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幅全手繪作品,精采呈現!
「請你,繼續在我的風景裡行走。」
擅長觀察微妙情感的左營女孩61Chi,
在夏日捷克的創作追尋。
首位同人創作者代表台灣闖蕩法國安古蘭漫畫節、
台北香港雙城聯展、羅浮宮跨國合作、紐西蘭島嶼駐村計畫
南方,溫暖的記憶,異鄉的未來。
一趟三個月的捷克庫倫洛夫席勒藝術中心的駐村創作,
一位台灣創作者,從美術班到美術系,從同人作者到跨國參展,
對家鄉的思念與發現,對異鄉的好奇窺望與定神思量。
61Chi,她從高雄左營,北上大學讀書,八年後發現故鄉其實已是陌生。她對畫家席勒充滿激情,到捷克南方小鎮庫倫洛夫駐村,這個席勒曾駐足創作的小鎮,是異鄉或是心靈家鄉?2016年夏天,她於捷克庫倫洛夫席勒藝術中心,駐村創作三個月。
這本書,將以創作者的觀點,以精裝畫冊形式,呈現左營/庫倫洛夫兩地的人物/風景/故事,並結束於一篇兩城穿梭遊走的漫畫。
從台灣到捷克,高雄出生長大的女孩在台北讀書工作,在歐洲南方小鎮庫倫洛夫經歷另一種生活。在南方/北方、家鄉/首都之間的自我拉扯,開啟了追本溯源之旅,在異鄉以其創作重建遊子對左營的記憶。
創作者61Chi自敘:「或許,身在何處並不重要,只要知道自己來自何方。於是,今年夏天,我又啟程了。我會一直畫下去,請繼續在我的風景裡行走。」
生於高雄的61Chi,童年在左營的陪伴下渡過,這些珍貴的回憶,卻在18歲上台北讀書、工作之後,漸漸淡忘了。10年之後,61Chi來到捷克南方的庫倫洛夫小鎮駐村,用畫筆,把那些曾經的片刻,一點一滴找回來。
作者簡介:
61Chi
屬最新一代台灣漫畫新銳,繪畫功力驚人,風格橫跨兒童插畫、美系寫實、到日式唯美。同時搞設計、畫漫畫、玩攝影,嘗試將藝術與設計的雙重美感,帶入漫畫、插畫作品中。至今自費出版同人誌漫畫十餘本,作品《房間》於2014年1月正式出版,獲2015年日本外務省第八回國際漫畫「優秀賞」、2015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入圍作品。
為《島嶼禮物》一書的參與作者,及美術設計。另參與創作的《羅浮七夢》獲2016年金漫獎最佳編輯。
2016年8月底結束捷克庫倫洛夫駐村返台。
2016年12月將前往法國安古蘭作者之家,駐村三個月。。
現於「台北畫刊」連載專欄<台北小日子>。
著有《房間》。
章節試閱
◆左營大路
那個年代左營大路是最繁榮的區段,所有吃的用的都在那裡。除了買餛飩湯、蟹殼黃、米粉羹,順便帶麥香魚給住在前鋒社區的外婆;場口銀樓前有一個專門跑日本的阿姨的攤子,滿滿日本品牌的衣飾、小型生活用品、以及小朋友喜愛的Hello Kitty之類小東西,或許是在那時我就種下了Made in Japan比什麼都好的想法;其他雜事諸如:修補衣服(紮一下)、看眼科、柯尼卡拍大頭照、金玉堂買文具用品、銀行前買刮刮卡……
◆左營舊城/義民巷
小時候,媽媽常騎著50cc摩托車載我上左營大路「辦貨」,騎經龜山旁的勝利路時會看見一道土石牆,城牆洞口上頭刻著大大的「北門」兩字,媽媽總是說:「那個誰誰誰就住在裡面,三樓陽台外養了一隻會說話的九官鳥」。小孩子沒概念,高大的城牆後只看得見小丘山頭,覺得肯定洞外有天啊,於是把那個誰誰誰的家想像成三層樓獨棟豪華別墅,精緻典雅的籠內烏黑聰慧的鳥兒正跟誰誰誰對話的情景,直到18歲離家北上,都沒機會進去過。
三個月前,我騎著從台北寄下來的機車,在陌生的家鄉巷弄間穿梭,終於從另一頭進了城牆裡。原來,在北門兩個字的後面,是整片的眷村矮平房,堆滿雜物的門口仍不忘擺一排乘涼的木頭椅,紅磚牆與磨石子,蘋果綠的鐵花窗,電線在頭頂拉來牽去,偶有瘦弱的浪貓鑽進廢棄屋裡。
當左營的老眷村拆的拆遷的遷,這裡仍有長輩生活著,賣一顆只要2.5元的水餃。穿越北門洞口回到勝利路上,感覺像是時光隧道,我想起《神隱少女》的情景,小時候讓我充滿幻想的那道北門城牆,如今所代表的是逝去的20年時光。而洞裡那隻九官鳥,聽說誰誰誰一時健忘沒有餵食,就這麼餓死了。
(圖為站在城牆上看向北門內的義民巷風景)
◆果貿的一天
逛一圈果貿社區,可以發現他們能買到所有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傳統市場、食堂、藥品、五金雜貨、水電修理...... 生活在果貿的人們,說不定一輩子都在果貿了。
◆觀光小鎮的真實生活樣貌
這個景位於小鎮南面,過了橋後轉進左邊的小公園,旅客喧囂瞬間被蓊鬱的花草樹木抽光了,沿著河邊步道走約五分鐘,穿透枝葉流水,突然它就在那裡。
不同於街道上裝飾精美的紀念品或旅社店面,這排木造房屋的背後破舊雜亂,花園沒有整理,看似不再使用的溜滑梯水道,還大剌剌曬著床單毛巾衣物,它把日常生活攤在你眼前,訴說著真實。
這裡是整個庫倫洛夫我最愛的角落。
◆落腳
這是席勒藝術中心提供給駐村藝術家的公寓兼工作室,三層樓的木造老屋,局部以輕工業風格重新裝修過,室內仍留有相當年紀的傢俱。我在捷克庫倫洛夫的三個月,就是在此度過。
分配給台灣藝術家的是樓中樓,公寓在底下,閣樓是工作室,邊間、靠河第一排,有無敵美妙的窗景。每天看著河面上游舟而過的各國觀光客,一邊畫圖,想著:「接下來的我們,都將到哪裡去呢?」
◆左營大路
那個年代左營大路是最繁榮的區段,所有吃的用的都在那裡。除了買餛飩湯、蟹殼黃、米粉羹,順便帶麥香魚給住在前鋒社區的外婆;場口銀樓前有一個專門跑日本的阿姨的攤子,滿滿日本品牌的衣飾、小型生活用品、以及小朋友喜愛的Hello Kitty之類小東西,或許是在那時我就種下了Made in Japan比什麼都好的想法;其他雜事諸如:修補衣服(紮一下)、看眼科、柯尼卡拍大頭照、金玉堂買文具用品、銀行前買刮刮卡……
◆左營舊城/義民巷
小時候,媽媽常騎著50cc摩托車載我上左營大路「辦貨」,騎經龜山旁的勝利路時會看見一道土石牆...
作者序
用一輩子來畫畫
高中美術班的畢業畫冊上,每個人的開門頁都要寫一段感言,就在那張帶有土味但仍保有稚氣的大頭照下面。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的內容(因為那本是我編的),那頁只有一行字:「要用一輩子來畫畫。」
這句剛成年發出的壯志狂語,現在覺得像毒誓。
本來畫畫對我來說是興趣,這份純粹的開心,在往後卻被比賽跟升學一點一滴消磨殆盡。許多人曾經諮詢我這個「過來人」的經驗,問我想考美術系的話,高中到底要不要讀美術班?這實在很難回答,因為我也只經歷過「美術班到美術系」的一種人生,而在這種人生裡,我有許多選擇是跟同儕不一樣的。例如,我在美術系裡其實是設計組,又例如,大學四年我都在搞漫畫。所以或許問題的重點是:「為什麼想念美術系?畢業後想做什麼?」對我來說,畫畫本該是沒有理由都想要做的事,當它從興趣變成唯一專長與工作,雖然才畢業不久,卻有種已經工作20年的職業倦怠感,這是18歲的我沒有預料到的。
八月的某一天,我在奧地利LENTOS現代美術館裡,見到席勒1913年的作品《Doppelbildnis Heinrich und Otto Benesch》,半晌說不出話。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也不算是。我的思緒飛回高中時期,某次學長姊的校內聯展上我見過這幅畫,那是某個學長姐用水墨臨摹的,一模一樣。我已經記不清楚是否因為那幅臨摹的作品,我才知道曾經有一位畫家叫席勒,從此熱愛他的作品,並 在10年後追隨他的腳步來到捷克庫倫洛夫駐村,還因為這個機緣站在他的原作前,端詳油彩肌理中他抹出的指紋。這當然也是18歲的我沒有預料到的。
如果,畫畫這件事能夠帶我走到這麼遠,並繼續走下去,那此刻的我仍舊想說:「要用一輩子來畫畫。」
用一輩子來畫畫
高中美術班的畢業畫冊上,每個人的開門頁都要寫一段感言,就在那張帶有土味但仍保有稚氣的大頭照下面。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的內容(因為那本是我編的),那頁只有一行字:「要用一輩子來畫畫。」
這句剛成年發出的壯志狂語,現在覺得像毒誓。
本來畫畫對我來說是興趣,這份純粹的開心,在往後卻被比賽跟升學一點一滴消磨殆盡。許多人曾經諮詢我這個「過來人」的經驗,問我想考美術系的話,高中到底要不要讀美術班?這實在很難回答,因為我也只經歷過「美術班到美術系」的一種人生,而在這種人生裡,我有許多選擇是跟同儕不...
目錄
作者序/Foreword
用一輩子來畫畫
南方的人/People in South
南方風景/Scenes of South
回到南方/Back to South
在南方風景中/Time in the Southern Towns
後記/Afterword
編輯室/Editor
關於作者/About Author
作者序/Foreword
用一輩子來畫畫
南方的人/People in South
南方風景/Scenes of South
回到南方/Back to South
在南方風景中/Time in the Southern Towns
後記/Afterword
編輯室/Editor
關於作者/Abou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