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醒示
人類具有難得的自由與資賦,
它成就生命的意義。
我們如今已然獲得這寶貴人生,
如果此世尚且不能成就益處,
將來又如何獲得這完美的珍寶呢?
三界無常猶如秋雲,
萬物生死一如翩舞,
眾生之壽命宛如天際雷電,
又如瀑布行經峻嶺,疾流而落。
當分離的時刻到來,即使貴為國君,
財富、愛人、親友,無一能夠跟隨。
所住之處,所到之處,
唯有業力如影隨形。
受困於實有的存在、渴望及無知
人類、天神及下三通的有情
不自覺地輪迴於五道中
猶如拉坏輪車般不斷地旋轉
三界火宅,充滿老病的痛苦
沒有人能從死亡的火焰中脫逃
生於輪迴,為無明所困,
如蜜蜂在密封的瓶中流轉不已。
源起開示
我們以生而為人自傲,認為是天底下最聰慧、最理性的眾生。然而,即使擁有這些資賦,我們卻無法找到安樂與平和。由於不了解人類的潛能與可能性,我們任由此生平白流逝——殊不知此生可能為自己與他人造就無限利益。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人類去分享與關愛眾生呢?人類的溝通中為什麼會產生虛風幻影的阻礙呢?為什麼我們永遠擺盪在希望與恐懼的兩極間,卻從來未曾試著想點辦法呢?我們真的必須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在佛教中曾提到,人身之難得,就像一隻一百年才浮出大海一次的瞎烏龜,在浮出海時把頭鑽進一個在海中漂流的黃色牛軛。另一個比較近代的比喻,則說像是從飛機上掉下的一顆青豆,正好掉到某個人手上的大頭針針頭上。據說,具足人身就是這樣的稀有——也因此格外珍貴。由於生而為人,我們有機會在此世間悟或解脫,而我們之所以能有此機會,是因為累積了無數世的祈願。從佛教觀點來看,這些祈願一旦成熟,同時值遇適當的條件與老師,我們就有可能展開修行之路並達成開悟。因此,為了不辜負這寶貴的人身,我們必須了解我們與修行之道的關係。
●何謂開悟?
無論從最究竟的觀點來看,或是從最開始的起點,我們所談論的開悟,即是眾生的內在本質。
開悟並不在於成為某種東西,或變成另一個人;開悟指的是認識我們本有的心性,也就是絕對的真理。這個絕對的內在本質稱為「佛性」。「佛」這個詞出自梵語的tathat或tathagata,意思是「超越」,超越無明的狀態,證悟絕對的真理,而此真理本來具足。這便是佛教的精髓,也是我們在修行時應了解的重點。
開悟有許多其他的說法:絕對真理、涅槃、解脫、離苦、脫離無明、佛性、本性、本心、本質、如來藏、如是本性、如是、本智、空、光明、喜樂與空、智慧與慈悲。所有種種說法,指的都是最終的開悟,也就是使眾生從無明到解脫的實現。這是我們開始修行的希求。當我們了解何為開悟之後,不論現在或以後,在修行之路上,均須將此了解謹記在心。
佛性是眾生的心性與本質,我們應當在自身及他人身上看出這種特質。我們自己的本性沒有無知、執著以及分別心,在真理中,沒有幻相或虛假存在的空間;同時,由於真理與智慧慈悲不可分,因此不可能存在任何邪惡、貪、自私、嗔、痴及執著等習性。此一良善的本質是無可否認的。眾生之所以偏好善良、智慧及慈悲,就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本性。然而,意識到這點是一回事,持續地醒覺又是另一回事。
●輪迴之苦
佛陀在證悟之後,首先教導的即是苦諦,而之所以有苦是因為無明。由於無明,我們無法覺察我們的覺知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為身心力量的結合,使我們錯認一切現象都是真實存在,進而產生種種執著與沒有盡頭的輪迴之苦。一旦我們失去原則,不斷執取外在現象為實有時,輪迴之苦因此而來。
▲冥想練習
問問你自己,是否真有必要在因緣和合的覺知上小題大作。我們能夠覺察並瞭解種種的經驗,但這些經驗沒有一樣是真實的。舉例來說,當我們說「快樂」時,「快樂」的那一刻已然消逝。我們可能會想,此刻的快樂與幾分鐘前的快樂是一樣的,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恆常不變,只有我們執取的意識才會這樣認為。我們或許會一輩子惦念著種種快樂、憤怒、無知、嗔恨或嫉妒的經驗,但若真要瞭解苦的意涵,必須思惟因執著所生之苦的可怕性。
觀察苦有許多方法。我們在生活中都經驗過困難、痛苦甚至某些悲劇。我們都曾失去關係極為親密的人,甚至此刻,在我們之中,有些人正受著重病或困境之苦。然而,大多數的人都過得很舒適,佛陀所教導的苦諦似乎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們對於苦的全貌——也就是一切眾生之苦——的瞭解是非常淺薄的。
由於我們對苦的認知是如此淺薄,對於表面上看來如此具吸引力、舒適而且能縱情於其中的輪迴很難生起真正的出離心。我們從不曾思惟一切眾生就如同我們一般,都想要離苦得樂。如此自私的念頭,和不能了解相依互存的道理,就是無明的最佳證明,而輪迴也是因此運作。
如果你想認真修行,並想瞭解修行是否真能產生助益時,你必須誠懇地問自己:「我對苦的瞭解到底有多少?」這些開示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深刻的瞭解苦及苦因(也就是無明)。而這看不見的無明,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它障礙了無染的覺知與人性善良慈悲的那一面。由於無明的習氣之故,導致我們無法了解自己如同陽光般恆常、圓滿的本性。
●發現我們的真實本性
佛教修行的根本在於發現我們的真實本性。佛教屬於非有神論的哲學,並不談論拯救我們自己或別人,也非丟棄這個或那個,或是要成就什麼。所有這些以行動為始、目的為終的極端,都只是絕對真理的憑藉而已。
我們的心念不斷製造合乎邏輯的藉口,並經常藏身在習氣的概念分別背後。為了對付心念,我們有了形形色色的方式,例如廟寺、導師、起誓、戒條,以及各種戒律與教示。當我們坐在所謂聖地的寺院中,面對代表佛陀、菩薩、以及上師的形象,或是直接面對上師時,我們便建立某種程度的限制。我們之所以建立這些形象與環境,是希望我們能超越日常生活中的混亂、困惑與習性,而更具誠實、決心與開放的態度——起碼暫時如此。如此一來,一次一步,我們必能發展出心念的真實勇氣,開始改變作法,這就是我們邁向開悟的方式。
●面對習慣的挑戰
雖然我們內在都擁有良善的本性,但我們仍須面對習氣的巨大挑戰。我們的熱誠與覺醒都可能遭到情緒的挑戰,例如貪、嗔、痴、嫉妒與憤怒。
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會屈從於這些紛擾,任由習性擺布我們身、口、意的行為,完全喪失真理的單純性。由於我們未能維持對真理的了悟,逐漸仰賴虛假的表相,或說些虛假的觀點;我們不再以真相來判斷,而是依賴表相的呈現。比方說,當怒氣興起時,我們不去深入洞悉別人的內心,反而僅憑著所感知的聲音與行動來作判斷,如此又進一步造就無數的解釋,因此我們很難了解真正的本性。總而言之,我們可以說,想要開悟,必須排除所有的想法。
習性為我們提供了熟悉的基礎,我們以這種熟悉的方式度過此生,以及無數的前世,將所有感受、認知、思想和行動堅實化——意即解釋、判斷並擴大——然後迎合這個現實,並設法在其中求生存。比方說,我們或許並不喜歡憤怒,但如果憤怒成了基本習性,那它就比忍辱更讓人熟悉了;這時不論我們多麼渴慕真理,還是無法就此放掉憤怒、轉向忍辱。我們經常要面對各種挑戰,來突破思考、言語及生活上根深蒂固的模式。
●掌握你的人生
無明阻礙人類敏銳感知力的發展,不允許它全然或正確的表現,於是創造出宛如囚禁的情境。在這個緣起的輪迴世界中,我們為什麼無法完全表達我們的真相與潛力?這是因為無法控制我們的身、口、意。了解這點之後,我們才能開始理解輪迴之苦。
既然你擁有這寶貴的生命,你必然擁有部分的掌握權。比方說,如果你不喜歡傷害他人的身體,你就能夠不這麼做。沒有任何事能夠阻礙你去表達身行的包容性與善意,也沒有事情能阻止你產生言語上的善意;你能夠正確而有規範的使用你的言語,使別人真正受益。如果你的頭腦可以產生各種念頭,那麼你應該多少能夠控制自己的頭腦。
掌控身、口、意,就好像在練習騎馬一樣。如果你騎術精良,就可以控制馬兒跑到你想去的地方,但如果你的技術太差,就只能跟著馬兒到處亂轉。同樣的,你可能會發現你的身體朝某個方向走,你的言語則朝另一邊走,而其他感知力還要等好一會兒才會清醒過來。佛教修行的整個架構,亦即行走坐臥的多重形式與修習,就在協助鍛鍊心念,發展並維持醒覺的能力。從佛教的觀點來說,透過禪修來訓練心念是絕對必要的。
●超越:轉化心念的四大思維
修行之路引領我們走出無明與執著,進入人稱涅槃或是開悟的境界。這裡所指即是「超越」之意——超越之後開始了解絕對真理,去除所有混淆心念的無明污垢。如此一來,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而修行路上的最佳支柱之一,即是能轉化心念的四大醒示。
思惟是對治堅實化及概念分別的解藥。運用「類同醫療」的理論,我們可以用概念治療概念。藉由將負向概念轉化為正向概念,我們也進一步深入了解真實意義,這是小乘與大乘佛教修行的方式。待心念逐漸成熟,了解轉化的意涵時,便能了解金剛乘教導的意義。
首先,我們必需思惟「人身難得」,這將使我們真誠感謝我們的身體、心智與潛能。若能加以運用,我們便能創造真正安樂與利益眾生之因。
其次必需思惟「無常」,這將帶給我們急迫感,使我們不至浪費潛能,而願意加倍努力。接著思惟「六道之苦」,使我們不至將無我與精進修行當成空想而已,不管是讀到或親身經歷眾生之苦,都將使我們的心思更趨努力。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從製造混亂與不必要的苦難無明中解脫。思惟無常及苦,將為我們帶來強烈的動機,種下善業之根;有了良善與正向的作為,我們便能為自己及別人獲得喜樂及樂因。
最後,思惟「業力」能為我們帶來醒覺,並幫助我們了解重複習性的複雜心念。我們或許渴求無我,並希望免於習慣性的概念分別,但如果我們缺少執行的覺醒,那麼只是紙上談兵。藉由思惟業力,我們了解我們需要禪修與覺醒的支持,同時也了解祈願長養慈悲與解救眾生之苦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的慈悲是真實的,就不會缺乏清醒;如果缺少清醒,我們就必須加強我們求道的決心,並付諸行動。
思惟業力將考驗我們,在經過前三種思惟之後,清醒是否真正深植於心念之中。了解業力所造成的種種苦難之後,我們希望眾生能免於這些苦難。這不僅只是有關自我救度,或脫離輪迴,更是企圖透過我們的努力,使人類的資賦能發揮到極致。
有關苦與業力的開示,目的並不在於帶來恐懼,或使六道及其苦難堅實化;相反地,它將促使我們從逆境中創造順境。由於我們的努力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因此才能走在正確的道途,亦即真正的慈悲之道。由於對眾生的慈悲,不能夠了解眾生因一時無明而受苦,進而了解眾生雖然都希望遠離痛苦,卻仍舊無法停止造業。
思惟四大醒示並努力實踐,能使我們更加認識這條修行之道。如果我們對佛法只是淺嘗而已,我們可能卡在我們所喜歡或不喜歡的某一點上,並以概念分別之,接著歷史便會重演:心念以靈性為理由固守執著,而我們也會回到舊習,利益眾生的願望將永遠無法達成。
思惟這些主題不一定要按照順序,甚至不一定要是佛教徒。四大醒示能使心念一再回歸醒覺層面,並強化它。當習性來臨時,若是常保持覺醒,我們就能夠繼續前行,甚至擁有更強的清醒。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思惟這四大醒示,首先由人身難得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