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局長 李鎮洋
您是否會覺得氣候變遷很遥遠,「不干我的事」?告訴您,全球正在暖化,隨之而來的極端氣候,正在臺灣這塊實島頻繁上演,災難,隨時都有可能在你我身旁發生。
臺灣處在颱風侵襲路徑上,加上季風的影響,原本就容易發生豪大雨,如今更因氣候變遷,讓坡地災害、崩塌、土石流等災情頻傳,規模也有益發嚴重的趨勢。一旦發生山洪爆發致使房屋遭冲垮,就會讓許多人無家可歸,舉凡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民國104年蘇廸勒颱風等災害所帶來的傷痛,讓許多人至今都難以抹去。
為了避免災難一再重演,本局成立土石流防災中心,進行預警監測及整治工程,同時開發出土石流防災應變APP,可讓民眾即時掌握氣象、降雨、警戒發布等土石流防災資訊,在災難來臨前及時做好準備。
未來十年,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的,可能是更嚴峻的極端氣候考驗,讓他們獲取正確的水土保育觀念及知識以應付未來的環境變化,是我們的責任。
明年民國110年為水保局成立60週年,在此前夕,我們希望能透過繪本讓孩子們認識風災、土石流的可怕,並且了解自主防災的重要性。就像書中小恩的爸爸小時候種下的小樹,
多年後枝繁葉茂,我們也希望在下一代心中,種下水土保育的種子,期盼水保的觀念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茁壯、成為守護臺灣這片美麗土地的力量。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分局長 簡俊發
家,是每個人心中最安全的堡壘。
然而,每當豪大雨來襲。居住在台灣山區的部分居民,總是擔心滾滾而下的土石流,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淹没村落、吞噬家園……,就像這本書《回家的路》小恩爸爸兒時的夢靨那般。
為了降低家園因暴雨而一夜消失的恐懼,政府已針對大規模崩塌重點區進行調查及整治,而如何讓我們的國民一同好好守護臺灣這片土地,更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因此,落實全民環境教育是水保局相當重要的任務。
改變,首先從教育扎根做起,而環境教育從越小的孩子開始著手越好。近年來水保局持續以繪本、行動劇等方式來教導國小學生,讓他們透過活潑、多元的教學方式,學習尊重環境,並且懂得關心周遭人與土地,獲得良好成效。水保局希望從小學生開始,慢慢將水土保育的觀念擴及父母家人與身旁親友,讓教育推廣有加乘的效果。
臺灣未來的氣候走向,將面臨劇烈氣候變遷;降雨也會越來越不平均,暴雨、乾旱的情形將無法避免,這些都是我們得去面對的環境改變,也因此,透過水保教育所要推動的環境教育價值,更顯重要。
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如何守護我們的母親大地,懂得永續保育水土資源,就是對水土保持教育向下扎根的最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