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序
開刀救不了的──「鬆筋操」讓我重新站起來!
孩提時,曾夢想長大後要踏上投手丘。上了初中,每逢假日都會與朋友們結伴到球場打球,而當時,我腰痛的狀況就已經浮現,只是我總以為那是「太疲勞」的關係,從來不曾好好留意。後來升上高中、大學,因為課業繁忙,就沒有再投球了。然而,一天起床後,我發現自己明明雙腳踩在地上,但卻感覺離地很遠,直到坐下之後,才感覺到神經被壓迫了,竟然無法久坐,而後來甚至又發現,連站久一些都非常疲累,這才意識到,事情嚴重了!
太痛苦!椎間盤突出,讓我動了2次手術!
學期一結束,我立即返回北部治療。起先是在地區性醫院做X光檢查,但無法看出個端倪,接著又立刻進行MRI(核磁共振),這才發現原來是椎間盤突出的問題。為了避免惡化,在醫師的判斷與專業建議下,我決定接受手術。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待大學畢業、工作一陣子之後,我即前往美國深造。沒想到,一天與朋友開車到大峽谷旅行,路上突然一個緊急剎車之後,我的腰痛竟然又出現了,而且,竟然還嚴重到左腳完全沒有知覺的地步。於是只好再度就醫檢查,而這次得到的診斷結果又是:必須立即開刀!
熬到了暑假,我返台再次進行椎間盤切除手術,脊椎上還打了動態骨釘。醫生「大功告成」之後,我也得以暫時免除疼痛。
沒想到!2個簡單動作,竟使我撿回健康!
返美順利完成學業後,我回到台灣,不料,還未及迎接新生活的喜悅,腰痛竟又發作,不但成日坐立難安,就連晚上睡覺,也是怎麼躺都不舒服。於是,我只好又去醫院找當初為我開刀的醫師,誰知道,他看完我的狀況之後,竟然又說:「那就再開一次刀吧!」
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從小看我長大的綉鈺阿姨與秦爸來看我。當時,因為我坐下時完全無法向前彎,所以也無法DIY進行足部按摩。於是,綉鈺阿姨教我做「懶驢打滾」和「挺腰凸腹」者這兩個動作,幫助強健我的脊椎和背部肌肉。同時,她也教我太太學會協助推背的動作,使我背部的筋恢復彈性。
剛開始,我做這些動作的時候覺得非常辛苦,但是,持續鍛鍊了一個月之後,我的腰痛就已減輕很多。而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一年後的今天,我更已經完全恢復昔日的健康!
我心中不禁感嘆:如果當初出現腰痛時,我就找綉鈺阿姨幫忙,那麼,我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忍受接連開刀的痛苦,更遑論長期腰痛的煎熬。
所以,當我得知綉鈺阿姨又完成了一本可以幫助更多人恢復健康的好書時,我要特別獻上我的感謝與恭喜!同時,也要藉此機會呼籲所有身體有病痛的朋友們,千萬不要輕看書上所介紹的運動,一定好好讀這本書!因為它們對我們身體的健康的助益,絕對出乎你的想像和意料!
學員 張根璿
作者序
鬆則通,通則不痛!──對症鬆筋,還你健康!
2010年底,偶然聽聞朋友的兒子罹患嚴重腰椎疾病,前去探視,才得知三十歲不到的他,已在兩年內動了兩次腰椎手術,卻依然經常腰痛得眉頭緊蹙,時時坐立難安,睡覺也不安穩,平躺不舒服,側躺也不成,錐心之痛,難以言喻。他告訴我,醫師建議他再開一次刀,但他猶疑不定,左右為難。
「別傻了!」我心直口快回答:「拿自己當了兩次白老鼠還不過癮啊?」
在幫他按摩腳內側的脊椎反射區之後,我發現他的背部嚴重發炎,難怪他時時刻刻都那麼痛苦。想教他自己進行腳底按摩,卻又發現他坐著時根本無法向前俯身,更別說用雙手搆到自己的腳。然而他病情那麼嚴重,非常需要自己時時調理,但他又無法DIY足部按摩,這可怎麼是好?
後來,我教他「懶驢打滾」(P46)這個從兩歲到九十歲的人都能做、「強健腰背」最簡單容易的動作,他也還能勉強做得到,練了一個星期後,我又教他「伸腿俯身」(P100)。如此循序漸進,依照他的身體狀況,不斷調整鍛鍊項目,三個禮拜下來,當我再見到他時,他的氣色紅潤有光澤,讓我眼睛一亮,而他愉悅的笑容,更猶如燦爛的春陽。
極簡派養生法,完全針對不愛運動、沒時間運動的人所設計!
其實,肩頸僵硬、腰痠背痛、頭昏頭痛、睡眠品質差、排便困難……,可說是現代「朝九晚五」上班族普遍的「亞健康」現象。也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所以,這些症狀便在不知不覺當中轉變成各種急性、慢性病症,以致各地的大小醫院都人滿為患。
事實上,大家都明白「預防重於治療」的道理,如果平時能花一點時間鬆筋活血、暢通經絡,那麼,不僅可以使自己隨時神清氣爽,還能遠離疾病痠痛的威脅。只是,真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天天動一動」的人很少,為什麼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真的沒有時間運動,也或者,有些人是根本不喜愛戶外運動──怎麼辦?
有鑑於此,為了能幫助更多人可以藉著運動來找回健康、擁有健康,所以,我將九年多來累積的經驗,「對症」配合許多擾人的症狀,加以整理、規劃出30個難易度不同、但隨時都可練的「鬆筋」動作,說得再直接一些,這套「鬆筋操」,就是專為「沒時間運動、不愛運動、沒有空間運動」的人所設計的「極簡派養生法」,只要會呼吸、能掌握動作的要領,那麼,每天花幾分鐘練幾個招式,就能在短短一、兩個禮拜之內,發現自己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從病症找動作,對症運動效果明顯,自己解決自己的健康問題!
在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從讀者的立場出發」來加以考量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文字究竟要怎樣表達,大家才看得懂?章節要怎樣安排順序,大家才找得到?圖片要怎麼搭配,大家才學得快?……
所幸,這些問題,在出版社編輯群的建議及配合之下,一一獲得了適切的安排與解答。舉例來說,書中的30個鬆筋操動作,先以人體「頭頸、胸背、腰腹、臀腿」四大區塊來分類,然後,再依各部位最常見的痠痛、病症名稱來排列,以便大家「對症下藥」,很快速、輕易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運動方式來幫助自己解決健康問題。
另外,在進入「鬆筋操」的練習之前,除了列出常見的身體症狀,提醒大家切勿忽視自己的「筋緊」警訊,同時,也把「鬆筋」的觀念、做操的要領,以及重要的呼吸及暖身運動教給大家,希望藉由「循序漸進」的導引與分享,讓大家能逐步了解「鬆筋」的重要,進而能夠願意開始養成「天天動一動」的習慣,讓簡單的「鬆筋操」成為你維護健康的好伙伴。
先學呼吸暖身,再練鬆筋平衡整體,身心就會給你最好的回饋!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這類運動,不妨從第2章的「和緩呼吸」與「基礎暖身」開始練習,因為這是「鬆筋」的預備動作,只要照著做,就會發現自己竟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擺脫全身僵硬,開始進入柔軟、放鬆的狀態。
而在接下來的第3章「鬆筋操」當中,你可以針對自己的痠痛症狀來找動作,也可以挑選涵蓋到全身的幾個動作變成一組,在家裡或辦公室隨時運動。只要記得「運動貴在重質不重量,求好不求多。要放鬆、專注,隨時察覺身體的反應,尊重身體的整體性和平衡性」,那麼,你的身體自然也會以最佳的狀態作為回報。
最後,我要再度強調,運動的效果乃是靠「累積」而來,所以,動作不必多、不必複雜,運動時間也不必太長,重要的是要養成習慣,持之以恆。我也相信,只要大家願意每天花5分鐘動起來,那麼,這套「鬆筋操」一定能有助於氣血暢通,讓你甩掉病痛,從頭到腳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