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個人理財諮詢的假面具要被拆穿了。而海琳恩‧歐倫拆得像個老手。清楚、機智、毫不留情、鞭辟入裡,猶如當頭棒喝。沒有任何理財秘訣能讓你致富。」──傑夫‧麥德瑞克(Jeff Madrick),《貪婪時代》(The Age of Greed)作者、羅斯福研究中心(Roosevelt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
「海琳恩‧歐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為什麼多數美國人永遠不會了解投資與借貸的錯綜複雜,因而極易遭到千百種手法剝削。結合縝密的研究與熱情的寫作,《省吃儉用下大注》告訴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以及我們辛苦掙來的錢。」──大衛‧凱‧強斯頓(David Cay Johnston),普立茲獎得主,著有《細則》(The Fine Print)。
「一如海琳恩‧歐倫在這份『大揭密』中所示,『個人理財』是件矛盾的事。多數美國人面對的財務挑戰不只是一個人的難關──那反映了國家政策的失敗,以及領導人未能解決中產階級與日俱增的不安。而那些自稱理財專家所提供的建議,絕非穩當可靠的財務。那往往只是唬人的神油,讓問題變本加厲。」──雅各‧赫克(Jacob S. Hacker),耶魯大學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風險大轉移》(The Great Risk Shift)。
「《省吃儉用下大注》是一場詳實無遺、清楚易懂又機智風趣的火車失事之旅──美國金融界這部火車。近年來,美國投資環境充斥著無數詐欺和騙局,而歐倫擁有當世罕有的能力,能一一掀開其神秘面紗。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以過人的氣魄與智慧、完整描述了所謂投資界名人演出的『畸形秀』。」──詹姆士‧哈維‧康斯勒(James Harvey Kunstler),著有《無處的地理》(The Geography of Nowhere)和《太多魔法》(Too Much Magic)。
自由新聞工作者,作品刊登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頁岩》(Slate)、《沙龍》(Salon)、《富比世》(Forbes)、《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等刊物。她曾為《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編撰備受歡迎的「財富大改造」(Money Makeover)系列。現與家人同住紐約市。
「財富大改造」的發想方向與其他大改造類似,不同的是,我們並非提供時尚或美容的建議,而是為我們的申請人安排專家。從決定要討論什麼議題,到記錄所有當事人的互動,一切工作由我一手包辦。所以當我和第一個委託人,一個轉做藥品業務的前大學籃球員討論時,我讓分配到這個案子的財務規劃師主導一切。我在旁發狂似地記下每一字每一句,晚點再查剛入手的《給理財白痴看的個人理財書》(Personal Finance for Dummies)。然後,我覺得既然拿人錢財,就得盡點本分,因此,由於欠缺挑戰規劃師的知識,甚至不知該不該質疑規劃師,我開始無止境地逼問委託人有關錢的問題:你有多少錢?你想要多少錢?你要那些錢做什麼?你想要旅行嗎?你有小孩嗎?你想要永遠做你目前這份工作,還是要換跑道?你的財力允許你換跑道嗎?你認為你會有足夠的錢退休嗎?你想過退休的事嗎?
或許,我想,我運氣不錯。我以為自己一定會在下一兩場大改造被看破手腳:首先是一個好萊塢製片之子,他不希望我們提到他父親的名字,因為他想看看能否自食其力(答案是……或許可以);再來是一對在馬莫斯湖擁有一家餐廳、人生全為餐廳占據的同性戀伴侶。結果,這篇稿子卻讓我收到一紙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南加州分會(Southern California ACLU)的表揚信。據該分會會長表示,我是第一位在《洛杉磯時報》報導同志伴侶、只提到同性關係賦予他們獨特的財務議題、絲毫沒有大驚小怪的記者。於是又有第四場大改造,第五場、第六場……沒多久我便成了主力寫手,且多少負責協調專欄的工作。
不到幾個月,我已從財金菜鳥,搖身變成個人理財專家。
我該停下來說明一下:我不是唯一一個這樣起步的個人理財作家。1990年代開始,隨著報社突然大幅報導這個以前不被重視的主題,個人理財相關主題的文章開始供不應求,一位未具名的《財星》撰稿人在1999年標題為〈一個前共同基金記者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Former Mutual Funds Reporter)寫到他(或她)為某網站推薦投資標的的經歷──「我本身先前只傻傻地買過一支收佣基金,後來才有同事帶著我買標準普爾五百的指數型基金。我原本擔心會誤導讀者,但他們要我放心,在個人理財新聞界,你的建議結果如何無關緊要,只要合乎邏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