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向來具有多重的身分,
從藝術家到設計師,從宗教大師到身心靈導師,
從環保人士到生態人道主義者……
任何角色,她都扮演得震天價響、擲地有聲。
清海無上師的生命充滿了神祕與傳奇色彩,
閱讀她的人生歷程,我們深刻理解到:
原來,人人都是無上師啊!
莫忘生命本我內在覺醒的力量,那源源不絕的愛與創造……
◎關於本書
台灣這塊美麗的福爾摩沙,地靈人傑,曾經滋育清海無上師,是清海無上師生命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弘法的里程碑。她由佛教師父蛻變為身心靈導師,來自宗教又超越宗教。近幾年又傾全力在全世界發起「吃素.環保.才能救地球」社會運動,關注公共議題,遏止「全球暖化」,儼然是生態人道主義者,或說她是生態女性主義也不為過。這本書前半部我以敘述的角度書寫,後半部以論述的角度書寫,夾敘又夾論,文體混融,希望能鋪陳出 清海無上師的生命歷程。若這本十二萬字的書引發爭議,也是意料中的事,不過至少它提供了一個可供溝通與辯證的空間。
清海無上師她遙接喜馬拉雅山的神祕法門——音流瑜珈,以悟性、愛心與包容力,在全球化時代身著各國服裝或時尚服裝,遊走國際弘法利生,她跨文化、跨國界、跨語言、跨宗教、跨領域的法門與藝術,在神聖性儀式中,又不忘擁抱遊戲,她顛覆傳統師父形象,又與時俱進在末世劫毀中,強烈愛生、護生,捍衛地球,她慈悲提倡非暴力飲食,淨化心靈。
她的「觀音法門」,非單一佛教,融合多元宗教而成。她的思維特質、行為舉止、襟懷理想,一掃宗教的嚴肅。台大歷史系阮芝生教授形容清海無上師「破格超越,非比尋常」。她為新時代的宗教注入無可抵擋的「復魅」,一種尊重多元宗教,又含攝其他宗教十分具有後現代的多元、流動、去中心、去主流、混融、整合的特色,堪稱「後現代無上師」形塑出她個人獨具的後現代靈性導師的美學形象。
清海無上師個人在父權社會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上,由青少年的孤飛出國,在異國結婚,為求道又毅然捨下婚姻,得道後披上袈裟,又脫下袈裟,由福爾摩沙開始傳法到全球弘法。如今又是極力拯救地球生靈的生態人道主義者,更是柔性的生態女性主義。她這一生由自己擘畫,充滿自信,發展無限藝術潛能與開發智慧,已足堪作為新世紀的女性在追求自我成長的女性自覺意識上發揮無形的感染力。
若這本書能利益眾生,為此刻正遭逢蹂躪的地球帶來正面的能量,提升靈性的意識,則誠屬萬幸。
◎封面提字
蔡耀慶,字天愚。生於高雄,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現任職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自幼喜塗寫,及常略得箇中趣味,遊墨終日。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鄭芳和
鄭芳和原名鄭惠美,既往她追求的是藝術上的美,現在她體會的是生命的奧義,逐步向內尋,向內發現,心靈內在的芬芳與和平,明白靈魂與宇宙是一個愛的無盡連結,自己就是一個自由豐盛的光體,她對生命有了新的覺知。
她的書以藝術家的傳記為多,她認為每位藝術家都是以青春之姿,引火玩命,奔赴永無終點的藝術祭壇,完成不朽的靈魂志業。她品味藝術家的生命風光,了解它們生命的轉折與蛻變,並尋譯藝術家風格的誕生。
她的寫作扣緊藝術家的人與作品,更把藝術家當成一件生命的藝術品,這件發光又發亮的生命原作,既真且美,是靈魂錘煉的結晶,散發生命的靈光,是那道神祕的靈光,召喚她繼續寫作。她以生命學的角度書寫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形塑她個人獨特的藝術寫作觀,那是一種創造性的書寫風格。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北市立美術館學術編審
實踐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兼任講師
獲獎:行政院新聞局人文類最佳圖書著作「小太陽獎」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2004年)
「書寫的可能性」美展創作獎
展覽:漢字當代藝術展,文化總會,2014
漢字文化節——文字域,華山藝術文化園區,2008
中國杭州首屆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2005
二十年來漢字語書寫的新經驗:中國現代書法國際巡迴展,香港藝術公社國際美術館,
2003
墨朝書會二十周年展——墨鼠嬉春,快靈堂,1996
三義木雕博物館開館展,木雕博物館,1995
著作:雄健.醇美.王壯為,2014,藝術家
醇樸.融通.鄭善禧,2013,藝術家
愛是唯一的宗教:無上師的藝術與靈性,2012,策馬入林
靈之舞動.徐永進,2012,策馬入林
墨魂:台灣當代藝術家徐永進,2010,商務
玩真的:13位台灣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命,2007,典藏
一泉活水——陳其寬,2006,印刻
敢於下賭——劉其偉,2006,雄獅
劉其偉——壞人中的好人,2006,雄獅
獻祭美神——席德進傳,2005,聯合文學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寫實繪畫,2004,藝術家
台灣近代水墨畫大系——鄭善禧,2004,藝術家
神遊.物外.陳庭詩,2004,雄獅
空間.造境.陳其寬,2004,雄獅
藝術探險——劉其偉口述歷史,2003,北縣文化局
上裸男孩,2003,聯合文學
孤飛之鷹,2003,聯合文學
探險.巫師.劉其偉,2001,雄獅
山水.獨行.席德進,1996,雄獅
陳澄波新樓研究,1994,台北市立美術館
漢簡文字的書法研究,1984,台北故宮博物院
另有專文論述百篇發表於各類藝文雜誌、專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後現代的靈性導師:清海法師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石朝穎
當我在道上的友人——鄭芳和女士,希望我為她的這本書寫一些評語時,我們似乎有些難為。因為我曾在上個世紀「清海法師」(她當時的稱號)初期傳法時,進入她的「觀音法門」的修行團體裡,差不多有十幾年的時日。但後來她被推上所謂的「清海無上師」時的二十一世紀初,我卻與她的修行團體保持一種友誼的關係,但不再參加她們團體的靈修活動了。
其中的原因是:我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自己在心靈認知上的體悟,讓我走上一條既「開放」又「還原」的靈修道路。我並不想成為任何修行團體的固定成員!其中的內心轉化,並非言語或筆墨可以形容的,所以我就比較保持沉默的態度。
這次友人芳和女士要出版這本帶有傳記色彩的書藉時,我又有機會從她寫的這本有關清海無上師的心靈之旅的文稿中,再次重溫那段我在觀音法門修行團體中的歲月。我曾聆聽過許多清海無上師的講法錄音帶,以及閱讀過不少有關她語錄的書籍。
所以,當芳和的這本清海無上師的傳記中,引用了許多的參考書籍的資料時,對我來說,似乎也是再一次的複習!這本傳記的可讀性很高,因為芳和並非清海無上師修行團體中的人,所以能以較為客觀超脫的觀點來看清海無上師這位具有後現代風格的靈性導師。再說,芳和是台灣撰寫著名藝術家傳記的好手,亦可看出她在美學文字上的功力!
我是一位哲學與宗教靈性的修行工作者,所以我想在此談一些我讀後的感言:
我們生活的今日世界被形容成「後現代」(Posmodern)或所謂的「新時代」(New Age)。前者在藝術上有「後現代藝術」,而後者則在宗教上有所謂的「新時代的宗教精神運動」!
但不管是「後現代」或「新時代」的精神運動,似乎與十九世紀末的德國詩人哲學家—尼采(Nietzsche)有關。他的著作:《悲傷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道德系譜學》、《反基督》等,可以說影響了二十世紀在藝術、哲學、宗教等不同領域內的文化反思!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到:「人類是一條繫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繩索,一條高懸於深淵的繩索。要從一端超過另一端是危險的,行走於其間是危險的,回頭觀望是危險的,顫慓或躊躇不前都是危險的。人類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人類之所以可愛,正在於他是一個跨越的過程與完成。」
尼采認為「人類」是某種要被超越的東西,人類是一座橋梁,橋不是安家的地方,它不是一個目標,它只是讓人們經過的地方。
換句話說,人類是某種要被超越的東西,他介在「動物」與「超人」之間。這就是尼采「超人哲學」的宣言!也是「後現代」與「新時代」的宣言!後現代的藝術允許任何具有創意的「形式」表現!但「新時代運動」的靈性導師,必須具有穿透人性的精神內涵。
清海法師在外在服裝設計上的多變與創意,正好反應了「後現代」的多樣表現的精神。她傳道的精神內涵也具有「新時代精神運動」的引導價值,這可以反應她為何在歐洲與美洲大陸傳法時,備受國際上諸多肯定的原因。
她把古典佛法的《楞嚴經》中的「觀音圓通法門」(返聞聞自性)的精神內涵,轉化成後現代版本的「觀音法門」,其中的根本精神是一樣的,只是她套上我們這個時代的新內容罷了!
她在言行服裝上的特立獨行,也引起諸多的批評與爭議。但真正的「特立獨行」,也許正好是當代的印度靈性大師—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所說的那樣:「真正的特立獨行,並不是把自己孤立起來,裝作和別人不一樣的類型。真正的特立獨行,意味著澈底的超越世俗的貪婪、仇恨、暴力、孤獨和絕望。真正的特立獨行,意味著做個澈底的局外人,內心不再附庸於任何宗教或國家,任何教條或信仰。能夠特立獨行,就能擁有天真的赤子之心,有了赤子之心,就能出淤泥而不染。於是你也就不必有任何特殊的裝扮了。」
其實,人在做選擇時,實際上就在為他自己的「存在」下定義,定義他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特立獨行」!
清海法師(或「無上師」)由上個世紀八○年代到台灣傳法,到九○年代後引起一股旋風式的流行與批評。她這個人以及她傳法時留下的大量資訊,也許是值得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來臨時,好好的再反思一次。
這也許正是我道上的友人鄭芳和女士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吧!尤其是她描述清海無上師年青求道時的生命歷程,以及引用清海無上師的詩集《珍愛.沉默的眼淚》而寫的詮釋,都是我認為特別值得一讀的篇章。其他可能引起爭議的部份,就有待讀者自己去評論了!
名人推薦:後現代的靈性導師:清海法師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石朝穎
當我在道上的友人——鄭芳和女士,希望我為她的這本書寫一些評語時,我們似乎有些難為。因為我曾在上個世紀「清海法師」(她當時的稱號)初期傳法時,進入她的「觀音法門」的修行團體裡,差不多有十幾年的時日。但後來她被推上所謂的「清海無上師」時的二十一世紀初,我卻與她的修行團體保持一種友誼的關係,但不再參加她們團體的靈修活動了。
其中的原因是:我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自己在心靈認知上的體悟,讓我走上一條既「開放」又「還...
章節試閱
第一部 求道
第一章 戰爭,烽火下的悠樂純真歲月
從小即深受東西方兩種宗教薰陶
吃素的她,飲食習慣與家人不同,又不被認同,有時不免飢腸轆轆。然而她只要看到乞丐圍坐在她家門口,她便搜遍廚房的食物,努力佈施,甚至偷走父親的一些錢分給他們。成群的乞丐,令她心生憐憫,不忍他們挨餓,而自己吃素卻經常挨餓。有一次食物不夠分時,她竟把戴在身上的珠寶默默取下,拿去典當變賣,買食物給他們吃。
為了濟貧,偷了父母的錢,典當父母給的寶物,這副天生的菩薩心腸,許是她的宿世佛緣?
營救被扣上政治犯罪名的父親
一個九歲小女孩為了挽救父親,單槍匹馬,以無法想像的意志力忍受多次的轉車、暈車之苦,終於來到比先前的大牢還要遠的監獄,她的一身膽量似乎能擋明槍暗箭。
警衛從沒見過如此瘦小才九歲的小女生,為自己的父親陳情,堅持要見院長,她們都熱心幫她的忙,要去稟告院長,囑咐她在外等候。可是院長卻遲遲沒露面,她等得心急如焚,一種被棄的感覺湧上心頭,不禁放聲嚎哭。
適巧院長路過,瞥見哭得呼天搶地的小女孩,當他仔細聽完她的哭訴後,竟淚眼逐漸模糊,立即請人帶她父親過來。院長一看眼前的犯人是一個儒雅溫厚的書生模樣,再詳閱資料,果然必有冤情。
院長當場假釋她父親,准予24小時的自由,回家處理家務,臨走時,院長開玩笑的要她留下來當人質,直到父親回來報到後,再放她回去。
她卻堅決的答道:「我年紀還小,留在這裡對你們沒有用,而且我要回去照顧母親和妹妹,不能留下來。」院長被她的孝心所感動,只好答應她跟父親一道回去。
第二章 孤飛,遠赴西方留學、結婚
紅十字會擔任志工,心繫苦難祖國
有語言天賦又喜愛寫詩的她,在歐洲留學既學會英文也學會法文,至於學德文是因為喜歡讀海涅與歌德的詩文。殊不知德文不但帶領她遨遊海涅、歌德更深遠的詩文境界,同時淬礪、琢磨了她的修行生命,開啟她生命的另一個寬闊視野。
在德國她擔任國際紅十字會翻譯,她自願當義工,卻比一般人的正職工作還忙,每天從早上七點忙到晚上十一點,足足工作十六小時,常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只因為這位義工不是省油的燈,英、法、德、悠樂文(越南文)全懂,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難怪行程被排得滿檔。
那裡的難胞不只越南人需要她,非洲飢民、阿富汗或西班牙的難民也全要找她,無依無靠的難民有如她的難兄難弟,慈悲的她,不忍拋下他們,他們的痛,她感同身受,所以她每次帶他們去看病,一帶就是一群二十多個,不但要看不同的門診,而且要在半天內就診完畢,著實挑戰著她的組織能力與辦事效率。她總是有辦法把他們安排妥當,又算好時間來回在不同診間,不同的地方輪流翻譯,最後再總會合,帶隊回去。
為了爭取時間,她再也顧不得自己的淑女形象,不得不邊走邊吃,快速又簡單地解決一餐,她一點時間也捨不得浪費,因為還有下一樁事等著她辦。
她也不知自己為何既疲又累,卻又那麼不眠不休地投入難民工作,即使過年也待在紅十字會,她仍無怨無悔。在她瘦弱的身軀底下,凝鍊了多少悲憫的天質,要磨出她的潛能與本事。
婚姻與求道難兩全
即使在靈性生活上沒有很大的進展,熱心辦道的她,也常會接待寺廟的住持、師父來家中吃素,尤其她的那道拿手好菜「炸腐竹」風味絕佳,他們每每吃得讚不絕口,用餐完畢,她再向師父們問道,增長道心。
德國沒太多佛寺,一心求道的她常上教堂,信基督、唱詩歌,滿足自己的靈性追求,從小她不但是虔誠的佛教徒,也天天向上帝禱告,抱著聖經睡覺。因而在德國無論路過教堂或寺廟,她都進去做禮拜或禮佛,在她的認知裡,佛或基督兩者無分別,都是偉大的聖人,都值得頂禮一番。
在家,她更是虔心做早晚課、上香、供果、拜佛、敲木魚、誦經從沒間斷。尤其念經更是愈唸愈大聲,生怕外面的無形眾生聽不見,甚至冬天時連窗戶也不敢關,儘管寒風陣陣吹來。其實只要誠心,神靈一定聽得見,與關不關窗戶無關,她當時就是太天真了,師父講的話,照單全收,信以為真。
如此篤實念佛或做禮拜的她,連個佛的影子、基督的影子都看不到,摸不著,天天祈求,天天落空,滿腔悲憤,不可遏止。有一天做完早課後,她不禁放聲大哭,像一個要不到東西的小孩般,滿腹辛酸與委屈,全部宣洩而出。
由於她的哭聲不斷,愈哭愈大聲,她的鄰居聽得聲聲入耳,連忙跑來敲門:「怎麼啦!你不會做傻事吧!」她哪會做傻事,只是覺得佛或基督對她的祈求都應聲不理,十分沮喪,沒想到她一哭一早上,居然驚動鄰居來關心。
痛快的哭完一場後,她就大徹大悟了嗎?就從那天起,她決心出走,她對自己的修行不滿意、也不滿足,一心要看到佛經上所說的光和境界,也一心要聽到梵天的聲音,她只有更勤參訪世界各地的佛寺,只要聽說哪個寺廟、哪個明師好,她就去朝拜,聽說唸涅槃經會有大福報,她就去唸,聽說唸金剛咒好幾萬遍會有神通,她也去唸。在修行的路上,她從不落人後,而且非常用功,可是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
只有一次,她看著阿彌陀佛像,口中念念有辭:「為什麼不帶我到極樂世界?給我一點感應吧!」霎時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把她整個人高高舉起,她感覺自己座下空空蕩蕩,好像在飛,盪在空中,身不由已,她連忙說:「不,不,不,把我放下來!」就是這麼一點小感應而已。這次「靈魂出體」的體驗,讓她更渴求佛菩薩能給她更多的體驗,讓她開悟。
離婚,掙脫甜蜜的枷鎖
她的素菜一向煮得不錯,又愛招呼左鄰右舍共同來品嚐,任誰吃了她的素菜,無不想再吃第二次。還是雙料博士腦筋動得快,竟然異想天開鼓勵妻子把食譜抄下來,到大學教人煮素,既可滿足她愛推廣素食,鼓勵吃素的心意,也可補償她求道未竟的遺憾。
果然不出所料,她的素食課報名人數一下就爆滿,卻有一位沒報上名的德國太太堅持要學東方素菜。她心想:「都還不知老師教得好不好?就那麼心急要學?」她被對方的誠意所感動,不忍讓她有遺珠之憾,便請她來家裡吃飯,特別教她幾招料理。
難道這位德國太太是上帝特別派來的天使嗎?她來家吃飯就吃飯,卻不忘攜來許多有關喜馬拉雅山修行的書,還談起她有個師父在印度,教她吃素,打坐就會有感應,她也介紹了一些修行的法門給她,那是她先前在任何寺廟、任何教堂、任何經典,完全找不到的法門,也是她先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鮮法門。她讚嘆那真是不可思議的修行法門。
上帝果真沒有遺棄一個虔心修道,肯挑重挑的人,仍開一兩朵微笑的小花,讓她親炙一番。香,一瓣心香,溢出她的心窩。
一向性急的她,好不容易驚聞喜馬拉雅山來的法門,她便迫不及待地修習,只覺得剎那間整個心境都產生巨大的改變,她不再像以前迺迺惶惶,朝走東、暮走西,到處聽道、求道,現在她專心護持這個喜馬拉雅山來的稀世珍寶。
這位聰明的雙料博士,千算萬算也算不到,慫恿妻子去教素菜、推廣素食,是利益眾生的好事,理應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沒想到妻子反而鬧起婚變,做丈夫的整日忙於醫院開刀,拯救病人命在旦夕的生命危險,哪裡知道她要拯救的是眾生的靈魂,她早被喜馬拉雅山的師父所吸引,那種無法解釋的神祕召引,促使一個人從既定的生活軌道剝離。
第三章 尋道,喜馬拉雅山的冒險行旅
神奇的印度求道之旅
這位在越南家裡總是被許多僕人照顧得舒舒服服的千金小姐,在印度的道場裡,卻做起從前家僕們所做的卑微雜役,舉凡洗廁所、擦地板、洗浴室、洗碗盤、澆花等等,沒人願意動手做的事,她都一一撿去做,別人叫她打字、寫信,她也照做,而且做得又快又好。她雖然很累,卻步履輕快,做得十分歡喜,笑容滿面,贏得「微笑腳步」的封號。
明明她累得半死,為何她卻做得很快樂,又認為十分值得呢?原來她內心自有一套哲理,她說:「啊!我好榮幸哪!能替這些聖人洗樓梯,他們的腳每天從這裡走上去;我覺得我像在洗聖人的腳一樣!」其實她當時只洗到聖人徒弟走過的樓梯而已,就已經雀躍萬分,若果真洗到聖人的樓梯,也許將欣喜若狂,而洗樓梯竟成為她的解脫法門之一。
天生悲憫的她,甚至捧起聖人秘書的腳,為她整天馬不停蹄、磨破流血的腳敷藥療傷。她深深地被這位無私、犧牲奉獻的秘書所感動,只覺得能為她服務,也是她莫大的榮幸。
奔赴眾神的居所——喜馬拉雅山
她住的房子,是一間土屋,只用幾根木頭固定,塗上牛糞,由於塗佈的牛糞不夠多,乾後造成許多孔洞,蠍子、蜈蚣都鑽進來,躲在枕頭下、毯子下、床下,與她一起打坐。
有一次她在呂希蓋希租得一間土屋,白天在一位極富盛名教瑜伽超覺靜坐的大師那兒打坐。回家後,由於屋內通風不良,她便爬上屋頂睡覺,蠍子也跟著上屋頂,形影不離。奇怪的是蠍子只喜歡跟著她,似乎牠們是選人咬的,她的隔壁鄰居就被蠍子咬得黑一塊,青一塊,全身發腫,送醫治療。
她究竟如何與蠍子保持和平相處之道?原來她把蠍子當朋友看待,有一天早上,她發現有隻蠍子在她的枕頭邊,一動也不動地躺著,她就問牠:「哈囉!你是活的還是死了?」只見蠍子搖一下觸鬚,她就明白牠說的話:「不要碰我!」「不碰,我只是打招呼而已!」不知這隻安然躺睡如哲人僧,如如不動的蠍子,是否與她一樣,能在睡夢中「入定」?
她住的是坑坑洞洞的牛糞土屋,十分簡陋,而所謂的床,只是用很老舊的樹藤編織成有如吊床一般,掛在四根破爛的柱子上,一切因陋就簡,她也睡得安貧樂道,笑稱那是「五千星級旅館」。
神祕因緣,邂逅高貴大導師
勤於參訪的她,有一次跟隨著團體欲去某處朝聖,她明明好端端地跟著他們走,卻忽然感覺昏沈沈,等她清醒過來,那一群人卻不知往哪裡去了。落單的她只好一個人東張西望,獨自行走。
突然有一位老人走過來問她:「你是不是在找路啊?」「是的,是的!」她有如走失的小孩,忽然得到一線希望,連忙問道:「您知道某某地方怎麼去嗎?我與團體脫了隊,失去聯絡,他們都走了,只剩我一個人留在這裡。」老人一聽,不疾不徐地說:「我不會帶你去那個地方,不過我可以帶你上天。」也許老人智慧的眼神,早已讀出她內心渴盼求道的急迫。
由於她先前被騙了幾次,這次她不免擔心,疑惑地問老人:「我聽說只有很偉大的瑜伽修行者才能夠帶人上天,可是老公公我看您不像?」老人反問:「你沒有看到瑜伽修行人,你怎麼會知道?」她再看看老人,頭髮稀疏而散亂,鬍鬚如亂草一邊長,一邊短,長得很糟糕,怎麼看也不像她以前認知的瑜伽修行者形象。可是她一聽他說話,愈聽愈有道理,也愈看愈有威儀,她倒很好奇老人要如何帶她上天?
她問老人住在哪裡?老人回答:「我哪裡都住!」她一聽內心一驚,不知老人是何方神聖,是真?是虛?她一臉茫然。她不知眼前這位糟老頭是一位處於無形和有形世界的明師。她為了一探究竟,決定冒險一次跟老人到山洞去。一到山洞,一陣香味撲鼻,洞旁有水,潺潺流出,水質潔淨。老人掬起水就噴在她臉上,她突然昏頭轉向,等她醒來老人早已不見,而她卻忽然清明了,什麼事都明白了。她又在洞內打坐七天,不吃飯,只喝少許水,之後她才回去。
她以前也學過觀音法門,她覺得每位明師的等級都不一樣,內在的力量也不同,而這一位老人則是德高望重,讓她有大開悟的感覺,以前的幾位明師,她只是小開悟而已。這位明師是庫達吉(Khuda Ji)當時已四百五十歲,為她印心授與她究竟的內在傳承之後,便與世長辭,她成為他唯一的徒弟,在她的〈聖人〉詩中,敘述著與老人邂逅的喜極而泣。
第二部 傳道
第四章 傳法,由福爾摩沙展開傳道之旅
淨行法師授予「清海」法號
由恆河到淡水河,由喜馬拉雅山到玉山,她飛越千里來到打坐中浮現的弘法寶地,1983年她以比丘尼身份飛來台灣,一個人也不認識,國語更是莫宰羊,說來就來,她付了飛機票後,身上只剩台幣七百五十元,住了一夜旅館,錢包正好歸零。奇怪的是,她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她在喜馬拉雅山早已習慣挨餓。
她初到福爾摩沙後,翌年在台北臨濟寺正式受佛教比丘尼戒,以前她在印度三十二歲時曾先後受過藏傳佛教及印度教出家戒及佛教沙彌戒。受戒時在頭頂烙燒印記的點戒疤儀式時,她只象徵性的燒出一個戒疤,她不敢燒十二個,怕把頭腦燒壞,以後不能弘法利生。她的腦袋可真靈光,認為實質上的象徵意義大於一切。1984年她掛單於靈山講堂,由淨行法師授于「清海」法號。
她不能免俗,也上街托缽,不過也只托缽一天,又是象徵意義大於一切。她已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尼姑,卻是一無所有,雖只托缽一天,已感受到福爾摩沙人們布施時的滿心愛力。
她在寺院,勤服雜役,隨寺院作息,日子過得清簡平順。有一次施主供養太多豆漿,仍有一大盆沒人喝,廚師竟要她倒掉,她湧生不忍,不願暴殄天物,竟自己喝光光,看得廚師瞪大眼睛,訝異不已,一向惜福的她,往昔常餓肚子,今日有得吃,哪捨得倒掉一盆澆滿施主愛心的豆漿。
她只想清靜過日,並不想收徒弟當人家師父,可是她即使出門買染料也會有人向她求法,她表示來台灣主要想與當地法師研習佛理,並不想收徒,但經不起對方懇求,只好收徒。其間她又赴香港,又因緣聚會傳法給一位比丘尼,返台後又收了幾位誠心求法的弟子。她不想一再收徒,也不想太出名,便飛往美國。
隨順因緣,印心傳法
在福爾摩沙她決心僻居一方,不想再因傳法惹麻煩。她住在吉祥寺後方遠山一間小小的納骨室裡。總算沒有人對放死人骨灰的地方感興趣,大多數的善男信女都在山下的寺廟拜佛,由於寺廟沒什麼名,信眾也很少,她樂得靜心打坐,好好閉關。
這間小小的磚房,十分簡陋,連洗手台也是幾塊磚搭砌而成,對她來說已是十分難能可貴,她需要的只是安靜,不在乎外表的堂皇與否。她常常只喝水,少吃食物,有時僅以糙米加芝麻果腹,清修過日。
詎料,在一個颱風的夜裡,她的土磚房沒被颳走,卻意外颳來一群人,他們冒著風雨叩門,央求她傳法。他們之中有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說他去年祈求觀音菩薩,在夢中得到指引,前來求明師傳真法。外面的風雨颼颼作響,他們又誠摯感人,說得頭頭是道,她終於應允傳法,不過她要他們先茹素兩個月。
他們茹素淨口,幾個月後都得到她的印心。沒想到一場颱風颳起她的聲名,她想默默修行,眾生卻不斷來纏擾。她愈想躲到無人企及的國度,愈有人找得到她。種種的跡象透露了什麼呢?也許冥冥之中佛菩薩自有安排,既然再怎麼躲都躲不掉,遲早都會被人發現,是否正是她慨然承擔傳法的機緣?她因而與蓬萊仙島結下不解之緣。
環島講經、密集弘法
許多宗教團體無法認同她這種打破禪規的修行方式,她反而說:「師父變成真正的出家人了,沒有家可去,這個很好,他們是我的恩人,住人家的地方,應該幫人家打掃,注意禮貌,好累,跟小鳥住在籠子裡面一樣。沒有家是最好的,天上地下是我的家,宇宙萬物是我們的家,全部都是我們的,還要什麼小小的家。」
我過沒有家的生活已經習慣了,天天睡外面,天空是我的帳幕,星星是我的燈,天上地下是我的寺廟,在我的心中,有一尊很偉大的佛,天天我在這個寺廟做早晚課,天天拜佛在裡面,沒有人知道。」
她自在的個性,表露無遺,且帶領她的修行團體,形成無架無框的獨特修行方式。看似隨興的她,不在乎外在的形式,其實對內在的佛十分虔敬。
她規定印心的弟子每天須打坐二小時半且守五戒,不殺生,包括須吃全素、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使用及接觸任何有害身心的物質,包括不喝酒、不用毒品、不抽菸、不賭博、不接觸任何色情、暴力或使心智激動的書報影片。如此讓身、口、意乾淨,才能一世解脫。
至於做早晚課或誦經、拜佛、做法會,她自有一套迥異一般佛教界的見解,她說:「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不需要做那種事,一位真正找到本來面目的人,也不會去做,你們有沒有聽說遇,惠能大師做早課、晚課?或是超度眾生?有沒有看到 菩提達摩做什麼?他只是面壁打坐而已, 百丈法師也是一樣,他有沒有做什麼誦經法會的事?沒有,我也沒聽說 釋迦牟尼做早晚課,或是其他外表形式的事。」(註:〈真理.假理〉1986.10.20. 清海無上師講於福爾摩沙台北無量光靜坐中心演講內容。見《即刻開悟之鑰(一)》頁27)
她所以批評佛教徒做早晚課,正因為她自己早已身歷其事。從小就虔誠地做早晚課,誦經也很大聲,也唸許多阿彌陀佛,研讀許多佛教經典卻仍未看到法華經或楞嚴經所說的境界,或聽到美妙的聲音,或見到光。(註:〈真理.假理〉1986.10.20. 清海無上師講於福爾摩沙台北無量光靜坐中心演講內容。見《即刻開悟之鑰(一)》頁31)她不滿意自己的修行已下了極大的功夫,又試過許多其他的法門,像西藏密宗,也尋訪泰國、緬甸等地的各種修行法門,卻無法達到像經典上所描述的超世界體驗,尚未找到究竟解脫的法門,直到在喜馬拉雅山尋師求道,才找到一條真正通往回家的路。
清海師父來到福爾摩沙,看到眾多佛教徒仍像她以前一樣勤奮做早、晚課,拜木頭佛,忘記自己裡面的佛,甚至被經書綁住,虛擲許多時間,根本沒時間修行打坐。(註:〈佛是什麼?〉1987.3.10. 清海無上師講於福爾摩沙台北無量光靜坐中心演講內容。見《即刻開悟之鑰(一)》頁236)窮其一世仍無境界可言,她不免「老婆心切」來個當頭棒喝。然而她過於坦率的直言無忌,對於福爾摩沙以拜佛、唸經、做法會為主的本土佛教生態,不免引發日後無謂的紛爭。
第五章 弘法,直面世界踏上全球弘法之行
國際弘法,足跡踏遍全球
1990年是清海無上師開展大型國際禪七及繪畫才華初露的一年。10月在西湖道場舉辦數千人的國際禪七,綠樹掩映,草木華滋的後山山谷,近千頂的帳篷錯錯落落羅列,井然有序。
而每天的打禪地點總是更換不同的位置,清晨在玻璃屋前的露天廣場,早上在翠綠寧靜的竹林中,下午在講經台後面的相思林,晚上在大殿,不同的地點帶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內在體驗。清海無上師也細心的提醒同修:「境界高不高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看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比以前輕鬆自在?智慧有沒有增長?我執有沒有減少?」
這次禪七來自美國的越南同修近百位,也有比利時、哥斯大黎加、泰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同修,都受到無上師的特別關切,回國時每位同修並攜帶一大包加持禮物歸鄉。尤其越南同修,她為她們每個人摸頭加持,又賜給每人一份頭髮當紀念,臨行時許多人含淚揮別。
越南同修大都是剛去美國不久,向政府貸款,經濟並不寬裕,甚至拮据,卻渴望追隨他們心目中的師父,虔心修行,讓無上師十分感動,眼眶濕潤。應證達摩祖師所說的:「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觀音法門所強調的「超世界的聲音」,不是用耳朵可以聽到,它是一種光,用眼睛看不到的光,只有經由明師的印心,透過長期的打坐,才能成就內在的智慧並開悟。
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清海無上師每每看到爆滿的群眾,不禁感恩再三,信眾的湧來意味著人類靈性意識的提升。她的「即刻開悟」教理,就是傳播靈界的訊息,和遵守戒律的道德規範,以愛心、慈悲心、道德心,三心一體.開啟信眾靈性的智慧。
這次世界弘法與先前最大的不同,除了規模更盛大外,最特別的是 清海無上師這兩三年的畫作也隨同講經隨處展示,啟動藝術弘法新旅程。尤其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家專業畫廊展出油畫、扇子、彩繪石頭、藝術燈、陶器,件件藝術靈彩,散發素樸之美。
滿檔的行程,清海無上師既要演講,又要印心,往往印心傳法到三更半夜,白天又整天接見貴賓、記者,又要趕往他國,幾乎少有時間睡覺,不但睡得少,又吃得少,且馬不停蹄地講經,如此消耗體力與元氣,非常人所能忍受,她說:「我必須靠內在的力量,因為光靠人為的力量無法辦到。」又說:「可以利用裡面取之不竭的能量,你越打坐,能量越多。」
如此疲於奔命,她為何又賣力執行呢?她說:「這是上天的旨意,我不能違抗祂的意旨行事,這已成為我的命運。」命運?她既無奈又不得不臣服。無上師說:「坦白的講,我並不真的喜歡這份工作,可是我不能回頭,這是上帝的旨意,我想要有自己的隱私,我並不喜歡出現在公眾面前,平時我就不多話,我不想講太多話。我喜歡看書、畫畫,我喜歡獨處。」(註:印尼 泗水,自由旬刊,1993.3.及奧地利,媒體訪問,1993.4.2.)她果真是被上帝選中的使者,要與大家分享她在靈修上的發現-只要靜靜坐著,天國之光和音自然會來的「觀音法門」。
通常海無上師的演講,上半場簡單介紹她的教理,下半場則由觀眾自由發問,她反而更喜歡聆聽不同國家,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並隨機解答。在她不斷地與記者、觀眾相互激盪中,有一個超越宗教的關鍵性理念被凸顯而出。
清海無上師每到一處演講,即以高雅裝扮出現在眾人面前,有人驚呼 無上師十分莊嚴、慈悲與美麗,也有人習慣她早年的素樸裝扮,而批評她濃妝與華服。然而她在外貌上為何會有如此大的改變呢?原來這一身華麗只為喚醒大眾「重回黃金時代」的一種象徵罷了。
她在新加坡的演講〈重回黃金時代〉便提到:「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穿那麼漂亮的衣服?修行人不是應該穿破爛的衣服嗎?』……等等之類的事。我以往也那樣認為,一位開悟的人只能穿那種破舊的衣服。還沒開悟以前,我批評某些開悟的人穿著華服,所以現在上帝懲罰我,祂說:「妳,穿上漂亮的衣服!」又說:「為何上帝要我做這個、做那個,包括要我穿上漂亮的衣服,因為這樣可以重回黃金時代。在那裡,每個人都好漂亮、好優雅,做事又好又有效率,自在悠閒卻很輝煌。……沒有人會在心中懷疑任何加持我們地球的明師,因為明師就是我們自己。我殷切地期盼這個夢想會成真,而且人人都能成佛、成菩薩、成天使,我們的星球將閃爍著地球眾生所散發的光輝,每個人都開悟、有智慧、優雅又漂亮。」
她又繼續說:「我們生活在破爛和貧乏已經很久了,應該值得享受一些高貴的氣氛,享受華麗的皇家風格,高品質的生活。……我看不出為何我們必須表現貧乏,因此我已改正以前的錯誤觀念。以前,我出家,穿著簡陋的衣衫。但我並不感到困擾,反而認為那樣很好,當然,我認為那是開悟的人應有的風度,但後來,上帝讓我看到不同的一面。祂說:『不!你何必表現貧乏和不高雅,你應該代表天堂的榮耀,至少應該象徵榮耀和優雅才是。』因為天上眾神都是美麗又優雅的,觀音菩薩也是各種華衣寶石裝飾在一身。」(註:〈重回黃金時代〉清海無上師講於新加坡,1993.3.9.見《清海無上師新聞雜誌》31期,頁6-9,1994.1)
找到內在的天國,一切都將屬於你
沒想到她慈悲的愛心付出,卻獲得美國政府的重視,1993年10月25日檀香山市長花士代表政府頒贈她「國際和平獎」及「榮譽公民」,並訂定10月25日為「清海日」,表彰她對促進世界和平與民間友誼交流所做的貢獻。
第一部 求道
第一章 戰爭,烽火下的悠樂純真歲月
從小即深受東西方兩種宗教薰陶
吃素的她,飲食習慣與家人不同,又不被認同,有時不免飢腸轆轆。然而她只要看到乞丐圍坐在她家門口,她便搜遍廚房的食物,努力佈施,甚至偷走父親的一些錢分給他們。成群的乞丐,令她心生憐憫,不忍他們挨餓,而自己吃素卻經常挨餓。有一次食物不夠分時,她竟把戴在身上的珠寶默默取下,拿去典當變賣,買食物給他們吃。
為了濟貧,偷了父母的錢,典當父母給的寶物,這副天生的菩薩心腸,許是她的宿世佛緣?
營救被扣上政治犯罪名的父親
一個九歲小...
作者序
我為什麼寫「清海無上師」?
我的兩位朋友,一位專攻佛教研究的文學博士,也是佛教徒,談起清海無上師直認為她傳的是錫克教;另一位留德的哲學博士卻覺得清海無上師的教理很好,在德國備受推崇。如此兩極化的看法同時顯現在清海無上師身上,我究竟該如何定位這位既受尊敬又屢遭非議的人物呢?
出生悠樂(越南),英國留學,德國結婚,喜馬拉雅山得道,福爾摩沙傳道,全球弘法「觀音法門」的清海無上師,既擅長寫詩又會譜曲、作詞、唱歌、舞蹈,又能繪畫、設計首飾、燈飾、服裝,又懂英、法、德、中、越等五國語言。角色多元而越界,看似遊戲人間,求道卻十分虔誠,她不受束縛的本性也一一具現在她的創作與「觀音法門」的教理中。
當國內的許多媒體對她諸多的負面批評,例如佛教界咸認為她是附佛外道,甚至對她以華麗盛裝弘法或販售價值不菲的天衣、天飾嚴加指責。當社會大眾對她的質疑始終存在時,她卻一再獲得國際上諸多的正面肯定,包括國際和平獎、世界精神領袖獎、積極生活總統獎、總統義工獎等等近十項殊榮。她的桂冠無數,而她仍是她。清海無上師具足褒貶於一身,有人在弘法會上虔心求道,滿心感動;有人則滿是疑問,斥為異端邪說。有人歡喜甘願購買天飾、天衣,布種慈悲、善心;有人則嗤之為斂財。種種的批評卻無損於她傳道的初發心,她把外在的詆毀當成讚嘆,只是臣服,仍繼續弘法利生。
基本上一位備受爭議的人往往特立獨行,有她本身具足的爆發性能量與人格特質,才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因而許多佛教徒對她早年由喜馬拉雅山得道,八○年代到台灣初傳法即引起一股旋風的種種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當她被迫脫下袈裟,轉以全球弘法,蛻變為身心靈導師,備受尊寵時也是她的命運。不過,八○年代,清海無上師的「即刻開悟,一世解脫」的觀音法門之所以能席捲台灣,刮起一陣旋風,也透顯出現代都會人需要療癒與救贖的集體渴望。
台灣這塊美麗的福爾摩沙,地靈人傑,曾經滋育清海無上師,是清海無上師生命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弘法的里程碑。她由佛教師父蛻變為身心靈導師,來自宗教又超越宗教。近幾年又傾全力在全世界發起「吃素‧環保‧才能救地球」社會運動,關注公共議題,遏止「全球暖化」,儼然是生態人道主義者,或說她是生態女性主義者也不為過。
她直言不諱呼籲全世界作出明智的抉擇,若不停止畜牧業,人類將滅絕。她不是危言聳聽,製造動亂,她只是本著道德良知勇於揭示真相。真相都是科學家有憑有據的報告,而她只是盡一個修行者所應為而已,在一個不堪不忍的婆娑世界中,不忍地球人類遭受劫難。
一向注重美感的清海無上師,仍是吾道一以貫之,不但自己裝扮得美麗,高貴宛如來自盛世,她的生活美學包括打造西湖道場,或是首飾、燈飾、服裝設計無不充滿原真的靈性美。她的繪畫或攝影洋溢素樸的美感,她的詩作浪漫又有靈性,她的「吃素‧環保‧才能救地球」也是非暴力的美學。她的本質是浪漫,她的品味是高雅,她的終極關懷是愛,提升人類的集體意識。
我所以不計非議,在許多朋友勸阻下,仍願意嘗試為她執筆,基本上是被她全力推動遏止「全球暖化」所付出的無私奉獻深深感動。一生關注保育的探險家、生態保育家、藝術家劉其偉曾在畫冊上題字送給我:「保持野性兼保育」,他的勉勵已成為我此生的座右銘,它才是促成我寫書的因緣。
由於我不是清海無上師印心的同修,我無法將她的信仰與生活寫得十分深入,而宗教這個區塊我也不十分熟稔,我只是站在身心靈及藝術的角度來刻畫這位靈性導師。我只希望以平實的角度描述這位對世界充滿影響力的奇特女性,也提出我個人的觀點。若清海無上師的同修們認為我不敬,也請多加包容;若佛教徒們認為我寫得不夠真實,也請多加見諒,畢竟這是個人才學有限所致。這本書不能稱為清海無上師的傳記,因為尚有太多資料未列入,真正的傳記應由她的弟子來撰寫,我只是對她尋道、傳道的心靈軌跡充滿好奇,而側重「藝術與靈性」的角度來追索。
這本書前半部我以敘述的角度書寫,後半部以論述的角度書寫,夾敘又夾論,文體混融,希望能鋪陳出清海無上師的生命歷程。若這本十萬字的書引發爭議,也是意料中的事,不過至少它提供了一個可供溝通與辯證的空間。若這本書能利益眾生,為此刻正遭逢蹂躪的地球帶來正面的能量,提升靈性的意識,則誠屬萬幸。
當我初看清海無上師的書時,我直覺她的思想與新時代思潮有某種契合度,加上她自小受到家庭的宗教薰陶,接受天主教與佛教信仰,及長又在喜馬拉雅山訪求諸多瑜伽行者,接受庫達吉上師印心也與西藏達賴喇嘛關係深厚,她顯、密皆修,又對中國的老莊哲學多所會通,因而諸多宗教在她身上鎔鑄一體,裁成一相。
我喜歡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歷程,探索創作的奧祕,清海無上師對我來說與我所寫過的許多台灣前輩或當代藝術家全然不同。一來她是一位蜚聲國際的身心靈導師,二來她又是一位全方位具有語文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自然觀察者智慧等多元智慧的女性,三來她更是一位生態人道主義者,也是一位生態女性主義者,為遏止全球暖化,一針見血戳破世人不願面對的血淋淋真相—畜牧業是全球暖化的元凶,公然抨擊剝削動物,強暴地球,耗盡地球有限資源的商品經濟制度。不但關注公共議題,也在生活上力行實踐,「吃素‧環保‧才能救地球」的社會運動,在她的全力推展下已逐漸影響政治高層,透過政府力量制定決策,共同逆轉地球及人類的命運。
清海無上師她遙接喜馬拉雅山的神祕法門——音流瑜伽,以悟性、愛心與包容力,在全球化時代身著各國服裝或時尚服裝,遊走國際弘法利生。她跨文化、跨國界、跨語言、跨宗教、跨領域的法門與藝術,在神聖性儀式中又不忘擁抱遊戲,她顛覆傳統師父形象,又與時俱進在末世劫毀中,強烈愛生、護生,捍衛地球,她慈悲提倡非暴力飲食,淨化心靈。她的「觀音法門」非單一佛教,融合多元宗教而成。她的思維特質、行為舉止、襟懷理想,一掃宗教的嚴肅。台大歷史系阮芝生教授形容清海無上師「破格超越,非比尋常」。她為新時代的宗教注入無可抵擋的「復魅」,一種尊重多元宗教,又含攝其他宗教十分具有後現代的多元、流動、去中心、去主流、混融、整合的特色,堪稱「後現代無上師」,形塑出她個人獨具的後現代靈性導師的美學形象。
清海無上師對我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不像我寫的其他藝術家早已耳熟能詳,寫作過程中我彷彿步步驚喜,在不斷的發現中又邁入另一個新發現。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寫書經驗,讓自己內在的能量毫無罣礙的流動。
我十分感謝清海無上師的編輯們挑選作者由國外選到國內,最後找到我。如果我沒有接觸新時代思潮,讓我身心靈敞開,我可能會婉拒,因為那不在我寫純藝術創作的名單內。然而我的內在能量改變,外在環境也因之改變,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磁場共振的吸引。
寫完無上師的書,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只是沒有機緣而已,我們何妨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他人一個機會。我也深深的感覺,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意識到我們擁有一個活潑的生命體及一顆可以愛人的心,每個人都可以無條件舞出生命的力作,開出生命豐盛的花朵,擁有無上的法喜,甚至成為自己的無上師。只因清海無上師在一次澳洲開講的主題〈你們都是無上師〉中曾說:
「我的一切在很久以前就奉獻給上帝,清海是這個身體的名字,無上師是上帝的姓,我們都是上帝的子女,你們可以稱自己是無上師,再加上你自己的名字……我們和上帝同一體,我們內邊有無上的力量……我們不是生來等死……而是為了要了解天父的偉大,並用內在最高的力量來加持世界。」
清海無上師個人在父權社會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上,由青少年的孤飛出國,在異國結婚,為求道又毅然捨下婚姻,得道後披上袈裟,又脫下袈裟,由福爾摩沙開始傳法到全球弘法。如今又是極力拯救地球生靈的生態人道主義者,更是柔性的生態女性主義者。她這一生由自己擘畫,充滿自信,發展無限藝術潛能與開發智慧,已足堪作為新世紀的女性,在追求自我成長的女性自覺意識上,發揮無形的感染力。
靈性導師賽斯說:「人生即是你最親密的藝術品。」清海無上師她這一生把生命的修行當作一件作品塑造,不斷超越既有的框架,透過解放與自由,實踐生命的自主性,自由豐盛,生命全然綻放,她的一生不啻是一種美感經驗的積澱與締造,以柔性的張力、詩性的胸懷,打造和平曙光,成就她活活潑潑,含藏生命美學的生命之流。但願你也能經由閱讀這本書,開啟原本具足的神性的自己,創造靈性又有智慧的生活,為地球也為後代子孫,更為當下的自己奉獻一份愛力。
鄭芳和
2014年10月15日 寫於台北
雙溪左岸
無為書齋
我為什麼寫「清海無上師」?
我的兩位朋友,一位專攻佛教研究的文學博士,也是佛教徒,談起清海無上師直認為她傳的是錫克教;另一位留德的哲學博士卻覺得清海無上師的教理很好,在德國備受推崇。如此兩極化的看法同時顯現在清海無上師身上,我究竟該如何定位這位既受尊敬又屢遭非議的人物呢?
出生悠樂(越南),英國留學,德國結婚,喜馬拉雅山得道,福爾摩沙傳道,全球弘法「觀音法門」的清海無上師,既擅長寫詩又會譜曲、作詞、唱歌、舞蹈,又能繪畫、設計首飾、燈飾、服裝,又懂英、法、德、中、越等五國語言。角色多元...
目錄
推薦序 後現代的靈性導師
前言 我為什麼寫「清海無上師」?
第一部 求道
第一章 戰爭,烽火下的悠樂純真歲月
從小即深受東西方兩種宗教薰陶
幼時即飽受出名的打擊
營救被扣上政治犯罪名的父親
躲彈上學,作詩抒解悲苦
殘酷現實中,依舊才華洋溢
第二章 孤飛,遠赴西方留學、結婚
歐洲生活之衝擊
紅十字會擔任志工,心繫苦難祖國
波瀾壯闊的情愛之路
婚姻與求道難兩全
離婚,掙脫甜蜜的枷鎖
第三章 尋道,喜瑪拉雅山的冒險行旅
神奇的印度求道之旅
奔赴眾神的居所——喜瑪拉雅山
女人求道,難於上青天
神祕因緣,邂逅高貴大導師
達賴喇嘛印心大法會,躬逢其盛
第二部 傳道
第四章 傳法,由福爾摩沙展開傳道之旅
淨行法師授予「清海」法號
隨順因緣,印心傳法
環島講經,密集弘法
聲譽如日中天,毀謗如影隨形
不畏攻擊,闢建西湖道場
第五章 弘法,直面世界踏上全球弘法之行
國際弘法,足跡踏遍全球
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找到內在的天國,一切都將屬於你
喚起國際對難民問題的重視
為求世界和平而努力
第六章 召喚,和平曙光照亮新地球
體驗「愛的煉金術」,成就生命的圓
與學者深入對談,表現非比尋常
以心為號召,成就高效率的組織
「清海現象」所帶來的省思
讓和平展現曙光,轉動純素新地球
第三部 超越
第七章 藝術,多元智慧的生活美學
內在純真的小孩,就是上帝的所在
藉由衣著打扮展露美學品味
「和平之音.四海一心」音樂會
第八章 生態,非暴力的美學
在動物面前,人類其實所知無幾
打造愛心素食地球村
轟動國際的「SOS氣候變遷會議」
第九章 真愛,靈性的生態女性主義
生態女性主義的價值觀
非政府組織力量的有效連結
相信世界將由美來拯救
後記 用「愛」來守護一切
推薦序 後現代的靈性導師
前言 我為什麼寫「清海無上師」?
第一部 求道
第一章 戰爭,烽火下的悠樂純真歲月
從小即深受東西方兩種宗教薰陶
幼時即飽受出名的打擊
營救被扣上政治犯罪名的父親
躲彈上學,作詩抒解悲苦
殘酷現實中,依舊才華洋溢
第二章 孤飛,遠赴西方留學、結婚
歐洲生活之衝擊
紅十字會擔任志工,心繫苦難祖國
波瀾壯闊的情愛之路
婚姻與求道難兩全
離婚,掙脫甜蜜的枷鎖
第三章 尋道,喜瑪拉雅山的冒險行旅
神奇的印度求道之旅
奔赴眾神的居所——喜瑪拉雅山
女人求道,難於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