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年,成功地建置嶄新的醫師培訓教育課程,並推廣至海峽兩岸的傳奇故事。
◎臺灣mini-CEX之父陳偉德教授第一手詳實記錄。
◎兩岸醫學教育交流專業觀察
這是一本介紹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副校長,從美國引進「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以直接觀察學員例行的醫療行為,並由教師給予評量與回饋,彌補臨床醫學教育長久以來欠缺的一對一師徒制的教學方式,從建置、推廣、創新、跨海、到其效益深受海峽兩岸醫學教育界推崇,翻轉醫師培訓從「聽其言、信其行」,到「聽其言、觀其行」的傳奇故事。
本書不僅是介紹一種成功教學方法的經驗記錄,對所有從事教育的人員,都可以學習如何爭取經費、設計課程、創新改進、進而做學術研究、發表論文;也可以學習如何貫徹執行、西進推廣,甚至將教學的知識技術,技轉給廠商,成立醫學教育的公司,持續經營傳播,是教育無國界理念的具體實現。
作者坦言,「醫師是被『電』出來的」,日劇《白色巨塔》中,醫院主任帶著一群醫護人員浩浩蕩蕩查房的場景,並不是完全杜撰出來的,主任追問病情、體檢或檢查報告的變化,常會讓住院醫師或醫學生目瞪口呆、臉紅羞愧,過去,脾氣不好的主任甚至會口出髒話、丟病歷,事實上,主任或教師所追問的內容,往住是學員必須知道或不可犯錯的重點,更可能是人命關天的關鍵,但是,是否有維持教學內容但卻不羞辱的教學方法?
美國的醫學教育在卡內基基金會1910年出版《The Flexner Report》後,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導致全美國半數的醫學院關閉,但卻也確立了醫師培訓的標準。
台灣的醫學教育改革,在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TMAC)成立並且開始評鑑後,也曾如火如荼的推進,無論教學方法或評量都朝多元發展,在教學醫院的實習,也有更多的機會,可經由教師的現身說法,達成模仿身教的學習效果;不過,是否能找到一種兼具評量的教學方法,經由直接觀察學員與病人之互動溝通,可以讓所有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都可以在不責難、不羞辱的氛圍中,同時指導學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使用方便、不太花時間、又不太昂貴?
mini-CEX是以上問題的答案之一,雖然mini-CEX仍有一些缺陷,但它幾乎具備了上述的需求;雖然它無法取代現行的教學方法,但它應該可以彌補傳統的瑕疵,就是在這種信念下,作者開始帶領團隊建置並推廣它,十年來已在中國醫藥大學及附設醫院的支持和全體工作伙伴的努力下,台灣九七%的教學醫院都已經在使用mini-CEX了。
臺灣版的mini-CEX.tw整合mini-CEX與DOPS,適用於內、外科系及其他醫事人員,執行時能同時學習醫師及醫事人員之六大稱職能力,但評量不易客觀,所以教師需接受培訓。
這本記錄性的書,主要的目的還是期望從醫學教育紮根,籍著執行mini-CEX,培育更多稱職的醫師及醫事人員,大家共同努力,提昇醫療照護品質、促進全民健康。
好評推薦
mini-CEX 是落實觀察醫學生實習成效的一種優秀工具,若能全面推動,對醫學生實習狀況之瞭解應該更能深入,值得強力去做。──【台灣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
彌補傳統教學只聽學員報告,而未能「觀其行」的缺陷,目前已是世界各國臨床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引進及修訂美國內科醫學會編訂之mini-CEX,不只積極使用於其服務學校之臨床醫學教育,更進一步推行於國內各大醫學中心之臨床教學與訓練中,成效卓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作者簡介:
陳偉德
一九五O年出生,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並被推選為傑出校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營養研究所碩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專長研究領域包括:兒科腸胃與營養學、兒童及青少年肥胖、醫學教育、醫院管理等,發表百餘篇期刊論文,並有專書著作,經常應邀於台灣大陸及世界各地專題演講。陳醫師曾榮獲「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獎」、「杏林獎」、「營養貢獻獎」、「兒科醫學教育貢獻獎」、「星雲教育獎」、「醫學教育研究獎」、「健康促進貢獻獎」、「台灣醫療典範獎」等,在教學、研究、服務上皆屢獲肯定。
吳嵩山
一九五二年出生台灣屏東、祖籍河南商水;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雲林縣特派員、台中縣召集人、《民眾日報》副總編輯兼台中市特派員、望春風廣播電台副台長、雲林家庭扶助中心兒童保護委員、世新大學校友會理事。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新聞總監、台灣省新聞記者協會秘書長。
章節試閱
1、建置
傳奇的故事,就從台灣的一位教授遠渡重洋到波士頓,參加2004年美國醫學院協會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的年會開始…
由於國內對新任醫生及醫學生缺乏臨床演練評量與指導回饋機制,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陳偉德從美國引進,在台灣建置一套直接觀察診療過程後立即給予評量及回饋的教學模式,做為推廣臨床醫學教育和實作評量的工具,以精進醫療品質,開闢出一條學術理論結合實務取向的路徑。
1.1 第一次接觸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美國醫學院協會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在人文薈萃的波士頓舉辦第一一五屆年會,來自世界各地專家學者超過三千六百多人相繼飛抵當地,在初雪紛飛中展開為期六天的議程。
當年的大會主題為「明日的醫師、明日的治療:履行諾言」,會場中唯一來自台灣的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陳偉德。彼時的陳偉德才放下繁重的行政、教學和醫學診療任務,到美國進修醫學教育,除了參訪美國東、西岸的醫學院及教學醫院外,同時趁隙出席重要的醫學教育年會。
這一趟充電之旅不但成為他的醫學生涯中的重大轉折,在日後改變他的一生,並對台灣的醫學教育產生始料未及的影響。
在這場難得的盛會中,陳偉德參與相關醫學專題研討會,深刻體認到唯有落實醫學界所標舉的「病人福址優先、病人自主權、社會正義」三大專業原則,才能確保現在及未來的醫師不負對病患及社會的使命,而更迫切的是在醫師的醫學教育過程中,以言教、身教來整合倫理和專業,讓兩者更具一致性。
在美國,醫學教育已經是一門醫學專科,美國許多醫學院都設有醫學教育科,還有住院醫師完成專科訓練後選擇醫學教育作為次專科,陳偉德觀察,理想的境界是全體醫學院的教師,除了本身的專業科目外,還需要教育學方面的研習,否則就需建立另一套教學制度鼓勵教師,並給予適當的尊重及獎勵,但這些在台灣都還是可望而不可及。
這樣的想法不斷盤旋在陳偉德的心中。然而,在參與二十多場醫學教育研討會的過程中,陳偉德發現美國內科醫學會所發展的「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簡稱mini-CEX),藉由一對一師徒式,由教師觀察學員和病患的臨床醫療行為後,直接給予學員教學回饋,在臨床醫學教育上既是評量也是教學工具。
從二〇〇一年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執行長,致力從事醫學教育改革的陳偉德認為,迷你臨床演練評量不但可以彌補台灣傳統醫學教育,只聽學員的診療報告,而未能「觀其行」的缺陷,也有助於提昇整體醫療品質,因而深深受到吸引。
1.11 小結
二〇一〇年臺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對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的評鑑報告中,出現的這段文字,應該是對建置mini-CEX的最佳結語:「替臺灣引進mini-CEX以及Health Care Matrix的醫學教育先導地位,相信會是一個成功的醫學教育改革的例子。」
2、推廣
「蝴蝶效應」指的是渺小不起眼的事件或現象,可能會扮演具影響性的關鍵角色;即使是一個微小的好方法,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應。
陳偉德領導的mini-CEX工作坊除了在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實施外,並與學校的推廣中心合作,以點、線、面的方式拓展到全國醫學院及教學醫院,遍地開花並產生連鎖效應。
2.1 革命.捲動風潮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五日,陳偉德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台中醫院醫師郭慧亮、蔡宗璋等三人,舉辦了第一場校外mini-CEX師資培訓工作坊。
這場首度在中國醫藥大學以外進行的師資培訓工作坊,從輔仁大學醫學系開跑。
二十六位參與的臨床老師在四個小時的培訓過程中保持高昂興致,工作坊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員平均滿意度為4.3 (從劣到優區分為1至5的評分)。
「這是一件偉大的工程!」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技術中心主任葉建宏欣感受到醫學教育新時代的到來,以往對於實習醫生的臨床診療評量,欠缺制式化標準,臨床教師只能以自己的經驗、憑印象或自由心證打分數。
同時是台灣神經學會秘書長的葉建宏醫師認為,mini-CEX的核心精神在於由老師直接觀察學員操作,當面給予回饋並指導,學習效果自然提升,也讓臨床醫學教育的評量更客觀且常態化。
因為首度舉辦工作坊的成功經驗,繼中國醫藥大學之後,輔大醫學系也採用工作坊的制式教材及教學方式,先後在輔大醫學院以及三家輔大教學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國泰醫院及耕莘醫院)陸續舉辦十餘場工作坊,共計培訓一六九位臨床教師,並在二〇〇六年將mini-CEX作為主要教學評量方式之一。
葉建宏等人同時將工作坊中教師的實際評量結果,與美國內科醫學會的建議評量結果相互比較,試圖觀察東西方文化對於臨床表現評估的可能差異,以及對部分要求重點的看法差異,發現雖然有些評分較高、有些較苛,但看法差異不大,穩定度在可接受範圍內。他的結論是透過此種精簡的工作坊,可以有效凝聚教師間的評分共識。
隨後,葉建宏開始在五、六年級實習醫學生試辦一年四次的mini-CEX評量,證實使用mini-CEX來評量實習醫學生是實際可行的,而且除了傳統的內科學系外,連外科學系也適合。此外,他也發現部份的評量出現疑似「月暈效應 (halo effect)」及不理想的書面回饋,建議需經由持續的師資培育課程,以改善整體評量的品質。
從中國醫藥大學到輔仁大學醫學系,mini-CEX從點的發生到線的連結,從此順利拓展,推廣到全國,富有醫學教育研究熱誠的葉建宏不但是推手之一,日後他更在醫學教育期刊上,發表一系列和mini-CEX相關的研究論文,可說是經驗傳承最成功的範例。
2.11 小結
台北榮民總醫院楊盈盈、李發耀、徐會棋醫師發表在醫學教育期刊15卷第2期的專文,推崇陳偉德教授為「台灣的mini-CEX之父」,他們表示陳偉德教授能對他們的研究,提供寶貴的意見,感到非常的興奮;他們也確信,有陳教授及台灣醫學教育所有團隊的投入及用心,台灣臨床教學及醫療品質的水準必能更上一層樓。
3、創新
創新不必然要像愛迪生發明電燈,也不必然要獲得諾貝爾獎,只要你今天的作為比昨天有進步、比昨天有效率,一點一滴有新的創意,也是創新。
雖然參與mini-CEX的醫護人員,都有高度認同並支持,美中不足的是,基於國情文化的差異,醫護人員多認為台灣應有本土化的mini-CEX,讓臨床操作演練更得心應手、教師評量也更流暢。基於此,二〇〇九年嶄新的台灣版mini-CEX.tw問世了。
3.1 「聽、看、說、做」的工作坊
陳偉德當初將mini-CEX引進台灣時,即著手規劃mini-CEX臨床教師培育工作坊,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書中,也載明將舉辦三場研習會,訓練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和醫學生,以明瞭有關mini-CEX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可是如何規劃培育臨床教師之工作坊要卻煞費周章。陳偉德和團隊所形成共識是僅靠授課無法完全達成目標,研習中最好有互動而且能實作,影像教材因而成為必要的工具。由於美國內科醫學會曾經製作建置mini-CEX的教學模擬錄影帶,陳偉德心想若能獲得這一原始教材,必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經多次交涉都沒有獲得回音。
直到二〇〇五年七月,陳偉德在參與製作錄影帶的Eric Holmboe 醫師的協助下,終於取得,也讓他引進mini-CEX到台灣的心願,向前邁開了一大步。
憑著個人的理念和經驗,陳偉德發展出四小時的工作坊,不同於國外各醫學教育年會中的mini-CEX工作坊,這是完全創新的教學模式。工作坊設定的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為希望學員能夠:認知什麼是mini-CEX、學會直接觀察後給予評量及回饋、具備執行及推廣mini-CEX的技能、熟悉醫師或醫事人員應具備的稱職能力、理解臨床醫學教育及教學評量的範疇,更要能取得mini-CEX的專業教師認證。
工作坊分四階段進行,完全依照「聽、看、說、做」互動式教學原則設計。學員先「聽」有關mini-CEX的介紹,隨後分組「看」三段錄影帶,並提出回饋意見及評量,錄影帶是陳偉德從美國內科醫學會的原始九段教學錄影帶中,選出表現較佳、中等、較差的三段錄影帶供學員討論。
接著各組再次集合,由各組所推出的組長,「說」明各組觀看錄影帶的結論,與參與者分享並再次討論。最後工作坊結束前,再請所有學員觀看另外三段表現各異的原始錄影帶後,實際在mini-CEX小冊上「做」三次評量及回饋。
這種互動式工作坊的模式,頗受參與學員的喜愛。在歷次工作坊結束後的問卷調查中,九成以上的與會者認為對了解或日後實際操作mini-CEX有幫助或很有幫助。雖然此一教學模式延用至今,不過工作坊內容卻隨著國外的研究結果,不斷更新版本,至今已經是第八版。
工作坊在教學內容上的微調,主要為減少種子教師的負荷,分組討論改採同一教室內分兩組,輪流指出錄影帶中學員的優劣表現,同樣有分組「說」明的效果。此外,為了使最後的模擬評量更符合臨床實境,改以一段完整的急診室診療過程錄影帶,取代原本三小段錄影帶,但整個工作坊仍然維持「聽、看、說、做」的原則。
3.10 小結
為了迎接新時代,創新再創新已經是不可忽視的浪潮。Mini-CEX引進國內後,在陳偉德的堅持下,不斷突破原有框架,創造出符合台灣醫事專業評量所需模式,中國醫藥大學也因推廣mini-CEX,獲得二〇一〇年第六屆「國家人力創新獎」,為國內唯一獲獎的專業團體,也是全國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大學。
評審委員推薦的理由之一是:「率先自美國引進mini-CEX醫生培訓制度,並加以推廣到各醫療機構,制度革新並有行動,誠屬不易。」
4、跨海
古時要航行過被稱為「黑水溝」的臺灣海峽,有民謠稱為「六死三留一回頭」;現今要跨海至大陸推廣mini-CEX,已無生命危險,但仍充滿挑戰。
在台灣推廣Mini-CEX廣泛獲得肯定之後,陳偉德受邀前往大陸醫療校院發表專題演講,順勢與大陸臨床醫學教育的培訓和評鑑無縫接軌,希望為精進華人世界的臨床醫學教育盡一份心力。
4.1 天時與地利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八日,中國大陸衛生部與教育部制定《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規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活動的管理,必須保護患者、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並保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對醫學生和試用期醫學畢業生的醫德、醫風及職業素質教育。
陳偉德在中國大陸實地走訪觀察,當時大陸行政領導已經注意到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重要性,深切體認到臨床教育不應只是專業知識和技能,醫德、醫風及職業素質的教育也應列入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甚至通令全國在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起實行,
緊接著為了改革公立醫院,大陸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更在二〇一〇年二月提出《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除了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和主導地位、加快推進多元化辦醫格局、推動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非公有醫療機構外,同時要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在中國大陸推展mini-CEX,時機已到的另一跡象,是二〇〇年五月在《中國衛生品質管制》期刊上發表的「Mini-CEX與住院醫師能力評估」,這篇文章是天津市醫學考試中心的曹偉副主任醫師所撰寫,大部份的內容都引用陳偉德教授在二〇〇五年發表在台灣《醫學教育》期刊的「臨床醫學教育與Mini-CEX」,顯示中國大陸衛生行業的醫學考試專門機構,已經注意到mini-CEX是一種多元評量的工具,可加強住院醫師的臨床能力,進而提高醫療品質。
陳偉德的這篇文章也被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的醫師邊琪等人列為參考文獻,撰寫「淺談Mini-CEX 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的應用」,于二〇一〇年發表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邊琪的這篇論文還獲得二〇一〇年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的優秀論文一等獎。
但要建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提升臨床醫學教育並不容易。而這些都是mini-CEX評量項目的重點,所以陳偉德認為天時、地利似乎已經到位,跨海的時機已到,應該積極尋找推廣的據點和通路。
他因此赴大陸醫院推廣mini-CEX.cn培訓課程,將繁體字的台灣版mini-CEX,轉成簡體字的中國版mini-CEX並不困難,不過海峽兩岸分治多年,很多文字意義已有差異,還是要請大陸醫學教育相關人士略做修飾,修改後的中國版命名為mini-CEX.cn,有別於台灣版的mini-CEX.tw。
陳偉德認為,若能培養醫院的臨床教師使用mini-CEX.cn,以評量學員的臨床學習成效,不僅在評量過程中可以明白學員學習的優缺點,進而提升醫院臨床醫學教育成效,當中國大陸醫院臨床教師都可以有效並正確使用mini-CEX.cn,醫學實習生及住院醫師的訓練自然而然和世界醫學教育進行接軌。
4.9 小結
大陸最早實施mini-CEX的東陽市人民醫院應爭先院長等人,在《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的期刊論文上寫著:「在醫院內科發展Mini-CEX以評估住院醫師臨床能力,可提高醫療管理質量、改善醫患關係,並與國外醫師培訓接軌。通過Mini-CEX在本院內科的實踐和成效可見,在內科住院醫師的培養過程中,積極推行Mini-CEX有十分長遠的意義,通過這一科學測評方法來促進住院醫師能力的培養,可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5、效益
醫學教育和其他教學課程一樣,最難回答的問題是,「效益如何?」利用柯伯屈(Kirkpatrick) 四層次模式,從「反應」「學習」「行為」「成果」來評估mini-CEX的效益,或可一窺究竟。
陳偉德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教師因為要教mini-CEX,都會翻閱教科書或期刋再度學習;另外,約有三分之二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會反思自己的醫療行為。「如果mini-CEX不只能讓學員學習,也能讓老師重新學習專業知能,教學相長,將更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對病患來說就是功德了」陳偉德說。
5.1 醫學生的反應
mini-CEX是一種強調師徒制的教學方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二〇〇五年試辦mini-CEX六個月後,正式在內科、神經內科、兒科及家庭醫學科執行,一〇九位輪調到四科的實習醫學生,在一年後接受問卷調查,回收的八十九份有效問卷(81.7%)顯示,學生平均接受過六.一次mini-CEX評量,有八成遠超過四次的基本要求,甚至有高達十三次的學生。
在開放性問題上,醫學生的回饋多很正向:「每做一次mini-CEX,都讓我對照顧病人有更深的體認」、「可增加執行次數」。多數的學生(56%)認為mini-CEX對臨床醫學教育「非常有幫忙」或「有幫忙」,另有二四%的學生持中性意見,這種結果雖然與預期的滿意程度略有落差,但對一種嶄新的評量方法應在可接受範圍,尤其是mini-CEX的評量結果將列入學生總成績中,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陳偉德等人交叉分析研究,發現反對將mini-CEX成績列入實習總成績的學生,接受mini-CEX評量的次數較少,抱持較為負向的態度,也反應在開放性問題的回饋:「每天都在做的事,沒有必要有mini-CEX,流於形式」,其中也有改進的建議:「醫院須全面性增強事前與病人的溝通」。
問卷中學生對臨床教師的反應,顯示只有九%對臨床教師的評量表示不滿意,另有六.七%對教師給予的教學回饋不滿意,旦絕大多數醫學生對臨床教師的回饋都很感激,也有積極性的建議,如「大多數的教師皆認真教學,尤其是回饋部份受益最多」、「臨床老師應更熟悉評量與回饋教學的技巧」、「結束後可由臨床老師示範一次正確做法」。
醫學生的應雖然與國外調查的滿意程度略有差距,但多數認為是有效的實作評量,參與的意願也高。事實上,所有的意見將做為修訂的參考,使mini-CEX成為可行性更高的臨床教學工具。
5.9 小結
mini-CEX對醫師與醫學生的影響有多大?答案的重點是:到底有沒有改變師生的醫療行為,提昇醫療品質,甚至改變了病人生命的軌道?到底有沒有培育更多稱職的醫師及醫事人員,對社會或國家有幫忙?陳偉德教授和mini-CEX工作坊團隊一面教會一面笑,因為,大家都相信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1、建置
傳奇的故事,就從台灣的一位教授遠渡重洋到波士頓,參加2004年美國醫學院協會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的年會開始…
由於國內對新任醫生及醫學生缺乏臨床演練評量與指導回饋機制,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陳偉德從美國引進,在台灣建置一套直接觀察診療過程後立即給予評量及回饋的教學模式,做為推廣臨床醫學教育和實作評量的工具,以精進醫療品質,開闢出一條學術理論結合實務取向的路徑。
1.1 第一次接觸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美國醫學院協會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
推薦序
蔡長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董事長〉
2001年,中國醫藥大學董事會通過「十年百億」發展計畫,以「積極推動醫學教育的改革」為首要任務,成立「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積極致力於醫學教育改革。醫學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優秀的醫療專業人員,現代的醫學教育比以往更重視臨床教學,不只要培養濟世良醫,老師更要訓練學生「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此書「mini-CEX 翻轉醫師培訓的傳奇」,由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講座教授與公共事務處吳嵩山新聞總監合著,敘述mini-CEX這個重要醫學教育工具在台灣萌芽、發展並推行到國際的整個過程。陳偉德教授就是引進mini-CEX的關鍵人物,2004年他在參加美國醫學院協會第115屆年會中,以專業敏銳的眼光發現當時美國內科醫學會發展的「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在臨床醫學教育上是很好的評量和教學工具。
陳教授決心要將這套教學評量工具引進台灣,返國後,他將整個計畫向我及當時擔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崑巖講座教授報告,我們都非常支持,並且在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醫學教育」雜誌(2005年第9卷第4期)發表《臨床醫學教育與mini-CEX》,讓其他醫學院知道。2005年即開始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教學,補足台灣臨床醫學教育長久以來欠缺的一對一師徒制,直接觀察學員例行的醫療行為的評量與回饋方式。為了讓更多的臨床教師可以學習和運用這項臨床教學工具,陳教授奔波於各地進行mini-CEX工作坊,他以「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原則,巨細靡遺,戮力親為,參與推廣有關mini-CEX訓練工作坊、教育研究並持續創新。
這些努力促成mini-CEX成為新制教學醫院評鑑中,實習醫學生與住院醫師訓練可選的評估方法之一。2010年獲得「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肯定中國醫藥大學引進mini-CEX以及Health Care Matrix的醫學教育改革領先地位,同時mini-CEX.tw也榮獲行政院第六屆「國家人力創新獎」。中國醫藥大學除積極提升教學品質之外,也提升研究和服務品質,2012年首度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大,世界臨床醫學與藥學領域前200大,2015年進步到363名,為全國私立大學的第一名,並且在醫科領域排名第153名,為提升競爭力及永續發展,將持續往「國際一流優質大學」目標邁進。
此書出版,我要特別向陳偉德教授致上最深的敬意和謝意,也要感謝吳嵩山總監的協助,這是本校的光榮,也是我們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動力。我竭誠的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臨床教師,期待大家能夠深入瞭解mini-CEX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並善用這項教學工具,為學生做有效的觀察和回饋,培育更優秀的人才,一起為台灣和全世界人類的健康貢獻。
李文華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早在多年前,即在美國聽聞陳偉德教授的傑出才學成就,去年(2014)至中國醫藥大學就任校長後,有幸能與陳教授一起共事,對他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了更深層的瞭解。 陳教授不僅多才多藝,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他身為小兒科醫師,研究領域涵蓋小兒肥胖、兒科腸胃與營養學,對於醫學教育及醫院管理,更有其豐富的歷練及獨到的見解。陳教授現任本校副校長,曾擔任中國醫藥大學主任秘書、台中附設醫院主任秘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貢獻服務醫界、學界超過30年,其優異的領導能力,乃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整體發展向上提升之一大功臣。
除了幫助校務及醫院發展外,陳教授在醫學教育的改革工作上,更是不遺餘力,在2001年成立醫學系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並擔任執行長,將醫學系課程進行全面性檢討改革,更為台灣成功地引進 mini-CEX(迷你臨床演練評量)。本書正是描述這段陳教授獨具慧眼的經歷,他在美國參加醫學院協會為期六天的年會上,即敏銳觀察到mini-CEX這個以一對一師徒制的方式,可有效加強學習評估的歷程,以病人為本的自主學習方式,這也正是台灣醫學教育迫切需要且適用的臨床評量方法。
mini-CEX在美國已陸續運用在醫學生及住院醫生,台灣能有此套評量制度,對台灣醫學教育界有極大助益,同時對醫病關係的和諧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知易行難、說易做難;陳教授自2005年返台後,開始致力於台灣推廣mini-CEX,從內科拓展到其他專科,從醫師擴及護理、呼吸治療等其他醫事領域皆可適用,更在推廣及執行過程中,不斷檢討創新,將mini-CEX改版為更適合台灣醫療環境的mini-CEX.tw,並設立中國醫藥大學第一家衍生新創企業公司。迄2010年短短5年時間,即因推廣mini-CEX而榮獲「國家人力創新獎」、「台灣醫療典範獎」等殊榮,更是肯定陳教授對於醫學教育制度革新的貢獻。
「mini-CEX 翻轉醫師培訓的傳奇」此書問世,讓人敬佩陳教授在致力提升臨床醫學教育工作上,全心投入且用心經營,最後讓mini-CEX在台灣,甚至兩岸各地遍地開花,稱其為「臺灣的mini-CEX之父」,可謂實至名歸,而這也僅展現了他一小部分的才能。身為他的同事,深感醫學教育改革是需要更多像陳偉德教授這樣有能力、經驗豐富及具前瞻眼光的人才來領導,而本書將其心路歷程娓娓道來,冀望藉此拋磚引玉,並為後輩學習之典範。
黃榮村講座教授〈教育部前部長、中國醫藥大學前校長〉
大凡一件成功的故事背後,都需先有直覺慧眼提出主張,之後實驗修改,接著是累積經驗,再把格局放大作出規模,這一連串的過程可說缺一不可,而在串接的過程中,往往需有一位靈魂人物來掌握全局,然後逐步形成一個傳奇故事。在台灣的醫學改革與醫學教育領域中,過去最被津津樂道的傳奇,莫非是醫界前輩黃崑巖教授,與他一輩子念茲在茲,全心推動的醫學人文教養與台灣醫學院教育評鑑及改革。現在又有一件臨床醫學教育界的傳奇故事正在成形,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小兒科教授陳偉德,在2004年慧眼識英雄,發現了美國內科醫學會的「迷你臨床演練評量」(mini-CEX),並將其引進台灣陸續修訂應用,累積國內臨床院所經驗,逐漸形成氣候。偉德兄不懈其志,充滿熱情,東征北討,不只在醫師診療中廣受歡迎,也推廣到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與其他醫事人員的臨床教育上,成效斐然。秉持醫學教育無國界的理念,他與台灣mini-CEX工作團隊,又將這一套在台灣已證實有效合用的mini-CEX,推廣到中國大陸的醫療院所,引起很大的迴響。
如此這般辛苦努力,轉眼已過十年,反身一看已是規模初具,正是可以在這基礎上大力邁進的時候,因此趁這機會將過去經驗彙總成冊,不失為目前最恰當的作法。剛好偉德兄要在2016年自副校長任上退休,賡續推動醫學教育工作,因此與他過去的老搭檔吳嵩山,一齊合撰這段努力走過的精彩十年,將沿路美麗的風景一一從頭說起,真的就像一則好看的傳奇故事。我更希望經由這本書,能鼓勵更多有志臨床醫學教育的年輕人與有心人,陸續投入這個領域,做出比過去十年更好的佳績,更提升台灣社會的醫療福祉,我想這也是偉德兄心中不曾止息的期盼。祝台灣的醫學教育越來越好!
蔡長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董事長〉
2001年,中國醫藥大學董事會通過「十年百億」發展計畫,以「積極推動醫學教育的改革」為首要任務,成立「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積極致力於醫學教育改革。醫學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優秀的醫療專業人員,現代的醫學教育比以往更重視臨床教學,不只要培養濟世良醫,老師更要訓練學生「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此書「mini-CEX 翻轉醫師培訓的傳奇」,由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講座教授與公共事務處吳嵩山新聞總監合著,敘述mini-CEX這個重要醫學教育工具在台灣萌芽、發展...
作者序
陳偉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傳統上,醫師是被「電」出來的。
日劇《白色巨塔》中,醫院主任帶著一群醫護人員浩浩蕩蕩查房的場景,並不是完全杜撰出來的,主任追問病情、體檢或檢查報告的變化,常會讓住院醫師或醫學生目瞪口呆、臉紅羞愧,過去,脾氣不好的主任甚至會口出髒話、丟病歷,事實上,主任或教師所追問的內容,往住是學員必須知道或不可犯錯的重點,更可能是人命關天的關鍵,但是,是否有維持教學內容但卻不羞辱的教學方法?
傳統上,臨床教學是「聽其言、信其行」。
醫院內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多樣化的,無論是晨會、住診床邊教學、臨床病理討論會、甚至併發症及死亡病例討論會,往往是由學員整理報告,再由教師追問細節,指出缺失,接著教師會教導重點或示範正確的作法,這種臨床教學方法雖已持續百年以上,但有個問題是,學員會依單向的教學就照著做嗎?學員面對病人所做的是正確嗎?「聽其言」之外是否需要「觀其行」?
傳統上,臨床教學是醫院教學部門的事。
教學醫院的三大任務是教學、研究、服務,研究有論文的質量可評量,服務有看病的業績可計算,唯獨教學不僅評估困難,而且需要長時間才看得出成效,所以「重服務、重研究、輕教學」成為台灣各教學醫院的通病,教學的工作往往成為教學部門一小部份對教學真正有熱誠的人的工作,但是,如果醫院中所有的成員,都能在例行的工作中傳承經驗給學員,全體總動員教學,不是更好嗎?
傳統上,醫學教育偏重知識和技能。
在目前知識爆炸的時代中,生物醫學的進步更是一日千里,醫療儀器及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無論教師或學員都必須花很多時間學習,所以習醫過程中偏重知識和技能是必然的,不過,病人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除了醫學知能外,要有憐憫心、同理心,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也要有專業素養和有能力運用資源,提供最適當的醫療照護,但是,是否有同時能教這些稱職能力的工具?
傳統上,醫學教育是最昂貴的。
大家都知道比起文、法、商學院的學費,醫學院絕對是最貴的,而且國內外皆然,從顯微鏡、圖書、期刊、標本、模型,到解剖實驗室、動物實驗室和臨床技能中心,都需要龐大的經費及資源,醫學院被歸類為專業學院 (Professional School),是以傳授用之於社會的專業能力為主,而不是單純的學習基礎知識,或以學術研究為重心,但是,是否有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又不太花時間的教學方法?
美國的醫學教育在卡內基基金會1910年出版《The Flexner Report》後,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導致全美國半數的醫學院關閉,但卻也確立了醫師培訓的標準;台灣的醫學教育改革,在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TMAC)成立並且開始評鑑後,也曾如火如荼的推進,無論教學方法或評量都朝多元發展,在教學醫院的實習,也有更多的機會,可經由教師的現身說法,達成模仿身教的學習效果;不過,是否能找到一種兼具評量的教學方法,經由直接觀察學員與病人之互動溝通,可以讓所有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都可以在不責難、不羞辱的氛圍中,同時指導學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使用方便、不太花時間、又不太昂貴?
接觸到mini-CEX是一種偶然,但是了解它之後,那一種如獲至寶、喜出望外的感覺,至今記憶猶存。雖然mini-CEX仍有一些缺陷,但它幾乎具備了上述的需求;雖然它無法取代現行的教學方法,但它應該可以彌補傳統的瑕疵,就是在這種信念下,我們開始建置並推廣它,過程中除了軟硬體及資源的投入外,階段性的推廣策略、整合性的經營模式,都是不同的挑戰,很幸運的,雖然它不是官方規定的必備方法,這十年在中國醫藥大學及附設醫院的支持,全體工作伙伴的努力下,台灣九七%的教學醫院都已經在使用mini-CEX了,稱這段過程為「傳奇」是感恩多年來支持mini-CEX的所有臨床教師及學員,至於這本記錄性的書,主要的目的還是期望從醫學教育紮根,籍著執行mini-CEX,培育更多稱職的醫師及醫事人員,大家共同努力,提昇醫療照護品質、促進全民健康。
陳偉德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傳統上,醫師是被「電」出來的。
日劇《白色巨塔》中,醫院主任帶著一群醫護人員浩浩蕩蕩查房的場景,並不是完全杜撰出來的,主任追問病情、體檢或檢查報告的變化,常會讓住院醫師或醫學生目瞪口呆、臉紅羞愧,過去,脾氣不好的主任甚至會口出髒話、丟病歷,事實上,主任或教師所追問的內容,往住是學員必須知道或不可犯錯的重點,更可能是人命關天的關鍵,但是,是否有維持教學內容但卻不羞辱的教學方法?
傳統上,臨床教學是「聽其言、信其行」。
醫院內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多樣化的,無論是晨會...
目錄
0、楔子
1、建置
1.1第一次接觸
1.2授權移植台灣
1.3 mini-CEX是什麼?
1.4為何需要mini-CEX?
1.5工作坊凝聚共識
1.6試辦mini-CEX
1.7 mini-CEX的洗禮
1.8標準化執行流程
1.9病人扮演重要的角色
1.10 mini-CEX的優缺點
1.11小結
2、推廣
2.1改革.捲動風潮
2.2台灣頭到台灣尾
2.3幕後英雄及英雌
2.4 mini-CEX工作坊之最
2.5評鑑基準推波助瀾
2.6教學醫院臨床教師的回饋
2.7護理師的mini-CEX
2.8呼吸治療師的mini-CEX
2.9藥師的mini-CEX
2.10其他醫事人員的mini-CEX
2.11小結
3、創新
3.1「聽、看、說、做」的工作坊
3.2整合DOPS到mini-CEX
3.3從mini-CEX 到mini-CEX.tw
3.4 mini-CEX評量標準
3.5培訓進階師資
3.6自拍模擬教學錄影帶
3.7 mini-CEX對教師的影響
3.8技術知識的衍生創業
3.9衍生公司的經營
3.10小結
4、跨海
4.1天時與地利
4.2登陸東陽市人民醫院
4.3 mini-CEX.cn之實作演練輔導
4.4北京醫學教育學會轉植深耕
4.5上海復旦醫管公司接棒
4.6上海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全面實施
4.7 mini-CEX.cn遍地開花
4.8大陸醫學教育改革迴響
4.9小結
5、效益
5.1醫學生的反應
5.2臨床教師的反應
5.3醫學生的學習成效
5.4臨床教師再學習的成效
5.5教學醫院的行為改變
5.6醫學教育研究的成果
5.7歐美醫學教育學會宣揚的成果
5.8被認同及鼓勵的成果
5.9小結
00、後記
0、楔子
1、建置
1.1第一次接觸
1.2授權移植台灣
1.3 mini-CEX是什麼?
1.4為何需要mini-CEX?
1.5工作坊凝聚共識
1.6試辦mini-CEX
1.7 mini-CEX的洗禮
1.8標準化執行流程
1.9病人扮演重要的角色
1.10 mini-CEX的優缺點
1.11小結
2、推廣
2.1改革.捲動風潮
2.2台灣頭到台灣尾
2.3幕後英雄及英雌
2.4 mini-CEX工作坊之最
2.5評鑑基準推波助瀾
2.6教學醫院臨床教師的回饋
2.7護理師的mini-CEX
2.8呼吸治療師的mini-CEX
2.9藥師的mini-CEX
2.10其他醫事人員的mini-CEX
2.11小結
3、創新
3.1「聽、看、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