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嗎
注意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天才的培養,首先是注意力的培養。」既然注意力是天才培養的第一步,那家長們是不是真的能引導孩子走好這「第一步」呢?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過於好動、做事三心二意,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這也是最讓他們感到頭痛的一件事。現在,家長們不妨與我們一同來看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種種表現,我們會對每種表現,都予以詳細的分析和解答。
鏡頭一:「看著我,你再東張西望,看我怎麼修理你!」
「好好看著媽媽的眼睛!再東張西望的話,看我怎麼修理你!」坐在書桌前的婉玉正對著5歲的兒子小光大發雷霆。
小光看到媽媽怒氣沖沖的樣子,只好稍稍收斂了一點,盯著媽媽的眼睛,不再像剛才一樣東張西望。可是還不到2分鐘呢,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視線又從媽媽的眼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了。
婉玉看到兒子這樣,剛壓下去的火氣又竄了上來,忍不住再次對著兒子咆哮道:「你給我站到門口反省去,沒有我的同意不許進來!」
小光倒也聽話,慢慢走到門口,面無表情地看著門上貼的「門神」。婉玉害怕兒子會像剛才一樣堅持不到兩分鐘,便搬過一張凳子坐在門口當兒子的「監工」。
看到媽媽乾脆在旁邊監視起了自己,小光也有了精神,不僅身體扭來扭去,並且還對著媽媽扮起了鬼臉。看到兒子的樣子,婉玉再一次崩潰了……
在生活中,估計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煩惱:孩子做錯了事情,當你對他進行教育的時候,很希望他能認認真真地聽你講話,然後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予以改正。但是這時候出現的情況,卻總是與你的希望背道而馳:孩子根本不跟你配合,認真聽你講,反而總是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對你所講的話更是心不在焉,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下次遇到同樣的境況照犯不誤——這其實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表現。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很多,針對上述中的這種表現,即接受批評時心不在焉,對批評的內容充耳不聞,我們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分析。
年齡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實驗證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維持的時間長短也是不同的,大體來說是這樣的:3歲的孩子可維持3~5分鐘,4歲的孩子可維持10分鐘,5~6歲的孩子維持15分鐘,7~10歲的孩子可維持約20分鐘,10~12歲的孩子最長可維持25分鐘左右。因此,家長不妨以上述資料作為一個參考,根據孩子的年齡,對比其注意力維持時間的長短,當他的時間少於其年齡段正常的時間時,就應該多多注意一下,因為很可能孩子的注意力確實有問題。
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家長不妨好好觀察一下,自己孩子的表現與其年齡段是否相符,若差距不是很大,就表明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他的注意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
情緒緊張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除了年齡的原因之外,情緒也是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一個方面。例如在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緊張、焦慮,這時候的他們,在語言、肢體以及思想上都會有所反應。對於成人來說,在其遭受批評的時候很可能會為自己辯解或者保持沉默。孩子則不同,由於其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還不成熟,他會在自己被批評的時候,以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緊張或者反抗,如用心不在焉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而這恰恰就是家長眼中「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最好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和看待問題,採取其他更好的方式去批評和教育孩子。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導致孩子被批評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平時被家長嬌寵慣了,在家長對其批評的時候言行舉止會帶一些撒嬌的成分。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都要從孩子各個方面去觀察和考慮,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專業的測試,從中找出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 注意力提升新策略
針對以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我們給家長提出了兩方面的建議。
√ 避免將批評的氣氛強化: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往往會不分青紅皂白便對孩子進行一番責駡,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為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將批評的氣氛強化,從而使孩子產生緊張、害怕情緒。家長擺出的這種架勢,別說讓孩子認真、虛心接受批評了,估計他的魂都已經嚇飛了,哪裡還顧得上注意大人講什麼呢!所以說家長批評孩子,想使其集中注意力聽自己的話,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繼而採取傾心聊天或心理暗示等相對溫和的方式提醒孩子。當家長首先向孩子敞開心扉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對家長坦誠相待,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與家長的溝通中。
√ 別總是提醒孩子「注意聽」:對於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很容易犯的錯誤,我們要說的是,批評是必需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批評的方法,就事論事,切忌在這過程中,強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因為家長的反覆強調,不僅會使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同時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這件事上,有一些家長就做得很好,比如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跟其他的小朋友打架了,當孩子回到家後,家長就會這樣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在外面闖禍了,媽媽現在真的很難過,你最好來安慰一下媽媽!」看到家長這麼「傷心」,多數的孩子都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會安慰家長。家長在孩子安慰自己的時候,再引導孩子說出打架的原因和內容,最後採取合適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批評和教育。這時候的家長,還會刻意去觀察孩子的注意力集不集中嗎?家長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也會很容易被吸引過去的。
當家長按照上述方式引導並教育孩子之後,孩子的注意力依然無法集中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再更加深入地對自己進行檢討:自己是否真的吸收並消化了以上教育的精髓?如果兩次檢討之後的答案依舊是肯定的話,家長就需要帶孩子去找相關的教育專家進行測試了,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屬於病態的多動症,如果真是的話,就必須馬上進行治療。
⊙ 通過遊戲提升注意力
另外,針對家長批評孩子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除了以上提供的策略之外,家長也可以選一些專門為提升孩子注意力而設計的小遊戲,例如:
紙板遊戲(哭臉、笑臉)
適合年齡:4~5歲
推薦指數:★★★★
操作方法:家長準備幾個紙板,分別在上面塗上哭臉、笑臉、傷心等表情。
「寶寶聽話的時候,媽媽會怎麼做呢?」家長可以這麼問,然後引導孩子從這幾個表情中挑出一張小笑臉。家長然後再問:「寶寶不聽話(比如打架,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講衛生等,根據孩子犯的錯誤來說)的時候,媽媽會怎麼樣?」再引導孩子從中挑出哭臉或者傷心等與事實相符的表情來。
當孩子有不聽話的情況時,家長可趁機針對孩子所犯的錯誤,進行適當的教育。孩子在承認並答應改正之後再問:「現在寶寶承認錯誤了,媽媽會怎麼樣呢?」家長這時再引導孩子挑出一個笑臉,同時自己也挑出一個笑臉作為獎勵送給孩子。
能力提升:通過這個紙板遊戲,可以將人物的表情與相關的情緒聯繫起來,從而提高孩子接受批評和承認錯誤的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孩子智力的提升。
當然了,有些家長可能會提出疑問:「我家的孩子大了,這種小遊戲還適合他嗎?」其實對於已經開始懂事的年齡稍大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把這個遊戲當做是一個親子互動的方式,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僅達到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目的,同時也會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可謂是「一箭雙鵰」。
鏡頭二:「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崩潰!」
鑫鑫在客廳裏正興高采烈地玩著媽媽剛給他買回來的積木,就在媽媽準備誇獎他搭的小房子漂亮的時候,鑫鑫突然扔下積木不玩了。原來他在給剛搭建好的「小房子」安裝「窗戶」的時候,看到了之前被他丟在沙發角落裏的電動小汽車,「花心」的鑫鑫顧不得將新買的積木收拾好便玩起了小汽車。
剛拿起小汽車玩了不到5分鐘,鑫鑫又盯上了掛在牆上的水槍,於是便往槍裏灌滿水玩了起來。同樣玩水槍沒幾分鐘便又丟下去玩不倒翁,再接下來是溜溜球、智能陀螺……不到一下午的時間,家裏兩大箱子的玩具被他玩了個遍。最後沒得玩了,就開始對媽媽嚷:「這些玩具都沒什麼意思,媽媽你帶我到社區的花園裏去玩吧!」
看到兒子如此沒有耐心,玩什麼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媽媽生氣地對鑫鑫說:「不是媽媽說你,就你這個樣子,即使帶你到外邊,肯定不到5分鐘便又會吵著要做別的了。你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家裏這麼多的玩具,哪個你能認認真真地玩一會兒啊!都是玩不到5分鐘就扔在一邊了,就你這個樣子,哪裡也不能帶你去!」說完便去廚房忙著做家務了,留下一臉委屈的鑫鑫,呆呆地站在客廳裏。
「媽媽你一點兒都不疼我!」鑫鑫不高興地對著媽媽嚷道,看到兒子這樣,鑫鑫的媽媽也是一臉的無奈。
孩子無論做什麼都只有3分鐘的熱度,甚至有的3分鐘不到就「甩手不幹」了,這是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都會碰到的事情,對此,他們既生氣又無奈。關於這種「三分鐘熱度」問題,小孩子主要表現在玩玩具的時候,再大一點的孩子,則在學習上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舞蹈班,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比較新奇,興高采烈地去了,可是沒過幾天就厭倦了,說自己討厭翻來覆去地重複一個動作。舞蹈班不去了那就去鋼琴班吧,滿懷激情地去上了沒幾天便又想放棄了,還嚷道:「和舞蹈一樣,都是重複練習,沒一點意思,還不如去學美術呢!」可是到美術班沒兩天就又不想上了……如此來回折騰,家長不僅白繳學費不說,更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最後孩子還什麼也沒學到。
「真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能讓他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做的事情!」面對孩子上述情況,有些家長忍不住抱怨:「孩子的注意力為什麼就不能持久一點呢?」家長越想越生氣,等氣到一定程度了,就會忍不住責罵孩子,使雙方的關係變得很糟糕。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會認為是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不聽話,甚至會對此採取「暴力」手段解決。其實家長這樣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遇到這種問題,家長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分析孩子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原因。
年齡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持久度:有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興趣之所以會常常變化,與其年齡是有一定關係的。大多數的孩子因為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興趣。但是當出現另外一種事物的時候,其先前的這種熱情和興趣也隨之發生轉移,即將對前一種事物的熱情和興趣,轉移到新的事物上來,之前的事物也會被其拋之腦後。如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剛開始的時候他對每一個都很喜歡,但是這種喜歡只是暫時的,維持不了多久就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抗挫能力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持久度: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便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幾乎不會經受什麼挫折。也正是如此,導致很多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小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就會放棄現有的目標和興趣,轉而投向新的目標。如有的孩子在學習書法的時候,一旦遇到一點點困難,便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書法,於是便放棄了;等放棄書法改學舞蹈之後,遇到新的挫折時,又會產生放棄的念頭。諸如此類,結果就形成了一個規律:無論學什麼都只是「三分鐘」的熱度。
外界干擾造成的孩子注意力轉移:眾所周知,孩子與成人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就是孩子的自主和自控能力都很差,尤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導致興趣和目標也常常發生轉移。例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裏的小貓或小狗忽然跑過來了,這時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從作業轉移到小貓、小狗身上;當孩子興致勃勃玩自己的玩具時,另一個孩子拿著其他的玩具過來了,他就會將目光從自己的玩具轉移到對方的玩具上,等等。像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主要就是由外界因素的干擾引起的。
總之,孩子注意力不持久的現象非常普遍,也是讓很多家長都感到十分苦惱的事情。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覺得無能為力,甚至會覺得教育孩子實在是太辛苦了。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持久度,家長首先就要摒棄那些消極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使孩子在注意力的培養和提高上,得到真正的幫助。
⊙ 注意力提升新策略
關於孩子注意力持久度不高、做事「三分鐘熱度」這種情況,我們在經過詳細分析和思考之後,給家長想出了以下幾個「妙計」。
√ 給孩子創造易於專注的條件:如果父母想通過讓孩子做某件事,來培養其持之以恆的好習慣,首先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易於其專注的環境。如孩子想要看書,家長就只選一本給他,讓他專心致志地讀,等讀完一本之後再給他其他的,切忌搬出各種各樣的書籍堆在孩子面前。同樣,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要一下子將所有的玩具都倒在孩子面前。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越是面臨多種選擇,就越會無從選擇——成人有時候尚且會這樣,更別說是孩子了。因此,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注意這種情況,盡可能地不給孩子「選擇」的餘地,讓其「沒得可選」。慢慢地,孩子就會習慣這種父母給自己提供的「艱苦」條件,注意力也就只能集中在唯一的「選擇」上了。
√ 給孩子創造沒有干擾的環境:教育專家通過研究和實驗認為,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沒有干擾的環境。例如當孩子醉心於某件玩具或者遊戲的時候,有些家長可能不注意,會在旁邊聊天、看電視,或者拿其他的東西影響孩子,家長諸如此類的行為要盡可能地避免。當孩子學習某一科目的時候,家長不妨先退到一邊,切忌在旁邊提及其他科目的學習情況。要知道,這樣的行為都是在給孩子製造「干擾」,極易使孩子的注意力發生轉移。所以一個合格的家長,必須要懂得給孩子創造沒有干擾、利於孩子專注某件事情的環境。
√ 從小就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好習慣:要想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就要多留心一些習慣的培養,如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持之以恆的好習慣。讓孩子明白,堅持到底不僅是一種好的習慣,更是一種值得發揚光大的精神。如家長在給孩子報才能班的時候,不妨鼓勵孩子自己作出選擇,同時告訴他一旦選擇了,就要對自己所選擇的結果負責,要堅持到底,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一般來說,做事情能夠持之以恆的孩子,同樣會是一個注意力集中的孩子。
√ 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家長,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這就要求家長自己,首先要對孩子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評價,然後再根據孩子的特點以及能力,引導其做一些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例如有的孩子,看到和自己同齡的小朋友跳舞跳得很好,並且還在比賽中拿了冠軍、得到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這時,孩子可能就會想自己也去學跳舞,但是自身的協調、體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不適合此項活動時,家長就要給孩子解釋,與其到時候半途而廢,倒不如去選擇自己擅長的活動並堅持下去,一樣可以得到鮮花和掌聲,鼓勵讓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領域中有所堅持,有所收穫。總之,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要引導其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能力去選擇,讓孩子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放下思想的包袱,認認真真去做。當孩子在此過程中收穫成功的喜悅時,他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持久。
⊙ 通過遊戲提升注意力
為了避免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增強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家長如果採用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來訓練的話,效果可能會比口頭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比如:
給布娃娃穿衣服
適合年齡:4~5歲
推薦指數:★★★★
操作方法:家長準備好一塊乾淨的布,讓孩子將布娃娃包裹起來,直到娃娃完全被布包得嚴嚴實實、什麼也看不見為止。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做不好,包住了娃娃的頭,卻又漏了娃娃的腳——這是因為孩子的協調能力很差,注意力也會因為手忙腳亂而分散。當孩子在短時間內完不成此項任務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沮喪、心灰意冷,甚至想要放棄的情緒,這時候,家長應該在旁邊用輕鬆、幽默的語氣,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提示,如「布娃娃的小腳丫還在外邊露著」、「小手又跑出來了」。聽到家長這樣的話語,孩子肯定會高興地將這個遊戲繼續下去。當次數越來越多,孩子給布娃娃穿衣服的「手法」就會越來越嫺熟,注意力也會越來越集中,從而即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遊戲。
能力提升:通過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持久做事的好習慣,並且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增強做事情的信心和耐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此遊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在旁邊給孩子提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絕對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完成。家長要明白,只有讓孩子獨立思考並動手解決問題,才能鍛鍊孩子的耐心,使他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持之以恆、專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