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很重要!佛教的五戒十善即包含了口業。我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也是希望藉由身口意的清淨,來提升心靈,淨化社會。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是大陸極優秀的僧人。他運用現代科技、網路,將佛教教義有系統而靈活的傳揚,接引了許多現代年青人。
《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現在,學誠法師將佛陀的說話之道,寫成《好好說話˙說好話》這本書。相信能讓閱讀者口出妙華,從而創造美麗的人生。
佛光山開山宗長 星雲大師
推薦序
人皆有佛性
人天天說話,但未必好好說話,更未必說好話。學誠法師這本書就是好好說話,而且是說好話。看似簡單,實則非易!
好好說話的是人,是人在說話,而好好說話說明說話者的心是智慧的、光明的。因此,有智慧、有修養的人才能好好說話。不急不徐,時而慢,時而急;時而嚴厲,時而溫柔。此所謂陰陽之道,圓融無礙。話就在眼前,不必急也急不得,如如地說,好好地說,此非智慧更是何物?
好好說的是話,是我們的感動與理想,這才是好話。不妄語、不惡語、不綺語。言吾成語,語為心聲。心為善為正,如大光明,破大黑暗,是為福慧,是為好話善語。好話善語一如佛教的如如,一如儒家的誠,都是生命真善美的表現。物以類聚,好話將引發更多甚至無限的好話,這就是因緣不可思議,美善不可思議。
日日是好日,平常心是道,道不遠人。學誠法師正是依此道而說話,說平平常常的話,也就是最真實切身的智慧。尤其能以故事說明,更見作者生活的用心與細心,在不起眼的經驗中,揭示最動人的省思與智慧。
其實,說故事是極有趣又極為重要的表達形式。故事有具體的人事物,讓我們身歷其境,從中得到感動與深化。想想儒家的《論語》、柏拉圖的對話錄、佛經的佛菩薩對話,都是故事,也都是唯一無二的情境。原來,經典的魅力就在說故事,就是演故事,將生命活生生地呈現我們眼前,並且給予最深刻的暗示與啟發。我想,學誠法師也不只是好好說好話,也是好好說好故事,更是好好演出好的故事!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我們也不妨借法師的故事,好好說一段話。書中提及年歲日長而煩惱日多,何以故?法師以初心釋之!易言之,人皆有良知本心,人皆有佛性,並無煩惱。而煩惱正是因為人遠離、遺忘了本心初心,將太多不必要的扭曲、執著、成見,遮蔽了本心初心的本真與光明,此即所謂無明煩惱。要破此無明煩惱亦甚易,只要當下覺醒,即刻放下,本心初心自然呈現,無明煩惱自然隱退。難在放下之後,隨即又提起,於是輪迴不已,永無寧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至言也!關鍵在是否能真放下!
或許我們可以比較樂觀地說,長者之所以多憂,或許也是慈心的表現。長者不忍後輩多苦,於是有種種憂心煩惱,這在家中長輩中常見。對治之道在智慧。大師有云:「慈悲心強而智慧不足,是墮落菩薩。」此即因為智不足以破暗,而慈悲反成負擔之故也。所謂悲智雙運,正是要有慈悲大願而又要有般若大慧,斯為真自在。仁者必有勇,仁者必有智,慈悲心一定會自我要求智慧潤生,而長者生命經驗的豐富,也就成為無量的方便慧了。
好好說話,說好話;好好讀書,讀好書。學誠法師的大作值得你我好好讀,因為這真是本好書啊!
華梵大學校長 高柏園
推薦序
說好話,真吉祥!
在佛門早晚課誦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懺悔偈》,偈中說道:「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由於人類擁有身、語、意三種強力的造業工具,因此人也成了六道中造業的主體。而在身、語、意三業中,又以語業的造作,對人間的影響最為快速、直接。《論語》中說「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正說明了言語的巨大影響。
在佛弟子恪守的基本五戒中,「不妄語」就佔了其中一者,而十不善業中,則將挑撥離間的「兩舌」,口爆粗言的「惡口」,明列為語言所造下的惡業,人與人之間的諸多紛爭、仇恨,皆是由言語所造成,佛陀告誡弟子應當遠離語之惡業。旬子曾說:「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因此,菩薩攝受眾生的四攝法中,則是運用了語言良善的特質,以溫暖美好的「愛語」,使人人心生歡喜,身心增上。
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劇作家班•強生(Ben Jonson) 曾說:「無論在哪裡,只要風俗與時尚腐敗了,語言也會跟著腐敗。」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語言腐敗了,風俗時尚也會跟著腐敗。」在手機和網路如影隨形的E 世代,除了面對面的語言溝通,透過網路和手機line、微信所傳播的網路語言,正成為影響這個時代的新興語言,各種本能的、情緒的負面語言,在科技的加持下,加速世界混亂。
賈伯斯的蘋果,與夏娃的蘋果、掉落牛頓頭上的蘋果,並列為改變世界的三顆蘋果。隨時隨地滑手機,line 和微信通簡訊,與現代人生活幾乎形影不離,嚴重地佔據了人們的心靈空間。手機電磁波,加上相互發出的負面語言、心識業氣,透過手機快速互動、傳播,讓空氣瀰漫著的微負能量結集不散。霧霾和PM2.5,不只是單純的空氣污染,它代表著粒子變粗與能量的下墮,如同《楞嚴經》中所說:「勞久生塵」一般,是人們貪、瞋、痴三毒,透過身、語、意三業的運作,投射到人間的具體影象。
此時此刻,欣聞學誠法師著成《好好說話˙ 說好話》,期待本書幫助人類造作語業的強大力量,從惡業轉向善業,進而圓滿如來清淨之語,讓大家生活更加歡喜、快樂,共創人間幸福、地球和平!
國際禪學大師&地球禪者 洪啟嵩
前言
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的法則
幾年前,有個年輕人跟我說在他身上發生的一件事。他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在讀書和日常生活方面都很正常。但是在小學三年級時,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對他取了不雅的外號,調侃了他,引來同學的哄堂大笑。從此這個外號被同學們叫了好幾年,造成他心裡多年的陰影。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一句不適合的話,對人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外在、有形、有相的傷害。現在有學者研究「語言暴力」,也瞭解到這個問題的影響力。
佛法中指出,我們每天的一舉一動、一詞一字,都會造業。「業」有善業、有惡業,有清淨的業、有煩惱的業。一個「業」被造出來,就不可避免地對別人產生影響。一個影響串聯著另一個影響,如此就會無止盡的擴散出去。
說話雖然簡單,但卻不是一件小事。說什麼話,很重要。用一句話去傷害別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很大。用一句語言去溫暖這個世界,可能給人帶來的就是一時、一天乃至一生的幫助。這不僅對別人是如此,對自己也是同樣的。
有時候,我們是什麼樣的角色,就應該說什麼話。學生說學生應該說的話,老師說老師應該說的話,警察說警察應該說的話,醫生說醫生應該說的話。這樣大家就是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但有時候卻是反過來,看我們說什麼話,我們就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人一直都說實話,那大家就會認定他是個老實人。一個人總是說謊,時間久了,他就成了騙子。好話說多了,就成了好人。常說惡語的人,本來不是壞人的,最終也慢慢成了壞人。常說智慧的話,你就成了智者。所以你說出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很簡單,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的法則。我們學佛菩薩,就要學佛菩薩怎麼說話。佛菩薩說話,就是「愛語」。行菩薩道,要清淨自己的身心,就包括「口業清淨」。
佛經,就是佛說的話。《佛說阿彌陀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佛說佛名經》,讀讀這些經典後你就會發現,佛經裡就是記載了佛在某個地方,對某些弟子,說了某些話。菩薩一直說好的話、善良的話、智慧的話,最終就成了佛。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學說話,這樣也就慢慢成了菩薩。
好好說話,就是一種修行。
學誠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