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意外的閱讀旅程與靜心
當讀者一翻開書、就被開場優美的日本詩句吸引,之後,作者吉田修二也很快速地、帶領我們進入主題,前往探索什麼是直覺力、靜坐與暝想?
而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身為精神科醫師的吉田修二又率先拋出了:「人類是什麼?日本人是什麼?」、「靜坐為何可以使身體、心與外界產生連結?」還有「理性與感性的定義是?」、「什麼是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等等,像這種可以深層鑽研的問題。
從探索身、心的研究開始,作者不只從科學角度介紹了靜坐,也談到靜坐與思考的關聯性。接著又拉往思考延伸到人類的語言進程。隨著話題逐漸寬廣,作者再將讀者帶回、與理性思考相對的感性,繼續尋找它與感覺、身體器官,還有心的連結關係。至此也挑起讀者的好奇心,究竟是心、身或是其他種種因素,阻礙了人類回歸自然之路呢?
除此之外,吉田醫師也接連提出許多、令人感到意外的問題和探討。像是談到:日本狩獵採集民的生活方式、現代人為何會有強迫症與憂鬱症、為何日本人容易被動員、家族的崩毀、古代聖賢是怎麼想,還有為何要脫離父系社會和效法女性的生活方式等等。
從一個許多人都曾經聽過、或親身體驗過的話題──靜坐和暝想出發,作者卻用非常獨特的思路與論點,帶領讀者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問題迷霧。而在這本書裡,作者是否又真的提供了正確答案、或是帶我們抵達思索的終點呢?
很明顯地,並沒有。
一個問題與思索,又串聯出另一個問題和思索。探訪了這一層,又挖掘出更深的一層。作者用超乎感性的語調,敘說著非常理性和嚴肅的內容。用字遣詞簡單明瞭,卻也讓人反覆細嚼與琢磨。
喜愛繪畫的作者,經由繪畫自然風景的過程,感到與大自然變成一體,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天人合一,從此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文中提及作者的親身經驗:「……剛開始畫的時候,山只是山,但是最後我會進入更真實的境界。
『我看到了』當這種實在的感覺湧現,山已經不是原來的山,我感覺到山和我在畫布上融為一體。我就是山,山就是我,這也是我實際的感覺。那是多麼幸福的一刻啊!」
像這樣的境界,應該就是達到了靜心狀態。
透過繪畫、閱讀、音樂、瑜珈、舞蹈,身體律動,還有游泳、散步、跑步、騎自行車,甚至在規律地工作中,任何人都可能經由調整呼吸、沉澱心靈的步驟,體驗到像這樣「幸福的一刻」!
作者的專業是精神科醫學,卻能放下一般科學家對心靈意識的成見,勇敢提出自己的觀察與思考。雖然作者在文末謙稱他只是想拋磚引玉,並藉由這個議題,帶領讀者去尋找感性的生活方式。不過通常感性的人,也是具有柔軟內心的人。感性的人愈多,應該會讓這個社會更適合生存,也帶來更多的詳和吧。
林蒼生
(本文作者∕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推薦序2
親近自然,重視感性
這是與眾不同的一本科普,除了談到靜坐的感應力,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為何陷入煩惱,痛苦和不幸,以及禪宗與瑜珈的靜坐如何可以幫助人類,找回在演化中失去的感性。
作者吉田脩二醫師是浪漫的心靈捕手,有相當強烈的思古之情,是理想主義者,也是大自然的愛好者。他認為「過去,思考被認定是人類身上最好的行為。思考是講求理性的和邏輯的;思考產生科學,孕育人類的物質文明。因此,不思考的人被認為無知和愚蠢。」但是,科學的進步有沒有帶給我們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吉田醫師認為,人類的不幸始於人類變成農耕人;農耕人「失去很多東西。失去這些東西,讓我們變成不自然,特別是我們的心開始生病。」農耕人才是人類開始破坯自然和失去人類本性。
農耕人之前是自然人,他們是狩獵採集的原始人類,其時代約距今一萬年。那時,人類狩獵採集食物為生,可以「吃到充分的營養」,可以享受足夠的閒暇「過著心靈充實的生活」。這些自然人活在當下,物質慾望非常小,並用「身體感覺」生存和「身體體驗」世界。他們與自然共生。
湊巧,坐禪與瑜珈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狩獵採集人的世界;是「回歸自然」的願景;靜坐要先「打開身體」,再「打開心門」,最後「打開外面世界」。自然人的生活,正像禪的生活,與為明日而活的農耕民不同,而比較像為現在而活的狩獵採集民生活方式。
哈達瑜珈的信念是,要先淨化身體才能淨化心靈與氣,並強調要經過體位(Asana) 鍛練和安那般拿呼吸(Anapanasati) 訓練,才能強壯身體,做為修練氣的基礎。一般人的錯誤觀念是,把這種訓練身體的法門,認為就是瑜珈。瑜珈靜坐暝想的最終目的是,無明的消除、自我實相的瞭解,以及達到與梵天合一。佛教與禪宗則重「修心」,以「修性」為基礎;其目標是心靈的蛻變(Transformation),進而探索心靈的種種現象,並達到「無」與「無我」的境界。佛教一般不談修氣脈,以免著相、身見、法執等。雖然靜坐可以產生感應力,感應力應是靜坐的第一步訓練,可能與調息同樣重要。(請參閱拙作『打坐與腦』,2010年出版) 。
理性與感性,正是身與心(Body&Mind)的問題,一直是古今中外爭議的焦點。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1596-1650)的「我思,故我在」開啟了序幕。西方的思想往往認為,心是理性的,理智的;身體是非理性的,情緒的,本能的。達爾文也說:「人類的基本情緒,就像體內的野獸,難以駕馭;人類演化出來的理智,就是這隻野獸的管理人。人類能控制基本情緒,是進化的勝利,也是文明的光榮。」
在西方的文明,心靈是理性的,身體是本能的、情緒的、感官享受的。相反地,在東方文明,心靈最重要,身體則比較不重要,需要用苦行或淨化超越。除了哈達瑜珈,則是以鍛練身體開始。
吉田醫師的理想社會是自然人的世界。退而求其次,是改變人類社會,使其脫離以男性為主、過獨居生活和效法女性的生活方式。這種理想社會是,感性又接近自然的豐富生活,擺脫社會與政府的干涉與控制。這些想法,似乎又與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 的一些想法有相似之處。
托爾斯泰生於有錢有地位的大地主階級,在晚年精神覺醒。雖然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卻批評教會、 國家和法律,成為無政府主義者和非暴力改革者。据說,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Nonviolent Resistance)的想法,就是來自托爾斯泰。
除了無政府的理念,托爾斯泰也認為非理性的感性,對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他說:「人類因為有了非理性的情操,才不至於毀滅自己而繼續存在。它是我們賴以活下去的動力」。
無懈可評的書是少有的,這本書也沒有例外。平井富雄的「坐禪的科學」研究,發表於1960年代,正是靜坐科學研究起步之時,他的見解已嫌不足;書中談到坐禪出現的特殊腦波,也有些不正確。一般是比較慢的Alpha波,而不是此較快的Alpha波。另外,有田秀穗的坐禪與血清素的密切關係,也嫌過於簡單。目前的研究顯示、腦中的其他傳導物質,例如:多巴胺和腦內嗎啡,也有參予。
人類的演化是不可逆轉的過程,正像我們的人生,一出生就步步趨向死亡。人類的演化,由物競天擇的自然演化、轉變到社會演化、再進入科技演化,讓「回歸自然」似乎已不能達到。為了善待外在世界,我們何不以「熱愛自然」來替代,並努力保留逐漸失去的綠地。至於精神世界,我們也許可以用靜坐補救。
在物質崇拜的科技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此書的提示像一股清流。正如聖嚴法師所說:「山不轉時,你轉。」,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外在世界,我們或許可以用靜坐退到精神的內在世畀,去改變我們自已。
此書也提醒我們,用「感覺」看這個世界,看這個世界的美。美學專家蔣勳曾說:「美的覺醒,其實只是你『看到』、『聽到』、『嗅到』、『觸摸到』、『品味到』生命美好的存在。」由靜坐產生的「感覺力」,或許可以改變你自已,或許更可以改變世界。
朱迺欣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