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2001年,中國醫藥大學董事會通過「十年百億」發展計畫,以「積極推動醫學教育的改革」為首要任務,成立「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積極致力於醫學教育改革。醫學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優秀的醫療專業人員,現代的醫學教育比以往更重視臨床教學,不只要培養濟世良醫,老師更要訓練學生「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此書「mini-CEX 翻轉醫師培訓的傳奇」,由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講座教授與公共事務處吳嵩山新聞總監合著,敘述mini-CEX這個重要醫學教育工具在台灣萌芽、發展並推行到國際的整個過程。陳偉德教授就是引進mini-CEX的關鍵人物,2004年他在參加美國醫學院協會第115屆年會中,以專業敏銳的眼光發現當時美國內科醫學會發展的「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在臨床醫學教育上是很好的評量和教學工具。
陳教授決心要將這套教學評量工具引進台灣,返國後,他將整個計畫向我及當時擔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崑巖講座教授報告,我們都非常支持,並且在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醫學教育」雜誌(2005年第9卷第4期)發表《臨床醫學教育與mini-CEX》,讓其他醫學院知道。2005年即開始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教學,補足台灣臨床醫學教育長久以來欠缺的一對一師徒制,直接觀察學員例行的醫療行為的評量與回饋方式。為了讓更多的臨床教師可以學習和運用這項臨床教學工具,陳教授奔波於各地進行mini-CEX工作坊,他以「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則,巨細靡遺,戮力親為,參與推廣有關mini-CEX訓練工作坊、教育研究並持續創新。
這些努力促成mini-CEX成為新制教學醫院評鑑中,實習醫學生與住院醫師訓練可選的評估方法之一。2010年獲得「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肯定中國醫藥大學引進mini-CEX以及Health Care Matrix的醫學教育改革領先地位,同時mini-CEX.tw也榮獲行政院第六屆「國家人力創新獎」。中國醫藥大學除積極提升教學品質之外,也提升研究和服務品質,2012年首度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大,世界臨床醫學與藥學領域前200大,2015年進步到363名,為全國私立大學的第一名,並且在醫科領域排名第153名,為提升競爭力及永續發展,將持續往「國際一流優質大學」目標邁進。
此書出版,我要特別向陳偉德教授致上最深的敬意和謝意,也要感謝吳嵩山總監的協助,這是本校的光榮,也是我們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動力。我竭誠的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臨床教師,期待大家能夠深入瞭解mini-CEX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並善用這項教學工具,為學生做有效的觀察和回饋,培育更優秀的人才,一起為台灣和全世界人類的健康貢獻。
蔡長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董事長〉
早在多年前,即在美國聽聞陳偉德教授的傑出才學成就,去年(2014)至中國醫藥大學就任校長後,有幸能與陳教授一起共事,對他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了更深層的瞭解。 陳教授不僅多才多藝,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他身為小兒科醫師,研究領域涵蓋小兒肥胖、兒科腸胃與營養學,對於醫學教育及醫院管理,更有其豐富的歷練及獨到的見解。陳教授現任本校副校長,曾擔任中國醫藥大學主任秘書、台中附設醫院主任秘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貢獻服務醫界、學界超過30年,其優異的領導能力,乃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整體發展向上提升之一大功臣。
除了幫助校務及醫院發展外,陳教授在醫學教育的改革工作上,更是不遺餘力,在2001年成立醫學系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並擔任執行長,將醫學系課程進行全面性檢討改革,更為台灣成功地引進 mini-CEX(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本書正是描述這段陳教授獨具慧眼的經歷,他在美國參加醫學院協會為期六天的年會上,即敏銳觀察到mini-CEX這個以一對一師徒制的方式,可有效加強學習評估的歷程,以病人為本的自主學習方式,這也正是台灣醫學教育迫切需要且適用的臨床評量方法。
mini-CEX在美國已陸續運用在醫學生及住院醫生,台灣能有此套評量制度,對台灣醫學教育界有極大助益,同時對醫病關係的和諧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知易行難、說易做難;陳教授自2005年返台後,開始致力於台灣推廣mini-CEX,從內科拓展到其他專科,從醫師擴及護理、呼吸治療等其他醫事領域皆可適用,更在推廣及執行過程中,不斷檢討創新,將mini-CEX改版為更適合台灣醫療環境的mini-CEX.tw,並設立中國醫藥大學第一家衍生新創企業公司。迄2010年短短5年時間,即因推廣mini-CEX而榮獲「國家人力創新獎」、「台灣醫療典範獎」等殊榮,更是肯定陳教授對於醫學教育制度革新的貢獻。
「mini-CEX 翻轉醫師培訓的傳奇」此書問世,讓人敬佩陳教授在致力提升臨床醫學教育工作上,全心投入且用心經營,最後讓mini-CEX在台灣,甚至兩岸各地遍地開花,稱其為「臺灣的mini-CEX之父」,可謂實至名歸,而這也僅展現了他一小部分的才能。身為他的同事,深感醫學教育改革是需要更多像陳偉德教授這樣有能力、經驗豐富及具前瞻眼光的人才來領導,而本書將其心路歷程娓娓道來,冀望藉此拋磚引玉,並為後輩學習之典範。
李文華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大凡一件成功的故事背後,都需先有直覺慧眼提出主張,之後實驗修改,接著是累積經驗,再把格局放大作出規模,這一連串的過程可說缺一不可,而在串接的過程中,往往需有一位靈魂人物來掌握全局,然後逐步形成一個傳奇故事。在台灣的醫學改革與醫學教育領域中,過去最被津津樂道的傳奇,莫非是醫界前輩黃崑巖教授,與他一輩子念茲在茲,全心推動的醫學人文教養與台灣醫學院教育評鑑及改革。現在又有一件臨床醫學教育界的傳奇故事正在成形,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小兒科教授陳偉德,在2004年慧眼識英雄,發現了美國內科醫學會的「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並將其引進台灣陸續修訂應用,累積國內臨床院所經驗,逐漸形成氣候。偉德兄不懈其志,充滿熱情,東征北討,不只在醫師診療中廣受歡迎,也推廣到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與其他醫事人員的臨床教育上,成效斐然。秉持醫學教育無國界的理念,他與台灣mini-CEX工作團隊,又將這一套在台灣已證實有效合用的mini-CEX,推廣到中國大陸的醫療院所,引起很大的迴響。
如此這般辛苦努力,轉眼已過十年,反身一看已是規模初具,正是可以在這基礎上大力邁進的時候,因此趁這機會將過去經驗彙總成冊,不失為目前最恰當的作法。剛好偉德兄要在2016年自副校長任上退休,賡續推動醫學教育工作,因此與他過去的老搭檔吳嵩山,一齊合撰這段努力走過的精彩十年,將沿路美麗的風景一一從頭說起,真的就像一則好看的傳奇故事。我更希望經由這本書,能鼓勵更多有志臨床醫學教育的年輕人與有心人,陸續投入這個領域,做出比過去十年更好的佳績,更提升台灣社會的醫療福祉,我想這也是偉德兄心中不曾止息的期盼。祝台灣的醫學教育越來越好!
黃榮村講座教授〈教育部前部長、中國醫藥大學前校長〉
作者序
傳統上,醫師是被「電」出來的。
日劇《白色巨塔》中,醫院主任帶著一群醫護人員浩浩蕩蕩查房的場景,並不是完全杜撰出來的,主任追問病情、體檢或檢查報告的變化,常會讓住院醫師或醫學生目瞪口呆、臉紅羞愧,過去,脾氣不好的主任甚至會口出髒話、丟病歷,事實上,主任或教師所追問的內容,往住是學員必須知道或不可犯錯的重點,更可能是人命關天的關鍵,但是,是否有維持教學內容但卻不羞辱的教學方法?
傳統上,臨床教學是「聽其言、信其行」。
醫院內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多樣化的,無論是晨會、住診床邊教學、臨床病理討論會、甚至併發症及死亡病例討論會,往往是由學員整理報告,再由教師追問細節,指出缺失,接著教師會教導重點或示範正確的作法,這種臨床教學方法雖已持續百年以上,但有個問題是,學員會依單向的教學就照著做嗎?學員面對病人所做的是正確嗎?「聽其言」之外是否需要「觀其行」?
傳統上,臨床教學是醫院教學部門的事。
教學醫院的三大任務是教學、研究、服務,研究有論文的質量可評量,服務有看病的業績可計算,唯獨教學不僅評估困難,而且需要長時間才看得出成效,所以「重服務、重研究、輕教學」成為台灣各教學醫院的通病,教學的工作往往成為教學部門一小部份對教學真正有熱誠的人的工作,但是,如果醫院中所有的成員,都能在例行的工作中傳承經驗給學員,全體總動員教學,不是更好嗎?
傳統上,醫學教育偏重知識和技能。
在目前知識爆炸的時代中,生物醫學的進步更是一日千里,醫療儀器及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無論教師或學員都必須花很多時間學習,所以習醫過程中偏重知識和技能是必然的,不過,病人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除了醫學知能外,要有憐憫心、同理心,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也要有專業素養和有能力運用資源,提供最適當的醫療照護,但是,是否有同時能教這些稱職能力的工具?
傳統上,醫學教育是最昂貴的。
大家都知道比起文、法、商學院的學費,醫學院絕對是最貴的,而且國內外皆然,從顯微鏡、圖書、期刊、標本、模型,到解剖實驗室、動物實驗室和臨床技能中心,都需要龐大的經費及資源,醫學院被歸類為專業學院 (Professional School),是以傳授用之於社會的專業能力為主,而不是單純的學習基礎知識,或以學術研究為重心,但是,是否有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又不太花時間的教學方法?
美國的醫學教育在卡內基基金會1910年出版《The Flexner Report》後,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導致全美國半數的醫學院關閉,但卻也確立了醫師培訓的標準;台灣的醫學教育改革,在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TMAC)成立並且開始評鑑後,也曾如火如荼的推進,無論教學方法或評量都朝多元發展,在教學醫院的實習,也有更多的機會,可經由教師的現身說法,達成模仿身教的學習效果;不過,是否能找到一種兼具評量的教學方法,經由直接觀察學員與病人之互動溝通,可以讓所有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都可以在不責難、不羞辱的氛圍中,同時指導學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使用方便、不太花時間、又不太昂貴?
接觸到mini-CEX是一種偶然,但是了解它之後,那一種如獲至寶、喜出望外的感覺,至今記憶猶存。雖然mini-CEX仍有一些缺陷,但它幾乎具備了上述的需求;雖然它無法取代現行的教學方法,但它應該可以彌補傳統的瑕疵,就是在這種信念下,我們開始建置並推廣它,過程中除了軟硬體及資源的投入外,階段性的推廣策略、整合性的經營模式,都是不同的挑戰,很幸運的,雖然它不是官方規定的必備方法,這十年在中國醫藥大學及附設醫院的支持,全體工作伙伴的努力下,台灣九七%的教學醫院都已經在使用mini-CEX了,稱這段過程為「傳奇」是感恩多年來支持mini-CEX的所有臨床教師及學員,至於這本記錄性的書,主要的目的還是期望從醫學教育紮根,籍著執行mini-CEX,培育更多稱職的醫師及醫事人員,大家共同努力,提昇醫療照護品質、促進全民健康。
陳偉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