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8 項符合
如果常常這樣的話…的圖書 |
如果常常這樣的話… 作者:斎藤 多加子 / 譯者:陳珊珊 出版社:維京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49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221 |
momo購物網 |
生活教育 |
$ 221 |
樂天書城 |
國際觀 |
$ 238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246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46 |
iRead灰熊愛讀書 |
學齡前幼兒 |
$ 252 |
金石堂 |
生活自理 |
$ 252 |
三民網路書店 |
親子共讀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媽媽,我喜歡挖鼻孔,因為說不定會挖出鑽石唷!
困擾親子間的教養老問題,現在有新妙計了!
看到洞就忍不住想摳看看……那麼挖鼻孔吧,好舒服呢!不過被媽媽看到的話,一定要挨罵了。
除了挖鼻孔,我也喜歡吸手指、摳肚臍、拉耳朵還有踢玩具。可是為什麼大人們都說不可以呢?不過,越是不可以,我越想嘗試!嘻嘻。喔對了,我也不喜歡刷牙,你們不要再叫我刷牙了。為什麼人一定要刷牙呢?
寶貝,如果你常常拉耳朵的話,耳朵會變得超大一片唷!
媽媽,可是如果我常常拉耳朵的話,說不定能變成小飛象,飛在天空中……
讓家長更懂孩子的想法,使孩子了解培養良好衛生的重要。從此,改正不良習慣,不再是家長頭痛、孩子抗拒的問題。
※貼近生活與教養:每對親子間都有過的經驗,同時給雙方新建議,不再需要大吼大鬧來互相抗衡。
※同理心的建立:分別從孩子與家長的兩角度切入,彼相傾聽、理解對方,進而改善互動方式。
※幫助孩子建立衛生習慣的概念。
※內容蘊含「談話術」:隨著主角的對白,讓家長掌握住和孩子溝通的祕訣。
※使用黏土材質呈現,十分新穎;將主角置於空白頁面正中央,設計強烈,十分聚焦。
※左頁為圖,右頁為文字;像是大人和孩子一來一往對答,流暢、富有動態感。
編輯資訊
用「同理」一起相輔成長的親子「心」概念:大人學習當個更棒的爸媽,孩子學習成為更好的人。
曾經在一次親子團體活動中,聽一位資深輔導老師分享:大人往往忽略孩子的身心成熟度,因此忍不住以過高的標準和方式要求孩子;而孩子以為大人不被約束所以是自由的,嚮往大人生活之餘,尚未盡情享受童年,便時時刻刻期待長大的那一天,可是沒想到所有長大的孩子,都在懷年童年的無憂無慮。而老師所下的結論,則是非常棒的一句話:「別急著讓孩子長大,也別讓孩子急著長大。」
是的,這其中所要傳達的,就是「尊重」、「同理」。
近幾年,臺灣教養觀念中有很大轉變,開始仿效歐美國家的孩子自主教育。然而因為目前作為新手父母的一代,尚未親身體驗過自主教育、正處在摸索階段。過程中,會不自覺的將小時候接收到的威權思想與手段,和「訓練自主」混雜一起進行。例如:思想上我們希望孩子「自己吃飯」卻會因為孩子拒絕吃飯而勃然大怒:「不吃我就收起來!」而最後,不禁要問:我們究竟是要孩子獨立還是服從?
尊重與同理孩子並非縱容孩子,而是選擇同時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再使用最貼近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分辨是非。這也是日本在親子教育上提倡的,要說到孩子心坎裡,孩子才能接受大人的建議,而不是接受命令;並且,這也是蒙特梭利教育強調的:「在容許範圍內,給孩子選擇;用清楚且正向的話語,讓孩子更有自信也更加理性。」。
《如果常常這樣的話…》裡,大人對孩子所說的話不再只是「不可以!不要!」,而是用對待朋友的方式,讓孩子對可能產生的後果有一定概念(在此又加入誇大想像的元素,貼近孩子常有的天馬行空想像)接著提出其他替代方案,使孩子發現「原來有更好的選擇」。像是:「如果常常挖鼻孔的話,鼻孔會變超大的喔!還是拿衛生紙,用兩隻手擤吧~」然而,家長提出建議的同時,孩子心裡一定還是有不一樣的聲音在抗議著,如同畫面中的小角落同時會有一個孩子的內心獨白說:「可是挖鼻孔好舒服耶!」這句話即是造成孩子不聽規勸、持續挖鼻孔的原因。雖然作者並沒有更進一步提出答案:「挖鼻孔很舒服沒錯,但鼻子擤乾淨更舒服喔!」不過卻也是丟出一個源頭,令家長想一想:若孩子的本意是因為挖鼻孔很舒服,並非故意不守規矩,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直接說「不可以!」,而我們又會用什麼樣的回答來回應這樣的想法呢?
這是一本相當值得家長和孩子反覆閱讀的繪本,讓家長透過不停的思考和練習,去找出最有效的話語令孩子明白行為的正確與否;當然,讓孩子了解,其實腦海中的那些感受與想法,大人們都知道了,不過有更好的方式可以選擇,那麼就試試看吧!如此一來,親子關係想必能夠更加和諧,而除此之外,當大人率先學會傾聽與諒解,孩子們必然也可以學會在人際間理智溝通和貼心對待。
作者簡介:
斎藤 多加子 SAITOU TAKAKO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科、美國波士頓美術館附屬學校、塔夫茨大學。曾擔任情報雜誌「ぴあ」的美術記者,現為黏土藝術創作家,著作有《如果常常這樣的話》(維京出版)、《真的會變成這樣唷……》(暫譯,PHP出版),其中《如果常常這樣的話》在韓國、臺灣、中國…等陸續出版,廣受好評。
譯者簡介:
陳珊珊
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碩士,主修日本國語教育中的兒童文學。曾任教輔仁大學日文系十年,現為專職媽媽。
從前每天為學生講課,現在每天帶領兒子認識所有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一切。不管角色如何變換,始終熱愛日文,喜歡日本文化,並積極追尋事物的本質;渴望能持續介紹讀者們好看的作品,溫暖大家的心。主要譯作有《黃色水桶》、《天鵝絨兔子》、《巧克力戰爭》、《神話傳說迷宮》、《自然遺產迷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