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也學老莊那樣飛
張嘉驊
關於先秦哲學,我一直有個想法:儒、墨兩家都是在教我們走路,而道家是在教我們飛。
這當然是一種比喻,而它還能帶出更多的比喻。
儒家的核心主張之一是「克己復禮」,其中的「復」,一般解釋為「履」,換成白話就是步步為營的實踐。如何步步為營?自然少不了兩隻腳。
墨家倡導兼愛非攻,為救世的理想而奔走,墨子的「摩頂放踵」更成為整個學派最明顯的象徵標誌。其中的「放踵」,就是走路走到腳跟都受了傷。
道家的「道」,本義是道路。乍看之下,道家應該跟走路最為相關,然而 道家在哲學上卻沒那麼強調人在這個世界上,要為了什麼規矩或目的而行走, 反而把眼光放到了天空,甚至延伸到渺渺茫茫的宇宙。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宣稱,那個無法用一般言語說得出來 的道,「玄之又玄」,是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裡頭蘊藏著所有事物之所以存在和消亡的祕密。
在中國哲學裡,這是一條有別於儒、墨兩家的新路徑。不能不說老子在這 裡所提供的圖景,既驚人又迷人。同時,我們也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一個人 假若還在地面上亦步亦趨的跟著什麼東西走,甚且爬得像蟲似的,那麼他絕對 無法到得了那裡。要去那裡,就得飛!
古人似乎早就看穿了老子這個人,點出老子具有飛行的本事。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孔子有一次去拜訪老子,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 孔子告辭後,對弟子談起他這次會見老子的感想,說:「鳥,我知道牠能飛;魚,我知道牠能游;獸,我知道牠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子罩住;會游的可以用絲 線釣起;會飛的可以用箭射下。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牠是乘著風雲飛上天的。今天我所見到的老子,難道就是一條龍嗎?」
也有人考證後提出,孔子其實從來沒有見過老子。《史記》的這段記載, 根本就是一則「烏龍爆料」。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得說,孔子的那番描述,對 於老子的刻劃可真是準得不得了!沒錯,老子就是一條會飛的龍,他不只會飛,而且不像普通鳥兒那樣飛!
道家的第二號人物是莊子,他在自己的學說裡,更是把飛行的意象和求道 這件事緊扣在一起。《莊子》開篇出現的便是一隻由鯤化成的大鵬鳥,而這隻 大鵬鳥的背不知有幾千里寬,當牠從海上乘風飛起的時候,那飛翔的雄姿也不 知嚇壞了多少人。
在《莊子》一書裡會飛的人物可不少,但認真說起來,飛得最好的應該是 那位住在姑射山的神人。他乘著雲氣,駕著飛龍,遨遊在四海之外。飛得最美 的卻是那隻相當著名的蝴蝶,因為牠飛得連莊子都不曉得自己是在夢中變成蝴 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他。
總之,莊子的書肯定能證明我說的話——道家是在教我們飛!否則莊子何 必這麼強調「逍遙遊」呢? 但說實話,道家的這種飛行本事,可不容易學會。 你的心,是不是可以如山谷般「虛靜」?
你的姿態,是不是可以如水般「柔弱」?
你是不是總掛懷自己在世間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名和利,以致無法真正「忘 卻」自己的重量呢?
年輕時,我剛接觸老莊,自以為將他們的書籍努力鑽研後,也可以具備展 翅飛翔的能力,哪曉得愈學愈沉重,差點被他們思想的厚度壓得喘不過氣。後 來經過了歲月的磨練,我調整了學習的態度,懂得用生命去體驗和對話,然後 拍拍自己的臂膀,這才有了準備起飛的樣子。
很慶幸能有機會寫這本書。寫這本《水最柔弱也最強》,說是給青少年朋 友們做個閱讀老莊的指引,其實也是認真在反省自己漫長的「學飛之路」。因 此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很不一樣。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參考了陳鼓應、王邦雄、傅佩榮和楊儒賓等多位著名 學者的著作,在此謹表示敬意和謝意,也將參考書目列在書後。
同時,感謝出版社和繪者對此書的編輯和插畫所做的努力。
願讀者讀了這本書,都能認識到老莊那不同凡響的「飛行術」,讓身體變得輕盈,也學老莊那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