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講因緣,諸事亦如是。此講記的問世,也是在種種因緣下得以逐步成就。對於筆者本人來說,應該算是一件幸事,從初聞佛法至今,十幾個年頭的光景,似乎都是在佛學院度過的。如今,站在講台,將自己的所學所思傳遞給對佛法有希求的信眾時,內心真的是無比感恩,是三寶的恩德,讓我們有如此殊勝的因緣得遇佛法,暗嘗法味。
世親菩薩所著《大乘五蘊論》,為法相唯識學類入門典籍,在佛學院常被作為初年級的唯識課程來講授。而對於在家信眾來說,此論則並不被重視,因為在家信眾多以念佛、讀誦經典為自修功課,能夠主動學習論典者是非常少見的。也正是這樣的因緣,筆者在寺院的居士進修班中,嘗試性地開設了這門課程,以期許在家信眾能夠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詳細了解基本法相名詞的內涵,不再似懂非懂地只知道五蘊為色、受、想、行、識,而不知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更不用説與心之受、想、行、識的關係了。也正是這樣的因由,筆者展開了對《大乘五蘊論》的詳細講解。
此次講解方式以《大乘五蘊論》原論內容為主線,將《大乘廣五蘊論》內容一併列出,同時又引《大乘百法明門論》、《俱舍論》、《成唯識論》等相關內容給以對比、分析、講解,以方便聽聞者能夠寬泛、深入地了解五蘊法相的內容。正因為此,整個課程歷時兩個學年,總課時為22節,每節課90分鐘,初稿錄音文字整理約40萬字。由於文字體量較大,經過三遍校對刪減,口語轉化,形成現在大家看到的《大乘五蘊論》講記,整本講記總文字約30萬字。
從講解《大乘五蘊論》的初衷,再到形成現在的這本講記,無不感嘆諸緣的成就,本來只是想通過講解《大乘五蘊論》來普及信眾對法相名詞的認知與了解,不曾想還會有因緣將課程錄音整理成文字又給予印刷成冊,在善緣成就的同時,真心感謝為此講記付出大量心血的學員居士,若不是對佛法的信心,怎會耗費那麼多的時間來聽打成文,又不厭其煩地花費精力來校對審核呢?我想,這不是講法者的魅力,應該是三寶的威德感召,只因為有佛法,才讓我們相互成就彼此福德資糧。
最後,真心感謝為此講記付出的每一位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