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世代的暫時登出
用慢活的出走旅程,找回自己的樣貌
❝旅行者的旅行,不會因為行程的結束而結束,而是從此在路上,活出旅行者的生活。❞
──特別收錄知名作者褚士瑩真情推薦序──
用慢活的出走旅程,找回自己的樣貌
❝旅行者的旅行,不會因為行程的結束而結束,而是從此在路上,活出旅行者的生活。❞
──特別收錄知名作者褚士瑩真情推薦序──
自從踏出第一步,我無時無刻不是在想著:「放棄吧!」
但,在用腳步認識這座島嶼的同時,我也一點一滴地重拾自己。
「喜歡旅行嗎?旅行對你而言,代表了什麼呢?」學生時代即受蔣勳、謝旺霖啟蒙的連浩禎,於書海字田裡吸取旅行前輩的經驗,透過短暫旅程探索一個人旅行的奧義。選在即將步入職場、成為大人之際,他擘畫了一場人生試驗——以步行環島的方式,檢視離開日常舒適圈之後自己還剩下多少能耐,也藉此緩慢地端詳孕育己身二十餘年的美麗島嶼。
而在逐漸遠離熟悉的城市街道時,眼見夜幕低垂,他仍找不到借宿搭營的場地,於是開始想要放棄這趟旅行……。
用每天三十公里的徒步風景,重新探索、挖掘自身隱而未現的那一面;
一千小時內在對話+自我和解,才體會:「生活,也可以是一段步行」。
有別於大眾旅遊書籍所描寫旅途中發生的激勵與美好,本書作者在挑戰個人意志與堅持窮遊的條件下,以緩慢行進的方式,觀看這座島嶼上的壯闊山河與百孔千瘡,梳理沿途中自身在心境與信念上的轉折和蛻變;並透過真誠袒露的文句,記錄文明時代下的便捷與束縛,以及生而為人的掙扎與自我探尋,於是留下了這趟旅行之於自我與生活的真摯註腳。
〈關於步履環島的真心話〉
★我想我唯一勇敢的地方,就只有出發第一天所踏出的第一步吧。
★徒步至今令我十分懊惱的是,行前幻想裡我最樂見的動人相遇,以及茅塞頓開的美好瞬間,實際出現的比例少得可憐;取而代之的是,隨處可見的絕望與憤怒。
★「旅行」本該是美好的事,但「每天旅行」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看來當每天的步行漸漸成為日常,我也終於到了對「徒步」這行為感到麻痺的地步了。
★或許這樣三天兩頭的悲觀,才是旅行鮮麗外皮下最真實的面貌吧。
★我不可能永遠是「現在」的我,依照細胞代謝速率,一個人大約只需七天的時間,身上的細胞就完全翻新。
★現在,我不過是顆石頭罷了,每天只顧著走路往前推進,餓了進食,累了睡覺。然後呢?
★一直以來的我對自己太過嚴苛了,每天抓著皮鞭不斷鞭策自己「要快點走喔」「要快點走完喔」,但走完全程誰都可以吧?困難的是能精彩地走「玩」全程嗎?
★先把今天過好,為每個當下負責,明天都還未到,你就開始擔心,這對「今天」不盡公平。
★有點缺憾其實也是另種美感。人無完人,也許缺陷的存在,才能完整體現我們的真實。
★同樣身為動物的我,從何時失去了生存的本能,只能仰賴他人為我張羅一餐。
★偶爾被生活打敗時,想著徒步時的痛苦也就稍微寬心,相信自己體內總有一股力量能帶我繼續走下去,而這些鳥事就像旅程,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本書特色
1.挖掘一人自助旅行鮮少被提起的赤裸剖析。
2.近似修行的徒步環島,體悟出「活著」的真實面貌。
3.以Contax T3底片相機記錄下26幅步履台灣時的吉光片羽。
真心推薦
──起步走!專文推薦──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知名作家
楊宗翰 【空屋筆記】版主
──出發吧!齊聲推薦──
李桐豪 作家
段慧琳 Windy 主持人、旅遊作家
徐銘謙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陳敬寶 攝影家
蔡宇哲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口碑好評
◎國際NGO工作者、知名作家 褚士瑩
旅行因為與非日常的人事物邂逅,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原本不會思考的事,旅行者的旅行,不會因為行程的結束而結束,而是從此在路上,活出旅行者的生活,不分晝夜,不分青紅皂白,直到生命的盡頭為止
◎【空屋筆記】版主 楊宗翰
無論是住帳棚還是睡旅館,無論是徒步還是搭便車,這世上不存在什麼「最完美的環島方式」,當然也不存在什麼「最完美的人生」;對我來說,徒步所帶來的,其實並不只是成就感,可能更多是在徒步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加地認識自己,更加地瞭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
徒步環島就像是成年禮,在傳統已經不再舉辦,現代當兵時間濃縮得很短暫,在Gap year 給自己徒步環島的目標,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作者成長的過程,歷歷在目。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蔡宇哲
走路是認識城市最好的方法,可以很自在地看著樹、天空跟行人;也是覺察自己內在很好的方式,讓浮現的想法來去碰撞,偶而還會出現新想法。我們該看見散步的美好,多在城市中徒步行走。
◎攝影藝術工作者 陳敬寶
浩禎以二十四歲之齡,四十一天的時間,完成了令人艷羨的臺灣及離島徒步環行的壯舉。他以流暢勤懇的文筆及獨具觀點的攝影,呈現旅途中的所見所感。正是那些將他涵容於其中的地景和遇到的人們,具體而微地凝縮成為只存在於當下此地的「臺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