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養育我的鹿港滋味
我是戰後嬰兒潮的一員,出生於一九四九年尾,那一年正逢政府從大陸撤軍到台灣。我的父母輩歷經日治時代、二戰空襲、台灣光復。
位於台灣中部濱海的鹿港,是兩岸最早通航的港口,乾隆四十九年,鹿港正式成為兩岸對渡的口岸,由於鹿港是台灣各港口中(北八里盆、南鹿耳門)與大陸最為短距的,只需一晝夜即可抵達泉州蚶江,是清府指定運送官糧與兵米到大陸的港口。當時還有「隆克船」載運貨物遠征歐洲,貿易的興盛使鹿港早在十八世紀,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商城,異文化的交流與衝擊,使鹿港不僅人文薈萃、世代承襲「字、墨、算」的才能,既崇尚詩、歌、書法等美學,也善於商場的算計與管理。
乾隆、嘉慶、道光末年(一七八五~一八五○年)的六十五年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處處黃金,家家富豪,各地的移民紛紛進駐,產生了多族群的融合與鬥爭(正是台灣的縮影);也因富庶而引來宵小、盜賊橫行,而發展出特殊的街道規劃與建築文化。
光緒十四年、二十四年,咸豐元年,鹿港經歷了三次濁水溪大氾濫的嚴重淤積後,已無法避免「廢港」的命運。光復後,縱貫鐵路又排除了鹿港,致使它終於走入歷史,成為封閉之地,被邊緣化了。
直到一九七○年代,懷舊、尋根的風潮吹起,被遺忘的鹿港受到藝術家的驚艷與青睞,紛紛以「資產保護法」的催生,呼籲政府重視維護古蹟,沉寂一百多年的鹿港,才重現在世人面前,以其神祕的古老氛圍,成就今天的觀光聖地。
鹿港過往的榮光,對我來說等同於「神話」,我成長在繁華落盡的暗黑時代,破舊、落後、迷信、因循、陳規……死氣沉沉是我對它的印象。直到五○年代,台灣從農業轉型工商業時代,許多鄉下孩子離開家鄉到都市尋找活路,我也是其中一個隨波逐流的「追夢者」。
我在台北夢想成真,成為一個作家,從事與書寫相關的工作。半個世紀以來,我的老家早已人去樓空、親人星散,但故鄉並未在我心中崩塌,中年之後,我不斷的以文字回到鹿港─那個我年少時一心想出走、逃離的地方。原來,滋潤我生命成熟的養分、醞釀我書寫創作的能量,無不來自兒時的生活經驗與無法分割的鄉土情感。這是我回頭研讀史地、採訪街坊、耆老,重新認識民俗信仰、自然風物之後,才明白的真相─原來,我生命的基礎元素與教養,都在鹿港的老家構成。在這期間,承蒙「台灣民俗史蹟之父」林衡道先生的提攜,每週為我「講古說今」兩堂課,並帶我到各地品嚐吃食,考察其流變,時間長達三年之久,完成我對於台菜這一課的琢磨與認知。
舊時代已經結束,但曾經的故事卻復活了。尤其在咀嚼歷歷往事時,很多滋味湧上舌尖,母親的廚房、父親的品味,我所嚐遍的小吃、大宴,煮食的學習受教,這些點點滴滴,讓我重回歷史之頁,放眼鹿港以一地一方的四季食材、刀指廚藝、常民菜譜、古老街巷所凝聚出的文化,那是一盆熊熊爐火,煎熬著綿延世代的味蕾。
儘管時代更迭,口味翻新,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裡多的是世界美食,但是要品嚐獨特的鹿港味,就非得親自到小鎮尋味不可。舟車輾轉的辛苦,並未阻滯遊客的嚮往,當大家飽食一番之後,一定會對所謂「正宗古早味」的驗證有結實的心得,因而露出滿意微笑,一次又一次的重訪故地。
《鹿港尋味》是我書寫故鄉的第三本著作,我以美味連結記憶與情感、連結生活與文化、連結過去與現在;這些養育個人的滋味,不僅是我的深情投射,更是集體共感情緒的沉澱。我與故鄉一飲一食的對話,希望能帶領大家到鹿港尋味,看見過往純樸年代的縮影。
本書很榮幸的敦請兩位鹿港文史專家:王康壽老師與詹坤華老師做序,並由王康壽老師出任全書的審定,及書內「王老師說菜」專欄的執筆。
「王老師說菜」本是鹿港舉辦各種美食活動的「關鍵時刻」,鹿港的種種美味傳承自時間、物產與烹調的結合,這裡面有大自然的資源、四季循環的和諧,更有人為手工的境界,在饗宴的背後,必然有許多傳奇樣貌。我請王老師以「說菜」的老靈魂喚醒失傳的典故,讓尋味腳步踏出了況味。
兩位老師長年鑽研在地文化,平時貢獻於文教智庫,致力於鹿港前景的拓展,他們提攜晚輩不遺餘力,引導我做田野調查,並就近幫忙記錄攝影。來自於鄉親長輩的啟發,是支持我完成此書的力量與榮耀,在此深深致意與感謝。
心岱
審定序
鹿港的美食地圖
鹿港走過繁榮衰退,又進入風華再現時期,歷程中都曾有過一般物欲追逐,而今不少人從虛華的時光中,轉而對根源尋求懷思和期盼,是近年來文化尋根與古蹟巡禮的活動,陸續推出而備受歡迎的原因。其中歷史建築、古蹟文物、傳統戲曲、雕塑手藝與匠師登錄等,均受到重視,更有推出專輯介紹。政府分別以文化資產重點,規劃保存與傳承專案,希望讓日後人們能認識早年先人的各種文化,我們都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屬於民俗文化一環的鄉土美食茶點與廚師技藝,在調查登錄與文字的記載,似乎有被忽略的感覺,為此我們也曾想進一步了解與記錄。雖曾進行田野調查、耆老訪談,但多因顧慮層面深廣,總覺得未能周全,僅能就各種美食茶點介紹,難兼具歷史性述說。
從乾隆四十九年(西元一七八四年)鹿港獲准開設「正港」,正式與大陸蚶江對渡,民間經貿來往頻繁,使鹿港成為台灣第二大都會,「一府二鹿三艋舺」,大家都能有共識。閩南話「富貴三代,飲食滋味才會知」,物資匱乏年代,能有美食享受的,大多是富有人家。回想早年沒有大餐廳,富家人總是自己備有廚師,逢貴客造訪,都在家中宴客,上桌的美食茶點,由掌廚精心設計,主菜花樣百出,就連「盤頭花」(一般菜餚的裝飾品,包括花鳥等雕琢裝飾)也非常精巧。到了鹿港衰退時期,廚師外放流入民間,使鹿港民間有機會品嚐到名廚的美食茶點,唯一遺憾的是,廚師很少有像官方食譜式的文字記錄,民間廚藝就只憑師徒口傳面授,這也是鹿港美食茶點缺乏深入記載的原因之一。
出生鹿港的著名作家心岱女士,自十七歲離開鹿港,前往台北並投入寫作行列,一直關心家鄉鹿港,常利用年節假日返回家鄉,以田野調查、攝影記錄、訪談耆老等方式蒐集資料,也撰寫了《百年繁華,最鹿港》與《鹿港,優遊漫步》兩書,旅居他鄉的遊子透過專書,為參觀鹿港的遊客導覽解說,內容充實,深富鄉情。
自職場退休後,她乃計畫以「鹿港飲食」做為書寫主題,多次與我研議討論內容與方向。我們曾一起應雜誌之特約,做了一次市場小吃的報導與分析。這次身歷其境的田野經驗,啟動了她的執行力,精心規劃,三年後完成撰寫專書的架構大綱。二○一五年年初,心岱女士應邀回鄉演講,講題就是「我的鹿港尋味」,原來連書名都想好了。當下,滿室的聽眾來賓都殷殷期待此書早日出版,她則請我協助尋找耆老與刀指師(廚師),提供未曾有過記錄的相關史實,把鹿港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的吃食,以及年節喜慶到日常三餐的食譜,連結出一張「美食地圖」,為鹿港留下廚藝與美味的心經。
為此,我們找到訪談的耆老,請教老中青的廚師及現任餐廳掌廚、糕餅店師傅,以及小吃店家、市場攤擔等。我也應作者之邀,除了擔任此書的審定者外,並在書中以「王老師說菜」的專欄,填補失傳的文化典故或被遺忘的軼聞、知識等。比較遺憾的是,我發現很多傳統味的匠藝表達,是以閩南話發音,改成目前的標準國語,有其難度,因此只能勉強選擇較適當的諧音替代,但即使如此,還是與原本的意涵略有差距。
鹿港在清代是台灣第二大港,往來貿易十分暢通,五湖四海的物資更是交流無礙,飲食文化當然比其他地方來得先進與精緻。加上早期移民大多來自漳州、泉州等地,烹煮的主要食材必然以在地漁獲為主,這也使得鹿港美食自古就奠基於海味的藝術。這一點在《鹿港尋味》書中,有極其突出的「點到」與「描述」,從「辦桌筵席」到「小吃攤擔」,從「神明食物」到「常民三餐」、從「茶點糕餅」到「等路禮品」……心岱引領讀者到鹿港「尋味」,這趟路可是從古到今橫跨了四百年歷史呢!她的文字流暢優美,內容理性、感性兼具,尤其在敘事功力與人生感悟兩方面,讀來格外令人感動。
身為本書的推動者,我能略盡審定職責,要感謝受訪朋友們的協助,尤其是彰化縣廚師業職業工會理監事們、顧問黃榮心先生、鹿港廟口商圈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慧玲、總幹事許宏宇等人熱心幫忙。也謝謝作者交付重任,大家一起為鹿港的榮光攜手努力。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王康壽
推薦序
採擷鹿港風俗習慣,品嚐小鎮風味美食
家鄉鹿港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盛名,曾經風光一時,近代著名學者張其昀先生謂:「台灣發展史上的鹿港期,自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為時一百五十八年。彼時鹿港商船雲集、行郊林立、景氣繁榮、民生富裕,有著黃金歲月,更是望重三台。」
然而曾幾何時,由於時空遞嬗,清末河港多次淤塞,港灣功能盡失,鹿港遂繁榮不再而歸於平淡。
鹿港雖沉寂百餘年,但先民所留下的豐富文化資產,並未隨之煙消雲散。鼎盛文風依然漫布在淳樸的小鎮中,民國六○年代,鄉土文化思潮抬頭,救國團鹿港民俗采風隊、青商會鹿港全國民俗才藝活動相繼開展,隨著政府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家鄉「鹿港風」因應而起。二○○六年微笑之鄉、二○○八年友善城市、國際魅力城市,加上二○一二年龍年燈會期間湧入近一千六百萬遊客,在在顯示鹿港有著迷人的地方,無論是觀光旅遊、采風擷俗、尋幽探勝、進香朝聖亦或是品嚐美食小吃。因此每逢假日便擠進一批批的遊客,繁榮景象不亞當年,重現二鹿風華。
鹿港才女心岱女史,係台灣知名作家。幼時深受廳堂字畫、案桌書冊薰染,特好字墨、詩書,因而奠定日後藝文根基。其年少即背井離鄉遠赴台北尋夢,雖歷盡艱辛困頓,然其聰慧天資,加上嚴謹治學,又能堅持志向,鍥而不捨,專心致力於藝文創作,故而著書等身,甚受讀者青睞,學人亦景仰萬分。
今年歲首鹿江文化藝術基金會之「文化回鄉」活動,禮聘心岱老師以「我的鹿港尋味」為題分享,學員不但激賞連連,且互動頻頻。因其對家鄉「吃食」風味有特別偏好,每每年節返鄉必然尋找鹿港美食小吃,且已然成癖。是以對心岱而言,「返鄉」與「吃食」二者乃無形之中畫上了等號。也正因為如此,在她細細品嚐家鄉美食佳餚,有了深切體會之後,便將這些鹿港人共同的美好吃食記憶,撰寫成《鹿港尋味》一書來分享鄉親讀者,那也正是她愛戀故土,不滅的濃濃情懷。
鹿江文化藝術基金會副董事長 詹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