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釐清錯誤觀念,正確認識淋巴癌
過去十年來,惡性淋巴癌一直高居國人血液惡性腫瘤的榜首,每年新增的案例數約略為三千人,十分可觀,因此,正確地認識淋巴癌,以及瞭解其後續的治療方式等重要性相對來說自然提升許多。
過去因為可選擇的藥物或處方有限,不同類別的淋巴癌都必須接受類似的治療,使得臨床醫師並不熱衷於找出病患罹患之疾病的確切分類。但由於分子診斷技術的日新月異,單靠型態學上的分類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臨床上治療及預後的需求,故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八年及二○一六年分別依照新發現的分子特徵,提出新的分類方式,使得惡性淋巴癌的分類變得複雜許多。這些劇烈的變化,不僅對病人有深刻的影響,對臨床及病理科醫師亦造成相當的壓力。
受限於國內臨床分子診斷技術並不普及,導致一些特殊形態的淋巴癌無法獲得確診,也因此無法正確評估病人的預後。但是隨著新發現的分子標的逐漸增加,我們所能使用的標靶藥物也突飛猛進,找出淋巴癌的分子特徵並將其正確分類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為這攸關病人是否能夠接受最恰當的治療。
筆者過去十年一直從事淋巴癌的研究,並在二○一四年至美國希望之城(Cityof Hope)癌症中心進修半年,鑽研淋巴癌的治療。回國之後,有感於國內淋巴癌分子診斷技術的不足,在院內長官的大力支持之下,於所服務的部立雙和醫院逐步建立起多項重要的檢測,讓國內患者可以得到更精確的診斷,並隨之建立起淋巴癌的本土流行病學資料。
這本書是筆者的一些臨床經驗分享與交流,希望能讓國內的民眾對淋巴癌有概括的認識,也希望能夠釐清一些錯誤的觀念,讓大家都能對淋巴癌有正確的認識。
最後,筆者才疏學淺,還望諸位血液學的先進前輩不吝指教。
蘇勇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