讓人分心和懷疑的聲音,這些聲音會讓我們產生偏見、成見,在我們了解新事物之前,就排斥它們。我們必須願意冒著我們不知道答案,也許連問題也不知道的危險,停止過度倚賴努力蒐集來的專業知識。換成愛因斯坦式的說法就是,我們一定要避免讓教育干擾我們的學習。
◎機緣來臨前的準備
如果機緣出現時,我們沒有準備好,機緣將只有一點邊際價值。準備充分,就可能塑造更好的機緣,把機緣的價值極大化。產生機緣的最初兩個元素:產生機緣的環境,以及面對機緣的方法,主要在確定來到的機緣是品質最高的。這個挑戰要由第三個元素來應對:充分利用機緣的準備工作。這樣的預備需要結合個人的性格與技巧。
性格是個不容易定義的概念。主要形容一個人的態度、世界觀、技巧或採取行動的傾向。我們使用這個字眼,主要指的是我們應對世界的方法。對許多人而言,機緣會帶來恐懼,因為它破壞既定的秩序,而且時常妨礙計畫的執行。對某些人來說,機緣卻讓人興奮,因為它代表改革、學習和把績效推往新的境界。後者,我們稱為「玩家性格」,協助人們更易於接納機緣、接納偶然的事件。
性格來自於深沉的無意識。因此,你無法選擇自己的性格傾向;相反的,它是一種採取行動的傾向,長久之後會產生變動。你可能意識到自己對偶然事件的態度,而刻意改變回應的方法。加速這種改變的方法是來到周邊地帶,然後與周邊人士一起處理這些具有挑戰性的議題,而不要只停留在核心地帶。
追求熱誠多少也有些幫助。當我們在追求熱誠時,容易展現出追尋的傾向。我們經常掃視,尋找新的挑戰,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加強我們的技巧。相較之下,當我們只是為了薪水而工作,就容易採取防禦的傾向,不喜歡任何意外的發展,避免冒任何風險。
此外,還有探索和傾聽的技巧。人們可能很容易接受機緣,一旦它們來臨時,卻無法充分善用這些機會。我們總是很快就對別人有固定的印象,很快就認定對方是怎麼樣的人,能提供哪些回報。在我們有足夠資料前,我們需要抵抗這種將人們分類和定義的誘惑。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缺乏傾聽和吸引別人、找出他所有經驗和觀點的技巧,特別在談到非常難表現的內隱知識時,由於是在表面下摸索,企圖引出對方的內隱知識,所以對別人的經驗要有同理心和尊敬,是絕對必要的。這些就是瓦爾帝在會議中所做的。注意當時的對話,可以幫助彼此更精準的獲得有價值的事物,反之亦然。被發掘的事物往往藏在表面下,需要深度聆聽。我們愈能夠平息腦袋中的雜音,就愈能學習到這個技巧。初心和深入聆聽的技巧彼此是合一的。
在這個情境中,我們也需要培養同理心,建立彼此的信任,成為有豐富收穫、長期人脈的基石。如稍早我們所建議的,如果機緣只是種短暫和孤立的會面,一個人無法吸引機緣完整的潛能。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把這些機緣當成建立長期關係的起始,不只取得現有的知識,更能建立新的知識。經過適當的安排,這些關係變成肥沃溫床,可以維持長久合作和創新,擴展機緣的價值。
在知識流不斷爆增的時代,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挑戰是,辨識哪些知識流具有最高的價值。經常,我們甚至不知道有哪些有用的完整知識流,因此無法有效的使用搜尋工具和其他機制,以取得最有價值的資訊。然而,我們一定要善用塑造機緣和吸引關注最有效的方法,這是把知識流的挑戰轉變成具有豐富機會的關鍵。更正確的說,與其毀滅價值,不如創造價值。
一旦我們掌握拉力的第二個層面──吸引關注,我們就能開始超越拉力的第一個層次,也就是回報。這個層級的拉力將變成擁有更多機會的基礎,也就是拉力的第三個層面,使得一個人得以發揮他全部的潛能。那就是我們下一章的主題。
※第三章 吸引我們需要的資源
只有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時,牛頓才開始思考地心引力的問題;只有哥倫布航向印度時, 他才能發現美國;只有去參加會議聆聽有關網路的未來時,Google的創辦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賴瑞.佩奇(Larry Page)才會見到以色列的企業家尤喜.瓦爾帝(Yossi Vardi),他給了他們一個重要的建議,要針對搜尋結果收費。
瓦爾帝的建議十分簡單:付費的搜尋結果放右側,占頁面的三分之一,而免費的搜尋結果放左側,占頁面的三分之二。這個小小的變更立即凸顯了Google 的搜尋特色,讓廣告商很清楚付費的頁面。這個...
目錄
目錄
前 言 拉力,讓好事更靠近
第一章 推力的式微
第二章 前進莫測的未來世界
第三章 吸引需要的資源
第四章 發揮潛力──拉力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 學習拉力
第六章 從上層拉動的力量
第七章 用拉力改變世界
結 語 從熱誠到發揮潛力
目錄
前 言 拉力,讓好事更靠近
第一章 推力的式微
第二章 前進莫測的未來世界
第三章 吸引需要的資源
第四章 發揮潛力──拉力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 學習拉力
第六章 從上層拉動的力量
第七章 用拉力改變世界
結 語 從熱誠到發揮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