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處貼膏方
強腰膏治療腰痛
【病症及藥理介紹】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症,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腰為腎之外候,凡勞累過度、腎氣虧損,或感受外邪、外傷致腰部經絡循行受阻,均可引起腰痛。其中由外邪、外傷所致的急性腰痛以實證居多,治宜舒筋、活血、通絡、祛邪則,通常病程較久。反覆發作的慢性腰痛,以腎虛虧損為多,治宜強筋骨、補腰腎為主。
這裡介紹的強腰膏選藥標本兼顧,有補腎強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效。方中杜仲主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乃補腎強筋之要藥。補骨脂補腎陽、固精氣。二藥合用,補腎強腰之力更強;川烏散寒定痛、祛風濕;官桂益命火、止疼痛、散沉寒;乾薑大辛大熱,逐寒祛濕,與肉桂、川烏合用於寒濕腰痛,相得益彰;沒藥、乳香能通經絡、消瘀血,伍以木鱉子止腰痛、消結腫,對外傷或病久所致瘀血腰痛療效更著,再輔以陳醋調敷,溫散止痛之力益強。諸藥合用,對瘀血、寒濕、腎虛等各型腰痛均有顯著療效。
【方 劑】川烏、官桂、乾薑、肉桂、杜仲、補骨脂、乳香、沒藥、木鱉子各等份,陳醋適量。
【製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用醋調為糊狀,敷貼腰上,加塑膠薄膜覆蓋,用膠布或繃帶固定。每隔3天換藥1次。
【療 效】症狀、體徵消失,功能恢復正常者為痊癒;
症狀、體徵明顯減輕,功能好轉者為有效;
症狀、體徵、功能均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
治療61例患者中,痊癒29例,有效25例,無效7例,效率為86.7%。
【典型病例】楊女士,39歲。近期常覺腰痛、酸軟,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面色白,舌淡,脈沉細。診為腰痛腎虛。予以強腰膏外用,10天痊癒,追蹤半年未復發。
皮癬毒膏外敷治療牛皮癬
【病症及藥理介紹】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皮膚病。該病病況複雜,纏綿難癒,一般的內服藥物療效不顯。其病因病機是風毒外襲,鬱阻肌膚,從而導致營衛不和、肌膚失養所致。又由於本病多發於青壯年人,所以治療時應重在驅邪,以期邪去正安,達到治癒的目的。
採用皮癬膏敷貼治療牛皮癬,直達病灶,顯效迅速。方中諸藥多為有毒之物,長於驅風解毒,外用能使藥物直達病所,發揮「以毒攻毒」的直接效果,且不傷正氣。另外,本病發作與精神調攝、飲食調養有關,因此,在治療期間患者應精神和悅,避免刺激,少食腥辣,戒煙酒。
【方 劑】斑蝥20個,蜈蚣10條,硫磺15g,狼毒50g,輕粉9g,冰片5g,蜂蠟40g,麻油200g。
【製用法】將蜈蚣、斑蝥、硫磺、輕粉、冰片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勻。取麻油放於鐵鍋內加熱至150℃,加入狼毒炸至枯黃色,撈去藥渣,過濾後加入蜂蠟,使之融化,然後離火,待油溫降至60℃,邊攪拌邊加入藥粉,至冷凝成膏,貯於容器內備用。
使用前將患處用溫水洗淨、擦乾,把皮癬膏塗於紗布之上,敷於患處即可,每日換1次,2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皮癬膏內含有毒成分,適用於牛皮癬(尋常型)無潰破者,對於化膿型則不宜。
【療 效】痊癒:皮損完全消除,膚色正常;
有效:皮損明顯減輕,但未完全消除;
無效:皮損消除不明顯。
治療61例患者中,痊癒28例,有效22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2%。
【典型病例】汪先生,30歲,於1998年9月10日初診。患者平素嗜好煙酒,6個月前發現兩小腿內側皮膚瘙癢,搔之有大量白屑脫落,皮損處成苔蘚狀,醫院診為尋常型銀屑病,先後服用過銀屑靈沖劑、青黛丸及中藥湯劑,未見明顯效果。用皮癬膏治療,20天後復診,見皮損已癒大半,瘙癢明顯減輕,繼續使用,三療程時見皮損已完全消除,且患處膚色亦轉正常。囑其生活調適,少食腥辣食物,戒除煙酒,以觀後效,追蹤半年,未見復發。
地龍青膏粉外治痄腮
【病症及藥理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是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中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節。此病具有傳染快、起病急的特點。若治療不當可引起腦膜炎、胰腺炎等,青少年可併發睾丸炎。此症屬中醫「痄腮」範疇,民間稱「蛤蟆瘟」。係風溫疫毒侵襲,經口鼻傳入,內犯少陽,循膽經外發。由於疫毒壅塞少陽,鬱而不散,發為痄腮。因肝膽互為表裡,肝經繞外陰而過,所以可併發睾丸炎。
鑒於好發於兒童,張口不全,服藥困難,這裡介紹一種地龍青膏粉外治療法。方中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冰片、石膏清熱瀉火,芳香止痛;蚯蚓解痙活絡通經。諸藥配伍,共奏清熱瀉火、消腫止痛、涼血通經之功效,並能直達病所,經臨床驗證,療程短、起效快、無副作用、病兒和家長樂意接受,療效滿意。
【方 劑】生石膏粉15g,青黛15g,冰片6g,大蚯蚓10條(為一次用量)。
【製用法】將活蚯蚓放入碗內,待吐出泥沙後,用清水沖洗淨。加適量白糖,待蚯蚓溶化後,加入以上藥粉和少量米醋,攪成糊狀即成。
使用時先清潔消毒兩側腮腺區後,均勻塗上藥糊,用略大於藥面積的軟塑膠膜覆蓋加繃帶包緊。每日換藥一次,重者可1天換藥2次。
【療 效】運用此法治療患者47例,均在用藥24小時後,體溫基本降至正常,腮腺腫脹明顯縮小。除1例合併睾丸炎加服普濟消毒飲二劑外,其餘全部未用過其他中西藥物。47例腫脹症狀在2天內消失者16例,3天內消失者27例,4天內消失者4例。患者最終全部治癒,無後遺症。
【典型病例】張小弟,7歲,自述過節去親戚家回家後,即感頭痛、發熱、輕咳、咽乾。次晨起床發現兩側腮腺疼痛、腫大。張口或講話時,感下頷關節痛,全身睏倦乏力。診見體溫38℃,表情痛苦,兩側腮腺高度腫脹,質堅硬觸痛,不發紅,張口不全。雙側頷下淋巴結增大。咽部充血、舌質紅、苔白厚膩、脈滑數。血象WBC 11.5×109/L,胸透正常。綜上脈證,屬風溫疫毒,壅塞少陽。處方:青黛30g,生石膏粉30g,冰片12g,大蚯蚓20條(自備)。照上法分兩次外敷,隔12小時換藥1次。第二日複診,體溫37℃。腮脹腫大減,張口及飲食已不感下頷疼痛。繼用該法,每日1次,第四天腫脹消失,即告痊癒。
雙黃粉治療面部痤瘡
【病症及藥理介紹】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發於青壯年人。多發於顏面部,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損美性皮膚病。傳統醫學認為痤瘡病機除肺經風熱、脾胃濕熱、大腸燥熱外,還與青年人青春生發之機旺盛、肝腎陰陽易於失調,相火易亢,循經上炎或熱入營血,外犯肌腠有密切關係。現代醫學認為本病主係體內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堵塞,加之厭氧棒狀桿菌感染等因素所致。從上述發病機制看,此症為多伴隨青春發育過程中產生的皮膚疾患,具有明顯的年齡階段性,且皮損部主要分佈在面部,因此我們選擇外治法治療痤瘡。在現代美容皮膚護理的過程中應用雙黃粉進行按摩、面膜、倒膜治療等,對提高鞏固療效很有幫助。
中藥雙黃粉在臨床應用中,療效好、無副作用,體現了中醫藥外治之特長。方中銀花、蒲公英、黃芩清熱解毒;大黃、丹參活血化瘀,生新;皂刺、連翹消腫排膿;白芷、防風、生薏仁祛風止癢,利濕去贅。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散結的功效。現代醫藥研究證明,中藥丹參、黃芩、銀花、蒲公英等對痤瘡丙酸桿菌有抑菌作用。
在治療痤瘡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現代美容中治療性的皮膚護理,對提高療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離子噴霧及石膏倒膜的熱敷效應,擴張毛孔,引流皮脂,改善面部皮膚血循環,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縮短治療期。
痤瘡病因複雜,許多因素都能誘發或加重病情,對病人除給予正常的治療外,還要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使病人懂得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合理的營養膳食,有序的生活規律以及科學的肌膚護養。
【方 劑】黃芩60g,連翹60g,丹參100g,銀花100g,生薏仁60g,蒲公英60g,皂刺60g,大黃40g,白芷40g,防風40g。
【製用法】按上述處方量或倍量稱取藥材,淘洗乾淨,乾燥,80℃滅菌2小時,粉碎,過100目篩,細粉裝入潔淨瓶內密閉備用。
首先採用適宜油性皮膚的洗面乳潔膚,同時加用紫外線離子噴霧10分鐘。對非嚴重痤瘡患者可用雙黃粉與按摩膏混合進行經絡按摩,同時應用離子噴霧15分鐘,而後將適量的雙黃粉用蒸餾水調成糊狀,均勻塗於患處,再行石膏倒膜25分鐘,去膜淨面即可。按此法治療一週一次。
【療 效】基本痊癒及顯效:面部痤瘡大部分消除或基本消失;
好轉:面部痤瘡部分消除,症狀明顯減輕;
無效:面部痤瘡無大改變。
用該法治療痤瘡36例,治癒20例,占56.55%,顯效11例,占30.56%,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6.11%。
消腫膏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病症及藥理介紹】
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TS)是指由於膝關節的各種外傷、骨折、過度勞損、關節內游離體或關節手術等刺激或傷及滑膜而產生滑膜炎症反應,致使滲出增加而逐漸出現膝關節腫脹與不適,膝關節檢查浮髕試驗呈陽性反應。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是較難治的骨傷科常見疾患,是由膝關節的筋脈受損而致該部瘀濕滯留而形成腫脹;又因筋脈受損和腫脹使該部氣血流通受阻,膝部筋腱的正常功能受影響而使關節活動受限,所以病根在膝關節筋脈受損,禍在瘀濕滯留。
採用消腫膏外敷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療效顯著。方中透骨香、虎杖、梔子、魚腥草、續斷可涼血活血,祛瘀利濕;木瓜、海桐皮、蒼朮可舒筋;黑老虎、四生散行氣祛濕,散寒止痛。全方共奏活血祛瘀、消腫舒筋、通絡止痛之功效。此方寒溫並用,非常有利於瘀阻濕滯諸症的消除。
【方 劑】木瓜、海桐皮、續斷、黑老虎、虎杖、蒼朮、梔子、透骨香、魚腥草(上藥均為粉末)、四生散(生川烏1份,生南星6份,生白附子4份,生半夏14份)各120g,醫用凡士林4kg。
【製用法】將以上中藥粉混和,過篩多次致均勻後與醫用凡士林煮沸,不斷攪拌約5分鐘,即可熄火,分罐。隔天膏凝後可以使用。
使用時將消腫膏攤於牛皮紙上,周圍用棉花圍一圈,外蓋油紙,縛紮在患膝上,2天換藥1次。
【療 效】痊癒:患膝部腫脹消失,膝關節活動自如、無疼痛;
好轉:患膝腫脹減輕,膝關節活動明顯改善;
無效:敷消腫膏5貼後症狀、體徵無明顯改善。
用消腫膏治療101例,其中痊癒45例,好轉38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82.17%。
【典型病例】李女士,43歲。患者在診6天前因跑步時扭傷右膝關節,晚間沖涼時覺右膝腫脹,由於疼痛不太明顯,便自行擦藥酒處理。2天後右膝腫脹漸增,並且有右膝關節活動不靈便感,才去看正骨科,醫生作患部推拿按摩及外敷中藥散處理,經2次治療患部腫脹未減輕。查見右膝腫脹顯著,膝關節活動受限,浮髕試驗陽性,此是患者首次扭傷右膝而致腫脹,符合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病徵。予外敷自製消腫膏處理,2天1次換藥並囑其暫減少膝關節活動;共敷消腫膏4次而腫消,恢復患膝關節活動功能。
雙黃普連膏治療銀屑病
【病症及藥理介紹】
銀屑病屬一種常見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其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遺傳、感染、精神等因素及免疫異常、微循環障礙等造成了皮膚的非特異性炎症,促使角元細胞過度增生。中醫稱之為「白庀」,認為其發病或情志內傷,或飲食失節而致熱從內生,或有風、寒、燥、濕、熱毒之邪侵襲肌膚,病久耗血傷陰、化燥生風,因為臨床上即使有血熱、血瘀、血燥等型,然而究其源血熱是內因,故清熱解毒之法往往是本病首選尤其是進行期治療之首選。而外用藥的選擇也是重要一環,以免因用藥不當加重病情。西藥常用藥物不良反應大,療效較好的有鈣泊三醇,但它不適宜進行期的治療,故此時以安撫為主。
中藥雙黃普連膏主要功能為清熱除濕、消腫止痛,既往多用於治療毛囊炎、癤、濕疹、皮炎等,因此人們將其應用於進行期銀屑病的治療中,透過對病例的總結後發現,雙黃普連膏效果非常好,它加強內服藥的效果,其中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小腸、脾、膽經;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苦能燥濕,寒能清熱,配合清熱涼血解毒之內服藥,使內外熱毒去、濕熱清,能使紅斑變暗變淡,鱗屑減退。
如今人們對銀屑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人研究了補體活化與銀屑病中醫辨證的關係,發現銀屑病患者血清中C3a、C4a增多,說明補體系統被啟動,其活化過程中產生許多致炎因子,使血管擴張,微血管通透性增大,吸引白血球,產生炎症,從而形成血熱;還有人研究認為表皮細胞增生和分化的調節及控制主要是受CAMP/CGMP比值的影響,CAMP下降和CGMP上升可刺激細胞增生;又有文獻指出銀屑病患者皮損的發生與糠秕孢子菌數目增多、活性增強有關。針對此現象普連膏中的藥性相應為黃芩中含有黃芩和黃芩元;黃柏中含有小檗鹼等成分,能夠收縮血管,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症,且能升高CAMP水準,使CAMP/CGMP比值升高,從而抑制角元細胞的過度增生,同時對多種皮膚致病性真菌有抑制。
綜上所述,在進行期或血熱型銀屑病的治療中,外用普連膏的作用十分明顯,配合內服中藥應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銀屑病是慢性的、反覆發作的、以表皮細胞過度增殖為特點的難治性皮膚病,其病因至今尚不明確,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西醫目前暫時沒有效果理想、毒副作用小、療效鞏固的藥物。中醫藥治療以其療效確切穩定、毒副作用小等優點被廣泛使用。在治療方面採用內外兼治、兩者並重的治療原則,外用藥的使用顯得非常重要,這裡推薦的新型療法除了給患者口服中藥外,還配合中藥雙黃普連膏外用,療效非常滿意,現介紹如下。
【方 劑】(1)雙黃普連膏:黃芩末1份,黃柏末1份,凡士林8份,攪拌裝瓶待用。
(2)口服中藥湯劑:生地、大青葉、板藍根、紫草根、白茅根、茜草、赤芍、丹皮、生玳瑁、公英、連翹、黃芩、車前草,並根據病人的情況加減。
【製用法】將方劑(1)中諸藥攪拌均勻裝入瓶中即為雙黃普連膏;將口服中藥湯劑方按常法煎製,並根據病人的情況加減。
銀屑病較輕者可自行用外敷雙黃普連膏敷帖;而較重者應找醫生除外用敷貼以外遵醫囑服用中藥,內外兼治,效果應該十分理想。
【療 效】使用外敷雙黃普連膏治療銀屑病61例,3天後顯效者11例,1週後顯效者47例。
【典型病例】孫先生,29歲。患者頭髮中間及左下肢腓腸肌部鱗屑堆積,自覺瘙癢異常,時輕時重3年,曾經某醫院診斷為銀屑病,服中西藥治療無效,因近期症狀加重而診。查:頭頂部髮間,表面上覆多層銀白色鱗屑,融合成3cm×2cm大小兩塊,左下肢局部覆蓋銀白色鱗屑4cm×2.5cm大小一塊,邊緣清晰,刮去鱗屑,脫皮色紅,瘙癢麻木。脈數弦,苔乾舌紅。診為銀屑病,症屬血虛風燥,瘀熱蘊肌。予以外敷雙黃普連膏加內服中藥法,3天後瘙癢消失,1週後鱗屑脫落,病情基本獲癒。
樟槐膏治療骨質增生
【病症及藥理介紹】
骨質增生症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病,多發於頸椎、腰椎和膝關節,骨質增生屬「骨痹」範圍,主要病因是由於正氣虛損,風寒濕邪停滯於經絡,或外傷跌打損傷,使氣血不暢、經脈閉阻,久則致使氣血瘀阻、運行不暢而發生增生。採用樟槐膏施治骨質增生,療效滿意。方中蓖麻子具有拔毒排膿、祛風通絡作用,蓖麻子含蓖麻毒蛋白、蓖麻鹼、酯酶等,有拔毒消腫、改善局部血流、促進微循環之功能;槐枝清熱涼血、解毒消腫,與蓖麻油合用,經過透皮吸收,直達病灶,達到鎮痛消腫和軟化骨刺的作用。
樟槐膏功效有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活血涼血、消腫,尤長於止痛等,在臨床使用中,大約有20%的病人,施藥一次即可完全止痛。除了蓖麻油的潤滑、通利關節作用外,槐枝主要起止痛作用。現代藥理對槐枝研究頗少,藥典也未收錄,而槐枝的作用機制潛力很大,有待進一步研究。
【方 劑】蓖麻子980g,槐枝十幾枝,香油6kg,樟丹1.5kg左右。
【製用法】將香油燒至200℃,加入蓖麻子,油炸至殼變焦黃,濾去殘渣,加入槐枝,繼續加熱,至槐枝變焦黃,去槐枝,繼續加熱至藥油中煙變青時,離火。慢慢加入樟丹,不斷快速攪拌,油和樟丹發生劇烈化學反應,至油膏由紅變黑時,停止攪拌,倒入冷水中,去火毒,即成樟槐膏。
在紗布上平攤薄薄一層樟槐膏,敷於增生處,3天換藥一次,3次為一療程,經1∼2個療程後可明顯減輕。
【療 效】顯效:臨床主要症狀和功能障礙消失,無壓痛,行走活動正常,3年內未復發;
有效:臨床主要症狀和功能障礙減輕,壓痛不明顯,行走活動基本正常,偶有復發;
無效:治療後臨床症狀無改變。
經用本法治療54例患者中,顯效26例,有效1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3.3%。
【典型病例】孫先生,55歲,膝關節骨質增生5年,最近加重,雙膝關節腫脹,疼痛難忍,行走困難。X光診斷為「雙膝關節骨質增生」,用樟槐膏1次,3天後換藥時,疼痛已消失,腫脹明顯減輕,共換藥三次,疼痛、腫脹消失。行走自如,追蹤至今未復發。
仙人掌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
【病症及藥理介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專家認為本病第一是可能因情志內傷,以致肝膽火盛,第二因濕熱內蘊,外受毒邪而誘發。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搏結,阻於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總之,肝火脾濕鬱於內,毒邪乘之誘於外,氣血瘀阻為其果。
仙人掌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莖,莖含三、琥珀酸、蘋果酸,灰分中含24%碳酸鉀。仙人掌性味苦涼,有小毒,攻效行氣活血、清熱解毒。它廣泛用於治療心胃氣痛、痞塊、痔血、咳嗽、喉痛、肺癰、疔瘡、燒燙傷、蛇傷、痄腮等症,而用於治療帶狀皰疹的比較鮮見,故有推廣之必要。該療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效果顯著。仙人掌在北方多有盆栽,在南方則田野叢生,取用方便,適用於城鄉廣大患者。
【方 劑】新鮮仙人掌50克。
【製用法】將仙人掌每次取50g,去刺、去皮,搗泥外敷,紗布包紮,膠布固定,每日2次。
【療 效】治癒:表現為水皰乾涸、結痂,疼痛消失;
好轉:表現為皮疹基本消退,疼痛緩解;
無效:因年老遺留後遺神經痛,後配合活血化瘀、清熱疏肝、通絡止痛中藥治療而癒。
所有有效病例均為用藥3天後症狀明顯緩解。平均用藥1週痊癒。
【典型病例】王女士,53歲。患者就診前2天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前額部疼痛、灼熱。第2天左前額部出現簇集皰疹,一直延伸到左面部耳前方,伴耳鳴、耳痛、食欲減退。查左耳道內無皰疹。患者雖年高,但精神飽滿,思維清晰,體質尚健。以上法敷藥1天後疼痛減輕。2天後皰疹乾燥,5天後水皰結痂、脫落,但仍感前額及面部疼痛,並伴耳鳴、耳聾,經給予活血化瘀、清熱疏肝、通絡止痛中藥10劑口服後疼痛消失,耳鳴、耳聾明顯改善,再服中藥10劑後諸症消失,病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