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郁佳、龔卓軍 聯合推薦
◎日本最犀利的左翼思想家之訪談紀錄,是縱觀柄谷行人思想脈絡的最佳入門書。
柄谷行人,日本現代知識分子的前衛標竿。
他是下筆犀利的文藝評論家,跨越文學、經濟、歷史、哲學等多元領域;
他是後現代思想的主要宣導者,對全球權力結構有深入研究;
他是左翼批判理論家,不斷思索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消長;
他更是革命行動的實踐者,從一九六○年就參與鬥爭行動,熱衷公共演說,
還曾籌組NAM運動,鼓勵成立各種小型共同體,與國家和資本對抗。
《柄谷行人談政治》以訪談形式,完整呈現柄谷行人的理念精華,
全書從日本六○年安保鬥爭、六八年熱血沸揚的抗爭運動談起,
一路談到他如何走上思想家之路,思索歷史的力量及其反覆性,
如何解析當前的國家資本主義、金融危機、九一一後的世局變化,
並倡議小區域個體的團結與對抗之道。
柄谷行人的前衛批判觀點,深具啟蒙意義。
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願不願意,都已站在世界洪流之中,
個體和社群如何產生力量,例如消費者用鈔票投票,對商品、企業行使罷免;
區域性的生產和消費可以團結互利,對抗大財團資本怪獸,
這些提案,都可為現代人提供一個對抗洪流的生活革命之道。
作者簡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訪談紀錄
生於1941年,日本當代思想家、文藝評論家。1960年代參加反安保運動;1969年以討論夏目漱石的〈意識與自然〉獲得第12屆群像新人文學賞。
初期以文藝批評為主,1973年日本新左翼運動衰退後,重心逐漸移向理論與思想工作。近年來站在亞洲邊陲的位置,持續探討「國家」、「資本」、「國族」等概念,提出「Association」作為對抗之理念,2000年曾組織 NAM(New Associationist Movement)。
曾任日本醫科大學及法政大學教授,並先後受邀至美國哥倫比亞、耶魯、康乃爾、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爾灣分校等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02-2006年間任日本近畿大學國際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
重要著作有《倫理21》、《柄谷行人論政治》(以上二書心靈工坊出版)、《近代日本文學之起源》、《超越的批判──康德與馬克思》、《邁向世界共和國》以及《世界史的構造》等書。
小嵐九八郎──訪談紀錄
作家、詩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大學時期即投身學生運動。1994年以《刑務所物語》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柄谷老師教你第一次逃獄就上手
盧郁佳
金石堂連鎖書店行銷總監
「問題是,以往我國國民頭上張著十重二十重看不見的網,現在國民還沒有完全從那些咒縛中解除。」「順應時勢的心理,限制了日本現在的民主。」「不斷對權力問『why』,民主才會穩固扎根。」──丸山真男
台灣有三大風土病:肝炎、近視,如頑垢隨處黏附的封建流毒。新聞充斥「小S拼生男」之類的過敏原,「事業線」報導之多,定位客層顯然是我的小腳曾祖母(歿)而不是我:百年前台灣娶媳,不問新娘美不美,而問腳是不是夠小,小腳就是美。當年的「事業線」就是裹腳布,今天也一樣。想知道人權上台灣離二十一世紀有幾光年遠嗎?比如說,西班牙根本沒有醜女這種概念,不管誰只要肯笑一下就是美女了,大把男生追求;而台灣是所有人最好都識時務假設自己是醜女,不進則退,各種裹腳產品訓練女生自恨不夠拼,不夠美,不夠瘦,不夠聰明,不夠笨,不夠隨便,太隨便,哪個理由都可以,重點是說服妳接納自己地位低賤,相信每天吃屎都是自找的。這個秘密就是:今年並不是民國一百年,其實是宣統一百○二年。每天醒來就發現自己又回到這個惡夢之中繼續接關,老子在這裡連一分鐘都活不下去,只能咬牙發誓:我一定要逃出清朝。
如果這是《基度山恩仇記》,柄谷行人就是住我隔壁的資深牢友。這是《絕地任務》,柄谷就是識途老囚史恩康納萊。在《笑傲江湖》就是任我行,關在西湖地牢刻他的吸星大法,等令狐沖來學。啊啊!不管怎樣他都要幫我逃出生天。
一開篇,柄谷說「法國的現代思想,其實是一種政治挫折的表現。現實上做不到,所以就轉移到觀念的世界裡進行革命」,「認為如果改變了對世界的解釋,世界也會跟著改變」;德國的觀念論,也是知識分子無法跑上街頭革命、困居書齋所產生,反而引領了康德到馬克思飛躍的哲學革命。
這是柄谷在歷史上對應的本命星座,他選擇繼承的事業。他大學時參與學運,目睹千載難逢、直接民主改變國家的浪漫希望;但像《九降風》等青春電影總急轉直下、成員意外猝逝,前學運共產主義者竟以恐怖份子式的幫派清理門戶、自相殘殺新聞震驚社會。新聞畫面應該會用爆裂字體打上「變調的青春!!」之類蠢話吧。同為學運世代的村上春樹,至今都還把「這種人」拿來充當小說《1Q84》中的大魔王角色。在結局帶塞過程之下,可想而知,共產主義、馬克思當時是怎樣免鬥就自然臭,人人掩鼻,被輿論作廢蓋「無效」。柄谷卻沒有劃清界限,默默撿回來洗乾淨,想辦法利用,也就是做解釋工作,讓馬克思繼續替大眾照亮這個時代的真相。
他一再闡釋,在商品供過於求的世界,企業為了繼續賣掉人們已不需要的商品,陷入互相脅迫的技術革新。舉例說明,蘋果公司挑起業界「更輕、功能更多、更便宜」的軍備競賽,宣布該丟掉筆電、買iPhone;丟掉iPhone 4,買iPad 2;丟掉iPad 2、買iPhone 5;丟,買;丟,買。沒人告訴你蘇州勝華工廠喔百三十七名工人因生產iphone而正己烷中毒,傷殘得不到賠償。它便宜,是因為從原料開採、製造到廢棄毒害的社會成本都不算在內,短片《東西的故事》揭露了這「進步」的隱藏代價。
柄谷寄望身兼勞動者的廣大消費者用鈔票投票,對商品、企業行使選舉罷免;生產和消費能團結協調互利,而不是現在像吳宇森電影拿槍互抵下巴逼死自己。靠著限定區域內通行的地方貨幣/信用體系,防止金錢上癮者過度囤積集中、或跨國套利金融風暴,這方面村上龍曾用小說《希望之國》作為藍圖。
消費者運動、地方貨幣,都可說是建立區域互助「共同體」的工具。資本主義透過國家爪牙,拆毀原本保護個人的互助組織(宗教、村落、幫派、親族),好把農民趕出那塊養他的地,把土地、勞力變成商品。員工沒辦法反抗公司、孤立無援,你若碰巧看到他流落街頭,可能會想給點零錢,此外竟然沒輒。柄谷則相信,共同體將可反抗全球化摧枯拉朽的欺壓,他另一部台版《邁向世界共和國》也簡潔呈現了這個理論架構。
經歷維基解密、手機串連茉莉花革命等連鎖反應,現在讀者會問:共同體是否有機會經由網路形成?濱野智史《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引用柄谷《隱喻的建築》引用馬克思「一百六十年前的話,把我們現在面對全球資訊網的心理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社會的力量並非以個體的凝聚力出現,而是以帶著某種疏離感、自外於眾人的規範力出現。眾人對於這種力量的誕生和趨向,完全無法掌握。因此這種力量不但不受眾人掌控,還發展了其獨有的一連串情況和轉換過程──而這些,並不受人類的期望和行動左右,反而還賦予了人類的這些期望和行動一個方向。」這本書可說從柄谷的共同體理念,來觀察留言板、部落格、視頻網友互動,如何在資本主義疏離孤立環境下,找回共同體的群聚狂歡、情感交融。
如果我是在「內有惡犬」告示下的那條爛狗,每天流著口水死盯鐵門底下行人來往腳跟、卻咬不到;那麼柄谷行人就把我頸上的鐵鍊放長了半公尺,他放了多少人啊。但也不能放過回頭反咬柄谷的機會,因為他已正告我們得質疑哲學家的權威,是虛構真理來自抬身價:「馬克思在社會分工過程中發現了哲學與哲學家的起源,指出在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分離開來的那一瞬間,意識成了脫離世界的純粹理論、哲學、神學等等。尼采說這是僧侶階級的一種生之顛倒,使不存在的東西優越於現實的東西、並賦予價值,哲學家藏身於真理這一價值中,或因這個價值而獲得自己存在的價值。」柄谷固然從哲學中建立了自己,但讀者得從實踐、閱讀中不斷找機會去驗證、推翻,才會更瞭解柄谷。
名人推薦:【推薦序】柄谷老師教你第一次逃獄就上手
盧郁佳
金石堂連鎖書店行銷總監
「問題是,以往我國國民頭上張著十重二十重看不見的網,現在國民還沒有完全從那些咒縛中解除。」「順應時勢的心理,限制了日本現在的民主。」「不斷對權力問『why』,民主才會穩固扎根。」──丸山真男
台灣有三大風土病:肝炎、近視,如頑垢隨處黏附的封建流毒。新聞充斥「小S拼生男」之類的過敏原,「事業線」報導之多,定位客層顯然是我的小腳曾祖母(歿)而不是我:百年前台灣娶媳,不問新娘美不美,而問腳是不是夠小,小腳就是美。...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六○年安保鬥爭與全共鬥運動
3 安保鬥爭以來的觀察
小嵐──您對「國家」、「國族」(Nation)、「資本」的深刻思考,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嗎?
柄谷──並不盡然。雖然我相當深入地思考資本主義的問題,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對國家與國族的了解,幾乎等於是空白的。當然,我一直很在意這兩個問題;因為不只在日本,馬克思主義運動一直在國家和國族的問題上受挫。天皇制的問題也是其中之一。
原本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把國家和國族,看成是由下層結構(經濟)所決定的上層結構。但是在法西斯主義誕生之後,這個說法沒有能力解釋所發生的現象,所以大家開始討論上層結構的「相對自律性」。在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將精神分析導入他們的理論;在日本則有丸山真男引進了社會學的觀點;吉本隆明更提出了「共同幻想論」的思想。另外,安德森以「想像的共同體」之觀點來思考國族。但是這些嘗試並沒有在根本觀念上提出真正的改變,它們仍然將國家和國族視為一種「意識型態式的」上層結構。
但是,觀察明治以來日本的經驗就可以明瞭,不論國家或國族,都是具有主動能力的主體。事實上在日本,資本主義經濟是由國家主導,人為「做出來」的東西。這一點只要看「日本製鐵」就可以明白──這家公司一開始是由國家創立,後來才轉為民營。仔細思考這些經驗我們將發現,把國家和國族單單看成是表象或是上層結構的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如果是幻想或表象,一定可以透過啟蒙來破除。但是國家和國族不只是幻想或表象,它本身建立在特定的(經濟的)交換模式之上;就像資本扎根在商品交換模式一樣。
小嵐──柄谷先生對這些問題的關心,和六○年的安保鬥爭有關嗎?安保鬥爭直接面對的,就是「國家」這個政治問題。
柄谷──是這樣沒錯。我之所以經常思考國家和國族的問題,的確是和六○年的問題有關。六○年安保,抗爭的重點在於條約的改訂;這個條約將決定日本和西洋、亞洲各國之間,國於國的關係。因此,安保鬥爭可以明確地分出勝負成敗。如果不能阻止新約的改訂,那就是失敗了。
但是六八年就沒辦法清楚判別運動的成敗。雖然有反越戰的訴求,但是日本並沒有以國家的身分參戰,只是大家在日本國內提倡反越戰而已。「解散大學」這個主張,並沒有勝負可言;本來就算弄垮一個一個的大學,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反過來看,可以說從這裡誕生了新的運動。就算只是封鎖了小小的大學,這個舉動卻直接和世界聯結在一起,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世界;因為個體和整體產生了相互呼應的關係。
還有,在這之前的運動,重視的是階級鬥爭,性別或是弱勢族群等等問題,被認為是次要的,放在第二線。但是六八年這個想法改變了。另外,對於像「國家」這種巨觀政治與權力之重視,也轉移到微權力,或是微觀政治(micro politics)的領域。這些現象都發生在六八年之後。我認為這些轉變很重要。只不過,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巨觀的次元,國家和國族的次元,被過度地簡化了。
這個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傅柯。比起阿圖塞的影響,傅柯的思想在根本上,更多來自葛蘭姆西「霸權」(Hegemony)的觀念。在他的想法裡,國家不只是一種暴力裝置,同時也是意識型態的裝置,並從這個角度深入思考。在這個意義下,傅柯和一般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同;他認為國家不只透過暴力的獨占來掌握權力,並且經由各式各樣的意識型態教育裝置來實行統治的機能。對他來說,權力這種力量(Hegemony),其基礎毋寧說是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所以,他強調非聚集於中心的、散在的、看不見的微權力。換句話說,比起巨觀的政治學,他更強調微觀的政治學。
我認為這個思考方向很好。當政治鬥爭的著力點,從階級鬥爭轉向女性主義、同性戀以及其他弱勢團體問題的時候,這種看法起了很大的幫助;但同時,這個看法會扭曲我們對「國家」的觀察。(傅柯和)葛蘭姆西都沒有看到,國家是相對於其他國家而存在的。國家是因為某個共同體持續地支配其他的共同體才得以成立。不論是共同體擴大之後轉化成國家,或者是共同體的內部產生階級對立之後形成國家,這些解釋都是行不通的。
傅柯談論了無形的微權力,但是無形的並非只有微權力;「國家」這個巨形的權力,我們也同樣看不到。不管怎麼做,我們總是從國家內部來思考「國家」;這樣做是看不到「國家」的。
舉例來說,在日本我們常常說「美國是這樣想的」這種話;但是,如果你去問美國人,他們會說,那只是布希政權的想法。同樣地,如果外國人說「日本這樣主張」,我們會感到反感:「這個話到底是誰,在什麼場合說的?」就在最近,在澳洲等國家有許多人批判日本決定持續並且擴大捕殺鯨魚;但是我不知道這在日本是什麼時候決定的。不管問誰,都沒有人知道。儘管如此,總之看來日本這個國家的確有這樣的政策。外於政黨、政客的意見,國家有它自己的意志。
換句話說,一個國家是具有意志的主體;這件事如果不從外面看,是不能了解的。國與國,互相都是如此。如果只從內部思考,就看不到「國家的意志」這種東西。舉例來說,一般的法國人普遍認為日本的一切都由國家官僚來執行,而在法國就不一樣。但是,會這樣想的,只有法國人而已(笑)。從外面看的話,像法國那樣,官僚化到這種程度的國家少之又少。比方雷諾汽車,事實上差不多可以說是國營的。實際上,一直到前不久,它的確是國營的。知識分子也一樣。比方說 École Normale(法蘭西國立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生,與其說他們是學生,還不如說是領薪水的官吏。傅柯就畢業於這所學校,但是他對於自己是官僚出身一事,毫無自覺。如果你在法國裡面,你就看不到法國這個「國家」,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順帶一提,我認為像納格利這些「六八年」型的人,欠缺對「國家論」的基本常識,只知道從國家內部來思考國家的問題。他們不認識「國家因為相對於其他的國家而存在」這個觀念,所以把「否定國家」這件事看得太過簡單。
小嵐──關於六○年安保與七○年安保,其間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我知道柄谷先生的觀點了。您對於「國家」的看法,我也了解了。
柄谷──我並不認為這兩個觀點(微觀與巨觀)有優劣之分,我只是說有這兩種觀點存在。舉例來說在日本,一九九○年以降,特別是波斯灣戰爭之後,「國家」突然暴露在我們眼前。經過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戰爭,「國家」的存在更為清楚明顯。不過,「國家」並不是真的突然出現;只是我們一直忽視它的存在,所以看起來很突然。
小嵐──還有,想請您談一下黨派鬥爭,也就是俗稱「內 Gewalt」的問題。
柄谷──「內 Gewalt」的發生,是因為企圖用暴力來解決意見的紛爭。可是我認為,你可以殺死一個人,但你殺死不了他的意見。換句話說,想用暴力來殺死思想,是不可能的。殺人者最終必將滅亡。記得在一九七一年左右,新左翼發生第一次暴力內鬥殺人事件的時候,我在《日本讀書新聞》的時事評論中表示了這樣的看法。到今天我的想法還是沒變。
第一章 六○年安保鬥爭與全共鬥運動
3 安保鬥爭以來的觀察
小嵐──您對「國家」、「國族」(Nation)、「資本」的深刻思考,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嗎?
柄谷──並不盡然。雖然我相當深入地思考資本主義的問題,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對國家與國族的了解,幾乎等於是空白的。當然,我一直很在意這兩個問題;因為不只在日本,馬克思主義運動一直在國家和國族的問題上受挫。天皇制的問題也是其中之一。
原本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把國家和國族,看成是由下層結構(經濟)所決定的上層結構。但是在法西斯主義誕生之後,這個說法沒有...
目錄
目次
【推薦序】柄谷老師教你第一次逃獄就上手──盧郁佳
譯序──林暉鈞
第1章 六○年安保鬥爭與全共鬥運動
1.一九六○年與一九六八年的差異
2.社會主義學生同盟的重建
3.安保鬥爭以來的觀察
第2章 思想家之路
1.六○年代
2.走上文學批評之路
3.一九七五年前往美國
4.朝向後現代主義批判
5.一九八九年走向康德
6.波斯灣戰爭時期
7.新Association
8.九一一事件的當時
第3章 現狀分析
1 歷史與反覆
2 為什麼以一百二十年為週期?
3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4.帝國與帝國主義
5.革命與和平
6.如何因應日本的現況
第4章 關於文學
【訪談後紀】折服於柄谷行人先生的熱情──小嵐九八郎
【附錄】「一九六八」大事記
目次
【推薦序】柄谷老師教你第一次逃獄就上手──盧郁佳
譯序──林暉鈞
第1章 六○年安保鬥爭與全共鬥運動
1.一九六○年與一九六八年的差異
2.社會主義學生同盟的重建
3.安保鬥爭以來的觀察
第2章 思想家之路
1.六○年代
2.走上文學批評之路
3.一九七五年前往美國
4.朝向後現代主義批判
5.一九八九年走向康德
6.波斯灣戰爭時期
7.新Association
8.九一一事件的當時
第3章 現狀分析
1 歷史與反覆
2 為什麼以一百二十年為週期?
3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4.帝國與帝國主義
5.革命與和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