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在100多年前,人類基本上是利用天然纖維、天然染料生產紡織品,所以對人體及地球沒有造成很太大的危害。另廢棄物可自然分解,因此也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影響不大。不過隨著人口的急劇成長及科技發展,所以紡織產業在化工、化纖、染整技術及原料等不斷的進行研製及大量生產,提供人類大量及物美價廉的纖維及紡織品。不過在同時,纖維生產、紡織加工、染整加工、消費及廢棄等過程中,均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及對人體的健康亦也造成影響,產品是否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已成為產品競爭力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然而業者在衡量產品競爭力時,除傳統的價格因素和非價格因素外,還應加上一個環境因素,且應與價格及非價格競爭力並列,係稱之「環境競爭力」,而決定環境競爭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可從目前國際上一些環境標準,如:認可度較高的環保標籤有歐盟環保標籤(EU Eco-label)、北歐國家的白天鵝(White Swan)、德國的藍天使標籤(Blue Angel)、日本及印度的環保標記(EcoMark)及加拿大的環境選擇標籤(Environmental Choice)、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信心紡織品標籤(Oeko-Tex Standard 100)」等可以看出,決定產品競爭力的環境因素已不僅僅侷限於產品的本身,而是已經延伸到產品的原料生產、產品的加工製造,直至產品使用後的處理。
另亦隨著環保紡織品的興起,消費者對有機棉、竹纖維和其他環保纖維產品的需求顯著增加。據統計,全球有機棉產量由2001年的6,480噸激增至2007年的5.8萬噸。2007年,有機棉產品銷售額約為35億美元,Wal-Mart、Nike等零售商和品牌經營者均推廣大型有機棉計畫。為此,環保紡織品已漸漸成為紡織產業的重要議題。再者,在環保意識及資源回收等意識擴張之下,環保問題的解決會超越企業利益與產品性能之考量;未來紡織業者如何抑制全球能源的消耗以保存石化及資源,同時減少紡織工業生產過程所製造之污染問題應是研發之主要目標。總而言之,未來企業將不再以利潤作為唯一考量,產品環境競爭力將取代利潤成為衡量企業價值之主要指標之一。
在全球環保潮流下,我國環保紡織品競爭力如何?在優勢而言,我國紡織業者已成立聯盟,共同投入研發環保紡織品及政府計畫支持;在劣勢方面,我國缺乏一套如Oeko-Tex Standard 100之紡織驗證標準、國內回收寶特瓶瓶粒仍需仰賴進口、國內纖維廠與服裝品牌商未建立回收紡織品再製運作體系及我國回收PET價格高於大陸。在機會方面,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抬頭、國外知名品牌商及零售業擴大生產環保紡織品;在威脅方面,我國面臨著環保標章之非關稅障礙、國外知名品牌商及零售商對紡織品之環保性要求標準提升、大陸研發能量的強化。總結來說,國內業者除積極開發符合紡織品環保標準之紡織品外,並應申請環保紡織品之相關驗證標章,以做為紡織品國際貿易之通行證,如此才能掌握環保商機及朝向永續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