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向我們預示駕馭時代大浪的新觀點與新能力?
要掌握最重要的管理與人生課題,就要讀杜拉克經典之最!
比爾蓋茲極力推崇:在所有的商管書籍中,杜拉克的著作影響我最深。
杜拉克的管理思想,我們至今仍難以超越。
這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全才思想家是如何建構思考、洞察趨勢?
本書完整重現管理學巨擘翻轉商業世界的精采一生,
以及他超越時代的思想精華,
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
★「這本書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彼得.杜拉克
★管理大師杜拉克構思最久、影響最深遠的著作!全球暢銷超過二十年!
★不朽經典全新修訂‧附錄新增大師名言
如何培養直指核心的洞察力?
《旁觀者》一書觸及的人、事、物,幾乎涵蓋了20世紀的歷史,杜拉克自謙為「旁觀者」,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這一生遇到的極具特殊意義與特質的人物,精闢詮釋關於人生與管理的重要課題。
這些意想不到的人物成就了想像不到的時代故事,也開啟了杜拉克思想的精靈與敏銳的洞察力。從名伶到伯爵、從經濟學家到共產黨員、從佛洛伊德到史隆、從魯斯到麥克魯漢……,從這些人與伴隨的歷史大事件,杜拉克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時代樣貌與趨勢,並淬鍊成為「當代管理界不朽的思想家」。
年輕時想當小說家,卻因緣際會成為管理大師,杜拉克自認是個社會生態學家,他擅長觀察人、思考組織制度的設計,他走在時代之前,找出對工作者和組織都有利的解決方案。他的管理思想歷久彌新,宛如早已為我們劃下「明日的地標」。
杜拉克早已超越「旁觀者」,成為時代的「解讀者」。
一代管理大師如何思考?
管理的基礎是人性,當人被當成可輕易取代的生產要素,他強調,透過組織制度設計,可以盡可能發揮人的創造力;他認為,通曉人性的管理正是對各種挑戰的最佳應對工具;他看重,歷史變化的各種長期因素,如人口統計學、科技發展……
在杜拉克心目中,人始終是最重要的,他最關心的是:個人如何適應新的社會形態;在面對一個動盪不安的環境時,又如何保持個人尊嚴、發揮創造力,而非消失在金錢與權力中!
透過《旁觀者》,可看到一代管理大師是如何思考,從書中人物的理想與挫敗中,去領悟人是如何在對自己不斷微小的改進中,證明了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這本經典之作值得你一讀再讀?
不只因為杜拉克被譽為「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也不只因為比爾.蓋茲、安迪.葛洛夫、傑克.威爾許、柳井正……都對杜拉克極為推崇,也不只因為不分行業、不分世代的經理人都深受杜拉克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本著作風靡全球,英文版暢銷近四十年,在詭譎多變的時代,一再引領企業與個人走向新思想的起點。
現在,你也可以從杜拉克的人生際遇與領悟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了解人性、看清這個世界扭曲的邏輯,「走出迷霧,找到方向」。
延伸閱讀:
《每日遇見杜拉克》
《雪球:巴菲特傳》
《賈伯斯傳》
《鋼鐵人馬斯克》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之譽。
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從小興趣廣泛,喜歡接觸新事物,擁有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報社記者、證券分析員、經濟分析師。
杜拉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恐慌,親身見證德、日兩國戰後的復甦、共產國家的興起與瓦解。動盪時代帶給杜拉克的刺激,對他日後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7年移居美國後,曾任教於紐約大學商學研究所,專攻企業策略及政策研究。
在杜拉克幾乎橫跨整個二十世紀的九十五年人生中,思考、探討、撰寫有關人、組織和管理的課題,啟發一代又一代的組織管理者。
無論在管理、組織、策略、領導發展、激勵員工等方面,杜拉克皆洞察犀利,不斷提出擲地有聲的觀點;而他對未來潮流及趨勢發展的預見更是精準,宛如為世人劃下「明日的地標」。他曾提出「分權」、「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利潤中心」以及「不連續」等觀念,如今已在真實世界中得到印證,並成為主宰世界的潮流。
杜拉克終身撰述不輟,在他長達60餘年的寫作生涯,出版近四十本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全世界,是當代影響力最深遠的管理學權威。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於洛杉磯以東的克萊蒙特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5歲。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屢獲翻譯獎。
1966年生,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包括《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醫療抉擇》、《賈伯斯傳》、《成為賈伯斯》、《文明的代價》、《告別之前》、《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我的焦慮歲月》等數十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經濟學人》
「只要一提到彼得.杜拉克的名字,在企業的叢林中就會有無數雙耳朵豎起來聽。」—《哈佛商業評論》
「杜拉克是這個時代最歷久彌新的管理思想家。」-《商業週刊》
「我對GE的初步核心概念,就是來自彼得•杜拉克。」-傑克•威爾許
「杜拉克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明燈,他的著作讓我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安迪‧葛洛夫
「每年都有好幾百本管理書籍問世,但只要讀杜拉克的就好了,因為他就是文藝界的莎士比亞,因為他是大師中的大師!」-《華爾街日報》
「多數的人可能會同意,這本《旁觀者》才是杜拉克的壓卷之作。」—南方朔
名人推薦:「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杜拉克。」—《經濟學人》
「只要一提到彼得.杜拉克的名字,在企業的叢林中就會有無數雙耳朵豎起來聽。」—《哈佛商業評論》
「杜拉克是這個時代最歷久彌新的管理思想家。」-《商業週刊》
「我對GE的初步核心概念,就是來自彼得•杜拉克。」-傑克•威爾許
「杜拉克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明燈,他的著作讓我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安迪‧葛洛夫
「每年都有好幾百本管理書籍問世,但只要讀杜拉克的就好了,因為他就是文藝界的莎士比亞,因為他是大師中的大師...
章節試閱
真正的商人
亨利伯伯出身自德國小鎮一個小小的猶太社區。家中的兄弟姊妹很多,因為太過窮苦,家裡的孩子一長大,就得離家,亨利伯伯不到十五歲就離鄉背井到美國闖天下。
他用襯衫換來一輛單輪手推車,就這麼做起生意來了。十五年後,亨利伯伯在中西部小鎮開了家小百貨店。那可是該鎮的第一家。又過了十五年,亨利伯伯已飛黃騰達,原本的小百貨店已成了十二樓的建築。
如果有人問亨利伯伯的職業,他會說:「 我是個小販。」這可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最愛的,莫過於進行交易。不管到何處,他都會留心機會。
身為一個真正商人,他認為有責任以低於市價的價格銷售。
他說:「零售只有兩個原則:一是,只要便宜兩分錢就可使其他店家最忠誠的顧客動心;二是,不把東西上架,永遠都賣不出去。其他,就靠你的努力了。」
他也說過:「沒有不理性的顧客,只有懶惰的商人。如果顧客的行為不像你心中預期的,不可說『 他們失去了理性 』。不要試著去『 再教育』你的顧客,這並不是商人的工作。商人的工作就是使顧客滿意,使他們再度上門。若是你認為他們不理性,出去看看,用顧客的眼光來看街上的商品和貨品。最後,你一定會發現,消費者還是理性的,只不過商人看到的現實往往和顧客不同 。」
亨利伯伯曾是美國零售業的改革者。他是採取「包君滿意, 否則退款」策略的第一人。我問他:「如果顧客買了一件衣服,穿過且洗過之後才拿回來 要求退款,怎麼辦?」「當然退給她錢囉,不這樣她怎麼知道那件洋裝有沒有問題?」
一九五○年左右,他的孫子以非常好的價錢把他的伯恩翰百貨賣給一家大型百貨連鎖店。亨利伯伯雖年事已高,還是喜歡到市區走動,於是花了幾天拜訪那家大型百貨連鎖店人員,回家之後就宣布要把自己的股份賣掉。
他的孫子問他:「您看過他們的財務報表了嗎?」
「我聽了那家公司十幾個採購說的話。他們是很聰明,不過他們採買貨品不 是為顧客,而是為了公司。這是錯誤。這樣下來,他們會失去顧客、東西賣不好,也無法獲利。」
結果就在兩年內,易主經營的伯恩翰百貨果然顧客減少、業績日益下滑,轉盈為虧。
有很多人的思考是跳躍式的,像蚱蜢一樣,一下子想到絲襪,然後又跳到鈕釦,從一個實驗想到另一個,卻從來沒有一個結論,也沒有什麼概念。但我從亨利伯伯身上學到一件事,那就是好的商人、傑出的藝術家或科學家,他們的思考方式都像起自某一個特定的、非常具體的東西,最後終於得到一個準則。
克雷斯達特是甘迺迪總統和國防部長麥納馬拉(McNamara)面前的紅人,曾任施樂百的總裁和最高執行主管。有一天,麥納馬拉麾下那批「英雄豪傑」中最厲害的一個,也呈報給國防委員會一份計畫書,建議採用截然不同的定價方案。大家都覺得相當不錯,只有克雷斯達特不以為然。
原來克雷斯達特反對這個計畫,因為其中太過複雜、太多假設,一大堆「 假使 」、「但是 」,以及「 當……的時候」。
以前是亨利伯伯和克雷斯達特的天下,之後換亨利伯伯的兒子艾爾文那樣的人獨領風騷,進入系統、原則和抽象概念的時代。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像亨利伯伯和克雷斯達特那樣的認知;我們已經過度依賴沒有經過試驗的定量分析、從假設而非從經驗去推論,並且從一個抽象概念跳到下一個抽象概念,離具體事物愈來愈遠。
那些只會追逐金錢的人,無法明瞭亨利伯伯的話,認為他的觀念很奇怪 — 若是一家公司的採購方針只為公司著想,而不是為了顧客,就不值得投值;在獲利的同時,還要有所貢獻,而不只是靠一點小聰明,以大賺其錢為樂。
亨利伯伯代表的文化正漸漸凋零。我們的社會還是繼續朝著認知與形上學前進。我們已經把「符號」看做是「真實:如金錢、買賣、交易、利率和國民生產 毛額等等。用中古世紀邏輯學家的話來說,整個社會的認知就是—符號取代了實質,實體成了影子 。
(本文摘錄自第10章弗利伯格的世界)
科技不可思議的力量
富勒和麥克魯漢這兩個人簡直是南轅北轍:不管是外表、風格、態度、講話的方式,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意義都截然不同。富勒渾圓矮胖,說起話來像朗誦史詩;麥克魯漢高大而有稜有角,好用雙關語,經常妙語如珠。
但這兩個人同時在六○年代被奉為英雄,原因相同:他們是科技的吟遊詩人,也是狂熱的科技傳道人。
早在成名之前,富勒和麥克魯漢就已和我往來。多年來,他們的聽眾寥寥無幾,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一直懷疑是否有人能聽見他們的聲音,更別提有人會追隨其後。他們是荒野上的先知 — 似乎離綠洲還有一段遙遠的路,至於他們的應許之地就更遙不可及了。
對富勒而言,經由科技之路,可通往真善美的境地。這樣的科技既龐大又複雜,可把人類環境進一步推向他所謂的「最大動力設計 」、「高能聚合幾何學 」和「無尺寸限制結構 」中的天體和諧。富勒是個超越論者,他的世界是泛神的,認為人愈能和宇宙科技合為一體,也愈接近自己的神性。
麥克魯漢則認為科技是一種人性,而非神性,科技是人的延伸。和達爾文共同研究出進化論的華利斯(Alfred Russel Wallace)曾說:「人單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有目的而非有機的進化 — 正因為人會製造工具。」麥克魯漢不知華利斯,但他的觀點和華利斯可謂不謀而合。
對麥克魯漢來說,科技是人自我改善,藉以延伸自己、改變自我、成長並有所轉變的方式。動物經由自然演化發展出一種新的、不同的器官,而成為另一種動物;人也是如此,藉由新的、不同的工具來延伸自己,成為不同的人。
在此之前,科技完全是技術人員的事:工程師建築水壩,人文學者則讀喬依斯、聽巴哈。不過,這些人文學者還是頗能享受科技成果— 如搭飛機或打電話,但其工作的意義、重要性或是過程都不被科技影響,若有影響,也只是一丁點兒,好比鋼筆的發明使他們不必費力去削鵝毛筆,有了燈泡,夜半讀書不會傷眼力。
以前,科技只是一種「技術活動」,到六○年代突然成為一種「人的活動」。人文學者以往總是指定科技非得乖乖待在歷史舞台的側翼不可,現在科技已慢慢走向前台,混在演員當中,甚至搶走主角的光彩。
驚覺這種轉變,人們一開始的反應總是猛烈抗拒。如果有挽回的餘地,一切就容易得多。然而在那一無所知的排拒之下,還是潛藏著一種接納新事物的能力,他們想尋求一種新的整合。因此,富勒和麥克魯漢在一夜之間成為受人矚目的人物。
這一代的人了解到科技必得和形上學、 文化、美學和人類學相結合,且是人類學和人類自我知識的核心。這兩位先知讓人得以一窺這種「新現實」;他們說的話有如神諭,然而這一切更增添他們的魅力。
現在富勒已成了世界神話。他也是我所知道的人當中擁有最多名譽博士學位 的,足足有三十五個,或許沒有人需要這麼多的學位吧。
富勒的書本本暢銷,聽他演講的人總是把講堂擠得水泄不通,他是年輕人眼中的英雄人物。但是,當年我倆相識時,年近五十的他還籍籍無名。在將近二十年的光陰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念和發明廢寢忘食,家中經濟全靠他太太當祕書來支撐。富勒個性孤僻,友人屈指可數,他們看他明明可以輕而易舉的日進斗金,卻一心一意追求一些愚不可及的想法,不由得一肚子火。
他一逕悠遊在幾何設計的世界裡,富勒的朋友都認為他「 不切實際 」。 但富勒認為,「 不切實際」的是別人,絕不是他!
他還設計出「 最大動力學之屋 」— 一個在平面上的半圓體建築,使地板的面積達到最大、而表面積變成最小,這麼一來,冷、暖氣的需求便可降到最低。就結構而言,不需要任何支撐物,極為輕便。富勒不明白,為什麼人還是寧願居住在那從幾何學的觀點來看極不完美的長方形房屋,也不解為何一定要有平直的牆來擺設家具。
我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常常見到富勒。四○年代,我在本寧頓學院任教時,本寧頓的學生大概是他的第一批聽眾,多年來一直是他的忠實聽眾。富勒最需要的,不是名聲,也不是金錢,而是聽眾,而且愈多愈好。富勒第一次到本寧頓學院來演講時,擔任主持人的我向大家報告,富勒將做四十五分鐘的演說,然後回答問題。但四個小時後,富勒還滔滔不絕,我試著插嘴,他把我叫到旁邊,悄悄的說:「我的開場白還沒結束呢 。」到了凌晨一點,實在太晚了,因此我們不得不中止這場演講。
這實在是個錯誤,我們應該讓他繼續說下去的。自稱為幾何學家的富勒,其實是個先知!
我和麥克魯漢相遇,跟認識富勒差不多是同時。那時的他,是密蘇里聖路易斯大學英文系講師,他貌不驚人,高高瘦瘦的。但不久這個相貌平平的英文講師開始有驚人之語。他說,十六世紀現代大學的興起不只改變了教學的方法、上課的模式,也改變了知識的本質,以及大學本來要傳授的東西。新的學習和文藝復興、古代典籍、古典作家的再發掘都沒有關係,和天文、幾何的發現,或是新科學也沒有關連。反之,知識史上的偉大事件是肇因於古騰堡(Gutenberg)的新科 技;創造現代世界觀的是活字印刷,不是佩脫拉克、 哥白尼,也不是哥倫布。
那已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那時的麥克魯漢還沒有說出那句名言:「 媒介即訊息。」
那時我已開始對科技與社會以及科技與文化的關係發生興趣。例如,「裝配線」就是一種工具,但這工具對組織工作中的人和工作者之間的關係衝擊很大、對社會本身的理解亦然,是所謂「 工業社會」這種新觀念的基礎。
我是第一個使用「工業社會」這個名詞的人,但是當時對這個概念還不很清楚。後來,在那幾年的思考中,我慢慢明瞭裝配線不只是「 科技 」,更是有關 工作本質的一種非常理論、高度抽象的概念。
同時我也了解到,在這掌控一切、新的現實環境中,裝配線雖處處可見,而且成為一種象徵,然而在事實上卻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小環節;裝配線作業也只是生產力中最小的一部分。
換言之,科技有別於「人文學者」或「技術專家」的傳統觀點,科技為人類下定義,並影響人類對自己的看法,對人類所生產的事物也具有相當大的衝擊 。
(本文摘錄自第13章荒野上的先知)
要是用錯人,決策無異於一場空
這些通用的高階主管不管多麼超群絕倫,我在訪談中愈了解他們,愈清楚他們只是配角,真正的巨星是史隆。 這裡的大主管,還有許多經理人,無不流露出自信的神采、堅持己見,而且直言無諱,但一提起史隆,語調就為之一變,說到「史隆先生也同意這點」時,更是虔敬地有如引述聖經。
德雷斯達特提起的往事就相當典型。
「那一天,我闖進主管會議,請求給凱迪拉克起死回生的機會,有個人說:『你了解吧?要是失敗,你在通用的職位就不保了?』我說:『是的,這點我很清楚。』史隆先生突然大聲說道:『德雷斯達特,你要是不能成功,你在凱迪拉克的工作當然就泡湯了,因為凱迪拉克已經完蛋。但只要通用還在,只要我當家,一定會保留工作給一個有責任感、主動、有勇氣和想像力的人。』他繼續說:『你現在擔心的是凱迪拉克的未來,我關心的則是你在通用的前途 。』」
頭一回見到史隆時,我覺得大失所望。他中等高度,長得又瘦又小,有著一張長長的馬臉,還戴著助聽器。據說紅髮的人個性剛烈,沒錯,他就是有名的不定時炸彈,他那破鑼嗓子有著濃厚的布魯克林口音。
但是,一和他接觸,就可發現他展露一種特別的氣質,令人望之凜然;他手下的團隊更是一群有活力、積極進取、可獨立作業的精英,對他無不肅然起敬。
他對我說:「 杜拉克先生,你或許已經聽說了。我不是提議讓你來通用進行研究的人,可是我的同事看法不同,因此,我得盡到自己的責任,確定你能勝任愉快。有什麼我可以幫得上忙的,歡迎隨時來找我。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必須確定你可以取得一切必要的資料。高階主管開會時,你可以進來旁聽,看看我們運作的程序以及公司的營運之道。還有,杜拉克先生,」他做個總結,「我不會告訴你該研究什麼,或是得提出何種建議。有件事我得讓你明白:本公司有三十五位風格迥異的副總,但彼此還是可以讓步、妥協的。你只要告訴我,你認為什麼是對的,而不要管『誰』才是對的。別擔心管理階層的成員,包括我自己,是不是能採納你的建議或同意你的研究結果。」
史隆和他手下的精英正打算為通用的未來翻開新頁。然而,我發現一點,他們多半把時間花在人事的討論,而非公司政策的研究。史隆雖然積極參與策略的討論,總把主導權交給主管會議裡的專家,但一談到人事的問題,掌握生殺大權的一定是他本人。
有一次,眾主管針對基層員工工作和職務分派的問題討論了好幾個小時。如果我記得沒錯,是一個零件小部門裡的技工師傅之職。走出會議室時,我問史隆:「您怎麼願意花四個小時來討論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職務呢?」
他答道:「公司給我這麼優厚的待遇,就是要我做重大決策,而且不失誤。請你告訴我,有哪些決策比人的管理更為重要?我們這些在十四樓辦公的,有的可能真是聰明蓋世,但要是用錯人,決策無異於一場空。落實決策的,正是這些基層員工。至於花多少時間討論云云,那簡直是『屁話 』。杜拉克先生,我們公司有多少部門,您知道嗎?」在我得以回答 這個簡單的問題之前,他猛然抽出那本聞名遐邇的「黑色小記事本 」。
「 四十七個。那麼, 我們去年做了多少個有關人事的決策呢?」這就問倒我了 。
他看了一下手冊,跟我說:「 一百四十三個,每個部門平均三個。如果我們不用四小時好好地安插一個職位,找最合適的人來擔任,以後就得花幾百個小時的時間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你一定認為我是用人最好的裁判。聽我說,根本沒有這種人存在。只有能做好人事決策的人,和不能做好人事決策的人;前者是長時間換來的,後者則是事發後再來慢慢後悔。我們在這方面犯的錯誤確實較少,不是因為我們會判斷人的好壞,而是因為我們慎重其事。還有,」他強調說,「用人第一個定律就是那句老話:『別讓現任者指定繼承人,否則你得到的將只是次級的複製品。』」
「有關用人的決策,最為重要。每個人都認為一家公司自然會有『不錯的人選』,這簡直是『屁話』,重點是如何把人安插在最適當的位置,這麼一來,自然會有不凡的表現。」
(本文摘錄自第14章史隆的專業風采)
真正的商人
亨利伯伯出身自德國小鎮一個小小的猶太社區。家中的兄弟姊妹很多,因為太過窮苦,家裡的孩子一長大,就得離家,亨利伯伯不到十五歲就離鄉背井到美國闖天下。
他用襯衫換來一輛單輪手推車,就這麼做起生意來了。十五年後,亨利伯伯在中西部小鎮開了家小百貨店。那可是該鎮的第一家。又過了十五年,亨利伯伯已飛黃騰達,原本的小百貨店已成了十二樓的建築。
如果有人問亨利伯伯的職業,他會說:「 我是個小販。」這可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最愛的,莫過於進行交易。不管到何處,他都會留心機會。
身為一個真正商人,他認為有責任...
推薦序
【推薦序】管理的基礎是人性/司徒達賢(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偉大的心靈必然經過不凡的際遇。從杜拉克的回憶錄中,我們可以略窺這位管理大師多采多姿的一生,以及他對「管理」以外的許多見解。
本書的主題是人。從對這些人物的回憶裡,讀者間接的認識 到青年杜拉克、他的家世、人生觀與成長的過程,以及當時充滿 變奏的大時代。與杜拉克其他著作相比,本書是相對的輕鬆且饒 富趣味,如上乘的文藝作品。
然而,本書似乎也回答一個令大家好奇已久的問題:杜拉克在管理思想上的貢獻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他對管理現象的深入觀 察與創見,早為世人肯定;在管理方面的見解與主張,也多半禁 得起時間的考驗,但是大家不免要問:是什麼造就了大師?他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
杜拉克的起點顯然與眾不同。他出身歐洲的世家,祖上與家族皆人才輩出,幼年開始即享有良好的教育環境。並且由於家庭的緣故,以及個人才華的洋溢,很早就親身接觸過許多世界級的傑出人物(如佛洛伊德、魯斯、史隆等),相信這對他人生的境 界以及觀察的視野,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此外,從本書中至少可以體會到杜拉克有幾項特質,這些對 其創意觀點的形成,應是極有幫助的。在書中首先令我們感到驚 訝的是,他對「人」觀察的精微細緻。管理的基礎是人性,管理學者應該對「人」感到深厚的興趣,並且對人的行為(包括外顯的與深藏的)感覺敏銳且深具洞察力。這原本是成功的文學家所應具備的特質,但我們從本書中發現,偉大的管理思想家似乎也應如此。
其次,是令人驚異的記憶力。從這些人物的描述或交往過程 的回憶中,可以想見杜拉克對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留心,以及從記憶中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易言之,雖說生活即智慧,但如果生活 在心靈中沒有留下痕跡,徒有歲月,智慧未必增長。
第三個特質是杜拉克擁有的大時代觀點,以及由此一觀點所 形成的宏觀思想架構。杜拉克從青年時代開始,即習慣於從社會 經濟與政治的角度來思考企業經營的課題。此一思考模式一方面與其成長的經歷有關,一方面也是許多前瞻性觀點的根源。
這雖不是一本被歸類於「管理」的書,但我認為,從以上這幾點看來,本書對管理以及管理教育,較一般的管理書籍更具深 刻的啟發意義。
【推薦序】親炙大師的靈魂/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杜拉克曾說:「人比概念來得有趣多了。」同樣的,雖然我們讀過杜拉克幾十年來浩瀚的論述,驚佩他那既有深度又有啟發 性的洞察力,卻不了解他的成長背景和為人,恐怕我們還不算真 正認識和領略他的真知灼見。至多,我們只是用冷靜的頭腦去理解他的主張和思想,而不是用一顆熾熱的心去親炙他背後的真實 世界和滄桑。
讀完這本他親撰的回憶錄,我們才恍然大悟:他在一九三九年出版第一本重要著作《經濟人的末日》之因,一九四三年開始 研究管理問題而寫了《 工業人的未來》,還有在一九四六年出版 的《企業的概念》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寫的。閱畢全書,我們不禁 掩卷感嘆,杜拉克所經歷的人生是多麼的豐富和譎變,就是這種 多采多姿的人生和遭遇孕育了這位二十世紀的大師 。
對於這本回憶錄,杜拉克說:「這本書雖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卻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書中刻劃的時代、描述的人物,以及他們的悲歡離合,對杜拉克來說,有溫馨、有感念、有憤慨、有震懾,可說是百味俱陳。杜 拉克希望藉由書中的十五篇故事,呈現幾乎長達百年的社會圖像: 自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到納粹崛起的德國,再隨著他到了倫 敦,然後橫渡大西洋到他迄今定居的美國。在這場景一幕幕的轉移中,有洋溢著音樂和詩劇的日子,有伯爵和女伶的故事,有獨裁者統治下的瘋狂和恐懼,有風雨欲來的考驗和鎮靜,有國際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搖擺和抉擇,還有天真無邪的年代。當他對這些 場景中的人物角色娓娓道來時,我們可以感受作者平靜外表下的熱情澎湃,還有他對於人性的深刻詮釋。
書中提及的人物許多是我們熟悉的,然而杜拉克卻為我們揭開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結果出人意表。以佛洛伊德為例,他在書中道出了這位心理分析學派創始大師心理上的迷思;又如一位堅持普魯士君主政體,並自認為是真正保守主義的德國青年,居然是日後叱吒風雲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再造恩人。這類故事在這本回憶錄中俯拾皆是,經由這些我們熟知的公眾人物,使得書中所說的許多事情和我們自己的知識銜接起來,也因此融入我們的個人世界 。
杜拉克感嘆二十世紀大量生產的工業社會,使人們失去了氣質和特色。官員、教師和校長,似乎是一個模子做出來的;連賀卡也是大批生產、由別人替你寫好的商品。也許由於這個緣故,他在書中特別以特立獨行的人物為主題。譬如說,科技怪才富勒為了實現自己的理念,寧願放棄日進斗金的機會,靠著妻子當祕書 維持家計,以二十年光陰一心一意的追求一些似乎愚不可及的想法;同樣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創辦《時代》、《生活》、《財星》三大刊物的魯斯,對於這位仁兄,既不曉得他想做什麼,甚至對他講的話一句也聽不懂,卻刻意延攬他擔任《 財星》的科技顧問。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杜拉克身上 — 在他一九三七年離英赴美前夕,有人願意以每年二萬五千美元高薪聘他擔任駐紐約代表,條件 卻是「 或許什麼事也不必做 」— 而當時,杜拉克並未成名。
在這本回憶錄中,杜拉克成功的讓我們看到人性高貴的情操,同時也顯示出懦弱和盲目的另一面。舉例來說,他經歷的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還有戰爭期間倫敦慘遭納粹的濫炸。在這些災難和悲痛中,他看到了人們如何相互關懷、互相扶持。但在「怪獸與綿羊」一篇中,他也親眼目睹人性的怯懦、自私和殘暴,令人不寒而慄。此外,他對於當時美國汽車工人工會那種「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剖析,更是一針見血:「原來,不是費盡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利益,就毫無價值。」
這本精采絕倫的中譯本,使我們對於這位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之生平、思想和他的時代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和瞻仰。
【推薦序】引領我們走向新思想的起點/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一九七四年,我第一次研讀到大師的書,這是我全面管理知識的啟蒙!
長期以來,閱讀修習各種管理觀念,我最重視的,就是盡可能的同時去了解作者的成長背景、社會環境,以及他對事件的看法。因為這些形成了他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也是形塑他的管理觀念的基礎或是管理理論的假設背景。
「管理」,都是牽涉到人,也都是用在人的身上,而人的文化 社會背景不同,管理觀念的適用度當然也會有差別。所以,理解管理觀念形塑的人文社會背景,更能掌握觀念的真諦,以利於精準適切的「移植調整」到不同背景的環境來運用。這才能真正學通而善用。
透過《旁觀者》,杜拉克讓我們看到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和戰爭期間的社會環境,大師超強的觀察力,生動細緻的觀察到各個層面人物的思維、行為互動、社群生態以及不管環境有多大的改變,都是非常自然的人性多元展現,這讓我們能夠更加體認到「多元社會生態」的存在與智慧。
這本書也讓我們更能理解大師是如何思考的,杜拉克之所以能較其他管理學者有更宏觀的視野、能以整個社會的思考高度發展出企業經營管理觀念,同時廣泛提出社會各種組織的角色扮演與定位,是因為他是以一個「全面解決方案」的思維,來建構一個多元、人性、和諧、公民智慧的社會。這樣的思維架構,不愧是一位「大」師的器宇 。
另外,非常值得大家注重學習的,是大師從小就擁有強大的「觀察力」與「獨立思辨習慣」。觀察就是旁觀,就能「客觀」。在客觀的姿勢下思考、辨識、判斷,就能體悟出一些道理,就能滋長出智慧。這也是長期累積下來造就大師的關鍵。因此,這本書或許可稱之為大師「旁觀體驗的頓悟」。
最後,建議讀者可以用閱讀小說的閒逸心情,隨著大師的眼睛,回溯到那個我們很少接觸到的世代。
【推薦序】無可取代的人文價值/詹啟賢(作者為總統府資政、國光生技董事長)
我們的前一個世紀,動盪卻又優雅,像石子掉落水池,激起瞬間水花,隨後跟著一環又一環美麗的漣漪。在那一個世紀裡, 有著許多知識與文化底蘊厚實的大師,他們的論述至今仍深深的影響現代社會。彼得.杜拉克就是其中一位經典人物。
我在二十年前曾與這位大師接觸過,當時我是照顧他的外科 團隊醫生。整個醫學中心都知道,杜拉克是一位極具盛名的管理大師,但對我而言,他卻是一位謙和、從容、優雅的老先生。
杜拉克的氣質和談吐,就是如此令人折服,而杜拉克的著作,同樣讓我難忘,深刻啟發我對管理的思維,不論是我過去投 入的醫療管理、政治管理,或是現在的企業管理。或許正是因為杜拉克經歷的時代,孕育出他豐富的閱歷,但我更認為是杜拉克 自己潛藏的那一份「 對人性的尊重 」,刻印出管理學派人文透視 的不朽經典。
我幾乎拜讀過杜拉克的所有書籍,而《旁觀者》是讓我印象 最深刻也最感動的一本。書中每一位人物,像是老奶奶的固執趣談、吉妮亞的挑戰創新、亨利伯伯的叨絮細膩,作者不給予正反 評論,而是留給讀者細細咀嚼思考的空間。
這本書更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漩渦,看到佛洛伊德、季辛吉、 希特勒時代下的知識份子,活脫脫走出歷史課本,用最真實方 式,呈現大時代的社會圖像。
我一直覺得,《旁觀者》之所以令人悸動,完全來自杜拉克 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他一生豐富閱歷後的省思描繪。杜拉克跳 脫管理教條式論述,以人物觀察為出發點,詮釋人性特質、社會價值、時代宏觀三者交織的故事,讀者可以從這本書,更進一步認識這位當代大師的人文底蘊,並且得到無比深遠的管理啟示。
我們這個時代,每個人的腳步總是太快,沒時間細細領略生 活周遭發生的一切,《旁觀者》帶著我們領悟珍貴的人文價值,了解人性背後最真實的管理真諦。如同杜拉克自己所說:「社會 終究是由許許多多的個人和他們的故事組成。」管理的表面是技術和執行,而管理的深層是人文和價值。
我相信,管理者在閱讀《旁觀者》之後,能夠在經營管理上 更有人味,而一般讀者閱讀,也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細膩精采。我們這個時代,必須向過去的優雅文明學習、必須向經典的大師人物致敬,而這本書就是我推薦的最佳知識途徑。
【新版校訂後記】二十年磨一劍/廖月娟(本書譯者,於德國北部岱特蒙德)
本書初版於1996年11月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至今剛好過了二十個年頭。這二十年來,不斷再刷,2005年授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簡體本,2007年聯經出了第二版,2009年授權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了珍藏本。近年,聯經的繁體版已斷版,所幸天下文化重新取得授權,得以延續這本管理經典的壽命。更值得一提的是,譯者得以利用這個機會重新校訂全書,更正幾處誤譯、修訂全書的德文人名與地名的音譯,並修潤全書文字,這才了卻一樁心事。
畢竟1996年的聯經版是「前Google時代」的譯作。千禧年後,Google才成為翻譯搜尋資料的利器。在那沒有Google的年代,資料、專有名詞的查證確是件苦事,只能上窮碧落下黃泉,翻遍百科、事典、年鑑以及相關參考專書,留心報紙、雜誌最新刊登的文章。(為了一些外國公司名稱的譯法,我每天都會仔細看報紙上的徵人廣告,蒐集各外商公司的譯名。)
例如,在第三章「懷恩師」中,杜拉克寫到他的小學老師,以生動有趣的小說筆法寫出最偉大的老師。結尾處提到:教與學好比是「柏拉圖式的愛」(Platonic Eros),也就是柏拉圖在《會飲篇》(Symposium)談到的「愛」(Eros)。為了徹底了解這一段,就得把《會飲篇》全文找出來讀,看柏拉圖如何解釋。於是,我上圖書館,把《會飲篇》印下來,研究裡面談Eros的段落。這才放心下筆。
又如杜拉克在「楔子」解釋為什麼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是《旁觀者歷險記》。他比喻旁觀者有如「在戲院中坐鎮的消防隊員」。我很納悶,戲院裡怎麼會有消防隊員?我於是向研究戲劇的博士好友請益,她也不知其所以然。後來,在報紙副刊看到一個人寫他在歐洲看戲的經驗,文中引述林懷民說的歐洲戲院傳統禮俗:在歐洲,有些劇院每次演出都要等兩個消防隊大胖子隊員坐定,才能開演。得到答案的那瞬間,真有踏破鐵鞋無覓處之感,畢竟我已為這疑問苦思數月。
二十年後的今天,只要輸入「歐洲戲院」「消防隊員」這兩個關鍵字,一秒內立即有了答案:1781年,巴黎歌劇院大火。之後,每逢有演出,巴黎消防隊員都必須到戲院待命。
這可說是翻譯的科技革命。資料查證自此易如反掌。
自翻譯、出版《旁觀者》以來,這二十年來,我的翻譯工作未曾間斷。《旁觀者》是我翻譯生涯第一本重要譯作,至今我已出版了近百本譯書。每一本譯書對我而言都是一道新的關卡,帶我修煉翻譯之功。二十年後,在五十歲之齡重新校訂《旁觀者》,面對少作,竟也有旁觀者之感。我看到一個年輕譯者的熱情、認真,當然也有疏忽之處。幸運的是,今日之我得以修正昨日之我。
縱使校訂至此,仍不算功德圓滿。譯事無完美可言,只能下功夫,努力向完美再靠近0.1釐米。
在「重版出來」(成功再刷)愈來愈艱難的今天,一個譯本能在二十年間在繁體、簡體中文閱讀世界不斷再刷、再版,也算是個奇蹟。我想,這是非凡的經典之力使然。
【推薦序】管理的基礎是人性/司徒達賢(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偉大的心靈必然經過不凡的際遇。從杜拉克的回憶錄中,我們可以略窺這位管理大師多采多姿的一生,以及他對「管理」以外的許多見解。
本書的主題是人。從對這些人物的回憶裡,讀者間接的認識 到青年杜拉克、他的家世、人生觀與成長的過程,以及當時充滿 變奏的大時代。與杜拉克其他著作相比,本書是相對的輕鬆且饒 富趣味,如上乘的文藝作品。
然而,本書似乎也回答一個令大家好奇已久的問題:杜拉克在管理思想上的貢獻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他對管理現象的深入觀 察與創見,早為...
作者序
【序】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彼得‧杜拉克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發覺:人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
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 每個人自此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本書目的就在刻劃一些特別的人,以及他們的特立獨行。我寫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不管是觸及政治、哲學還是歷史,有關社會秩序或社會組織,論述管理、科技或經濟等層面,都以多元化、多樣化為宗。
在一個強勢政府或大企業高聲疾呼「 中央控制」的重要時,我則一再的說要分權、多做實驗,並得多開創社區組織;在政府和企業成為唯一和整個社會相抗衡的機構時,我則認為「 第三部門 」,也就是非營利、以公益為主的組織益形重要 — 在此才能孕育獨立和多元化的特質,護衛人類社會的價值,並培養社群領導力和公民精神。
現在,時代的潮流終於轉到我這個方向了。
當然,「小就是美」和「大就是好」一樣是無聊、愚蠢的口號。我們正快速邁向知識社會,而這社會終究會走向由各種組織形成的社會,而且這許許多多的組織將各有不同的面貌、且形式迥異。
這些組織的結構也不再是標準而整齊劃一,像是「製造業的唯一標準結構」。未來是「有機體」的時代,由任務、目的、策略、社會的和外在的環境主導。
這些抽象概念的問題,大抵源於我在從事教學和顧問工作時與人們的互動。但我總是喜歡以一些人物為例來闡釋,因為「 人」比「 概念」有趣多了。
《旁觀者》就是一本有關「人」的書,在我的著作中,沒有一本反芻的時間像這本這麼長。二十年來,這些人物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也沒有一本書這麼快就問世了,從我寫下第一個字,到完成全書,不到一年的光景。
這本書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讀者的反應顯然也是如此。
本書的成功,真是令人高興的事。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常有讀者寫信給我,或參加會議時告訴我:「你的著作, 我大概都讀過了,對我的幫助相當大,特別是在工作上。但是,在你這麼多作品裡,《 旁觀者》給我的樂趣最多。」他們還常加 上一句:「我之所以這麼喜歡,是因為其中的人物真是特別 。」
本書可說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每一章皆可個別獨立。我希望藉此呈現社會的圖像,捕捉並傳達這一代的人難以想像的那種神髓、韻味與感覺,像是兩次大戰間的歐洲、羅斯福的新政時期,以及二次大戰剛結束時的美國。
關於這些年代的記事,史書、傳記和統計數字當然已多不勝 數,但是「 社會科學」是無法傳達出一個社會的內涵、風味以及現實,正如光靠度量衡是無法說清一個人的長相與舉止;同理, 一張彩色照片拍得再好,也無法傳達夏日親身徜徉在綠色山丘的 感覺 。只有「社會圖像」中的人物才能反映出社會的相貌 。
我之所以挑選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們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是因為他們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
對我而言,他們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 — 他們將社會真相折射或是反射出來。例如在本書最後一章「 純真的晴暖晚秋」,我試圖重現二次大戰前的美國,在社會史上,沒有一個時期像這個年代,混合著希望與失望,對智識狂熱,以及不妥協與各種多元化的表現,這種種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多麼震撼。
(摘自《旁觀者》序文)
【序】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彼得‧杜拉克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發覺:人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
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 每個人自此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本書目的就在刻劃一些特別的人,以及他們的特立獨行。我寫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不管是觸及政治、哲學還是歷史,有關社會秩序或社會組織,論述管理、科技或經濟等層面,都以多元化、多樣化為宗。
在一個強勢政府或大企業高聲疾呼「 中央控制」的重要時,我則一再...
目錄
推薦序
放眼時代森林 南方朔
引領我們走向新思想的起點 杜書伍
人文價值無可取代 詹啟賢
管理的基礎是人性 司徒達賢
親炙大師的靈魂 許士軍
序文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 彼得.杜拉克
楔子 旁觀者的誕生
第一部 來自亞特蘭提斯的報
1 老奶奶與二十世紀
向下流動的不只是中產階級,還有價值觀
2 赫姆和吉妮亞
在人性漸漸被吞噬的年代,卻一點汙泥都沾染不上他們
3 懷恩師
我從愛莎小姐和蘇菲小姐那兒學到的,要比我沒學會的那些更重要
4 真假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必須假裝,尤其是對他自己
5 伯爵與女伶
「躺在那兒的,今天若是安在,必然是歐洲領導人」
第二部 舊世界裡的年輕人
6 博藍尼這一家
這家人每個人都極有成就,卻終其一生都沒有達成理想
7 季辛吉的再造恩人
有能力又肯提攜後進的領導者,才是真正的領導人
8 怪獸與綿羊
不要跟罪惡打交道,罪惡從來就不平凡,平庸的是人
9 英國最後一個異議份子
他代表一種傳統,這種傳統是良知的,不是權力的
10 弗利柏格的世界
商人的工作就是使顧客滿意,讓他們願意再度上門
11 銀行家的女人
「瑪麗恩不同,她是專業的。」
第三部 純真的晴暖晚秋
12 美國報閥魯斯
《時代》創辦人魯斯改變了美國人對世界的認知
13 荒野上的先知
要有成就,必得把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
14 史隆的專業風采
要是用錯人,決策無異一場空
15 純真的晴暖晚秋
在那個大蕭條時代,卻滿溢著新想法、新實驗和新方向
新版校訂後記 二十年磨一劍 廖月娟
附錄 杜拉克智慧精選
推薦序
放眼時代森林 南方朔
引領我們走向新思想的起點 杜書伍
人文價值無可取代 詹啟賢
管理的基礎是人性 司徒達賢
親炙大師的靈魂 許士軍
序文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 彼得.杜拉克
楔子 旁觀者的誕生
第一部 來自亞特蘭提斯的報
1 老奶奶與二十世紀
向下流動的不只是中產階級,還有價值觀
2 赫姆和吉妮亞
在人性漸漸被吞噬的年代,卻一點汙泥都沾染不上他們
3 懷恩師
我從愛莎小姐和蘇菲小姐那兒學到的,要比我沒學會的那些更重要
4 真假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必須假裝,尤其是對他自己
5 伯爵與女伶
「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