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名瓷已成投資新寵
二十世紀初葉,印尼爪哇在一艘內海古沈船中,挖出大批中國古瓷,包括秘色瓷及浙江越窯青瓷,還有一堆南漢時的錢幣(其鑄造年代約西元917年),震驚藝品及古董界,原來中國瓷器早有輝煌外銷史。
瓷器始於東漢,唐代開始外銷
據考證瓷器發明於東漢時期,到了唐代技藝已臻成熟,開始外銷。最先傳到日本及東南亞,再傳到非洲及歐洲,以至全世界。
中國在東漢時期發明瓷器,到了唐代開始外銷,湖南長沙窯首開先例,最先傳到日本及東南亞,再傳到非洲及歐洲,歷經宋、元、明、清四代終於傳遍全世界,尤其是明嘉靖、萬曆及清代之康、雍、乾達到最高峰。
當時的出口、運輸採水陸並進,純陸路循傳統「絲路」,由當時唐朝國都長安(西安)出發,先到新疆,再經印度到達波斯(今伊朗、伊拉克一帶)、阿拉伯。「海上絲路」則由泉州、廣州出海,繞過馬來半島,經印度洋至波斯灣,再轉運到地中海沿岸各國。另一條則經由揚州、寧波、登州(山東蓬萊)港出海,經朝鮮到日本,深深影響日本的瓷器製造與發展。
日本學者三上次男就在考察了亞洲、非洲陶瓷貿易之路後,寫了一本「陶瓷之路」,認為「陶瓷器是東西文明交流及友誼之橋樑」,因為「陶瓷器是民生最密切的日用品之一,兼具生活實用與藝術欣賞。陶瓷千年來為世人珍愛,它的流傳與其說是商賈貿易行為,毋寧更代表東西文明的交流。」
陶瓷是東西文明交流的濫觴
早在七世紀的唐代,經由海路大量輸出的中國瓷器,再往西南傳至菲律賓,
在坦尚尼亞沿海各地的古墓,皆可見唐代與宋代的青瓷陪葬物,證明早在唐、宋時代,中土的商業貿易與文明進展已深入世界各地;當時為了強化這種「商業夥伴關係」,朝廷甚至已有外國人的「一席之地」;例如唐朝時已有不少波斯人在朝廷任官,還有當到宰相的。
中國瓷器是由阿拉伯商人從埃及、經地中海轉運至歐洲;埃及的中國瓷器則是由索馬利亞、阿曼經紅海運抵,當時埃及幾乎家家戶戶都使用質量精美、價格昂貴的中國瓷器。據統計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往國外的瓷器,光17世紀就有1600萬件以上,令人瞠目結舌。
鄭和七次下西洋達到巔峰
從明朝永樂初年開始,鄭和七次下西洋,船隊滿載瓷器、絲綢與茶葉等敦睦禮品,其中光瓷器就達數十萬件,包括景德鎮所製及精美的浙江龍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等等,既宣揚國威,也敦睦邦誼,使中國名瓷享譽全球,至今不衰。
近來已成投資新寵
近代工商業發達,經濟起飛,瓷器的價值再度受到高度重視,名瓷在世界拍賣市場上屢創新高,儼然成為投資新寵。然而藝術品一旦成為收藏與投資標的,就難免有贗品,甚至故意作舊、作偽,尤其是名瓷,仿製、作偽之風由來已久,如何辨識乃成為投資者的考驗。本書因而鉅細靡遺地提出各朝代的瓷器燒製特色、價值所在,以及詳細的鑑識法門,希望有助於認識名瓷之美,如想投資或收藏,也不致上當受騙。
當然藝術品的鑑識是一門高深學問,再高明的行家也可能有馬失前蹄、看走眼的時候,此時如何看待、重新評估其價值,又是另一門學問了。希望本書所提供的知識有助於提高讀者的投資品味,期待大家都能像大收藏家曹興誠一樣以股票所得換絕世名瓷,脫手時不但因此賺了數十億鈔票,還令人刮目相看,嬴得了饒富藝術修養的美名。
第一章 瓷器基本常識
估計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知道如何取火時,也就自然「發明」了陶器。因為在燒、煮食物時,其下的泥土經過長時期高溫燒灼會變硬,後來自然聯想到可將其塑形後當成器皿使用。也就是說,先民原本都在露天燒陶,後來才發現若在有煙囪的窯內燒,則煙囪可形成自然抽風力,除了可將燃燒廢氣排出外,還能不斷吸入新鮮空氣助燃;若煙囪的排氣功能小,窯內燃燒不完全、形成還原氣氛,燒出的陶器就不理想。據考證,大約在商朝(西元前17-11世紀)時已知建窯燒陶,而且懂得利用窯頂和煙囪。
什麼是瓷器?與陶有何分別?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人們才從經驗中發現,選用一般黏土,在800-900℃下燒相當時間之後,陶器會變成土紅色或灰色;如果超過1100℃,則陶會變形或熔解成黑褐色玻璃質;如果選用「高嶺土」,高溫焙燒後會變成白陶或硬陶。但陶器畢竟笨重、粗糙,容易滲水又易變色,在實用上還不夠理想。例如秦代兵馬俑係以灰陶燒製,埋在地底兩千年後出土,一遇到空氣就退色,顯然美中不足。如要燒製成食器,最好是輕、薄、光滑、不透水,而且容易洗滌才理想。
據推測,大約在東漢時期(西元25-220年),人們已懂得選擇高嶺土燒陶,甚至開始在陶器上塗釉,再燒成瓷器。燒陶用的一般黏土,其成份為矽酸和氧化鋁,可耐700-1000℃高溫。而瓷器用瓷石或瓷土作胎,瓷石是由石英、長石、雲母、高嶺土組成,熔點高,可耐燒至1200-1500℃(東漢時的燒成溫度已可達1300℃)。而高嶺土為一種有絲絹般光澤的白色瓷土,細粒、色白,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與三氧化二鋁,含鐵量低(含鐵量越少,燒出之瓷胎越白)且化學性質穩定,雜質少,故燒成的品質較佳。
江西景德鎮之所以能成為瓷都,除了附近蘊藏豐富的瓷土原料(高嶺土)之外,周圍之原始森林可提供無虞匱乏的松柴燃料,加上江西、安徽、浙江三省交界處有昌江,運輸便利也是因素之一。景德鎮在明代已是全國製瓷中心,當時陶工及從業人員即達10萬餘人。
瓷器比陶器美觀討喜,主要原因之一為懂得在陶上施釉,釉的成分還是美艷顏色的關鍵。若釉中含銅,則在低溫(1000 ℃)下燒出來的瓷器就出現綠色;含鐵則出現黃色。現存的漢代陶器多呈黃、綠兩色,故推測東漢時陶工已懂得巧妙運用;到了唐代,唐三彩已是巧妙用釉的代表作。通常燒造施釉陶器的溫度要比灰陶高100℃,如果能達1100℃的中溫,還能強化硬度,更耐久。
ㄧ、了解瓷器的製造工序
簡單說,燒製瓷器的第一步就是「選擇瓷土」,最好是「高嶺土」。先去除雜質,再加水反覆攪拌(煉土),以消除其中的氣泡,使黏土軟硬一致。接著加工成型,包括:手拉坯、灌漿或以旋坯機壓模成型。然後以刮、切雕、鑲嵌、鏤空等塑出形態,乾燥或烘乾後再裝飾,如:陽刻、陰刻、划花,或補上化妝土。最後入窯素燒,以低溫700-850 ℃,或高溫1000-1250 ℃,去除坯土中的結晶水和空氣。最後於素胚上再施釉,如:蕩釉、刷釉、噴釉、浸釉、吹釉等,再入窯以1300℃釉燒,即成單色釉、結晶釉。也可不經素燒,直接一次燒成。如果是釉上彩,則先進行釉上彩繪、貼花,再入窯以750-850℃低溫燒製即成。
通常瓷胚燒成後,其大小都會略縮,其收縮率大約直(上下)縮小15%,橫(左右)縮約9%。
1.選「釉」為燒瓷關鍵
釉是一種玻璃物質,其主要成份為氧化鈣、氧化矽和氧化鋁,具有如石灰一般的特性,故又叫石灰釉,在我國已沿用千年以上。
「釉」是瓷器的靈魂,如果瓷器的外層不施釉,表面就顯不出光滑亮麗,且無法防水;若在釉內加入金屬氧化物,還可燒出各種不同顏色,更為美觀(稱為顏色釉)。因此一般推測釉的發現應該與瓷器同時出現,才能成就瓷的光彩。
據考證,最早的釉是由黏土加石灰或天然磷酸鈣配製而成,再和坯體一次燒製完成。後來才發展出青釉,那也是有資料可稽、最早的顏色釉;東漢時浙江的越窯已燒製成功。青釉中含有微量鐵元素(1-2.5%),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焙燒後會變成青色,這在當時已經是不得了的發現。
到了宋代,顏色釉的發展更趨成熟。青釉因含鐵成份多寡不同,可燒成粉青、天青、梅子青、豆青等不同的青色。南宋時,龍泉窯燒製完成的粉青、梅子青釉傳到日本,結果變成日本國寶。
青釉中的鐵含量越高,燒製完成的瓷器顏色越深;如鐵含量高達6-8%,就會呈黑漆色。宋時定窯的黑釉瓷、建窯的油滴茶盞(圖1-5)、黑釉油滴碗均名噪一時;黑釉油滴碗傳到日本之後,改稱曜變天目茶碗,後來也都變成日本國寶。
如釉的含鐵量低至0.75%以下,施於白素胎上,就成白釉。唐代邢窯、宋代定窯的白瓷,以及元代樞府的卵白瓷、明永樂甜白釉、明清德化象牙白瓷(圖1-6)等,都深獲好評。
釉下彩與釉上彩
瓷器的色彩與燒製溫度、施釉的先後順序有關。上釉之後,以1100℃以下燒成者,稱為低溫釉;以1250℃以上燒製完成者則稱為高溫釉。
先在坯體彩繪後施釉,再以1300℃高溫一次燒成者,稱為「釉下彩」,如青花瓷、釉裏紅。先施釉後彩繪,再以600-900℃低溫,分兩次燒成者稱為「釉上彩」,如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金彩。
釉下彩因在釉下,不會脫色,經得起長期使用、洗滌,因此大多製成日常用餐具;而釉上彩容易脫色,用久之後容易釋出有毒的鉛,不能當餐具使用,因此多製成陳設、觀賞用瓷。
2.注重火焰氣氛----氧化與還原氣氛
大家都知道物體要有足夠的空氣才能燃燒,空氣(氧氣)充足可以形成「氧化氣氛」,使物體充分燃燒;但大量空氣又會把熱氣帶走,使溫度無法提升。如空氣(氧氣)不足,火就不旺,容易悶燒而形成「還原氣氛」。
燒造瓷器尤其要注重火焰氣氛,掌握氧化與還原兩種氣氛的變化,並適時加以調整。
「氧化氣氛」就是開火門,讓大量空氣入窯,以充分燃燒加熱、提高窯內溫度,使釉中的鐵、銅成分變成高價的氧化鐵及氧化銅,燒出的瓷器就能獲得安定的成色,如天目釉、結晶釉等。
「還原氣氛」則是關掉火門,讓窯內的火在氧氣供應不充裕的情況下繼續升溫,使釉及胚體中,具金屬成分(如鐵、銅)的氧化物,被窯內增加的還原性氣體奪取氧氣,生成低價的氧化物,甚至被還原成金屬,如:三價的三氧化二鐵變成二價的氧化鐵。而三氧化二鐵是一種較強的著色劑,胚料中只要含0.8%的三氧化二鐵,就足以使瓷器形成不甚美觀的褐黃色。但在還原氣氛下,三氧化二鐵又可以變成氧化亞鐵,避免瓷器變黃或生出雜色。
在正常情況下,含鐵量低的胎體,若在還原氣氛下燒至1300℃,可呈雪白色;反之,在氧化氣氛下則易出現略黃的米白色。所以若要燒製白瓷、青瓷、青花瓷、釉裏紅、銅紅釉等,都要用還原氣氛。以青花瓷為例,在燒造過程中,必須嚴格控管窯爐內的火焰氣氛,在點火、溫度逐漸上升,釉開始熔解後,火焰氣氛就必須改為還原火焰,到最後階段再調至中性。如果全用氧化焰,則鈷藍會變黑。溫度過低,鈷料又無法和釉結合成理想的豔麗顏色;溫度過高,顏色雖美,但圖案會暈散,最適宜的燒成溫度是1320℃。
這是因為釉中含有微量氧化鐵,在還原焰下,白釉會微泛青色。明成化時期的瓷胎都泛青色,可見當時已知燒造青花瓷要用還原火焰。
古代製瓷,一次入窯通常要燒三天三夜才能完成,而當時並沒有溫度計,全憑工人經驗視火焰判斷溫度,或插入數片已上鈷、釉瓷片標本,感覺差不多就抽出來看,決定要停火(還原氣氛)或繼續加柴火(氧化氣氛)。在那種情況下還能燒製出絕世精美的瓷器,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3.慎選著色劑
瓷器三大著色原料是氧化鐵、氧化鈷與氧化銅,氧化鐵可燒成青、綠、黑、褐瓷,如龍泉粉青瓷、宋建窯油滴茶盞;氧化鈷可在高溫下燒成藍色青花;氧化銅可燒成紅瓷,如釉裏紅、祭紅。
青花瓷是譽滿中外的國瓷代表,主要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未經素燒的坏上繪畫、施釉,再以1320℃左右的高溫,一次燒成藍色彩繪瓷器。因為鈷料呈色穩定,只要掌握好彩料的濃淡、深淺,圖案佈局疏密及窯燒溫度,即可燒製成功,技術層次不難,所以朝鮮、日本早期即仿製成功,日本甚至在明末清初即冒用中國帝王年號款識,出口外銷,和景德鎮搶訂單。由於仿得唯妙唯肖,連當時歐洲人都無法區分,在德勒斯登(Der Zwinger)宮殿收藏的中國瓷器(圖1-7),百分之八十都是日本九州有田燒。
景德鎮最早的鈷料「蘇麻離青」為元代從波斯進口,屬低錳高鐵鈷料,發色豔麗、優雅,色性安定,但燒成後氧化還原成鐵,所以會出現顆料結晶鐵銹斑痕,且凹入藍色底層,成為其斷代(元代至明宣德)特徵。
早期青花瓷都是用蘇麻離青當著色劑,明代中期(成化)以後,漸被西域進口的回青及國產平等青所取代;回青、平等青之氧化鐵含量大大降低,但氧化錳的含量提高,燒製成品也不再有鐵銹斑,從深厚、豔麗轉為幽靜、高雅。康熙晚期與雍正、乾隆三代的青花最正藍,不泛紫色,呈色優雅,幾乎已達登峰之境。
釉裏紅
釉裏紅的著色劑是氧化銅,氧化銅的呈色與燒製溫度密切相關。如溫度較高(即使只差10℃),銅離子也很容易流失,紅色也就消失了;但溫度過低,又會燒得偏黑。只有在還原氣氛中,才能成功燒製釉裏紅(圖1-8)。
釉裏紅首創於元代,可能是燒造困難度較青花高,所以存世量比青花少很多,其後也只有洪武、永宣、清三代才有成功的作品。
青花釉裏紅
青花釉裏紅是釉下彩,也就是在一個瓷器中,同時出現青花和釉裏紅(圖1-9)。青花的鈷料與釉裏紅的銅料不論是燒成溫度,或對窯室氣氛的要求都不一樣,故燒製極為困難。燒成的作品色調穩定鮮艷,既有青花的典雅,又有釉裏紅的富貴氣,且層次深淺有致,故有其價值。
青花釉裏紅首創於元代,到清雍正、乾隆時才發揚光大,其藝術價值也較元、明兩代高。
鬥彩:以雞缸杯為代表
鬥彩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一種彩瓷(圖1-10),明宣德時所創。其工藝是先在素坯上勾勒好青花線條,罩上透明釉,再入窯焙燒,燒出青花瓷後,再於原藍色線條內的留白處填繪彩料,入窯二次低溫燒成。
成化瓷的造型雖比較小,但修胎與施釉技藝精湛,成品精緻細薄,晶瑩潤白,其中又以明成化雞缸杯(圖1-11)為最高成就的代表。清雍正、乾隆時的鬥彩亦不乏精品。
五彩
青花釉裏紅因只有紅、藍兩色,燒造成功率又低,所以成化、嘉靖以後,開始盛行燒製釉上五彩瓷,其主要著色劑是氧化銅、鐵、錳。但五彩並非只限五種顏色,常見者即包括黃、青、紅、黑、綠、白等六種,這種情況就好像「唐三彩」並非只有三種顏色一樣。
五彩是在已燒好的素瓷上,用多種顏色彩繪。推測最早在元代就已開始燒造青花五彩瓷,到明宣德時,更以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結合(圖1-12),呈現五彩新境界。晚明萬曆、天啟時,五彩常見以紅綠兩色為主,而且大量外銷到日本,頗受歡迎,稱為「大明赤繪」。日本料理的富士山「東京吉兆」還以創辦人一所收藏的古董大明赤繪饗客。
元末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論古饒器」中說:「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他認為元代的青花五彩非常俗氣,可能是當時配色技巧未純熟之故。而明代及清初的五彩仍稱「青花五彩」,就是先燒成青花瓷,再畫上五彩顏色,第二次入窯再燒,工序繁複,非常不合經濟效益。到了康熙,乾脆直接在釉上彩繪藍料,以代替釉下藍。康熙的五彩並以加入金箔而負盛名。
五彩到了雍正後就不再受青睞了,因為已逐漸被色彩更為瑰麗的琺琅彩、粉彩取代。
琺琅彩
琺琅彩本來是用在以藍為底色銅胎上,掐以銅絲,填上各種色釉,後來發現這種進口的琺琅色料,直接塗在素瓷上的效果更好,此即琺琅瓷器。
琺琅彩是釉上彩,主要是由氧化鉛、氧化硅(石英)、氧化砷、硼砂、氟化物組成,按適當比例混合,再加上金屬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其成分與我國傳統的彩料有明顯差別,而發色穩定(畫時用什麼顏色,燒出來就是什麼顏色,不像傳統釉會出現變化),色彩瑰麗,視覺上卻有凹凸層次感;尤其勾繪精細的紋飾時,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而用手觸摸卻是平的,相當奇妙。
明清時,各式瓷器都在景德鎮的官窯燒製,只有琺琅彩瓷先在景德鎮燒成素瓷,再送到北京紫禁城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由宮廷畫師繪上琺琅彩,再入窯二次低溫燒製(圖1-13),可見受重視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