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翻轉手心 : 看見家庭的力量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這是一本立心卅周年的服務軌跡紀實,再現了兒童家庭服務的點點滴滴,包括課輔據點的常態服務、低親職功能促進、隔代教養的陪伴協助、強制性親職教育的落實、新移民團體與多元兒童團體的培力充權等,全書用研究精神及平實記述的手法來表現社會工作實務。 1996年12月立心有了屬於兒童服務的穩定據點,藉以規劃近中長程的弱勢兒童照顧服務。2002年增加強制性親職教育,針對施虐或照顧疏忽的家長提供親職教育。2006年並接受台北市社會局萬華區高風險家庭服務之委託,提供專業密集的社工照顧服務。整個服務過程,可看到工作人員的堅持與努力,讓立心的兒童服務從初級到二級預防推衍到三級預防,提供完整配套之兒童家庭服務,建制出社區弱勢家庭完整的服務網。
許水鳳 最高學歷: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 現職:立心基金會兒童家庭服務部主任 羅秀華 最高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現職: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董事長序
結愛心,行善事
1984到1987年期間,有許多個愛心團體,因為辦活動而相識,進而經常交流,分享經驗。也因而發現,彼此除了愛心服務內容和屬性相同外,對於服務的區域,有的過度重疊,有的相對不足,甚至被遺漏。為了讓愛心服務更加圓滿完善,於是決定結盟成立「北區愛心社團聯合會」。透過統一審核控管機制,資源得到了妥善分配和運用,愛心服務工作也因而做得更加周延。然而,粥少僧多~需要被幫助的對象和需求,遠超乎想像。現有的人力、財力資源,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於是有了向政府正式立案的構想。
因緣際會~在一場遊園會活動的辦理過程中,結識了企業家-我們立心前董事長李協德先生。他年輕時曾許下願望:如果將來事業有成,要回饋社會,造福人群。互相結識那年,正是他想要實踐願望的時候。他希望能和純正做愛心的團體合作,因而非常謹慎地尋覓。在互相認識後,經過多次洽談,詳談甚歡~1987年12月5日「財團法人臺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於焉誕生,正式立案運作。
「立心」正式成立後,為了培育愛心團體的團康人才,於是開辦了「團康人才培訓班」;為了協助盲胞有專業的謀生技能,開辦了「盲胞按摩技術訓練研習班」;為了安慰獨居長者孤寂的心靈,成立了「立心豆豆志工隊」,並且是以長者服務長者的模式,從事問安關懷服務。
後來,更在緣份的牽引下,結識了當時在社會局萬華區服務的張美珠專業社工。由於理念相同,本會聘用擔任總幹事。然後透過她的引薦,聘任同在社會局服務的黃也賢和許水鳳兩位專業社工擔任本會主任。在她們三位的帶領下,開啟了立心「公辦民營」的專業道路,並奠定了本會專業社會服務的基石。
從1991年承辦的「在宅服務」開始暖身,隨後依次接受了「臺北市萬華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臺北市龍山老人服務中心」、「臺北縣居家和喘息服務業務」、「萬華區高風險家庭綜合服務專案業務」、「新北市三重溪美公共托老中心」、「臺北市親職教育輔導中心」等業務委託。去年11月,配合政府長照政策,被評選為「長照2.0」臺北市A級單位,承擔了更重要艱鉅的任務。
從本會的孕育和發展過程,就可清楚明白本會宗旨「結愛心,行善事」、「以專業社會工作精神為依據」、「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不屬於任何宗教團體」、「不樹立個人形象」這樣訂立的緣由。從承辦業務的內容,可看出本會秉持的是禮記「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念做依據。
在屆滿30週年的時刻出版「立心故事書」,目的是希望把我們寶貴的經驗記錄下來,分享給所有共同為「造福社會人群」而努力奮鬥的夥伴和團隊,讓專業社會工作更加完善,專業服務精神更加發揚光大。「薪火相傳」是生命延續和進步的原動力,祈願慈愛、慈善的精神永續長存,國家社會安和樂利,人人安康吉祥。
洪金桐
立心董事長
2017年8月26日
主編序
立心卅周年
這是一本立心卅周年的服務軌跡紀實,也讓我想起與立心結緣的故事。
話說卅年前我還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擔任社工督導,當時由北區愛心聯誼會等社團剛成立「立心基金會」,由於立心首屆總幹事李新發先生是我妹妹同學,當時正苦惱沒有志工可以幫忙發放老人禮金,就這樣與立心連上線,而由立心愛心志工協助完成任務。
而立心元老級社工林蘭因當時是以社會學系學生在立心工讀,而開啟了立心的社區工作,因著地緣關係而在北市大同區開始提供社區老人服務,而張美珠總幹事與我也成為立心顧問,與立心結下深厚不解的緣。
由於立心以老人服務起家,但是我工作興趣仍在於兒童家庭,1990年我離開社會局與羅秀華老師在紅十字會總會從事心智障礙的募款及分配工作,但仍心繫兒童照顧工作,而於1992年自營一家課後照顧中心,以這些經濟狀況良好家庭的兒童對於孩子照顧仍是如此的不當,我因而發心運用上午時間義務協助立心於1993年開始的社區弱勢兒童照顧工作。
立心當時是在很刻苦的狀態下,於新安社區的地下室、福民社區辦公室及立心重慶北路的祖厝等三個地方,忍受著汽車排放廢氣,屋外於福民社區遊蕩的青少年向教室丟石頭的困境,而堅持下來社區弱勢兒童家庭照顧工作。立心邀請社工曾經服務過的兒童於上大學後,以自己生命歷程經驗,回來服務處境相近似的孩子,這些大哥姊也可以獲得工讀費用,創造雙重福利的工作價值,也是立心兒童社區工作的開端。
立心李協德前董事長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於忙碌之餘仍然不忘盲人、老人與兒童的照顧工作。由於受到已故李前董事長的精神感召,我於1996年正式成為立心的一員,協助籌辦公辦民營萬華兒童福利服務中心,當年12月立心有了真正屬於兒童服務的穩定據點,能夠藉以規劃近中長程的弱勢兒童照顧服務。
兒童必須由家庭孕育成長,心疼孩子不良的行為問題底下,有著不為人知的家庭故事,這些家庭如果沒有得到正當資源的協助,衍生出來的家庭碎裂、青少年問題,不僅影響家庭成長,更讓社會受到傷害,因此立心選擇的兒童家庭工作就是以社區初級預防開始,從家庭結構問題著手,除了提供弱勢兒童的課後照顧,針對兒童的人際、情緒、過動等等問題,運用成長小團體提供兒童正向學習,透過生動活潑的活動辦理,讓孩子拓展人際關係,開展不同的學習面向,看到孩子天真笑容讓我們欣慰。
然而,兒童在中心的歡樂卻無法帶回家,他們運用很多的藉口-不寫功課、家中沒人、故意搗蛋被處罰等,不願意回家,可以看到家庭或家長不願意或不能改變的面向,中心必須從家庭經濟、家長就業、疾病、親職教育等多方面著手,協助家庭改變,而這些家長從不能、不願意到願意參加中心辦理的親職活動,讓我們覺得再多的辛苦是值得的,也要感謝在服務過程中長期贊助與鼓勵我們的永大基金會、馨心會、萬華同濟會、西門扶輪社的朋友們,由於你們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們更有勇氣接受服務的挑戰。
在兒童初級預防的照顧服務仍然無法補足照顧缺口,仍然有一些家庭照顧疏忽、家庭貧窮、家長精神疾病、吸毒、酗酒等,必須更密集提供家庭照顧服務,立心於2006年接受社會局萬華區高風險家庭服務之委託,提供專業密集的社工照顧服務,也就是說立心針對弱勢兒童家庭之服務,已經從初級預防到二級預防。萬華區的高風險家庭問題比其他行政區更趨複雜多元,更牽涉到色情、黑道問題,兒童預防照顧不能等閒視之。懿芳督導的辛苦與努力有目共睹,多年來練就他的真功夫,除了讓高風險家庭兒少受到妥善照顧,也受到社會局一再肯定,真的要感謝懿芳的堅持讓立心的服務更上一層。
2002年開始,兒童中心的服務契約加入強制性親職教育,針對施虐或照顧疏忽的家長提供親職教育。親職教育是每個兒童家庭都需要長期學習的功課,針對兒童中心原本的初期預防的弱勢家長親職教育已經有一定的困難,面對施虐家長的親職教育更是一大考驗,尤其針對人格違常、吸毒、酗酒家長的教育,面對暴力威脅而能安然度過誠屬不易。初期提供此服務方案時沒有多補充社工人力,而是運用中心原補助社工人力支撐。此方案服務13年後,於2015年社會局另立招標成立親職教育輔導中心,補助2位專業社工提供服務,更於2017年增加督導跟社工共4人及增加服務方案費之補充,讓我們有更充足人力及經費提供施虐家長的親職服務。
整個強制性親職教育的輔導服務過程中,看到工作人員的堅持與努力,當看到被開兒權法最高50小時親職教育輔導的家長,社工不離不棄,針對家長小時候受虐的心理煎熬開始服務,到夫妻關係的改善,漸進看到家長的改變,社工在開立時數結束時,仍為家長申請家暴中心增加時數的諮商輔導。看到家長特地來中心表達感謝與嚎啕大哭,真的要感謝玉君督導面對多元施虐家長的軟硬兼施與不放棄,也讓大家看到服務的成效。2017年的招標案件中雖然面對強大對手的競標,立心仍然獲得肯定,也讓立心的兒童服務從初級到二級預防,最後推衍到三級預防服務,提供完整配套之兒童家庭服務,也建制出社區弱勢家庭完整的服務網。
我在立心卅周年的慶賀日子裡,內心著實激盪洶湧,所有的點滴歷歷在目,這一切的一切,除了要感謝立心兒童部門所有工作人員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肯定,所有贊助資源單位和專業老師的支持和鼓勵,成就了立心兒童部門的服務,最後要感謝賴月蜜老師在百忙中協助指導中心工作同仁,讓這麼多年來的實務工作模式與經驗能完整呈現給大家。
許水鳳
於萬華兒童服務中心
2017年8月13日
1 飛行萬里路~築夢起幸福的家:新移民成長方案服務歷程
/ 黃瑋君
2 從受助到助人:以line建構家庭支持網絡
/ 柯懿芳
3 萬華兒童中心的低親職功能家庭服務
/ 鍾諒華、杜采蓉
4 從強制性親職教育的輔導經驗,整理自己的實務心得
/ 林玉君
5 放學後,另一個追趕跑跳碰的好地方:
「三秒鐘一小吵、五秒鐘一大吵」的實況轉播
/ 陳羚
6 無奈的天倫之樂:對隔代教養家庭中的孫子女的教養處遇
/ 許水鳳
7 玩出希望─在團體中成長蛻變
/ 陳梅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