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卡夫卡:藍色八開本筆記簿【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作者:法蘭茲.卡夫卡
出版社:新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25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卡夫卡:藍色八開本筆記簿 內容簡介
「……這些留在筆記本上的句子,就像是他綁在奧德修斯身上的繩子,是他準備來束縛自己用的。為了不成為哲學家,為了不在小說裡放入哲理,他寫下了這些。於是,我們可以放心閱讀。我們不會因此更了解卡夫卡作品,甚至甚至不會窺探到他的內心世界,頂多是感受到他的孤寂的外圍。想想,卡夫卡或許是無比貼心之人,他的疏遠,是避免所有過於親近造成的影響。」——朱嘉漢,〈奧德修斯之繩〉
「那樣子的擔負只有在閣樓裡才有可能,也唯有閣樓,能杜絕了任何將那樣子只棲存於可能性中的寫字偷渡為真實的誘惑……」——包冠涵,〈奧德修斯之繩〉
一九二四年六月三日,法蘭茲.卡夫卡於基爾林辭世。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在其身後遺物裡發現了八本藍色封面的創作札記,寫作時間大概落在一九一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一八年五月期間……
「如若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隻手撥開籠罩著你命運的絕望,同時用另一隻手草草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
「待在原地不動,世界會主動向你走來。」
「這不是城市,這是時間大洋裂開的洋底,滿布夢幻和熱情的亂石堆。在這裡很有趣,但人們會慢慢透不過氣來,與所有潛水者一樣,我不得不浮上水面,否則血液就會突進肝臟裡。」
「人畏懼自由和責任,所以寧願藏身在自鑄的樊籠之中。」
「極度孤獨使我恐懼,實際上孤獨乃是我唯一目的,孤獨於我乃是巨大誘惑。」
「在路上,各式各樣的車站看上去是各式各樣的絕望。」
「不要絕望,對你的不絕望也不要絕望。」
「人怎麼可能面對這個世界感到高興?除非是在裡面避難。」
「真正的絕望立刻而且總是超越了身的目標。」
「生活要求的東西我一樣也沒有,只有人類普遍存在的弱點。」
「理解這種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大小不超出你雙足覆蓋的面積。」
「障礙是有的,而且永遠都有,但生命正是跟這些障礙打交道所組成的。」
「荊棘樹叢是古老的路障。你若想走得更遠,必須讓荊棘樹叢著火。」
「懶散也者,諸惡之始,萬善之首。」
「我將不惜一切,一切代價,去寫:這是我為了能倖存而發起的戰鬥。」
「你是一份作業。舉目不見學生。」
「我寫下的每一個詞彙幾乎都與下一個詞彙齟齬,我聽到輔音沉重地相互摩擦,元音像吟唱表演中的黑人一樣伴唱。」
「語言是故鄉的呼吸,而我是個嚴重的哮喘病人。」
「……我的所有文字都要燒掉。」
●特別收錄〈對於罪、痛苦、希望和真實之路的沉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生於布拉格猶太家庭。一九〇一年進入大學修習法律,一九〇八年任職勞工保險局,一九二二年因病退休。
受限於工作,卡夫卡幾乎只利用深夜寫作,長期精神疲憊與創作時間不足成為他主要的生活問題,也使他極少對自己作品感到滿意,故而有大量既未完成亦無發表意願的稿件。生前僅出版了自己的短篇故事,雖受少數作家同儕讚賞,但在文壇並未引起太大迴響。曾三度訂婚又取消婚約,且為此糾結。然而戀愛經歷也在各方面刺激他的思考與寫作靈感,並在其身後留下許多書信。
一九二四年因肺結核與世長辭,除三部未完稿長篇小說與多則短篇草稿,且有大量日記、書信與筆記留存。他在遺囑中交託好友布羅德將上述遺稿悉數焚燬,布羅德並未遵從,反將之漸次整理出版。如今卡夫卡已躋身二十世紀現代文學最具影響力作家之列,並被譽為現代人精神困境完美的闡釋者。
編者簡介
馬克斯.布羅德 Max Brod 1884-1968
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生於布拉格猶太家庭。一九〇二年十月十三日在德國布拉格查理大學進修法律時結識了卡夫卡。一九〇七年畢業,從事文職工作。隨後成為一名錫安主義者,並擔任猶太國民議會(Jüdischer Nationalrat)主席。卡夫卡病逝後沒有遵照其意願燒燬手稿,而是陸續將它們編輯出版。一九三九年納粹占領布拉格時逃亡巴勒斯坦,後定居特拉維夫。一九六八年卒。
譯者簡介
陳蒼多
生於一九四二年。師大英語研究所碩士,曾任政大英語系教授,出版創作與翻譯作品等身,現專於寫作與翻譯。
目錄
另一種寫字 ◎包冠涵
譯序 ◎陳蒼多
第一本筆記簿
第二本筆記簿
第三本筆記簿
第四本筆記簿
第五本筆記簿
第六本筆記簿
第七本筆記簿
第八本筆記簿
附錄:對於罪、痛苦、希望和真實之路的沉思
馬克斯.布羅德的註解
奧德修斯之繩 ◎朱嘉漢
序
序
奧德修斯之繩
朱嘉漢
卡夫卡是那麼特別的存在。縱使漫長的世界文學史中,有那麼多獨特的作者,卡夫卡仍獨樹一格。他在他的當代猶如孤狼,未與文學圈與文學譜系有所交集。與普魯斯特式、波赫士式的形容一樣,在卡夫卡之後,「卡夫卡式」的作品,已成一個風格指認,但沒有人能真正寫得像他那樣。
他的人生,雖然傳記史家可以不斷探索他內心深處的黑暗(譬如受性慾折磨或童年創傷),但實際上平凡無比。畢竟,卡夫卡的獨特性是完全建立在作品上的。而建立他文學不朽名聲(他何時會被遺忘?也許要等到世間再無文學,再無人類之時)的作品,卻又是他死前囑咐朋友馬克思·布羅德燒毀的遺稿。弔詭的是,囑託燒毀遺稿也許是卡夫卡生平最為英雄式的、戲劇式的行動。而馬克思·布羅德確實扮演好他的角色,將這些手稿付梓。何等諷刺,卡夫卡最終的失敗與被背叛,造就了卡夫卡。
(但這一切也可能一如卡夫卡早已預料的。)
包括我們手上這個八開的筆記本,也是馬克思·布羅德所整理、呈現。
米蘭·昆德拉說的對,馬克思·布羅德的背叛,恐怕不在於違背死者意志,將這些作品整理出版(甚至後來的證據顯明,他的編輯與原稿的原樣也有所出入)。而是他率先開創了「卡夫卡學」,卡夫卡成為傳遞聖人的福音。當然,我們清楚,不僅是布羅德,包括存在主義,都把卡夫卡奉為某種先知。
總而言之,卡夫卡的文學,也許正是讓人有點不安,而這不安確然喚醒我們對於生存的不安與荒謬感。人變成蟲、卡在城堡進不去也離不開、被審判卻不知犯了何罪,這些不可能的事情,卻在閱讀間感覺可能發生,甚至已經發生。以至於閱讀卡夫卡,你幾乎不可能不去思考意義。意義猶如浮木,抓住了它,可以緩解讀卡夫卡的不適。
某方面來說,他的八開筆記,尤其許多格言式的內容,證明了卡夫卡確實是個有思想的人。他若想要當一個哲思的小說家,在作品裡面談論人生、道德、社會甚至世界,他必然幽默又犀利。
但他不是。
我們在他小說裡看到了,是去除了這些哲理思辨的。對我而言,必須大膽的假設,卡夫卡確實想很多,卻要抵抗這個誘惑,如同抵擋海妖的歌聲。例如筆記本三裡關於海妖逃不掉的沉默,卡夫卡的專長,就是讓小說裡的明白說理的句子闕如,甚至意義闕如,才會讓人不得不聽到那沉默。
那麼,這些留在筆記本上的句子,就像是他綁在奧德修斯身上的繩子,是他準備來束縛自己用的。為了不成為哲學家,為了不在小說裡放入哲理,他寫下了這些。
於是,我們可以放心閱讀。我們不會因此更了解卡夫卡作品(「原來他作品要表達的是這個!」),甚至甚至不會窺探到他的內心世界,頂多是感受到他的孤寂的外圍。想想,卡夫卡也許是無比貼心之人,他的疏遠,是避免所有過於親近造成的影響。
(但遙遠的、很久以後的影響,他也不想管了。)
我們可以把這本筆記本當作伴讀書,抄錄下喜歡的格言,當作護身符。多咀嚼幾次,你會發現,乍看好懂,實際上又如此曖昧不明。最後安心了,正是因為有卡夫卡預先準備了這些,我們在世界的各種荒誕裡,至少可以不那麼憤怒,不那麼過於相信或過於不相信,進而重新去體認某些事物。
序
另一種寫字
包冠涵
在我的想像中,我應該在閣樓裡生活。我不知道閣樓下邊是什麼?也許是一個旅店、一個酒館。有許多人在下邊喝醉了酒在嘔吐,或是他們打架。他們因揍人或被揍的疼痛而發出一些狀聲詞,例如「歐」、「哎」或「噢」。他們砸碎了鏡子。也許我會聽到接吻的聲音。龍舌蘭的空瓶在木頭地板上滾呀滾。酒館收銀機的抽屜彈出來,那聲音的快速,幾乎接近了光線。
應該要被注意的是,並沒有一段梯子從閣樓下邊通上來,也當然沒有一段梯子,從閣樓上邊通下去。這樣的隔絕,有很多問題要被解決,像是吃飯、飲水、就醫。我有可能想跟某個人上床,或是我想被擁抱,或是某些時刻我哭,希望有誰可以看得到。不過我應該樂觀一點來想:假如我希望這些問題通通得到解決,我就不會上來閣樓了。我既然上來閣樓了,可能就表示,我已經在心裡,輕悄悄地與那些問題說了再見。像晚安吻,最後的晚安吻。我有一個像晚安吻一樣的閣樓那該有多好呢?
閣樓裡大概看得到星星,也看得見遠方的城鎮。如果看不見的話,那也沒有辦法了。我會因此而非常難過,但是我得習慣這些已經被宣判為沒有的東西。當我抵達閣樓時,我應該已經知道,很多東西於生命之中都是沒有的。
於是我閉上眼睛想像星星的樣子,也想像那一座不存在的小鎮,害羞的小鎮,你看,它即使在我的想像中,也站得多麼遠,幾乎像曠野彼端的羊群。我沒有辦法和小鎮說話,因為黃昏的風會把我說話的聲音吹得七零八落的。我閉上眼睛,黑暗就把我包裹起來,像那種讓人皮膚發癢的粗劣的毯子。我只有這樣貧窮的黑暗,唉,我多希望自己的黑暗是蠶絲被的質感,但在閣樓裡,也不能夠要求太多。反正就閉眼,然後蓋著黑暗;反正就想像著星星們,把我懷念的點點滴滴的微光,放在我的手心上,好像在放一些潮溼的草葉,放表皮柔軟,容易碰傷的莓果那樣子。
當我張開眼睛,我就動一動指節,或是把手掌整個貼緊鼻子,聞一聞味道。什麼都不會有的,我知道。但這就是我最疼愛的關乎想像的美好。最好的想像要對實現的可能,有一種決絕的捨棄。
我不曉得在閣樓裡我是不是還寫字。或許我已經不再願意了。而光是想像著不再願意的日子,有天會被我時時刻刻地活,我就感到活這件事何其深邃、神祕,不為我所知。
也許我可以寫一點點。我記得,在好久以前,我曾經喜歡一個女孩子,我們在一起,最後卻要分開了。在要搭火車從她的城市離開前往另一個城市的時候,我坐在車廂與車廂的過道間,疲憊地思念她。大部分的時候,我不是在思念著從屬於她的一切令我心動且哀傷的質性或特徵,而僅是想著一件事情:為什麼我張開眼睛可以看得見的生活,卻與我願意因為愛她而被喚醒的生命,一點關係都沒有呢?
我回到居住的城市,回到書桌前,打開電腦寫了一封email給她。在信中,我告訴她我的想念。我省略了那一件我內心之中真正在意的事情,而只對她說,列車的輕晃、空氣裡頭柴油的氣味、無人的月臺,麻雀。黃昏的光於列車疾馳的速度中飄零,分崩離析,身不由己地旋轉。我對她說,一小格窗景中,樹像焰火一樣地跳躍。
也許我應該早就知道的,我從來不虛構,只是省略。正如同時至今日,我知道我確實曾經活過一段願意與人說話的時光,那是一種寫字,像傾訴,像水的柔弱,滴碎在地上,或流淌在臉頰,成為了無可逆料的模樣。那是多好的時光,我高興我曾這樣子說過話,像那封信,也像許許多多的信。
當到了閣樓,或許就有了另外一種寫字。那裡只有寫字,卻不再有說話。並非已然脫落了想說話的慾望,或是不再有所親愛寄盼的呼喚,而是彼時,在那座獨身的閣樓之中,我將更為自覺地去擔負起一份無從省略、亦無可閃避的命運。那樣子的擔負只有在閣樓裡才有可能,也唯有閣樓,能杜絕了任何將那樣子只棲存於可能性中的寫字偷渡為真實的誘惑。而原來字可以容身的地方,是狹仄得真要令人感到不忍與不義的。如果我更清明一些,我便該走了。如果我更清明一些,我便該對自己的心說,我不認識過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273494
- 叢書系列:經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3 x 19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9-01 66折: $ 858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1 66折: $ 660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1 66折: $ 660 | | 作者:戴爾.卡內基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27 66折: $ 924 | |
|
| 作者:許源津、賴暉元 出版社:耕己行銷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1 $ 379 | | 作者:川島潤二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3 $ 315 | | 作者:吾瀬わぎもこ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06 $ 179 | | 作者:苗川采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5 $ 111 | |
|
| 作者:斯瓦米.拉瑪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5 $ 266 | | 作者:門馬司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5-01-14 $ 170 | | 作者:謝東霖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5-01-17 $ 308 | | 作者:富士耶麻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25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