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環滄桑
韓良露
熱愛飲食、旅行、占星學、電影、文學等等的全方位生活家,寫作範圍廣泛,代表作有《狗日子,貓時間》、《微醺之戀》、《美味之戀》、《雙唇的旅行》、《浮
生閒情》、《如果城市也有靈魂》、《愛情全占星》、《生命歷程全占星》等十八
本書。除出書外,專文作品亦散見臺灣、香港、大陸的報章雜誌。曾獲得新聞局優
良劇本獎、臺北文學獎,製作過的電視節目「今夜」獲最佳新聞獎。曾旅行六十餘
國,近年來定居臺北,演講、寫作、主持廣播節目、亦擔任「南村落」飲食文化空
間的總監。
每次走過改建後的圓環,我都會傷感起來。把富有歷史鄉愁的地方,改建成目前現代化的粗糙建築,真是都市更新的負面教材。
我在世界各國旅行時,看到不同的國家,在老區從事古蹟復建,一定都要維持原有的風貌;圓環原本的圓形隔間,富有歷史記憶的情趣,即使用新的建材,也應當做出原來的特色。圓環在我童年的六十年代,是最風華興盛的時期,而我因為阿公的關係,也對圓環一帶留下了許多深刻的記憶。我所知道的圓環,早於我的年齡,都是來自阿公的講古。阿公告訴我,在日據時代,圓環曾經是一片魚池,日本人填上了土壤,種植樹木,圓環變成公園。後來吸引了一些流動的小吃攤販聚集在此,一直到臺灣光復之前,圓環仍是公園。二次大戰中,日本人還在公園中挖了防空洞。
光復後,在此聚集的流動攤販,先是用公園的樹當支柱,搭起有蓋的竹棚,後來索性把樹木砍掉,公園慢慢變成市場。
至於為什麼圓環會是圓形的呢?並非有誰設計,而是第一家搭建木屋的店家,將外牆搭成了圓形,後來的人都起而效法,最後就形成一個大圓弧。
圓環的位置很特別,剛好在六條馬路交叉的圓圈之中,本來就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之處,再加上光復後到六十年代,圓環附近的中山北路是臺北吃喝玩樂的高級地段,因此圓環所在的建成區,也就成為臺北夜生活的中心。
臺北的胃
尤其是六十年代前後,圓環成為臺北最熱鬧的夜生活飲食的心臟,營業至凌晨三點的圓環,可說是個不夜城。我曾在某些周末晚上,和阿公、阿嬤、阿姨到圓環逛小吃,還記得那種熱騰騰的都市活力,每個小吃攤都在吆喝,客人往往不會立即選定吃哪家,而會一家一家巡,店主大聲喊著「進來坐人客」。選定後坐下的客人,也通常不會在一家就吃飽喝足,總
會留一些胃口再多吃兩三家,這才是真正的續攤,每個人在此都獲得簡單實在的口腹滿足。
圓環是臺北市的胃,包容了臺北市民對各種美食的渴望。圓環內有九十七個攤位,全盛時期有五十多家攤販(生意好的攤販,一家就會有兩三個攤位),都各具特色,其中有些還成為圓環內的名店。基本上判斷哪一家是名店,只要往攤子前一站就了然於心。名店一定生意興隆,而客人都很有耐心,一定會等到自己想吃的店家騰出了空位。
我和阿公、阿嬤吃了好些年,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常吃的那幾家,可說是名店中的名店。像有一家完全沒招牌,只有在天花板上吊掛著幾隻粽子上寫著「萬福號」,這家的特色是廈門式潤餅。阿嬤是廈門人,平常清明、寒食一定會在家做潤餅會(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南部習俗,北部人是尾牙才做)。做潤餅會很花工夫,動輒要準備十幾樣至數十樣的菜色,平常自然不做,但阿嬤愛吃潤餅,因此去圓環,總要跟萬福號買潤餅嚐嚐。據說當年全省各地不少賣潤餅的人,會前來萬福號偷學手藝。萬福號的菜色有十幾樣,不像現在賣潤餅的常常五、六樣就濫竽充數,吃來真不是味道。
有一家在天花板上掛著乾魚翅的是「三元號」,以魚翅肉羹、滷肉飯、鳥蛋湯出名。我第一次吃魚翅就在三元號;鳥蛋湯,我也特別記得,因為奇特。三元號的特色在於湯汁鮮腴,
不像現在的商家猛放味精,當年強調的都是湯頭要純正。
阿公特別喜歡叫「龍鳳」的小吃,有五香肉捲、肉粥、四神豬腸湯。阿公喜歡叫上一瓶紅露酒或保力達B配維大力,佐炸得酥脆的肉捲吃。我現在仍記得,或說可以在記憶中聞到,
這兩種酒奇怪的顏色與味道。
我喜歡的小吃是「順發號」的蚵仔煎,特別大粒、新鮮的蚵仔,吃來一點都不腥,番薯粉很Q,粉紅的醬汁蘸料特別好吃。這也是林語堂喜歡的圓環小吃,只可惜我不曾與他相遇於此。
夏天的時候,吃完小吃後,會去清心涼快的冰果室坐坐。我除了吃麥角紅豆牛奶冰外,一定會叫一瓶蘆筍汁。那個年代是臺灣白蘆筍外銷的黃金時期,我一直相信阿嬤說的蘆筍汁可以降火的說法。但小孩的我,也沒什麼火要降,只是喜歡蘆筍汁中一種奇特的濃香。阿嬤常叫的是黑松沙士,店家會送來一小碟鹽,阿嬤會在水杯中放鹽,再倒入沙士。這樣的喝法,據說可以防夏暑,不知是不是真的?
夜市一夕變色
圓環的小吃生意,後來延伸到四周,尤其是寧夏路上,形成了日後到今日的寧夏夜市。當時寧夏路上有一家第一劇場,旁邊的「第一沙茶火鍋」,是我生平第一次吃汕頭沙茶火鍋的地方,這是阿姨最喜歡的店。有時我會和阿姨單獨前往,在冬天的晚上,兩個人一個鍋,燙著滾熱的牛肉、魚餃、魚丸,然後沾上冰冷的生雞蛋沙茶醬,那種喉頭又冰又熱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仍無比清晰。
圓環沒落後,寧夏夜市成為我最喜歡的臺北夜市所在。這裡不少店家仍保持著早期小吃的講究作風,口味絕不會太粗,不會太油,味精也不會亂放。有一家賣赤肉豬肝湯的,永遠在大鍋中現燙一兩碗粉嫩的豬肝和精肉,湯頭看似清淡,但滋味鮮醇,頗有「Consomme」(沒有油的清肉湯)之風。
本來寧夏夜市在兩排食攤之中有個散步道,可以悠悠閒閒地吃幾家,但不知何故,從去年起,掛了個字體醜不啦嘰的紅底黑字的布條,還配上醜兮兮的紅燈籠,上面寫著「寧夏觀光夜市」。從此之後,兩排食攤就縮成一塊,變得擁擠不堪,還闢了個車道,摩托車呼嘯而過,我看了心痛不已。這是誰應當負的責任呢?好好的一個富有特色的夜市,如今公權力一插手,反而失去了風味。現在的寧夏夜市,我已經不敢像從前一般,大肆跟來臺的外國朋友介紹了。
有兩家在圓環夜市中的名店,在圓環旁的重慶北路上開了分店,一家是以魚翅肉羹、鳥蛋湯有名的三元號,另一家是原本賣五香肉捲、腳筋肉羹的「龍鳳」(現名「龍緣」,不是本店傳承,而是老師傅指導)。兩家的口味,如今都放了太多味精,吃時嘴不舒服,吃完後連脖子都不舒服。有一回,我在龍緣看煮四神湯的廚師,用湯匙勺起多匙味精放入湯裡,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很簡單,因為根本沒熬足夠的大骨湯。但客人不是笨蛋,這種店現在有媒體報導,一時生意興隆,可是做不了太多老主顧的。
我偶爾和一些早年吃遍圓環的長輩聊天,這些知舊時味的人都會搖頭說越來越不想出外吃東西了。說以前賣五香雞捲的,不需在雞捲後紮個尾,因為肉紮得實,炸時不會鬆;因此一條雞捲的肉可以從頭包到尾平平的,不必扭兩個小屁股。還有以前的蚵仔麵線,根本不勾芡,會滑溜是因為湯汁濃加上麵線煨得夠,自然吃起來黏糊。但現在的麵線不耐煮,不敢煮久,湯汁也不夠濃,煮不出味,就用太白粉充數,吃起來自然不好吃。
舊時味還要有舊時手藝才行,現在有些老店以為只要頂著老招牌就夠了,而不知味的消費者也無法辨味,只對招牌趨之若鶩,還不如多憑自己的口舌去判斷。也許一家不知名的你家厝邊的小吃,比許多名店好吃多了;只怕這樣的小店一被介紹,客人一多,品質立刻走下坡。這常常是我這種大街小巷尋味的人,在介紹一些不錯的店家後,覺得自己又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來說去,飲食、小吃手藝不容易持久,這和我們日前的文化缺乏長線,不知永續發展的文化敬意有關。而只知炒作短線的社會價值,自然建立不了恆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