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改變世界的勇氣
溫肇東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暨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本書介紹28位「改變世界的企業思想家」,雖然大部分是英美人士,身在臺灣的我們仍然非常熟悉。一方面,因為我們受美式文化影響很大;另一方面,過去半個多世紀,影響世界的企業家還是以英美為多。這28位包括兩位管理大師(Guru):彼得‧杜拉克及湯姆‧彼得斯,以及26位在實務上(mavericks)曾樹立經營典範的企業家,從賈伯斯、蓋茲、戴爾、沃瑪特的華頓,到維京的布蘭森等。
這個名單本身當然可以被檢討,在實務界方面入選的都曾改變遊戲規則,且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學者方面,杜拉克當然沒話說,即使作者遺漏了他幾本具有前瞻性的關鍵著作,包括1969年《不連續的時代》中提到的知識工作者,及營利事業應向非營利事業學習;1985年《創業與創新精神》中宣示美國是「創業型經濟」。湯姆‧彼得斯則較具爭議性,除了他的暢銷書《追求卓越》中的公司有一些在三、五年後不再卓越,引起大家的警惕,是為反面教訓之外,他的《一分鐘經理人》系列的影響也並不持久。反倒是戴明(Edwards Deming,提昌全面品質管理)或普哈拉(C.K. Prahalad,著有《金字塔底層大商機》、《消費者王朝》)等,較對世界管理實務的影響較大。值得省思的是,臺灣在管理思想界可能沒有什麼理論創作,創新到足以改變世界。
臺灣的教育從小就沒有教我們要去「改變這個世界」。但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上,一般人覺得「茅山道士」就是我們的寫照。韓國也是從模仿到創新,但至少他們有三星電子、LG家電、現代汽車等企業擠進各行業的領先群。臺灣除了台積電、宏達電,還是擺脫不了製造代工的心態,其實,臺灣倒是有一些影響到全球格局的成就。據美國《商業周刊》在〈為什麼臺灣重要?〉(why Taiwan matters)一文報導,在九二一地震及三一一福島海嘯之後,全球的採購者直奔臺灣,擔心供應鏈斷貨。臺灣確實是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的全球運籌中心,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曾給臺灣很高的評價,目前的全球分工體系是依我們的核心能耐積累,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建構出來的,他們還認為,中國為了融入這個供應鏈,一直在修正一些體制上的安排。
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創造時代?未來五十年會改變世界的企業思想家,可能是來自中國和印度。在這種情勢之下,臺灣的企業家應如何自處?我們應該可以從本書人物身上學到藐視主流,顛覆傳統,按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前進之力量;希望臺灣的企業家能學習他們的眼光、視野高度和執行力,打造厚實的基本功夫,才得以成為創造未來的真正企業家。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溫肇東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暨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專業推薦
張家祝 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
讓人愛不釋手的好書!
《星期泰晤士報》企業版主編、暢銷書《我的成功之道》(How I Made It)作者布里奇(Rachel Bridge)
沒有幾個人能夠像李畢一樣,用生花妙筆,把枯燥的企業題材,寫的這麼生動有力,本書通篇毫無冷場。
──經營管理作家、倫敦凱斯商學院客座教授、倫敦《金融時報》經營管理專欄作家史登(Stefan Stern)
李畢目光如炬,又有生花妙筆,當代難得一見。
──孟多薩媒體公司(Mendozamedia)執行長、《世界企業》(World Business)與《人力資源》雜誌前任總編輯孟多薩(Morice Mendoza)
李畢文筆別出一格,他的作品我總是急於讀之而後快。
──《泰晤士報》《光陰版》專欄編輯哈瑟爾(Nick Ha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