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無妍醜,境無淨穢,心無忙閑,
千頭萬緒時,看看天上哪兒飄來的雲朵,遠離塵垢,讓身心輕安自在!
禪宗六祖惠能名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傳誦千百年,是佛法最精深也最通俗的示現。
如果佛經是佛法的樹幹,偈語就是佛法的葉子與花朵。
每一首偈語,都是解渴的人生甘霖,樂活的閱讀灌頂。
★ 聖嚴法師禪宗法脈傳承弟子——繼程法師墨寶推薦
★ 四十二幅偈語書法,以墨觀心,以人生故事增智
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
哪兒終點 哪兒開始
總在尋尋覓覓中 飄來飄去遊上游下
終於有個落腳處 安住當下無住生心
這些人啊 雲般去來雲般聚散
卻帶來一陣又一陣清涼 一陣又一陣滋潤
——繼程法師
那舒卷自如於虛空的雲,無罣礙也無法被牽絆,片片都是最美的此曾在。
心的陪伴者辜琮瑜,秉持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教誨,透過四十二首禪詩偈語,在隨筆短篇珠璣字字之間,引領我們探討生命的功課、理解對待的真義、體會相遇與相別的美好,並在當下活出幸福。辜琮瑜透過平常生活中的細微觀察,分享禪門的達觀與智慧,破除煩惱,寓意蘊深,讀來更勝「樂活」,彷彿是人在內心荒蕪飢渴時,即時降下的陣陣甘霖。
——夏日炎炎,找到人生中的清涼寺,掛個單,小憩片刻再出發。
■ 第一單 生命的功課
認了自我,找到出路。不必雕琢,本來如是。
接受了、服了,以慈悲心與自己和解。
「與自己和解,那撫平躁鬱、糾纏的手,是生命本具的治療能量,在被長久遮障之後,慢慢又生出力道,支持自己的生命,朝向開闊的道途。撥開荊棘、撥開迷霧的,那雙慈悲的手,是一種從自心生出的『願意』,願意不再困於暗黑的密室,願意對世界開放,願意與過往道別,願意超越曾經的悲苦情節,重新改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 第二單 人間恩怨情仇的啟動與鬆綁
我們由愛想繫屬,我們對立、干戈相對以護己。
是時候解冤、解結,清淡如水,真心相待。
「愛對人而言,自然如水般,是美好的滋養,但愛也如水,無論是河是海,充滿著諸多陷阱,例如占有、嫉妒、掌控等抓取不放的心,例如生離死別的限制,例如踰越、貪求、耽溺的困頓,除非我們的心念能只取其美好,而不被牽絆繫縛,否則就只有墮入其中難以凌波微步了。」
■ 第三單 人間相遇的現場
人生不免期待與失落,我們應拾起相遇的初心,
摒棄慣性分別,開放、包容,相忘於江湖。
「忘記了人是變化的,每一剎那都在發生新的狀態;忘記了每一次的相遇都是與自己、他人的『初次見面』,而那相逢的瞬間,都有著獨特的美好,值得專注而如實地對待。超越生、熟的習慣模式,我們可以回到初發現場,每一次都重新來過,也就沒有什麼『回不去了』的障礙,因為沒有什麼狀態是要回去,或是可以回去得了的。」
■ 第四單 人間相別的現場
變動才是日常,不是無端發生。有時不安排,反而自安樂。
至於當下,永遠最美。該說告辭時,別說再見。
「遺憾不在於不及道別,因為時時都在道別,無論是否說出口;遺憾在於,以為還有很長的時日得以相伴,所以輕忽了相守的時日,只留下驀然回首的一大片空白。時時想著擺脫災難、迴避死亡,我們就只會停留在退卻與恐懼中,憂慮不知何時將面臨那一刻的到來。唯有超越求生避死的心,才能因為理解無常,而珍視每一個執手相攜的陪伴。」
■ 第五單 悠悠歲月,人間好時節
屋無寬窄,事無小大,年無去來。天不動,地不搖。
好好「在」此刻活著,幸福就在這裡。
「只要還有想要『無心』對待一切的自己,就還有一個大大的自己,正一邊捧著『無心』這碗茶,一邊不知不覺地、如絲如縷地,『有心』地與此世間,密密地織出梳也梳不開的網。也許學著鍛鍊超越『有』、『無』相對的心,才能無心無事任運自在,有心有事無所妨礙,那行走人間的步履,也可以安穩歡喜些。」
■ 更多慧黠、豐厚、滋潤人心的禪詩偈語,精采深刻,切勿錯過。
作者簡介:
辜琮瑜/文字‧書法‧攝影
自從三十年前上了聖嚴師父一門課,從此法的滋養,即不絕如縷或顯或隱地照顧著她的身心。此刻,在法鼓佛教學院的教育現場,逐漸理解也安住於生命的主軸,體解佛法就是此生最核心的學習。
從生命課題出發,出而為心靈成長、生命教育、生死關懷、哲學實踐及禪法的鍛鍊與分享等領域,試著從與人相遇的機緣,透過陪伴、觀照、教學、書寫,進行轉換、轉化與轉出。
然而最終,學著能不進不出地,安住於每個當下。
辜琮瑜著作:
《西藏密教之父——阿底峽尊者》
《生死學中學生死》
《根本沒煩惱》
《最後一堂生死課》
《活著活著就笑了》
《聖嚴法師思想行誼》
《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等多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序琮瑜仁者著《哪兒飄來這些雲》
◎繼程法師
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
哪兒終點
哪兒開始
總在尋尋覓覓中
飄來飄去遊上游下
終於有個落腳處
安住當下無住生心
這些人啊
雲般去來雲般聚散
卻帶來一陣又一陣清涼
一陣又一陣滋潤
甲午正月廿七寶雲別苑
太平繼程并題
名人推薦:【推薦序】
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序琮瑜仁者著《哪兒飄來這些雲》
◎繼程法師
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
哪兒終點
哪兒開始
總在尋尋覓覓中
飄來飄去遊上游下
終於有個落腳處
安住當下無住生心
這些人啊
雲般去來雲般聚散
卻帶來一陣又一陣清涼
一陣又一陣滋潤
甲午正月廿七寶雲別苑
太平繼程并題
章節試閱
【內文節選一】(選自「第一單 生命的功課」)
鐵心腸歇心狂
茫茫四海中,那箇心如鐵,
不是鐵心腸,安能狂心歇。
——明‧無明慧經
朋友提起近期的惱人事,是無法對人說不。只要有人找他幫忙,無論是工作上,或參加公益活動當義工,都因為熱血,而一口承擔下來。但隨著一次一次、一個一個的需求上門,自己開始撐不住,而跌入身心俱疲的深谷。原本想留給自己進修充實的時間沒了,想安靜獨處沉澱的時間也被排擠了。
然而重點卻不在該不該拒絕,而是為什麼拒絕不了? 幾番來回,他笑著說:我沒有辦法拒絕的,是別人需要我,或者說,是無法抗拒被需要的成就感。
為了這個莫名或甚至虛妄的成就感,讓人陷入一種奔馳而無法安心的紛擾,甚至因為苦惱,而開始控制不了情緒。
以為是善意滿足他人的需求,卻發現,是為了滿足被需要的成就感。這和以柔軟心照顧他人無關,卻因困住自己,不但無法完成原初的承諾,反而焦躁不安。
看著這首偈子,他靜靜地微笑,原來,鐵心腸不是冷漠地拒絕別人,而是鐵心看待自己的紛擾,對自己期待被需求這件事,重新檢視、省思。這個鐵心,從而成了柔情的基礎。只有停止與來自八方四面的索求對應,才能穩妥地判斷自己所能付出的最好狀態是什麼。
開始懂得安排時間與調適身心,開始學著婉拒自己無法完成的事,卻也發現,許多事情不是只有他能做,心底的愧咎也逐漸放下,才發現原來只是因為他不拒絕,所以期待紛紛上門,卻也因此阻擋了他人參與的機會。
此外,有些人習慣耍賴依靠,只要有人幫忙把問題處理了,或遇到兩難,有人能直接告訴自己怎麼做比較好,就可以省心省事不必負責,這時有一副鐵心腸,不輕易替人排除難題,也才不會阻擋他人成長鍛鍊的機會。這時不僅歇了自己什麼都想伸手支援的狂心,也能歇止對方無止盡的依賴心。
跨越了那條以為所有的要求都要滿足,才是對人的善意,才是做好事的線,乃至於才能證明自己如何被需要的迷思,之後,鐵心與柔情的價值對照,也才得以打破。並非以凡事拒絕保護自己,而是衡量身心狀態,排配輕重緩急,從而成為真正有力的助人者,這時的「願意」,才真的甘之如飴起來。
【內文節選二】(選自「第三單 人間相遇的現場」)
有人在家嗎?
爾一念心疑被地來礙,爾一念心愛被水來溺;
爾一念心瞋被火來燒,爾一念心喜被風來飄。
——唐‧臨濟慧照(臨濟義玄)
如果主人不在家,無論電話怎麼響,門鈴怎麼吵,乃至於忘了關掉的鬧鐘叫到鄰居都被那高頻率的重複聲響喚到發狂,還是不會有人去處理。主人不在家的屋子,就僅僅只是一個空殼子。
所以很難想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也會出現主人不在家的現象。除非那人昏厥了、睡熟了、出神了、嚇傻了,否則主人當然時時在家。
可是如果來做個實驗,記錄一下自己的日常狀態,卻會意外地發現,其實自己也常常處在「主人不在家」的情況。甚且在沒有特別留意的狀態中,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神遊太虛,去了哪裡。
只是不同於屋子裡少了主人的大片空白狀態,平常念頭與念頭之間的空隙總還微細些,稍稍留意就可以召喚回來。例如無聊的會議或課堂上,人群聚會中想起自己的事而無法進入狀況的空白,都可以在別人提醒下回神。所以很難注意到自己的「不在家」。
乃至於走在路上,眼目被外在環境牽引而去,耳朵更無法抵禦隨時迸出的大小聲響;甚至一個味道飄來,愛憎之間,也很輕易就忘了我是誰。
在重要的生命歷程中,時時猶豫,處處徬徨的,也都是這種心神飄蕩,把握不住自己而造成的。
很多人以為要解決生命的困境,要從大問題著手,卻不知這種「在不在家」是從小處慢慢放蕩心神而逐漸造成大問題的緣由。如這段偈子所說,只是一念,一念往哪兒去,心就忽悠悠地被疑、愛、瞋、喜帶到不知哪兒去,甚至被火燒了、被水溺了、被風飄了,還茫茫然不知回頭。
但如果可以清楚覺察自己念頭的流轉,知道自己心念的飄移,便能在不小心恍惚的瞬間「讓自己回家」,而不會跟著一個個隨處流竄的心思飄忽而去,吃飯時想著公事,辦公時想著約會,唸書時想著上網,一邊打電話還邊瞄著旁人的行蹤。結果一天下來,專心地回想做了什麼,怎麼也想不出時間用到哪裡去。
是的,主人不在家的屋子,本來就只是一個空殼子而已。
【內文節選三】(選自「第四單 人間相別的現場」)
是非人情之告別式
是是非非俱請出,巍巍萬仞如壁立;
平生心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
——宋‧無際了派
有個相知甚深的老友,很認真地警告我:如果有朝一日離開世間,一定要先跟家人說好,務必通知她參加告別式,否則她會又生氣又傷心。我笑看了半晌,先問她:妳知我會死得比妳早?再嚴肅地跟她說:死時不會舉行告別式的,妳等不到。然後我們相擁大笑。
告別式三個字,很容易讓人瞬間掉入過往死別的哀傷。但如果把「式」這個字先蓋掉,也許會好過些,因為我們時時在與人們從事生離的告別。
年輕時曾有一長段時間,每隔個把月、個把年就換個工作。在那些個職場的時間雖短,但也認了些朋友。離職時就會給自己與情境設定一個又一個告別儀式,如同自小到大,每一個階段離開學習環境時,也會舉行畢業典禮一樣。
仔細想想,其實每一次的告別,我們都舉行過告別式。有時是大眾禮堂中的正式儀式,有時,是默默地以自己知道的形式,向那些歲月、那些人告別。
再後來,發現舉行這樣一個儀式是很必要的,如同寫一個句子,有頓號、有逗號,最後卻沒給個句點,就會尾大不掉,懸著個心在那兒。有些時候,我們覺得事情沒完,話沒法子說清楚,就來個「……」,結果也就一直被那些事情、那些話語牽動著,只因為沒有正式地、好好地告別。
除了階段性的人事物離別值得一個好好的告別式,面對糾結的心緒與對象,也值得來上一個告別式。就如這偈子說的那樣,透過這個儀式,把是是非非都請出自己的生命,然後以不動如山的堅定,下個句點。
在相遇之際,無論我們如何掏心掏肺或全生命陪伴、支持、傾心以對,離別之時,相識也與不相識一樣地,轉身就是輪迴。如同舉行過告別式之後,我們可以與對方鄭重地鞠躬,或者以淚水,或者以一笑,泯盡恩仇。
所以告別是必要的,超越你來我必然也要往的模式,因為該說告辭時,就別說再見。
【內文節選四】(選自「第五單 悠悠歲月,人間好時節」)
泡湯之五星級與路邊攤
樹有高低枝短長,花開隨處恰相當;
都緣妙得毫端趣,豎抹橫拖總不妨。
——宋‧無準師範
冷冽的冬日,手足冰涼的時刻,快意可從泡湯中來。尤其每逢金山雨綿綿風酷烈的日子,真要感恩一切都如許當下即是,因為從北投迤邐過陽明山,與金山連成一系的地理區域中,隱含著氤氳裊繞的水滑溫泉,刻刻從地底汨汨送來最好的禮物。
一樣從地底而來,一樣可以暖身暖心的溫泉,卻因為經營業者對使用者的不同設定,而給了溫泉不同的棲身之處。有五星等級的湯屋,走入其間,但覺即使看似清簡,也是設計過的風格。當然也有似路邊設攤般,讓人抱著自己的毛巾排隊的簡陋隔間,或好像要刷洗很久才泡得下去的池子。
有些朋友,非星級湯屋不泡,所費不貲也不在意;當然也有許多朋友認為,溫泉來自天然,當然得在素樸的池子感受,最好是戶外,就在大自然裡體會天候的變化。
平日在都市生活的人們,衣食住行多半被料理得很好,加上身分地位等等的制約,生活標準、價值系統比較確定,要一個吃慣上好料理,或出門有司機有隨從的人,到便利商店買東西,可能都有困難,遑論吃路邊攤了。
有位朋友,喜歡拿著網路上介紹的資訊四出搜尋美食,有時是大飯店,有時是小城小鄉一個巷弄中簡陋的攤子,他的經驗是,地點與食物美味與否,往往沒有必然的關係。
人間的造作,大部分來自人為的設計與考量,大自然則有它自在的風華,海邊的、山間的樹,會隨著氣候與高低,生出各自的形貌;花也一樣,隨著四季自展笑顏,不會因為人們喜歡與否,而多開幾日或因此少了光澤。
什麼時候,我們能把平等的概念,賦予生命中所遭遇的人事物與諸般情境?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帶著欣賞的心,對來來去去的你我和他,微笑以對? 即便是曾經讓我們流淚或憤懣的情事,也有值得相遇的意義。
超越慣常的價值與好惡分別,每一個相遇都是一朵自足的花。就像山中四季,二月櫻花粉嫩登場,三月杜鵑恣意奔放,四月流蘇怡然自適,然後是百合暗香盈盈,以及更多草間小花隨風搖曳。它們從不在意人們的眼光,卻自在得讓人欣羨。
【內文節選一】(選自「第一單 生命的功課」)
鐵心腸歇心狂
茫茫四海中,那箇心如鐵,
不是鐵心腸,安能狂心歇。
——明‧無明慧經
朋友提起近期的惱人事,是無法對人說不。只要有人找他幫忙,無論是工作上,或參加公益活動當義工,都因為熱血,而一口承擔下來。但隨著一次一次、一個一個的需求上門,自己開始撐不住,而跌入身心俱疲的深谷。原本想留給自己進修充實的時間沒了,想安靜獨處沉澱的時間也被排擠了。
然而重點卻不在該不該拒絕,而是為什麼拒絕不了? 幾番來回,他笑著說:我沒有辦法拒絕的,是別人需要我,或者說,是無...
作者序
那兒飄來這些雲
其大如空。
其力如風。
其靜無跡。
其隱無蹤。
如斯要妙。
盡在其中。
——明清‧見如元謐
從小就愛看雲,有時躺臥在頂樓,日光晒著,風拂過,就睡著了。
初搭飛機出門,劃位一定要靠窗,為的也是看雲。
剛到山上工作時,窗外天際拂來飄去的雲,常讓自己忡怔半晌,才慢慢回過神來。
後來仔細反觀,每每想漫步看雲,多半是身心疲憊的時刻,而那疲憊不是來自忙碌的工作或壓力、負擔,是心被什麼卡住了,過不去的關總與一種掙不開、躲不過的束縛連結著。於是就來去觀雲,看那卷舒自如於虛空的雲,是如何無罣礙且無法被牽絆。
而這來回於困頓與舒張自如的心,關鍵其實就是心卡在對立狀態下的情境,前進後退、上下反覆,於是不斷與自己對話,該多一分或減一分?行止之間,去留之際,是什麼讓自己滯礙難行?
爾後,是禪宗祖師的偈子,或如雷震醒,或如雨滋潤,一字半句在受困的當下提點自己,原來疲憊是心的擾亂,亂了的心帶著自己馳驅奔走,然而只要狂心頓歇,超越置身對立情境的狀態,竟也就跨得過重重復重重的關卡。
於是將年少時養成的習慣再度提起,用筆墨字字書寫著安心的詩偈,彷彿立於祖師身畔,聽他們孜孜訓誨,或吟誦或頓喝,然後感受一丁半點兒雲開見月的廣闊無邊。
這本書就像準備一份禮物,將自己被滋養的一滴半滴,送給相應的朋友。邀觀雲、邀賞月、邀一起於山中漫步輕行,邀嚐嚐一點點滋味。
那兒飄來這些雲
其大如空。
其力如風。
其靜無跡。
其隱無蹤。
如斯要妙。
盡在其中。
——明清‧見如元謐
從小就愛看雲,有時躺臥在頂樓,日光晒著,風拂過,就睡著了。
初搭飛機出門,劃位一定要靠窗,為的也是看雲。
剛到山上工作時,窗外天際拂來飄去的雲,常讓自己忡怔半晌,才慢慢回過神來。
後來仔細反觀,每每想漫步看雲,多半是身心疲憊的時刻,而那疲憊不是來自忙碌的工作或壓力、負擔,是心被什麼卡住了,過不去的關總與一種掙不開、躲不過的束縛連結著。於是就來去觀雲,看那卷舒自如於虛空的雲,是如何無罣礙且無法...
目錄
【推薦序】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序琮瑜仁者著《哪兒飄來這些雲》 繼程法師
【自序】那兒飄來這些雲
第一單 生命的功課
臉的書上誰是誰?/知道就是做不到/提不起放不下/鐵心腸歇心狂/認出自己的路/
孩子為什麼要雕琢?/服也不服/撫平紛亂慈悲手
第二單 人間恩怨情仇的啟動與鬆綁
狹路相逢/愛河中的浮沉與勇渡/繫屬於你我他的苦海/走出操控與被操控的心模式/
舌不動心不瞋/降魔入魔/全身放下惟寬恕/真心淡如水
第三單 人間相遇的現場
初次見面笑呵呵/有人在家嗎?/不期而遇無期而喜/情動了?還是緣起了?/好好走路/
天上人間一朵花/取境界妄情生/人我四他/純真天機無恩怨
第四單 人間相別的現場
花無百日鮮/是非人情之告別式/永遠也準備不及的道別/天翻地覆隨緣去/
生途死路撒手看/生涯巧安排
第五單 悠悠歲月,人間好時節
泡湯之五星級與路邊攤/穿越茅舍與豪宅之間的那條線/彌天漫地的塵垢/誰在動搖?/
哪一天過生日?/去年,去了哪裡?/你虛度歲月了嗎?/閑的忙的都是心/
無心有事有心無事/幸福的密碼
【推薦序】哪兒歸宿 哪兒旅程——序琮瑜仁者著《哪兒飄來這些雲》 繼程法師
【自序】那兒飄來這些雲
第一單 生命的功課
臉的書上誰是誰?/知道就是做不到/提不起放不下/鐵心腸歇心狂/認出自己的路/
孩子為什麼要雕琢?/服也不服/撫平紛亂慈悲手
第二單 人間恩怨情仇的啟動與鬆綁
狹路相逢/愛河中的浮沉與勇渡/繫屬於你我他的苦海/走出操控與被操控的心模式/
舌不動心不瞋/降魔入魔/全身放下惟寬恕/真心淡如水
第三單 人間相遇的現場
初次見面笑呵呵/有人在家嗎?/不期而遇無期而喜/情動了?還是緣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