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而過的人生,
短的是匆匆聚首,
長的是味蕾上愛的記憶。
這是一本食譜書,烹煮的是歲月,熬燉的是親情。
忽忽和周碧蓮,一對幽冥相隔的母女,透過這本書以食譜對話。
半匙鹽、一杓糖、幾滴酸,再加一小撮嗆辣,
是《忽忽味》提供的人生食譜。
平衡顛簸人生,照亮困頓生活,也調和了一貫甜美到底的濃膩,
烹調出生命的多滋多味。
閱文讀譜,讀到人山曾經的風光,倏忽匆促的人生滋味。
品嘗了生命的悲歡離合。
人山餐廳在1980到1990年代曾經風光一時,
餐廳生意好到川流不息,進出的都是藝文界名流老饕。
林媽媽周碧蓮和她的好手藝徹底收服了饕客們的伶牙俐齒,
但再好的時光都要過去,再美的滋味都會流逝,
人山在1990年代中期走入歷史,留下食客的許多遺憾和懷念。
十多年過去,整個少女時代成長於「人山」的忽忽,
想把人山的滋味和榮光再找回來,
於是和媽媽周碧蓮聯手創辦網路宅配美食「忽忽味」,
並嘗試在部落格上寫下人山的菜香和人情溫度。
「忽忽味」很快在網路上經營出名氣,
媒體爭相報導,壹週刊、電視都來邀訪,
公共電視「誰來晚餐」更決定在母親節前,為這對母女特別製作一集節目,談這一段在柴米油鹽中呈現的母女情。
2009年忽忽在餵食街貓的途中,不慎被車撞倒意外身亡。
「忽忽味」匆匆畫上句點。
直到2014年林媽媽重啟爐灶,
在朋友幫助下於臉書上重開「林媽媽的忽忽味」粉絲團,
並開始宅配美食,重現人山好滋味。
這本書紀錄了林媽媽的人山歲月,寫下她和女兒忽忽共創事業的艱辛,
以及她顛仆跌宕的半生歲月。
忽忽則以生動詼諧的文字寫下她對人山的記憶、母女之間的趣味互動。
幽冥兩隔的母女透過本書對話。
書中林媽媽更端出她的拿手好菜,教大家下廚開飯,重新找回廚房裡的愛。
作者簡介:
忽忽,本名林岱維,筆名林維。
出生於1960年,
受父親林適存影響從小就有文藝青年傾向。
1984年考進蘭陵劇坊,受教於戲劇大師金士傑,
開始學習用角色用舞台來瞭解生命。
是作家,也是舞台劇演員,曾活躍於小劇場界。
居住在淡水期間,長期默默照護街貓。
2009年寒流夜因餵食街貓不慎被車撞倒失去寶貴生命。
2010年友人與新北市政府邀請雕塑家王秀杞,在淡水河畔為她與街貓塑像,成為淡水的風景之一。
著有:小說集《明明不是天使》。
周碧蓮,作家忽忽的母親,暱稱忽媽或林媽媽。
1959年嫁給筆名南郭的作家林適存,林曾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周碧蓮於1980年代在台北市長春路中華日報附近的巷子裡,開設人山餐廳,
十多年來食客絡繹不絕,從報社長官、記者、知名作家到大明星、廣告人都是人山的座上客,口碑菜豆乾肉絲膾炙人口。
人山關門十多年後,她與女兒忽忽合作經營「忽忽味」宅配美食,
重現人山招牌菜。
2009年忽忽意外過世,「忽忽味」暫停營業。
2014年在好友幫忙下,忽忽味重啟爐灶,不但在臉書上成立「林媽媽的忽忽味」粉絲團,並以宅配方式再續人山好滋味。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吮指推薦】
王瑞瑤、金士傑、鄧安寧、黃韻玲、娃娃金智娟、丁曉玫、張小雯……
多年來一直是這樣的畫面,我們一夥老朋友閒散坐開,聊興飛揚,林媽媽的熱菜再一上桌,那真叫人間!真個活到老就聊到老!如果還有小酒,林媽媽的臉看上去,就是神!那美味呀,讓人不捨,即使我們更老,走得更遠,仍然嗅聞得見。
是字也好,菜也好,反正──天長地久。
──戲劇大師金士傑
第一次吃到林媽媽的菜,光是因為豆乾肉絲就扒了一整碗飯。豆乾是嫩的,肉絲是滑的,辣椒和蔥的香辛跳動刺激著味蕾,恰好的調味和鑊氣,教人彷彿著了道似的不能將筷子放下。
在長春劇院後的人山餐廳裡,在股市仍然是萬點,酒店裡才會談工作,中南北還有歌廳的時代……,那天我去的雖然是餐廳,吃到的卻是好朋友的媽媽菜……,我們都得到如女兒回家般的款待。
──歌手金智娟
林媽媽的「人山」餐廳是跟著我三十歲的記憶──裏頭有美食、詩詞、戲劇及音樂;林媽媽的女兒林維,卻是那飄盪不羈的精靈,穿梭其中,樂此不疲。
三十年後,滄海桑田,世界變了,人情變了,但某些當時流轉在「人山」的精神,一直存在。存在淡水河畔,那因守護流浪貓而殞落的鑄像裏,存在雖有病痛卻堅持美味,林媽媽的手工菜裡。
感激這次的出版,我們又能再次,在林媽媽的美食中,仍然看到那飄逸不羈的精靈。
──導演鄧安寧
再次吃到林媽媽的菜,好多往日時光都回來了。濃濃的思念伴隨著每一道穿過歲月、走過青春的家常菜。那每一道菜都充滿林媽媽對子女無限的關懷和愛!
──創作歌手黃韻玲
名人推薦:【名人吮指推薦】
王瑞瑤、金士傑、鄧安寧、黃韻玲、娃娃金智娟、丁曉玫、張小雯……
多年來一直是這樣的畫面,我們一夥老朋友閒散坐開,聊興飛揚,林媽媽的熱菜再一上桌,那真叫人間!真個活到老就聊到老!如果還有小酒,林媽媽的臉看上去,就是神!那美味呀,讓人不捨,即使我們更老,走得更遠,仍然嗅聞得見。
是字也好,菜也好,反正──天長地久。
──戲劇大師金士傑
第一次吃到林媽媽的菜,光是因為豆乾肉絲就扒了一整碗飯。豆乾是嫩的,肉絲是滑的,辣椒和蔥的香辛跳動刺激著味蕾,恰好的調味和鑊氣,教人彷彿著...
章節試閱
人山餐廳 忽忽
我媽在我國中時開了家人山餐廳,位於松江路和長春路口,當時附近有不少公司行號:中華日報、國華廣告、震旦行等,中華日報採訪組長期在我們家包飯,那時候的採訪組長是盧申芳,後來是張祖安,年輕時帥帥的張國立是我們家的客人。
前幾年認識的朋友中居然有好幾個人山的老客人。例如名記范立達剛進中華日報當菜鳥記者時,就曾在我家搭過一年的伙。所以有一次見面,他搖著頭對我說:「齁!那個海帶豆芽湯!」一副白頭宮女,不勝唏噓狀。
我認為我家最好吃的菜是豆乾肉絲;豆乾切得細細,入口滑嫩,一般豆乾炒起來都很硬,有點豆子腥。但我家有一道簡單的處理,就把豆乾肉絲變成閃亮大明星。有個客人老遠從美國飛回來,特別指名要吃這道菜。吃了兩口後,筷子放下,愁雲慘霧地跟我媽媽說:「老闆娘這不是妳炒的對不對?」我媽媽只好親自下廚炒一盤給他吃。
住在美國的有一天,我在99超市買菜,赫然一個中年男人,站在我面前不肯走,手指著我,一臉很執著地:「妳妳妳……」妳半天。我幾乎被他催眠了,傻望著他等他下文。好不容易他蹦出四個字:「豆乾肉絲。」
還有一次我路過香港,剛好朋友的舞台劇要演出,臨時抓我寫兩段獨白,其中一段寫的就是豆乾肉絲。當時暗寫的是愛情。演出的時候我去看,沒想到演員是導演關錦鵬,聽他緩緩地,以不太標準的國語唸出那段獨白,我開心地彷彿心裡投下一顆小石子般蕩漾了好久。那時我們好迷阿關的《胭脂扣》。沒事一票人半夜跑到西環,就是電影場景附近,滿街大叫「如花」、「如花」。
我相信自己的瘋勁是早期憂鬱碾過的痕跡。於是就有了不在乎。不在乎其實是掩飾自己的太在乎。
我在乎自己,在乎愛,在乎家人和朋友,在乎純粹的生活品質,我在乎甚至堅持要吃到好吃的酸辣湯,可惜在美國的那幾年實在找不到合我口味的,只好打越洋電話回家問清大小細節後,自己動手做。不過麻辣鍋底真是件麻煩的事情,十幾道手續,過程起碼三個鐘頭以上,最後還要拜託朋友幫忙一起吃,因為人多吃麻辣鍋才好吃。對於吃麻辣鍋這件事,我大概是最願意付出又不厭其煩的吧!
人山是高陽取的名
人山餐廳是高陽取的名,我媽跟他老婆好姨合夥的。她們倆真是絕配:好吃、好請客、好算命。常常趁著下午休息的時間跑到某某地方去算命,把店丟給我一個人。當時還兼賣火鍋,一回她們去宜蘭找一個濟公,直到八點半才回來。進屋一看,哇!滿屋子鬧哄哄全是人,大半的客人吃的是火鍋。
吃火鍋客人很輕鬆,我卻忙昏了,要用機器切肉、做鍋底、加白菜、豆腐、青蒜、番茄、點菜、送菜。總之我已七手八腳做了一屋子的火鍋,好幾桌都買單走人啦。事後我媽和好姨跟我陪了三天的笑臉,因為我臉臭臭地說:「喂!妳們這些大人太沒責任感了吧。」不過心裡暗爽好久。我想,在這樣的餐廳長大,多少有被訓練到吧。
因為位在商業區,中午忙起來一個鐘頭有百來個客人,常常是「嘩啦」一下洪水般地湧進。一坐十桌八桌,得記得誰點了什麼菜,誰先誰後,隨時盯廚房出菜。有些客人對端錯菜這事反應很激烈的,好像跟自尊名節有關似的臉紅脖子粗。不過來我們家的客人都蠻可愛的,有些人常見面也都混熟了,再熟一點,就會自己動手添湯、添飯,跟自助餐大食堂似的,省了不少人工。
我佩服我媽媽的一點是,她能把最壞最挑剔的客人,變成最好的客人,活生生的一個例子,便是教我紫微斗數的老師,她原是我們家的客人,嘴巴又刁又壞,硬是被我媽馴地服服貼貼到後來變成朋友,其實她比我沒大幾歲,不過太喜歡我媽的為人了,自動跑去她那一國,硬要當我的長輩就對了。
從唸小學開始,我和我弟就喜歡帶同學回家吃飯。開了餐廳以後,我們仍照帶不誤,而我媽從來都是眉開眼笑地請客,這點她真的很大方。
然則請客這事到了我弟當兵,我進了電視台、劇場以後就越來越誇張了;我們姐弟倆都是「邪門外道」的朋友一堆,可我媽媽對待每一個我們的朋友都客客氣氣,管他是大明星還是小兄弟,所以我那些朋友多喜歡我媽媽呀!尤甚羨慕我跟我母親的關係,什麼玩笑話都能講,正經事兒也能商量,既親密又開放。
人山餐廳除了我媽好姨兩個老闆娘外,還有阿綢我三舅媽;阿綢十六歲從田中上來我家幫傭,一直帶我長到七歲,因為乖巧我媽便將她介紹給我三舅,不幸的是我這酒鬼三舅婚後沒幾年就肝硬化一命嗚呼去也,彼時他的女兒才幾個月大。後來阿綢在中和賣花生湯紅豆湯,二十歲的我在中正橋學開車時,一次無意中走到她店裡,她一看到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只是哭個不停,不久我媽就把她接回餐廳住,帶著我的小表妹。
內外場風雲
大廚叫阿燕,好賭成性,簽六合彩簽到天昏地暗,每常她一炒菜過油或過鹹,我媽就知道她又摃龜了,其他時還算穩健。
所以每逢六合彩開獎,我媽不忘警告她:「妳個臭阿燕,今天再炒得客人退菜,我就叫妳吃一斤的鹽,妳好膽給我試試看。」但我媽講這話時是笑嘻嘻的,大家包括阿燕自己也全都笑了。
廚房除了阿燕,還有陳媽、阿鳳和大鳳三人,外場小妹的流動率較大,較有印象的是二高:高美麗和高麗燕。
當時她們還是十信夜間部的學生,高美麗雖然年紀小,卻是我表阿姨,我媽淡海娘家的小表妹,這二高長相清新,嘴巴甜,禮貌周到,能記得客人的姓名和口味,頗得客人歡心。不過她們恃寵而驕,離開得很不愉快。另外還有阿芬、莉莉、大頭、秀卿、美滿、惠玲,來來去去,當然還有我。我從高中畢業後就在家裡打零工,直到二十二歲進「年代」以前,都是拿我媽的薪水。
好姨也是個交遊廣闊五湖四海的女人,常有朋友來找她。像上官靈鳳、陳麗麗、張美倫等老牌明星,總之人山總有一桌熱鬧滾滾的客人流水席。
而我媽什麼都好,就是不善理財,變成朋友的客人她就大方極了,不但沒看到錢,反而賠進了我家三棟房子。不過這筆爛帳也就不提了。
好姨跟高陽叔叔離婚後也退了股,於是當時正失業的我五舅便要求入股,我媽當然不會拒絕她這個么弟,於是又租下隔壁兩間打通,一下子餐廳擴充三倍大,座位將近一百個,中午十分鐘不到就坐得滿滿的,我們幾個打外場的還真得七手八腳耳聰目明才行。
五舅的女友青青,來自馬來西亞,大我兩歲,水蛇腰白鶴腳,成天濃妝艷抺飄來飄去跟個女鬼似的,儘管事情不怎麼會做,pose倒能擺得挺好。
自從五舅入股後,這個青青就以老闆娘自居,處處跟我媽奪權,而我媽媽對她家人向來是忍氣吞聲,但餐廳裡其他人,廚房的,外場的,豈是她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指揮得動的?於是乎擦槍走火的情況日增。
終於有一天為了青青不知道說了什麼小話,我五舅怒氣沖沖地拿著菜刀上樓找我媽理論。
我一看我小舅抓了狂,二話不說,廚房操了兩把菜刀衝進三樓我媽房內。只見我媽正縮在床上發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而我小舅正兩眼噴火大聲咆哮,彷彿要殺人,並沒有注意到我的突然出現。
說時遲那時快,我一個箭步擋在我媽和小舅中間,發狂似地大叫:「你給我閉嘴!你給我滾!」兩把刀已被我直直地架在他脖子上。
小舅瞿然噤聲,許是被我嚇傻了,等他回過神來一要開口,我便半真半假地大聲狂吼蓋過他的聲音。彼時我已在蘭陵,略通演戲本領,那些丹田吐氣、刀馬旦的功夫可是如假包換。
我媽則是呼天搶地:「女兒啊不要衝動做錯事啊!」
這一喊更壯了我的氣勢,我直登登瞪著小舅惡狠狠地說:「媽隔壁咧都要殺人了還管他錯不錯……」我小舅當場就萎了一半,鼻子摸摸乖乖下樓去。
日後我們娘兒倆每聊起這段往事樂不可支不待說,甚且還客氣地互相推讓:她說我恰北北,我說她恰北北,母女倆爭半天…
最後她宣布:「我雖然恰,可是我恰得比較可愛。」
人山餐廳 忽忽
我媽在我國中時開了家人山餐廳,位於松江路和長春路口,當時附近有不少公司行號:中華日報、國華廣告、震旦行等,中華日報採訪組長期在我們家包飯,那時候的採訪組長是盧申芳,後來是張祖安,年輕時帥帥的張國立是我們家的客人。
前幾年認識的朋友中居然有好幾個人山的老客人。例如名記范立達剛進中華日報當菜鳥記者時,就曾在我家搭過一年的伙。所以有一次見面,他搖著頭對我說:「齁!那個海帶豆芽湯!」一副白頭宮女,不勝唏噓狀。
我認為我家最好吃的菜是豆乾肉絲;豆乾切得細細,入口滑嫩,一般豆乾炒起來都很...
推薦序
忽忽味,堅強的媽媽味------------------------------王瑞瑤
2015年接近舊曆年的某一天,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林媽媽從玫瑰中國城的家裡,拎著兩大袋沈重又有溫度的宅配菜餚,跟我約在新店「番茄主義」張小雯的店裡接受採訪。一包包解開拍照,一道道連續試吃,一口口美味停不下來,滿口好菜搭配盈耳故事,聽她一句句說料理,家常風味不加味精;看她一聲聲念忽忽,意外辭世的女兒林岱維,但嘴裡嘗到的林媽媽的忽忽味,卻不是哭哭啼啼的思女傷悲味,而是堅強女人一路挺過來的甘苦味。
看林媽媽的穿著,聽林媽媽的口音,吃林媽媽的好菜,猜不出她是台北大稻埕迪化街人。生在上海,光復後返台,二十二歲嫁給前中華日報副刊主編林適存(筆名南郭),跟著湖南籍的老公上館子,交朋友,吃喝玩樂。三十四歲在松江路中華日報附近,接下福利小館,後改為人山餐廳,從一間鋪子做到三個店面,直到五十四歲才收手。林媽媽過得很精彩,見過世面也獨當一面。
「忽忽味」曾經是林媽媽與女兒一起在網路上打拚出來的家常菜品牌,是林岱維希望替母親開一條財路而想出來的事業,但一切卻在一場意外中嘠然而止。
停賣兩年的忽忽味,因為重新開張而找上了我,我不識忽忽這位文壇才女,更不知道「忽忽味」曾經在中時部落格開賣過並紅極一時,但我試了林媽媽大部分的菜餚,肯定重出江湖的「忽忽味」肯定大賣,只是擔心年紀大又有慢性病纏身的林媽媽,身體受不了。果然不出所料,文章一見報,訂單塞爆「林媽媽的忽忽味」臉書,林媽媽過了一個寬裕的年,人也累慘了。
採訪林媽媽,學到許多做菜的撇步,早年她開餐廳請大廚,大廚總是留兩手不肯教,好強的林媽媽不認輸,站在旁邊偷看偷學,因此愈學愈精。例如人人愛吃,看起來食材與技法簡單得很,但想要好吃卻很困難的豆乾肉絲,「一定記得豆乾切好了要泡水,至少二十分鐘不要瀝出來,等到開爐爆香之後,用手撈起豆乾,含著水,丟下鍋,大火炒,像炒麵一樣炒到膨,炒到發,白白胖胖最好吃。」
就像到處也有賣的醉雞與滷味,原也不稀奇,但林媽媽的醉雞腿就是比別人多了好多隱味,原來她用燒酒雞的中藥包讓醉雞腿不再單調。同樣滷牛腱牛筋除了醬油、砂糖、還有黑豆瓣醬和小小一包五香,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工序是浸泡隔夜,開火再滷,而且買一斤牛肉送一碗滷汁,讓乾食的滷味瞬間變牛肉麵,這是替客人多想一點的用心。
去年年中,好友嘉琪告訴我,幾個朋友想替林媽媽出食譜,具體記錄林媽媽的忽忽味。我一點兒也不意外,大方的林媽媽絕對不會藏私,而這本食譜是岱維的朋友為岱維所圓的夢,盡的孝,裡面除了林媽媽教做的好菜,還有你或許讀過,也許錯過,如今全都收錄,忽忽林岱維的好文章,讓母女兩人在書中再次相依。
註:作者是中廣流行網超級美食家主持人、美食評論者
忽忽味,堅強的媽媽味------------------------------王瑞瑤
2015年接近舊曆年的某一天,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林媽媽從玫瑰中國城的家裡,拎著兩大袋沈重又有溫度的宅配菜餚,跟我約在新店「番茄主義」張小雯的店裡接受採訪。一包包解開拍照,一道道連續試吃,一口口美味停不下來,滿口好菜搭配盈耳故事,聽她一句句說料理,家常風味不加味精;看她一聲聲念忽忽,意外辭世的女兒林岱維,但嘴裡嘗到的林媽媽的忽忽味,卻不是哭哭啼啼的思女傷悲味,而是堅強女人一路挺過來的甘苦味。
看林媽媽的穿著,聽林媽媽的口音,吃林媽媽的好菜,猜不...
作者序
我的女兒,忽忽
忽忽是我的第一個小孩,她出生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當時我坐在腳踏車的後座,正要去打麻將的路上。一不小心腳踏車顛簸摔了一跤,忽忽就這樣提早「摔」到這個世界上來。
她出生時只有七個月,個兒特別小,僅一千八百公克,馬上被送進保溫箱。隔天我去看她,隔著玻璃看她孤伶伶躺在保溫箱裡,像隻無助的小白老鼠,既瘦又小,彷彿一陣風就可以吹跑。住院那幾天我天天去看她,生怕這孩子活不了。出院回家之後,面對又軟又小的嬰兒,我也束手無策,想幫她洗澡,不敢更不知從何著手?最後還是鄰居林大嫂看不過去,跑來幫忙,替她洗了生平第一個澡,此後,林大嫂足足幫她洗了四個月的澡。
早產的忽忽先天不足,自小體弱多病,除此之外,她真是自重自愛的乖小孩,國小當了六年班長,拿了十二張模範生獎狀。她初上小學那年,由於個子太矮小,我不放心,特別牽著她的手到教室拜托老師多多關照。
老師瞥了她一眼,皺眉問我:「這個小?!要不要明年再入學?」我千拜托萬拜托,老師才勉強答應讓她入學,但丟下一句:「我們再觀察看看。」
所幸忽忽夠爭氣,第一次月考就考了第一,此後一直到小學畢業,她一路拿第一。
忽忽不但在課業上不用我操心,生活上也很自律,唸小學那六年之間,我沒有一天早起過,只要前一天晚上幫她把隔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早上她自己起床、穿衣,打開我的皮包拿取當天的零用錢,然後大聲告訴我:「媽,我拿了五塊錢。」就開門自己上學去。下午四點左右,她下課了,有時候碰到我出去打牌,她會搬張小矮凳站在流理檯前掏米洗米,先幫我把飯煮好。
但這個很乖很會唸書的小孩,上國中之後開始變了。
忽忽國中唸的是金華實驗班,一班四十五個同學,個個是拔尖的唸書好手,第一常勝軍很難再保持小學時代那種佳績,她就像被劃了一口子的氣球,一整個地洩氣了。
約莫國二開始,忽忽不再愛唸書,整日趴在書桌前爬格子,寫完的稿子全被她藏了起來,說什麼也不肯拿給她爸爸看,小腦袋裡成日地幻想著。
她當時有個自己的房間,房間裡一整面白牆壁都被她的塗鴨畫滿了,雖然她不愛唸書,鎮日裡畫畫寫稿,但我不曾管過她,也不曾說她一句,忽忽自小就是那種叛逆的小孩,越壓反彈越大,加上我從小被管怕了,有了孩子之後,態度一貫就是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和愛,也因此忽忽跟我說話向來沒大沒小,我們母女之間沒有什麼秘密,講起話來嘻嘻哈哈。忽忽的同學、好朋友來到人山,看到我們這對寶里寶氣的母女成天抬摃,竟然頻呼:「好羨慕妳們哦!」
忽忽國中沒唸好書,到了高中更麻煩,她一共換了三間學校,一路從辭修、靜修唸到開平,每一次轉學都因為她跟老師吵架。吵得最兇的一次,在她高二那一年,訓導處打電話請我親自去一趟,因為他們要讓忽忽退學。我聽了心頭一驚,但沒敢跟她爸爸講,我太了解外子的個性,他到現場一定先訓自己的孩子,少不了一頓打,照忽忽的硬脾氣,場面一定越鬧越僵。因此我打了一個電話給當時的中華日報總經理,請他陪我赴龍門宴,史伯伯可是有名的「老狐狸」。
到了學校,我先跟訓導主任打躬作揖鄭重道歉,然後我說:「你們就這樣讓她退學,請問她一個小孩子要怎麼辦?再說這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長,沒把她教好,我們做家長的固然有責任,學校也脫不了干係,您說是不是呢?」一番話把訓導主任堵得啞口無言,這時候史伯伯跳出來打圓場,最後學校終於答應再給忽忽一次機會。
我能為忽忽擋掉退學的難關,卻不能為她遮止感情路上的風風雨雨。忽忽從國中時代就有很多人追,談過許多段大大小小的戀愛,她的個性熱情,很容易愛上一個人,但緣份過了她亦毫不留情。在愛情這條路上,她走得顛簸辛苦。曾經,我跟天下所有媽媽一樣,希望她進入婚姻,有個厚實肩膀可以依靠,但後來我放棄了這種希冀,因為那是我的想法,未必適合忽忽,我希望她能快樂自在地生活 能這樣就夠了!
很可惜最後連這點小小心願也未能如願。
忽忽走了之後,她的朋友經常來看我、關心我,逢年過節都來看望。忽忽從小相識的小雯對我尤其關心,經常噓寒問暖。今年過完舊曆年,小雯找了一幫子忽忽的老朋友來跟我拜晚年,我燒了一桌子好菜請他們喝春酒,菜香笑語中,我臉上咪咪笑著,內心卻泛起一股酸楚,因為想到早逝的女兒。
吃完飯,客人陸續走了之後,小雯打電話來告訴我:「林媽媽,我們留了紅包在妳家,怕妳不肯收,所以偷偷藏在各個角落,妳要把它收好哦!」我從許多角落找出那些紅包,算一算有三萬多元呢!
我拿著那些像暖暖包一樣溫暖的紅包,好想大聲告訴忽忽:
「妹妹,謝謝妳,妳雖然走了,但妳為媽媽找來好多女兒,她們都跟妳一樣愛我!」
這本書是我和忽忽的共同回憶,六年前忽忽跟我說要出書的時候,我一口答應,因為凡事都有她幫忙擋著。她走後,我做什麼都不起勁,小雯去年跟我再提起出書一事,我其實有些害怕,因為站在前面的忽忽不見了。但小雯跟我說:「林媽媽,這是忽忽的心願,我們要幫她完成。」
於是,我挽起衣袖為食譜也為忽忽烹煮她愛吃的菜餚,感覺愛的力量回來了。是的,我愛做菜,因為食物裡有愛。歲月匆匆,倏忽而過的人生,短的是匆匆聚首,長的是味蕾上愛的記憶!
我的女兒,忽忽
忽忽是我的第一個小孩,她出生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當時我坐在腳踏車的後座,正要去打麻將的路上。一不小心腳踏車顛簸摔了一跤,忽忽就這樣提早「摔」到這個世界上來。
她出生時只有七個月,個兒特別小,僅一千八百公克,馬上被送進保溫箱。隔天我去看她,隔著玻璃看她孤伶伶躺在保溫箱裡,像隻無助的小白老鼠,既瘦又小,彷彿一陣風就可以吹跑。住院那幾天我天天去看她,生怕這孩子活不了。出院回家之後,面對又軟又小的嬰兒,我也束手無策,想幫她洗澡,不敢更不知從何著手?最後還是鄰居林大嫂看不過去,跑...
目錄
推荐序>>忽忽味,堅強的媽媽味 王瑞瑤
推荐序>>天長地久人間味
推荐序>>冥冥之中 張小雯
推荐序>>記 林維 丁曉雯
推荐序>>人間有味 花兒
推荐序>>從舊約到流言 從林維到忽忽 王耿瑜
作者序>>我的女兒,忽忽
PART 1 那段人山人海的日子
人生就是戲
餐廳首部曲,中華日報福利餐廳
再接再厲,二樓福利小館
那段人山人海的日子
磨出一身煮藝
相約去試菜
結伴瘋算命
告別人山
人山餐廳 忽忽
就是沒那個命 忽忽
PART2 忽忽味
宅配人山味
母女鬥嘴聯盟
我媽媽 忽忽
部落格上的忽忽味 忽忽
誰來晚餐? 忽忽
PART3 開飯啦,廚房有愛
人人是大廚
廚房有愛
膾不厭細
實話實說 忽忽
一場烈火青春 忽忽
PART4 少不了甜
冬至,謝幕。
永遠的貓天使
忽忽淡水貓地圖 忽忽
土地廟
好貓列傳忽小白
機車俠女救貓記
愛上貓咪的這陣子
淡水街貓事件始末
媽媽的手 忽忽
忽媽媽四十三公斤 忽忽
少不了甜
特別收錄
說不出口的愛──悼亡父 忽忽
後記
忽忽味的前世今生 錢嘉琪
食譜目次
人山上好菜
超級大明星
豆乾肉絲
鯧魚麵
糖醋鮭魚
糖醋筍片魷魚
避風塘炒蝦上桌,再乾一杯!
避風塘炒蝦
五味花枝
容不下一粒沙子
梅乾扣肉
番茄牛腩
三絲牛肚
升級版白菜滷
忽忽說菜/一百歲的白菜滷
忽忽好味九帖
獅子頭
忽忽說菜/唐奶奶教做的獅子頭
蔥爆牛肉
醉雞腿
燻魚
魚頭火鍋
豆瓣魚
滷味三拼/滷牛腱、牛筋、牛肚
翡翠辣椒鑲肉
回鍋肉
簡單上手,12道家常開胃菜
苦苦一片瓜
肉末苦瓜
冰箱常備開胃三品/酸江豆炒肉末、雪菜筍絲、油燜筍
麻辣蘿蔔
忽忽說菜/誤打誤撞的麻辣蘿蔔
麻婆豆腐
三杯雞
三杯花枝
自煉辣油+紅油辣雞腿
蒜苗臘肉
魚香肉絲
涼拌粉皮
甜美人生
豆沙粽
甜芋泥
八寶飯
江米藕
推荐序>>忽忽味,堅強的媽媽味 王瑞瑤
推荐序>>天長地久人間味
推荐序>>冥冥之中 張小雯
推荐序>>記 林維 丁曉雯
推荐序>>人間有味 花兒
推荐序>>從舊約到流言 從林維到忽忽 王耿瑜
作者序>>我的女兒,忽忽
PART 1 那段人山人海的日子
人生就是戲
餐廳首部曲,中華日報福利餐廳
再接再厲,二樓福利小館
那段人山人海的日子
磨出一身煮藝
相約去試菜
結伴瘋算命
告別人山
人山餐廳 忽忽
就是沒那個命 忽忽
PART2 忽忽味
宅配人山味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