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紅藜造局者,點穀成金
台灣處處是驚喜,紅藜即是一例。
這故事來自一年多前《商業周刊》副總主筆賴寧寧的報導〈一粒紅藜 臺東小村翻身20億黃金部落〉,這篇報導在製作過程,就讓同事驚喜,原因有二:一、美麗的照片,攝影主任程思迪看到那紅、紫、黃――七彩紅藜,南台灣湛藍的天空、翠綠青山,就興奮不已:「這次一定有好照片!」。二、好故事,後製同事看到報導,也很開心:「台灣好久沒有這種正面故事了。」
寧寧說,紅藜故事最動人之處,正是一群小人物。他們原不相識,不相連,各自在偏鄉角落為這顆來自上天祝福的小小穀物而努力,他們堅持的,不止是溫飽,還有部落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傳承,即便如今紅藜紅翻天,最早種植的臺東太麻里鄉拉勞蘭部落,並沒有因此增加紅藜種植面積,依然照著傳統時序,輪流種植小米、紅藜。
「不要忘了紅藜和小米原本的樣貌。」知名「拉勞蘭小米工坊」創辦人、新香蘭教會牧師戴明雄這樣說。
追逐商業價值的同時,不要偏廢文化價值,是戴明雄的信仰。而讓台東紅藜「紅」翻的水保局臺東分局長王志輝,也有著同樣熱血的心、冷靜的腦。
對紅藜、原住民,王志輝是個「外人」,從中央輪調到臺東的公務員,卻在短短四年,他串連部落青年,辦活動讓紅藜被看見,讓荒蕪土地遍布紅寶石,部落有了生機,紅藜種植面積增加五倍,價格大漲了五倍。
但,漂亮的成績,卻讓他憂心忡忡,「菜土菜金啊」」他說,如何讓產業永續,才是重要大事;因此,他向中央遊說爭取經費,成立區域加工中心,添購加工設備,讓品質更好,另一方面,接洽國內食品大廠採購,讓紅藜擁有穩定買盤,逐步產業化、專業化。
與其說這群紅藜英雄「點穀成金」,不如說他們擅長造局、連結,讓原本默默無聞的穀物,一粒粒滾動,讓偏鄉翻轉。
紅藜英雄,就像二○一八年《商業周刊》製作的封面故事〈未來CEO〉一樣,他們是一群造局者,一群在紅藜產業中找尋破口、順利突圍的領導者,他們不被「局勢」主宰,甚至扭轉劣勢,創造新局。
造局者想的是讓利,想的是共好、永續,把鎂光燈讓出來,把權力讓出來,把利益讓出來,這和過去的領袖想的是「賺」,想的是「贏」,截然不同;他們雖然讓利,但一個偉大而熱鬧的舞台因此誕生,新商機也因此誕生。
這也是共好的修煉,當產業所有參與者能共好,平台才可能快速連結,形成生態圈,讓優勢不斷複製,創造出共贏價值。
紅藜很小,只有稻米十分之一,它不起眼,原本只是嚇跑鳥的田間配角、紅衛兵,如今,卻是部落的「紅寶石」,這一切改變,都因這群紅藜造局者,在台灣角落給出得信任、肯賦能、找破口、敢讓利而來,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
郭奕伶/《商業周刊》總編輯
作者序
為偏鄉,種下一個品牌
二○一七年十月,我接到了來自出版社和臺東水保局的邀請,撰寫一本關於台東紅藜的書。過去十年的採訪生涯中,我擅長的是人物深度採訪,「農業」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一旦投入,要做的功課實在太多,但我卻是不假思索地應允了,為什麼呢?
探索紅藜從部落到城市,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其一,基於過去幾年之間,因採訪工作數次前往臺東,對於那塊土地所累積的好感。其二,更深層的原因是我觀察到生活中陸續出現了「紅藜的蹤影」,例如精緻富有時尚感的麵包店裡,賣起了紅藜麵包、點心,成為都市OL趨之若鶩的午餐或下午茶輕食的選項;越來越多花藝店,將紅藜作為花材來使用。
其三,作為一個「新興食材」,台東紅藜的崛起時間非常短,卻在三年內就能為臺東創造二十億元的年產值,更翻轉了原鄉部落的經濟生活,老人們不再只依靠老人年金過活,返鄉青農們也可以發展一份安身立命的事業,這實在是個令人太振奮,也太好奇的改變!
這些粗淺的觀察、奇蹟似的在地產業現象形成了我最初的問題意識:來自原鄉的台東紅藜,如何從作物成為產業?如何從產地來到城市人的生活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前往臺東,展開了本書的第一次採訪工作。直到二○一八年二月,累計一共四個月的採訪行程,足跡遍及崁頂、拉勞蘭、賓茂、歷坵、大竹、土坂、安朔等七個臺東原鄉部落,徹底改變了過去「農業」、「返鄉青年」與「在地經濟」這些字眼帶給我的想像。
官方領頭業者接龍,紅藜熱創產業新契機
「看天吃飯」是過去我對農民、農業的想像,天氣好或不好,農作物的歉收或盛產都會導致價格大幅波動,不僅農民叫苦,政府也束手無策。這類的農業新聞聽多看多了以後,再怎麼有前景的農作物,甫推行之初,總要蒙上不小的陰影,台東紅藜產業當然也不例外。從興起之初,甚至直到現在,主事者臺東水保局也始終面臨「這只是蛋塔效應、一時炒作」的質疑聲浪,但他們不因此退卻,而是反向思考:「該怎麼做、做那些事,才能讓這件事不淪為蛋塔效應?」
水保局團隊試著將「台東紅藜」打造成一個品牌,也讓台東紅藜與它所來自的原鄉――南迴地區緊密連結,成為帶動南迴經濟的一股活水。於是他們不只是鼓勵農民栽種或強力行銷紅藜,而是建構從生產到銷售所該具備的種種環節,讓台東紅藜這個作物能在一個「夠好的經濟環境」裡茁壯,成為一門產業。
這其中涉及了很多細節、有很多必須在地方上長期蹲點觀察、跨部門溝通的苦功,例如深入部落了解原鄉居民的種植習慣、協助整理荒地、增設灌溉設施;以及爭取經費,建設官方的加工中心,讓到位的採後處理與倉儲設施提升台東紅藜的整體品質等等。
馬步要蹲,創意也要有,新時代的種種條件也使水保局團隊能以新的眼光開發出多元的紅藜商機,像是紅藜收成的美景,足以成為網路瘋傳的美圖;部落種植與食用紅藜的傳統,背後有深刻的文化底蘊,這些都是能為在地帶來觀光效益的利器。
此外,紅藜內含的酵素和活性,過去是原鄉釀酒的天然發酵劑,如今在生物科技的助威下,能開發出機能食品、保養品,從殼到籽實都是寶。
而這些點點滴滴的過程,都是本書致力描寫的內容,不僅是主事者,書中另一群要角:農夫、伴手禮廠商與通路商們,他們對農業、商業的洞見與自覺,也是台東紅藜得以順利邁向產業化的關鍵。官方推動紅藜產業成為他們的助力,但是在此之前,他們或者已看到商機,或者已具備相當程度的產銷基礎、意識,早就紮好了日後崛起的基礎。
青農返鄉接地氣,務農也能是一門好生意
特別是「返鄉青農」,這個詞彙過去總給我幾分玫瑰色的想像,必須承認我一直以來都過度理想化、扁平化地看待這個群體與鄉土之間的連結,總以為青年們回到故鄉,就能帶著理念,順理成章地和土地、鄉親產生連結。但是此番採訪卻讓我意識到,回到故鄉並不等於「回到自己家」,離開得太久,故鄉早已成異鄉,因此「能不能接地氣」往往成為返鄉最初的考驗,待得下來的人、對風土環境有所體認與觀察的人,才能在地方上創業成功。本書中的幾位青農們當年返鄉後,在地方上都經過幾番屢敗屢戰的起落,才真正接上了地氣;在人情世故與商場中都磨練出眼界與手腕後,才懂得「有意識的從農」。
因為這些歷練,這些青農們懂得務實地分析自己面臨的局勢,務農並不能「凡事靠政府」;也並不認為自己「只要把東西種好」就好,而是從務農之始,就思考著如何在商業機制中立足,並善用環境中的優勢,不斷地調整經營模式。其中,有些人發展個人品牌,有些人經營代耕隊,也有人結合原鄉文化,推出部落體驗等等,同樣一塊土地、一種作物,在不同的思路下被發掘出多種價值,就算是對於農業領域外的讀者來說,這些農人的生存之道也極具參考價值,因為在他們身上,不只可以清楚地看到「務農就是經商」,還能看到「一門好生意足以令一個地方風生水起」。
今時今日,沒有任何一個領域能自外於商業,個人、個體看似微小,鄉村看似非主流,但在這個時代裡,這些刻板印象都可以被打破,鄉村會成為台灣最有生命力、最有產業前景的地方;個體戶也能在變動無常的商業浪潮裡,掌握自己的命運,把握機會趁勢而起,而不是只能載浮載沉,隨波逐流,如果你也如此期許自己,相信這本書、這些在地的人生故事,可以帶來許多啟發。
賴韋廷/本書主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