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0 項符合
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的圖書 |
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 作者:馬拉拉.優薩福扎伊|派翠莎.麥考密克 出版社:愛米粒 出版日期:2014-10-14 語言:繁體中文 |
圖書選購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我不覺得難過,我不覺得害怕。我只是在想:我的長相並不重要。我還活著,我應當心存感激。
我瞄了一眼費歐娜醫師。她把一盒面紙放在我倆的中間,我這才理解到她以為我會因此流淚。也許原本的馬拉拉會哭。但當你差點失去性命,鏡中那張逗趣的臉則成了你還活在這世上的直接證據。
「我只是比較幸運,擁有一對縱使心中充滿恐懼,仍然鼓勵我永遠直前的父母。」——馬拉拉
今年十七歲的馬拉拉成了為全球兒童爭取受教權的象徵,甚至連續兩年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人。她的父母是如何培育出這樣與眾不同的女兒?她又是如何積極地想要改變這世界?
「我父親跟我都是浪漫主義者。『世事一定會變得更好。』我們經常這麼說。我母親是我們的基石。當我們的頭探向天際,她的雙腳則穩踏大地。」——馬拉拉
作者簡介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
因史瓦特河谷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受教權遭受威脅,因此她從十歲開始就展開了提倡少女教育的活動。透過筆名高爾‧馬凱(Gul Makai),她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烏爾都語網站發表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點滴。馬拉拉同時自願接受拍攝一部《紐約時報》關於巴基斯坦教育現況的紀錄片。她善用每一個公開發表的機會宣揚和平理念,與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在2012年10月,馬拉拉成為塔利班的攻擊目標,並在從學校返家的途中遭到槍擊。她活了下來,並繼續她提倡教育的社會活動。
在2011年時,因為她的勇氣與理念獲得認可,馬拉拉被提名角逐「國際兒童和平獎」,並贏得巴基斯坦首屆的「國家青年和平獎」。她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也曾榮獲許多其他獎項,包含2013年「國際兒童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以及「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
馬拉拉現在定居英國伯明罕,並持續為教育的普及化而奮戰,並透過馬拉拉基金會(malalafund.org)這個非營利組織,關注社區議題和支持世界各地的教育。
派翠西亞‧麥考密克Patricia McCormick
曾兩度進入「國家圖書獎」的決選名單,也是數本極受好評的青少年讀物的作者,作品包含《割下》、《再見,幸福之家》以及《永不倒下》。她跟丈夫住在紐約。若想知道關於她的更多訊息,請上patriciamccormic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