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項國際獎項得主許智偉最新創作
★ 以食物打破疆界,分享愛與傳承美味記憶
★ 暖心愛之味系列――雙故事雙封面,傳遞濃厚溫情與生命經歷
★ 動手自己做!隨書附贈南北綜摺紙DIY
★ 作者特別獻聲!內附國台雙語故事音檔 QRCODE
南北粽大戰!
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阿志說自己阿公包的粽子最好吃,餡料用油蔥下去炒――金鉤蝦、魷魚干、香菇和梅花肉,更不能少了阿媽的菜脯,糯米和餡料都準備好後,包起來再放到蒸籠裡蒸,這樣蒸出來粒粒又𩚨𩚨。
阿凱說他外公包的粽子才好吃,配料要一個一個準備,豬五花要先煎過、花生要泡水後冷凍一晚,還要自己炸豬油,最後粽子用水煮,吃起來才會軟㽎㽎閣綿綿綿……
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誰的粽子才最好吃呢?
作者簡介:
許智偉
從事廣告創意及設計工作多年。喜歡編故事,近年重拾畫畫樂趣,而創作繪本恰好滿足這兩點。
曾獲美國 3x3 插畫獎、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推薦、信誼幼兒文學獎、新北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以及兒童閱讀優良媒材推薦。
繪本作品有《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誰來陪我唸故事書?》、《四季》、《我的粉蠟筆》、《謝謝.晚安》等。
IG 作品帳號:davidhsu.illustration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Sandy|星星家的日記媽媽 版主
吳文君|閱讀盪鞦韆 版主
粘忘凡|繪本作家
歐玲瀞|佳音電台FM90.9節目主持人
賴珊如|用心記錄,用愛陪伴 版主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謝珮杅|小房子書舖 小管家
南部粽跟北部粽之爭,是每年端午的熱門話題,但你知道這兩種肉粽不只米粒餡料不同,連包裹的葉子也不同嗎?其中一個還不是葉子!?許智偉再次用雙封面雙線的故事,來描繪北部粽與南部粽的細節,光是看著文字,再伴隨著細緻的圖畫,唾腺深處的酸感真是讓人感受到食慾大開。但什麼才是最好吃的?相信是有「家」裡味道的那一個。
――Sandy(星星家的日記媽媽)
許智偉以雙封面雙故事的形式,繼《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大獲好評之後,今年又完成《粽子就是要吃阿公的北部粽和外公的南部粽》,如果將兩本繪本一起對照翻閱,會發現在既定限制的形式與架構之下的突破變化與巧思創新,令人不僅拍案叫絕的驚嘆,更藏不住垂涎欲滴的饞相。
――粘忘凡(繪本作家)
智偉的創作始終洋溢著真實而親切的庶民情懷。不同於上一本雙封面繪本,這次的故事從阿公(外公)出外打拚養家的經歷出發,透過文字與圖像的巧妙結合,深刻呈現生活的艱辛與傳統料理的智慧,同時細緻還原時代背景,成就了一本耐人尋味的佳作。
――歐玲瀞(佳音電台FM 90.9節目主持人)
智偉老師筆下的端午節,承載了世代相傳的記憶和美味,雙書封從粒粒分明的北部粽到軟綿綿的南部粽。兩種粽子做法看似不同,但都滿足了我們的味蕾。包粽子是文化的傳承也是親情的凝聚。藉由陣陣的粽香,讓我們細細遙想與思念。
――賴珊如(用心記錄,用愛陪伴 版主)
不戰南北粽,只讚南北粽,小小一顆粽,步步真功夫,嘴裡好味道,心懷家鄉情。繼《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之後,許智偉再一次以雙頭書的形式,將南北粽的製作過程一前一後妥帖收攏於中間交會,清香的粽葉、Q彈的糯米、飽滿的餡料,完美融合在濃郁鹹甜的滷汁中,大口咬下,從味蕾溢出幸福。這兩本系列之作,透過祖輩的拿手料理,將食物印刻在人們嗅覺與味覺中的記憶具象化,入口時,蔓延甘甜的家庭親情;尾韻則帶出厚實的文化傳承,非常適合跨世代團圓共讀。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若說台灣人的生活與記憶是用食物的美味和香氣串起的,我想不會有人否認吧。接續著先前年節傳統的菜頭粿(蘿蔔糕)繪本,這次要端到大家眼前的故事主菜,是南北美食大戰的核心──肉粽!無論你愛吃的是北部粽還是南部粽,這裡通通有,而故事中帶入過去長輩們一步一腳印走來的生命經歷與濃厚的情感,讓人細細品嘗後,越讀越有滋味。
――謝珮杅(小房子書舖 小管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繼《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後,再度以容易掀起南北大戰的粽子做為這次繪本中的主角。不過我們可沒有要挑起戰爭,而傳遞各家粽子的美味。粽子的做法不同,餡料也各有喜好,要加什麼醬料更是因人而異。透過這個故事,想傳遞上一代的好手藝與美味,更是希望透過代代相傳,將美好的文化、技藝與生命故事傳承下去。書中的阿志和阿凱雖然吵得不可開交,但仔細看他們卻吃對方家的粽子吃的津津有味,手上還多拿了好幾個。溫情傳遞員許智偉再次用他擅長的方式細膩描繪兩家的生命經歷,透過粽子傳遞愛與幸福。
名人推薦:Sandy|星星家的日記媽媽 版主
吳文君|閱讀盪鞦韆 版主
粘忘凡|繪本作家
歐玲瀞|佳音電台FM90.9節目主持人
賴珊如|用心記錄,用愛陪伴 版主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謝珮杅|小房子書舖 小管家
南部粽跟北部粽之爭,是每年端午的熱門話題,但你知道這兩種肉粽不只米粒餡料不同,連包裹的葉子也不同嗎?其中一個還不是葉子!?許智偉再次用雙封面雙線的故事,來描繪北部粽與南部粽的細節,光是看著文字,再伴隨著細緻的圖畫,唾腺深處的酸感真是讓人感受到食慾大開。但什麼才是最好吃的?相信是有「家」裡味道的...
作者序
南北粽大戰,爭的不只是美味,而是認同與分享
文◎許智偉(本書作者)
每到端午節,不管是北部粽、中部粽、南部粽、客家粽、小米粽、潮州粽、湖州粽、鹼粽、菜粽……各派粽子擁護者就會開始較勁,而聲量最大、最精彩的就屬「南北粽大戰」。兩大陣營針鋒相對,「北部根本3D油飯」、「南部才是水煮米糕」,你來我往爭論誰才是正統的粽子!
這本書為《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同系列的續作,故事取材自端午粽子之爭,除了角色的延續,也將美食情感記憶,從上一代回溯到更上一代。書中阿志與阿凱兩個男孩,都對自己阿公、外公包的粽子感到自豪,他們為了捍衛各自心中的「最佳粽子」,展開了無休無止的較勁,兩個人在小雅面前爭來爭去,儼然成了南北粽大戰的主角。
這場粽子比拼,不僅僅是一場關於口味的較量,背後其實是他們對家族的深厚認同,也是一種美好記憶的分享。他們並非僅僅在爭辯粽子哪種更好吃,而是在心底對自己家族傳承下來的「美味」有著無比的自豪感,急於分享都是因為希望這份獨特的味道與幸福感能被更多人認同。這份情感,不只是對食物的愛,也存有著對傳統的珍視。
故事裡,阿志的阿公和阿凱的外公為了養家糊口,靠著包粽子一步步建立起家庭的支柱,用這些味道傳遞著一代代的愛與幸福。兩家粽子即使再怎麼不同,每一顆都同樣有著他們對家人的關愛,當生活穩定有能力回饋時,他們也將這種關愛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幸福的味道更加蔓延。
無論是哪一種粽子,看似平凡,卻都承載了深厚的情感與故事。它是記憶的延續、文化的認同,更是幸福的象徵。當我們打開粽葉,聞到的不只是竹葉的香氣,還有家人之間濃濃的愛,當我們願意將這份幸福分享出去,它便能溫暖更多人的心,將感動延續下去。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感受到飲食文化的魅力,體會家族傳承的幸福,並從中找到分享與感恩的力量,把這份愛與溫暖傳遞得更遠、更深。
南北粽大戰,爭的不只是美味,而是認同與分享
文◎許智偉(本書作者)
每到端午節,不管是北部粽、中部粽、南部粽、客家粽、小米粽、潮州粽、湖州粽、鹼粽、菜粽……各派粽子擁護者就會開始較勁,而聲量最大、最精彩的就屬「南北粽大戰」。兩大陣營針鋒相對,「北部根本3D油飯」、「南部才是水煮米糕」,你來我往爭論誰才是正統的粽子!
這本書為《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同系列的續作,故事取材自端午粽子之爭,除了角色的延續,也將美食情感記憶,從上一代回溯到更上一代。書中阿志與阿凱兩個男孩,都對自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