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海萊恩‧歐倫

的圖書
你還在努力省錢來投資理財嗎?理財專家沒告訴你:有紀律的投資並不能讓你變富有
$ 110 ~ 370
你還在努力省錢來投資理財嗎?理財專家沒告訴你:有紀律的投資並不能讓你變富有
作者:海萊恩‧歐倫(Helaine Olen) /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財信出版
出版日期:2014-04-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3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你還在努力省錢來投資理財嗎?理財專家沒告訴你:有紀律的投資並不能讓你變富有

內容簡介

  大家都冀望個人投資理財具有魔力──可補救停滯的薪水、所得不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社會福利。但是,本書將細述這些幻想是如何透過那些只要我們買單便有利可圖的投資大師、組織和公司來賣給我們。

  新聞記者暨前財金專欄作家海萊恩‧歐倫來到個人金融產業的幕後,揭露長久存在的迷思、矛盾和漫天大謊。他告訴我們,我們是怎麼允許自己相信,個人理財和投顧產業能夠拯救我們的集體理財靈魂──以及事態明顯,它們絕對辦不到之後,緊接著發生的事。

  本書也反駁許多有關花費與儲蓄的迷思:
  
  ●小小的樂趣並不會害你破產:大師們大力宣傳省下拿鐵錢和其他小支出可讓我們成為百萬富翁的概念。但減少咖啡因攝取並不會抵消我們在房屋、教育、醫療和退休上更大的花費。

  ●有紀律的投資並不能讓你富有:大師們也很善於證明,穩定的投資可以如何將小額儲蓄轉變成巨額養老金。但他們的計算都是假設市場健康、一輩子不會遇到任何挫折──現實世界不可能如此。

  ●女性並不需要額外的理財協助:商品推銷人員常鎖定女性為目標,他們說,女性普遍缺乏金融知識這一點,會讓她們尤其容易陷入危機。事實上,兩性同樣不善理財。

  ●財金素養課程並不能預防未來的經濟危機:專家喜歡聲稱,將個人理財列為學校的必修課將能治療我們許多有關金錢的弊病。這個論點不僅毫無事實根據,整項計畫本身就是由金融服務業在背後資助和推動。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一一破解大眾對「個人理財」的迷思,強調能完全保護我們避開惡性循環或不幸的個人財務或投資方案並不存在。其交互結合原始報告、專家採訪及諸如行為經濟學和退休規劃等領域的研究,兼具同情心與信服力,勢必革新我們對於思考及討論錢財的方式。

★好評推薦

  「哇,個人理財諮詢的假面具要被拆穿了。而海琳恩‧歐倫拆得像個老手。清楚、機智、毫不留情、鞭辟入裡,猶如當頭棒喝。沒有任何理財秘訣能讓你致富。」──傑夫‧麥德瑞克(Jeff Madrick),《貪婪時代》(The Age of Greed)作者、羅斯福研究中心(Roosevelt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

  「海琳恩‧歐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為什麼多數美國人永遠不會了解投資與借貸的錯綜複雜,因而極易遭到千百種手法剝削。結合縝密的研究與熱情的寫作,《省吃儉用下大注》告訴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以及我們辛苦掙來的錢。」──大衛‧凱‧強斯頓(David Cay Johnston),普立茲獎得主,著有《細則》(The Fine Print)。

  「一如海琳恩‧歐倫在這份『大揭密』中所示,『個人理財』是件矛盾的事。多數美國人面對的財務挑戰不只是一個人的難關──那反映了國家政策的失敗,以及領導人未能解決中產階級與日俱增的不安。而那些自稱理財專家所提供的建議,絕非穩當可靠的財務。那往往只是唬人的神油,讓問題變本加厲。」──雅各‧赫克(Jacob S. Hacker),耶魯大學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風險大轉移》(The Great Risk Shift)。

  「《省吃儉用下大注》是一場詳實無遺、清楚易懂又機智風趣的火車失事之旅──美國金融界這部火車。近年來,美國投資環境充斥著無數詐欺和騙局,而歐倫擁有當世罕有的能力,能一一掀開其神秘面紗。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以過人的氣魄與智慧、完整描述了所謂投資界名人演出的『畸形秀』。」──詹姆士‧哈維‧康斯勒(James Harvey Kunstler),著有《無處的地理》(The Geography of Nowhere)和《太多魔法》(Too Much Magic)。

  「藉由這部引人入勝的紀錄,海琳恩‧歐倫及時拆穿了金融業的真面目,至少讓我們一些人得以尋得財務安定的替代方案。」──道格拉斯‧洛許科夫(Douglas Rushkoff),著有《生命公司》(Life Inc.)和《當前的衝擊》(Present Shock)。

  「個人理財的世界是場充斥著幻術家、巫師和各種神油推銷員的經濟餘興表演。謝天謝地,海琳恩‧歐倫在馬戲團裡待得夠久,而能睿智、機智地引領我們穿過鏡廳──出來時已變得聰明。」──詹姆士‧雷德貝特(James Ledbetter),路透社(Reuters)社論編輯,著有《未經授權的影響》(Unwarranted Influence)。

  「『個人理財』這種邪教是以這個荒謬得離譜的訊息來自我推銷──和攫奪你的荷包: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會陷入經濟困境,都要怪自己。海琳恩‧歐倫用冷靜的判斷力、簡單的數學和堅持不懈的偵查,證明個人金融業是如何害儲蓄者和投資人迷途,你又可以如何避開它設下的陷阱。」──艾莉莎‧凱茲(Alyssa Katz),著有《我們怎麼變成了房奴》(Our Lo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海萊恩.歐倫Helaine Olen


  自由新聞工作者,作品刊登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頁岩》(Slate)、《沙龍》(Salon)、《富比世》(Forbes)、《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等刊物。她曾為《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編撰備受歡迎的「財富大改造」(Money Makeover)系列。現與家人同住紐約市。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棒球團翻譯、主編雙語刊物,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發現幸福》、《被遺忘的人》、《夠「駭」才能成為職場A咖》、《偉大的企業家都嗜血?》、《告別施捨》、《精微化成長》、《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這就是行銷》、《傾斜的星球》、《設計自然屋》等。
 

目錄

好評推薦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席薇雅幹了什麼好事?
個人理財之創始

第二章:
蘇絲的道
蘇絲‧歐曼的自助式書籍

第三章:
騙人的拿鐵理論
向財政紊亂的美國人販售迷思

第四章:
溜走
退休災難在即

第五章:
巴斯提那之路
金融服務業的佣金文化

第六章:
抓到你了
完美投資的無助請求

第七章:
她自己的帝國
女人與金錢的真相

第八章:
誰想當房地產富豪?
賣房屋所有權解救所得和投資停滯

第九章
芝麻街也談理財
財金素養的迷思

結論
得來談談我們的錢

謝辭
 

作者序

  就在1996年耶誕前夕,我接到一個朋友來電,問我想不想嘗試幫《洛杉磯時報》新開的「財富大改造」系列撰稿。那時我30歲,而關於個人財務,我只知道一件事:寫這種稿的報酬高於我一直在寫的生活專欄和新聞快報。所以我欣然上鉤。我以為我會試寫一篇,編輯一眼便明白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接著便是不愉快的對抗,然後他們會開給我一張稿酬為平時兩倍的支票,把我打發走。

  「財富大改造」的發想方向與其他大改造類似,不同的是,我們並非提供時尚或美容的建議,而是為我們的申請人安排專家。從決定要討論什麼議題,到記錄所有當事人的互動,一切工作由我一手包辦。所以當我和第一個委託人,一個轉做藥品業務的前大學籃球員討論時,我讓分配到這個案子的財務規劃師主導一切。我在旁發狂似地記下每一字每一句,晚點再查剛入手的《給理財白痴看的個人理財書》(Personal Finance for Dummies)。然後,我覺得既然拿人錢財,就得盡點本分,因此,由於欠缺挑戰規劃師的知識,甚至不知該不該質疑規劃師,我開始無止境地逼問委託人有關錢的問題:你有多少錢?你想要多少錢?你要那些錢做什麼?你想要旅行嗎?你有小孩嗎?你想要永遠做你目前這份工作,還是要換跑道?你的財力允許你換跑道嗎?你認為你會有足夠的錢退休嗎?你想過退休的事嗎?

  我把那篇稿子交出去,等待編輯桌憤怒的回電。畢竟,我才剛推薦我的委託人考慮購買某種叫變額年金險的東西,儘管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兒。但當電話打來時,我沒被炒鱿魚。我又獲派一次任務。

  或許,我想,我運氣不錯。我以為自己一定會在下一兩場大改造被看破手腳:首先是一個好萊塢製片之子,他不希望我們提到他父親的名字,因為他想看看能否自食其力(答案是……或許可以);再來是一對在馬莫斯湖擁有一家餐廳、人生全為餐廳占據的同性戀伴侶。結果,這篇稿子卻讓我收到一紙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南加州分會(Southern California ACLU)的表揚信。據該分會會長表示,我是第一位在《洛杉磯時報》報導同志伴侶、只提到同性關係賦予他們獨特的財務議題、絲毫沒有大驚小怪的記者。於是又有第四場大改造,第五場、第六場……沒多久我便成了主力寫手,且多少負責協調專欄的工作。

  不到幾個月,我已從財金菜鳥,搖身變成個人理財專家。

  我該停下來說明一下:我不是唯一一個這樣起步的個人理財作家。1990年代開始,隨著報社突然大幅報導這個以前不被重視的主題,個人理財相關主題的文章開始供不應求,一位未具名的《財星》撰稿人在1999年標題為〈一個前共同基金記者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Former Mutual Funds Reporter)寫到他(或她)為某網站推薦投資標的的經歷──「我本身先前只傻傻地買過一支收佣基金,後來才有同事帶著我買標準普爾五百的指數型基金。我原本擔心會誤導讀者,但他們要我放心,在個人理財新聞界,你的建議結果如何無關緊要,只要合乎邏輯就可以。」

  你可以從我的故事中汲取不少東西。首先是關於錢,以及錢對我們的意義。寫到人和錢的時候,我著墨的不只是金錢而已。我還寫到人們的生活。當我們談論錢的時候,我們會告訴人們我們到過哪裡,又希望往哪裡去。我的編輯清楚明白,教會我分辨年金與平均年報酬率,或許比再找一個具備這種技能的記者更好:讓人們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錢,這是多數人很少和摯愛聊到,更別說是和公眾分享的主題。

  第二項收穫是:理財沒有那麼難理解。那些聽來詭秘的術語和概念其實非常基本。要學會分辨確定給付制和確定提撥制,收佣和免佣(不收手續費)的基金,或成長型和價值型投資方式,都相當容易。靠常識就夠了。如果某樣商品複雜又難以理解,你很可能根本不該投資。領管理費分紅或時薪的理財顧問,績效看來確實優於那些靠說服客戶買賣金融商品來賺取佣金的顧問。一般來說,無法量入為出的人(不論原因為何),遲早會陷入財務困境。發明保險是有理由的。只要翻一下《給理財白痴看的個人理財書》,就像我初學時那樣,然後照裡面的建議去做,大多數人都可以省下一屁股的麻煩。

  *沒錯,我是這本書的粉絲。那是我讀過就這個主題資訊最充足、最基本、也最不嚇人的書籍之一,而且男女老少咸宜。去買一本吧,你不會後悔的。*

  第三項收穫是這樣的:儲蓄和投資的基本原則很容易學,但不代表我們就學會了。無論如何訓誡、威嚇或告知人們要為自身福祉服用財務解藥,都無法真正讓他們致力提升財金素養。「財富大改造」似乎只幫到本來就跑在前面的人。我曾於2010和2011年追蹤我們幾個委託人,看起來他們聽從我們建議的方式,說好聽是「隨緣」。例如,1997年,一名行銷助理兼藝術家,在丈夫罹患會導致殘障的腦動脈瘤後,生活陷入混亂,我們派給她的財務規劃師瑪格莉特‧魏賀默(Margaret Wertheimer)認為,這對夫妻的投資經紀人所提供的財務規劃不足,他們應該需要更全面的財務規劃與諮詢。委託人找了數名財務規劃師談,最後仍維持現狀,因為她原來的經紀人「跟我們保證,其他事情他也可以幫忙掌握。」哎呀,在這個例子,她被暗示過去績效可反映未來報酬率。不幸的是,她十多年來都未察覺這點,直到她的經紀人這般回應2008年股市崩盤:忽然通知她,她的資產面臨嚴重危機。

  第四項收穫:專欄帶給讀者「操之在己」的幻覺。編輯和廣告主管多次告訴我,「財富大改造」是整份報紙最受歡迎的單元,這我相信。我從事新聞業這麼久,從來沒碰過幾乎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讀過我的稿子的情況,「財富大改造」是唯一一次。從看醫生到偶爾獲邀出席好萊塢晚宴,每每聽到人們討論大改造的細節,都令我樂不可支。

  大改造是哪裡吸引人呢?當然,這裡有窺探別人財務隱私的層面,但我們主要在分析委託人的投資組合,並且會和財務規劃師或其他專家,建議委託人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改善財務狀況。就連我自己都覺得,每星期都聽到「必須要買共同基金」這種話有點無聊,而我就是在寫那種鬼東西。但久而久之,我慢慢了解,專欄的可預期性正是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幾乎所有的財務問題都沒有不能克服的。「你一定辦得到!」大改造這麼說,我們也信以為真。它讓我們更有安全感,認為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基金和未來。

  最重要的是第五項,而這也花了我最久時間才領會。一如編劇威廉高曼(William Goldman)對好萊塢的發現:沒有人真的知道什麼。這句話也適用於個人理財與投資文化。

  這段時間,我靜聽全國聞名的財務規劃師向投資人保證房地產是糟糕透頂的投資物,或告知投資人該避開黃金白銀和其他商品。其他同樣立意良善的顧問則推薦特定共同基金,因為他們喜歡某些基金經理人。還有一群人則似乎相信,沒錯,或許股市隨著網路泡沫等現象而不只一點過熱,但投資不可停頓。歷史告訴我們,一切都會否極泰來。

  每隔一小段時間,比如我介紹郵局員工曼尼‧塞凡提(Manny Cervantes)和其妻銀行行員瑟琳娜(Celina)的時候(我們的規劃師相信他們的儲蓄習慣良好,退休時可望是百萬富翁),一種禁忌的念頭就會浮現腦海:要是商品績效不如宣傳怎麼辦?萬一股市向下而非向上怎麼辦?我讀過歷史,我知道股市自大蕭條時期一落千丈後,到1950年代才復甦,如果你原本打算運用你賠掉的那筆錢來退休、上大學或因應其他需求,那二十多年堪稱永遠。遇到這種情況,在退休前5年退出股市(我們許多專家這樣建議)也沒有用。但,那些懷疑來得急,甩掉得也快。我懂什麼?我沒有財務規劃的文憑,編撰個人理財文章的資歷也淺。我僅有一種觀念:人生無常,不會永遠照我們想像的方式運作。

  我們沒有一位規劃師提過,你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失去累積十年的投資獲利。或者,你失業的時間可能比6個月失業救濟金所能支應的來得更久。或者債券和其他「安全」收益投資標的的利率會墜入谷底,危及許多長者的退休生活。或者房地產在未來5年漲價一倍,砰的一聲又回到地球。或者你指望的退休金或退休醫療福利不如你想的那麼穩,尤其如果你的雇主名叫克萊斯勒,或聯合航空──嗯,這是我們「財富大改造」一名委託人在上報近十年後所發現。

  事實證明,沒有人,無論他們自稱有多厲害,可以預測一支股票、共同基金或石油等原物料6個月後的價值,更別說6年了。我們也無法百分百確定地預期自己在明天、下個月或來年的情況。但,我們卻允許自己相信,憑藉著適當數量的財務規劃,我們就可以保護自己,避開世間無常。只要從好的個人退休帳戶投資計畫著手,配合6個月期的儲蓄基金,你必可安然無恙。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不是這樣轉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65917
  • 叢書系列: 投資理財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生活小麻吉套書 4【中英雙語+線上朗讀】(早餐碗思瓦克不想上學+OK繃雨果愛幫忙+朝鮮薊羅密歐戀愛了)
出版社: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2
66折: $ 59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能量芳療:芳香植物九型人格 x 45支精油,帶你突破人生困境,找回內在力量
作者:陳育歆
出版社:境好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29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減壓紓食:不委屈,不壓抑,瘦出好心情
作者:趙函穎
出版社:境好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13
66折: $ 277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巴別塔學院
出版日期:2023-07-29
66折: $ 39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只有動情時,你才能澈底佔有我(全)
作者:おまゆ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5-22
$ 128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作者:鄭秋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6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23
$ 33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純情羅曼史〈27〉
作者:中村春菊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3
$ 11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萬有引力6【含預購贈品】
作者:騎鯨南去
出版社:愛呦文創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口罩男子明明不想談戀愛(02)
作者:参号ミツル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10
$ 98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帶子Ω與暴君黑道 blooming(全)
作者:永乃あづみ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03
$ 11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詩歌川百景 02
作者:吉田秋生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30
$ 124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