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深山的溝壑之中,一朵寸許大小的花,在微風的吹拂下顫動著,發出陣陣的幽香。她,無人自芳,簡直是君子之風的生動寫照!於是她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走進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她,就是蘭花。
蘭花(即人們通常所指的中國蘭花)是一種人格化的花。對於她,人們有著一種特殊情感,有著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人們對蘭花香、形、色的欣賞,是極為精細考究的。這種欣賞的內容與品位的評判標準也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
傳統的蘭花欣賞強調花形正格端秀、花色素雅清麗,瓣形以似荷或梅或水仙為上,花色則以素為貴。故傳統名品中,瓣型花(春蘭)和素心花(建蘭)居多。
同時,古代賞蘭注重花香,這也許是古代的墨客隱士心態閒適,可在香氣氤氳之中,靜靜感悟為人為文之道。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審美情趣取向的多元化和複合化,對蘭花的欣賞內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既賞瓣型花,也賞奇花;既賞素心,也賞色花、複色花;既賞花藝,也賞葉藝。此外,還特別喜好花葉雙藝品。這種複合多元的欣賞取向,是蘭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蘭花的欣賞既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性,同時也明顯地體現出地域性。中國各地原生及蒔養蘭花種類不同,各地民風習俗不同,在對蘭花的欣賞上也得到體現:江浙的春蕙蘭欣賞,較注重瓣型的規範,積累了一大批經典的瓣型花;雲南的蓮瓣蘭及四川的春劍,一些品種開發較晚,因此素心、色花、蝶花、奇花並舉;福建的建蘭,傳統品種以素心品著稱;台灣的墨蘭,則把葉藝品的欣賞推到了一個相當完美的境地。同時,不同種類、不同地區的蘭花欣賞也出現了移植、交融的現象,例如春蕙蘭花種也選育了一些葉藝品,墨蘭也擁有不少瓣型花。
處於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蘭花喜好者,對照自己心中的審美標準,選育出眾多的蘭花名品和佳品。早在南宋末年(1233年),趙時庚的《金漳蘭譜》(世界第一部蘭花專著)就記述了當時福建的紫蘭(即墨蘭)16種、白蘭(即素心建蘭)19 種。當然,這部圖書是以文字的形式記載的。至民國時期(1923年),吳恩元的《蘭蕙小史》收錄有 100多種蘭花名品的照片及圖畫。至此,人們在蘭花的非花期或非產地,也可以欣賞到蘭花的形態,但蘭花的色彩還是無法欣賞到。直至現代,影像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透過彩圖,較真實地領略蘭
花名品的風采了。
本書以彩圖及文字扼要點評的方式,介紹了蘭花名品近700種,包括傳統經典名品及現代時尚新品。透過這些名品,人們可以看到蘭花世界的精彩與豐富。
參加本書編寫和照片拍攝的還有:江大平、林勇、張書昆、劉玉如、沈榮、張一峰、林麗、黃文生、王品水、林之梅、鄭丹、張秋生、林曉風、唐傑華、王一明、許欣、何友輝、陳傑平、劉家偉等。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編寫得到全國各地蘭花主產區的蘭家蘭友的幫助:廣東遠東國蘭有限公司陳少敏,雲南中國蓮瓣蘭樣品園碧龍蘭苑李映龍,四川成都555植園伍志宏、棕樹林蘭苑袁慎先、成都天府蘭花有限公司宋世平、瀘州蘭田何咸陽、成都武侯李正宣,浙江世代蘭苑諸偉祥、文秀蘭園葛偉文、湘華蘭圃鄭普法、蘭溪蘭花村黃振紅、新昌儒.潘新仁、金輝蘭苑潘金輝,福建日旺蘭苑王仲琳,江西友誼蘭苑潘頌和,貴州赫章朱世傑,湖北楚韻蘭苑謝文照,等等,均給予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