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懷德兄畫展感言∕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 劉平衡
懷德兄先我兩年到達巴黎,1968那年巴黎美極了!當時不像現今的人口那麼擁擠,外國移民及遊客也沒有現在那麼多。學生以拉丁區為中心,那裡包括大學校本部、圖書館、各種新舊書店、咖啡館、大學生食堂等等……,因此我們都以此為中心,打發日常生活用度及各項求知活動!
法國對藝術、文化及教育賦予極高的財政支出,學生從幼稚園讀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律都免學費,而餐飲費補助更是值得我們殷鑑效法的!外國留學生也一樣獲益,使我們能在漫長的留法期間,能夠安心地求知和學習,同時也領略到正常的巴黎悠閒生活,而不必憂患居留時間或倉促行事!離拉丁區不遠,安步當車漫遊之處又有羅浮宮、現代美術館、大小皇宮、美術館及私人畫廊,在這裡你可以看見整個美術史的發展。也可以到吉美美術館見到東方美術品的展品!
懷德兄就在這藝術殿堂─美麗的花都巴黎,縱身投入其浩瀚藝海之涯,追求新知並兼習繪畫,這美好環境中浸淫了四十載歲月,真不是「普通的幸運」啊!
懷德兄於1973年獲得碩士學位,1979年獲得哲學博士,並將一家人都移民到巴黎,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他更全力以赴,開始寫作並抽出時間從事繪畫創作。
懷德兄於2011年10月間,返臺舉辦畫展,主題是:「讓臺灣夢想起飛」,強調是「原創」。我與幾位好友持地去新北市鶯歌參觀他的作品,看到他的大作充滿哲學的反諷,張張具象抽離回到起初的童稚心,有葉子作畫、有頭髮留白、有油墨水彩混合、有巨細靡遺的鉤勒,都令大家大開眼界而讚賞不己!
懷德的畫是他思想的表現,是他意念的表達,是他感覺的浮現。能夠表達其自身感情者,才是真正的藝術家!不虛偽,不做作,內心一動就在筆下呈現,這與一般只求能「賣」的畫家大不相同!
懷德兄的感情是多樣的,有哲學家對生命的剖析,有詩人對情愛的抒情,有社會道德家的呼喚,有對家庭和親人的熱愛,有對家鄉故人的思念,這些原創主題也會時而浮現於畫面中!
懷德兄善用色彩、筆法與造型,將豐富的人生閱歷表達於畫面上,又以半抽象的形式,明明白白傳達了情懷!
懷德兄是文革後期兩岸極少數留法成功的博士,因此:其哲學與藝術在當代時空背景中,自有其獨當一面極為重要的里程碑份量與歷史意義!與其他畫家相比,他更特別之處,他都附上自己的詩意,並由趙曼與德勝譯成中文,來幫助及加深對作品的印象,更可見這位哲學博士的多才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