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跟著教父這樣烘豆,安啦
各位若長期閱讀史考特.拉奧(Scott Rao)的文章與書籍,大概都會對他的用字遣詞有種熟悉感。從最早期的《Espresso Techniques》(臺灣未出版)、《咖啡烘豆的科學》(The Coffee Roaster’s Companion)、《咖啡沖煮的科學》(Everything but Espresso),到現在這本《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都為了精準描述現象,採用了獨特的語彙。例如手沖時堆在濾紙高處,而沒持續被沖煮水萃取的高掛風乾咖啡粉(high-and-dry grounds);咖啡粉接觸熱水之後,那堆充滿泡泡、咖啡渣與沖煮水的咖啡漿(slurry),這些字眼,對咖啡師而言都非常生動。尤其當《咖啡烘豆的科學》出版後,豆溫上升率(Rate of Rise, ROR)與「發展期比例」(Development Time Ratio, DTR)開始成為眾人交換烘豆心得時必備的基本術語,也提高了討論的精準度。
烘豆一直都是各種咖啡實作教育訓練中,詢問度最高的課程;很多獨立咖啡店,終究希望走向自家烘焙店的模式。撇開成本因素不談,透過烘焙過程的能量傳遞,讓咖啡生豆( green coffee)熟化、傳遞出美味香氣,便能為自家咖啡豆品牌添加獨特的簽名,與此同時,在家烘焙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然而,如同書中所言,大部分烘豆師都不具化學背景,烘焙過程的化學與熱力學,也非一般人能輕易參透。正因為這些陌生,讓烘豆除了科學外,更添加許多神祕。想破除這樣的未知就得累積烘焙過程中的大量數據,然後不斷判讀、尋找模式。
這本《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詳述了作者歷經許多烘焙鍋次後所歸納出的操作總結。拉奧在本書使用的說法大多是:「想烘出好喝的咖啡豆, 我非常建議你照我的方式做。」而不是「這個世界很大,我支持任何可能性。」也正是因為拉奧會在建立框架後持續驗證、修正,此書也就直接封鎖了許多開放式的操作,如此一來,讀者便能更放心且心無旁騖地理解作者建議的烘焙架構。
烘豆機製造是個成熟的技術,進口的選擇眾多,但由於製作門檻以臺灣的工業能力來說不算困難,市場亦充滿各式規格與預算區間的商品,可供烘豆者選擇。就算手邊的烘豆機原廠沒有配備給你理想的測量裝置,你還是可以到電子材料行購買零件、自行改裝,最後接上電腦,灌好記錄軟體,進行自己的數據蒐集。然而數據判讀是件苦差事,一旦沒做好,就可能倒因為果,提供錯誤方向。假如你是初學者,《咖啡烘豆的科學》適合建構對烘焙的認識;這本實作聖經,則更適合所謂「數據富翁」們,透過每次烘焙所建立出來的數據,觀察細節與趨勢,進而找出潛在的問題點。拉奧會給你幾個不含糊的曲線觀察方向,有助於加速改善烘焙結果,並將關鍵數字簡化成重點,反覆強化讀者對這些數據的認識。
就我對拉奧的理解,他相當注重ROR與DTR的數據呈現,並相信好的烘焙有兩個要點:要有緩降但是不能是負數的豆溫上升率曲線(ROR curve),以及發展時間與總烘焙時間的比例(即DTR)。就實際操作來看,「ROR 維持逐漸下降,但不可是負數」,是多數烘豆師可接受的部分(不然咖啡喝起來會呆板),DTR則不然。我記得在《咖啡烘豆的科學》一書問世時,拉奧提出的發展期比例範圍,引來許多的爭議。他建議將DTR控制在20~25%內;當然他也不否認有些極端狀況的發生,例如極淺烘焙,但對大部分的烘豆者而言,這是一個很有幫助的範圍。除此之外,書中也揭露許多軟硬體的選擇與安裝建議,而這樣的建議是來自於一位接觸超過三百台烘豆機的教父級作者,著實令人安心。
以商用烘焙來說,好喝是一回事,穩定生產又是另外一回事。本書花了相當多的篇幅討論如何穩定重現。我想每個烘焙者都承認自家作品有烘焙誤差存在,而誤差越小、重現度越高,肯定是越好。書中提到許多改善誤差,與預測即將發生偏差的方法與修正;有了這些技巧後,最重要的是系統的穩定,包括硬體與環境改善,以及一些撇步的分享。書中也提到了修正版的暖鍋建議步驟,可大幅減少前幾鍋烘豆機蓄熱不足所產生的溫度數據回饋失準,同時兼顧能量浪費的最小化;亦探討了非常實用的鍋與鍋之間的鍋間流程(Between-Batch Protocol, BBP)與整日的烘焙排單技巧。
市場上一直都有出版新的咖啡烘豆書籍,然而大部分都只是點到為止,提供的進階資訊少之又少,要不就是穿插著無法有效說服人的神祕法則或過時觀念。當然也有很多厲害的文獻,只是呈現方式是我無法理解的化學與熱力學原理,閱讀起來相當生硬,收穫量也變得極低,實在可惜。我必須坦白說,儘管已在業界工作了18年,也自認為市場提供了相當品質的烘焙豆,但當我讀到這本《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時,還是獲得了許多啟發。儘管書裡有些觀念與我認識的烘豆手法不太相同,但我很願意好好地改裝我的烘焙記錄設備,然後用心地使用拉奧提供的法則,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陳俞嘉,逢甲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畢業,於2003年創立mojocoffee,開始對精品咖啡的探索。店內大小咖啡事樣樣經手,但也因此更堅持貫徹以科學邏輯的方式,來讓咖啡沖煮與烘焙知識具傳遞性。持續擔任生豆公司採購顧問,以及臺灣各級生豆評鑑裁判,致力推廣國內外好咖啡。)
臺灣版作者專序
讓我帶領你克服烘豆難關
各位臺灣的讀者大家好,《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如今推出了中文版,能將這本書推廣給各位,我為此感到很興奮。大家應該很好奇,為何我的第一本烘豆書《咖啡烘豆的科學》已如此成功,我還要再寫第二本烘豆書?
最簡單的答案是,《咖啡烘豆的科學》也許可以說是第一本關於專業咖啡烘焙的書籍。該書的目標包括開啟各種關於烘豆的討論、介紹業界的共同詞彙與概念,以及讓烘豆師彼此的討論能變得更容易,藉此建立相關基礎觀念。
如今該書已出版了好幾年(編按:《咖啡烘豆的科學》英文版於2014年出版),我想也該是時候,再推出一本有更多詳盡步驟介紹、提及更多關於機器設定、烘豆技術細節的專書。與此同時,我也想與各位多分享一些在過去數年間,我對控制烘豆曲線、避免焦燒與增進烘焙發展的心得。
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是我在實際操作了如此多台烘豆機之後,有無特別想要分享的經驗?就我的觀點來看,如果各位迄今只用過一台烘豆機,當你做了某些影響較大的調整時,將很難知道其中的因果關係是只會發生在自己的烘豆機上,還是發生在所有烘豆機上?但是,當你擁有了許多不同烘豆機的使用經驗後,像我目前大約已操作過了四百多台(編按:本篇序文寫於2021年7 月),就能清楚辨識到哪些是烘豆過程的共同現象,哪些則是特定機器才有。這樣的體驗對我的工作有很大幫助,不論是在掌握各式烘豆機,或是更深入了解咖啡烘焙等,都使我獲益匪淺。
至於在烘豆的過程中哪個部分最為棘手?我想,應該許多人都認同,烘豆過程的一爆豆溫上升率曲線,大概就是最難掌控又最令人沮喪的部分。更困難的是,豆溫上升率曲線的驟降有時特別難以修復,我們也都為此掙扎過。我試著在《咖啡教父史考特烘豆實作聖經》裡寫出如何處理這項挑戰、它代表了什麼,以及如何使之復原,這亦是本書的一大重點,我也會帶領各位一同克服難關。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本新書。
史考特.拉奧(Scott Rao)
審訂者的話
史考特.拉奧的進階烘焙論
很高興看到方言文化繼上一本《咖啡烘豆的科學》後,很迅速地接續出版了這本書——史考特.拉奧探討烘豆的第二本書。
基本上,這本書較像是他前作的延續及補充。就如同他開宗明義寫說是給烘豆老手的一樣。我個人也強烈建議讀者,須先讀過《咖啡烘豆的科學》,或至少已熟悉基本的烘豆實務流程與部分觀念(例如已了解如豆溫上升率、發展期〔development time〕這類的詞彙)。這不是一本從零開始的初學者手冊,而更像是他烘焙論述的進階。
關於拉奧的烘焙觀念,在前作中就已體現成一句「逐漸緩降的豆溫上升率」,在本書則有更多補充,例如對過程中的驟降(crash)、反彈(flick)之類的應對,甚至是對付極端狀態時提前採用降火(gas dip)手法。這種烘焙模型主要建基於在烘焙初期供應較大的熱能,並隨烘焙進程逐漸調降火力,在本書中也有更具體的執行細節。
其他要點還包括挑選設備的建議與調校、穩定生產的鍋間管理、品質檢測等。原則上,全書內容探討所及,幾乎已經是要開啟一門烘豆生意在生產端所需注意的整套流程,不僅僅是烘豆技術的教學,還有更多管理的思維在裡頭。
無論你是不是拉奧的「信徒」,一般烘豆師確實很難有操作數百台烘豆機的經驗,且位在不同區域環境(例如書中提到的寒冷地區)。能在各類機型、環境裡,找到、歸納出一種通用的法則,絕對具有一定的價值,且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努力及成果。但也提醒部分新手,拉奧提倡的「逐漸緩降的豆溫上升率」即便受到許多人的認同,但並非一種烘焙定理。姑且不論所謂的「好喝」本身牽涉了更複雜的美學判斷,拉奧在本書許多章節中也保留了諸多容錯、調整空間,甚至例外狀況(例如北歐淺焙的某型態驟降)。
追根究柢,拉奧旨在提供一個可通用的簡單框架(雖然已經很不簡單),能監控、能管理、能盡可能穩定品質又好喝的方法。而我們都知道,若想同時兼顧許多面向,犧牲在所難免,但能將自己的烘焙心得歸納整理成簡單的一條原則,已是許多師字輩的目標。
倘若撇開烘豆技術,改以咖啡發展史的觀點,我們或許能看到拉奧更為巨大的貢獻:他念茲在茲、一貫地在推動咖啡產業的現代化,從烘豆到沖煮,導入科學化的觀察點或運用科技來建置管理。如今的各種咖啡設備如烘豆機,也都逐漸將數據監控設備視為標準配備。
實際上,這十多年以來,不論是進口或是國產品牌的烘豆機、義式機,甚至我自己前陣子在網路上想找台美式咖啡機,都能意識到機械與數位時代的演進。 透過這些現代化的設備與觀念,如今我們確實已能更精細地調整、更穩定地(甚至是自動)生產、更快速地烘出有水準的豆子,並更有溝通標準地討論交流。而這些進步,可能部分程度需要歸功於拉奧這位KOL的積極倡議,或者更精確地說,許多人的默默努力透過了他而表現出來。
如今烘豆得以運用曲線記錄軟體,快速地自動顯示溫度上升率,比起以往用手寫記錄一邊記一邊換算,真的讓烘豆工作變得輕鬆許多。但如同拉奧所言,逐漸緩降的豆溫上升率並不直接代表好喝的咖啡,而是好喝的咖啡往往具有這種類型的曲線。我們仍然需要透過感官杯測去檢驗烘焙出來的成果,而被記錄下來的數據,只是協助烘豆者更方便進行烘焙過程的分析,例如找到驟降與反彈、或利用環境溫度變化找到一爆點。切記,這些數據或曲線僅是觀測豆況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畢竟我們終究是在烘豆子,而非烘曲線。
拉奧試圖解決前一個時代的問題,推動了咖啡烘焙的現代化,並以現代化的語言解析他的諸多經驗法則,相信各位翻過的咖啡書若夠多,便會發現拉奧的不同之處—有別於傳統型態的大師技藝書、但也不是科學研究報告,而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複合體。但現代化的過程一定還有所缺失甚至是遺漏,這是我輩除了學習他的烘焙法則外,也應該效法的精神與努力的目標。拉奧的烘焙法則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但那絕對不會是咖啡世界的全貌。
另,書中提及的「焙烤味」原文為baked;「焙味」則是roasty,給較為熟悉風味語言的人參考。第十一章釋放水分階段與降火,則以「蒸發鋒面」(evaporative front)講解水蒸氣的釋放會阻止熱風接近,此處將front譯為鋒面,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想像與理解:氣象學裡的鋒面指冷暖氣團相遇交界處。
最後要說明的是,本書因出版方基於閱讀直覺性的考量,統一了溫度單位為臺灣常用的攝氏(原圖表甚多為華氏),在書中頗多的烘豆曲線圖表原始資料有限的情況下,經換算後勢必會在點位上產生些許誤差。此外,提醒大家也要小心推算圖表中溫度上升率的時間單位。但上述這些都無礙曲線本身的示意功能,且仍具參考意義。
(本文作者余知奇,畢業於臺大哲學系,從事咖啡行業20年;於2012年考取Q-Grader 咖啡杯測師,並於同年開設Aura微光咖啡。除了致力於從餐飲實務、感官、科學面研究咖啡之外,也特別注重咖啡的文化分析與傳承,於2017~2019年擔任臺北國際咖啡節文化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