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大數據教父車品覺,隔海跨刀推薦
6個Before&After思考、6個國際品牌案例、18個大數據行銷新觀點
一次看懂大數據怎麼用
老奶奶會不會買鋼彈模型?
折扣戰是最笨的行銷?
剛剛說A,現在變B,1個顧客體內有24個比利?
茫茫人海中,如何找到VVIP搖錢金牛(cash cows)?
發問卷回來都勾「滿意」,如何讓顧客說真話?
別再猜了!大數據幫你看透人心
1條營收方程式 、5種顧客狀態、10個關鍵指標
營收方程式=有效顧客數 X 顧客活躍度 X 客單價
客戶再多也只有5種狀態
問題再難也只看10個指標
【用大數據玩行銷?看看他們怎麼做】
阿里巴巴──消費者動態標籤:19個顧客標籤,掌握顧客DNA
雀巢──搖錢金牛 VVIP:死忠顧客就是你的品牌軍師
黛安芬──精準推薦模型:店裡一定有一款商品他會買
藝文產業──向上&交叉行銷:門外漢變鑑賞家,芭蕾舞劇迷也愛聽相聲
電影VOD ──自動化評分模型:不是好萊塢大卡司,也能衝上Top 10
湖南衛視快樂購──動態定價:500萬名會員就有500萬種價格
【膜拜大數據大神?CEO和行銷人該知道的事】
疑惑1:數據這麼大,滿山金礦怎麼挖?
Lean思考,先瞄準紅心再開槍
疑惑2:數據這麼難,怎麼看穿數字背後的意義?
蹲好馬步,問對QBQ,深入了解企業與商品才能做決策
疑惑3:大數據是科學,靠它準沒錯?
人是感性動物,好的決策是理性大數據+感性厚數據的完美融合
疑惑4:數據無限大,資源卻有限,怎麼有效率用大數據?
把問題依嚴重程度與影響營收程度排序,層次性處理,人腦也需要降維
疑惑5:大數據行銷成功的關鍵心法?
打帶跑的市場策略,4支安打勝過1支全壘打
【還在拿舊地圖找新行星?快跳上大數據戰艦,來一趟宇宙奇航】
Before人口統計行銷/After大數據行銷
別再用男女分顧客,動機與行為才是關鍵
Before被動分析/After預測分析
看穿「瞬間決策」的祕密,衝動購物也有跡可循
Before 活動找人/After人找活動
顧客半夜3點逛網拍,趕快丟折扣訊息給他
Before人力密集/After數據密集
耗時費力的事交給電腦,行銷人請做決策
Before有形調查/After無形偵測
不用問卷、不必占卜算塔羅,Log幫你讀懂顧客心
Before事後檢討報告/After實驗修正打帶跑
丟掉悔過書!DIET做中學
知名國際品牌都在用,大數據C2B行銷顛覆舊商業模式
行銷人的第一本大數據書,教你「玩轉」大數據
電影《回到未來》商業實戰版,現在的戰爭,7天前就已定勝負
Timing!商戰以秒計算,誰先掌握Timing就是贏家
Prediction!不打折扣戰, 7天前就能預測消費者要買什麼
黏著力!如何讓新顧客源源不絕、老顧客念念不忘?
零時差行銷!大數據偵測,在顧客離開前趕快跟他say hello
3T無縫行銷!實時(real time)、適時(right time)、全時(all the time)滴水不漏
數據不是大就是美,你今天Lean了嗎?
眼前有一座大金礦,含金量10%;還有一座小金礦,含金量90%,你會挖哪一座?
數據不是大就是美,善用Lean思考
問出問題背後的問題,才知道該往哪前進
20/80法則,鎖定小而準數據,金礦就在自己家
作者簡介:
陳傑豪 (Tony) /MIGO 執行長。
美國求學期間主修資訊工程(Computer Science),享受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寫Code的生活,一畢業就進入Siebel,經驗橫跨醫療、金融、服務及軟體產業,曾服務多家《Forbes》雜誌全球排名500強公司。
22歲開始美國創業的冒險,成功地創辦了3間公司,2010年回台灣投入CRM品牌MIGO的經營與轉型。
短短不到3年時間,成功地將MIGO打造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數據決策行銷品牌,2013年受邀至TED發表演說,2014年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台灣第一家「大數據應用合作夥伴」,公司快速成長,被投資界戲稱為「不遵守成長曲線的CEO」。
MIGO功典資訊:www.migocorp.com
章節試閱
零時差行銷
從舊4P到新4P
大數據行銷新4P,即時預測消費者狀態和動態,零時差、零誤差的個人化行銷,1個人就是1個分眾市場,行銷命中率100%。
當大數據結合行銷──大數據行銷,將成為最具革命性的行銷大趨勢,大數據行銷甚至可能顛覆奉行近半世紀的行銷4P理論: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通路(place)。大數據下的行銷將產生一個全新的4P:人(people)、成效(performance)、步驟(process)和預測(prediction)。
最先提出新4P理論的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顧能公司(Gartner Research)的副總裁Kimberly Collins,而我們將最後一個P(profit,利潤)修正為預測(prediction)。
從舊4P到新4P,大數據行銷究竟如何顛覆傳統行銷?
首先,企業應該從過去「經營商品」的思維,轉向以人為核心的「經營顧客」,而大數據時代,正提供了觀點轉型的最好時機。大數據讓「一對一行銷」、「個人化行銷」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基本服務。
每一位消費者的購買時間、購買週期、購買特性都不相同,但是傳統行銷,無法做到很細緻的個人化行銷,多是大眾行銷或群體化行銷。例如傳統行銷依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差異性等,將市場區隔為各個不同族群。例如一家運動鞋品牌有7個市場區隔,然後搭配7個行銷活動,往往已經耗費不少人力物力。
但是大數據時代的行銷,市場區隔可以是7萬個,相應的行銷活動也有7萬個,同時在系統上或平台執行,若像傳統行銷一樣只能依賴人力去執行這7萬個活動,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每個人的購買行為、消費習慣都不一樣,但是傳統行銷因為資源與人力的限制,因此,往往只能是人去配合行銷,而不是行銷來配合人;當企業一次只能執行7個行銷活動,自然只能是人找活動,而不是差異化的活動找人(people to campaign)。但是當行銷活動有能力變成多達7萬個,每一位消費者都可以從7萬個活動中配對到最適合他的活動,因而翻轉舊的行銷觀點,變成是人找活動,而不是活動找人。
於是,行銷活動從人群到個人,市場區隔愈來愈小,或者說每個顧客都成為一個分眾市場,個人化行銷應運而生。
第1個P:人(People)
NES模型,再多的顧客問題都只分5種
在大數據時代,以人為核心,消費者存在兩個最大特徵就是異質性和變動性,其中又以變動性最難掌握。
對於顧客來說,我們建構了一個NES模型:
N=新顧客(New Customer)
E=既有顧客(Existing Customer)
1.E0主力顧客:個人購買週期2倍時間內回購的人
2.S1瞌睡顧客:超過個人購買週期2倍未回購的人
3.S2半睡顧客:超過個人購買週期2.5倍未回購的人
S3=沉睡顧客(Sleeping Customer),購買頻率超過個人購買週期3倍未回購、回購率低於10%。
NES模型即是為了即時掌握顧客的變動性而設計,這3個標籤及5族群,完全根據消費者實際交易數據演算,並能夠配合資料更新進行動態修正。
大數據行銷的第一個P是「消費者」(People)。NES模型能夠透過即時的演算將消費者分成N(新顧客)、E0(主力顧客)、S1(瞌睡顧客)、S2(半睡顧客)以及S3(沉睡顧客)5種標籤,隨著顧客沉睡度愈來愈深,品牌能夠有效喚醒的機會愈低、而相對的喚醒成本也將大幅度增加。
行銷人過往將行銷預算和工作時間,根據顧客自然屬性的分群進行分配,習慣性從顧客過往的累積消費貢獻與前一次的交易紀錄,結合顧客的性別以及消費能力指標,來決定他們的標籤設定與經營方式;但是很明顯的在這些數據資料背後,我們低估了時間對消費者動機干擾的影響力,可能只是透過一個平均數的概念「大概」定義了超過180天沒有回購的顧客,就是所謂的沉睡顧客。
但是事實上,當我們將數據透過NES模型演算後發現,很多顧客早在120天左右就進入了S3(沉睡顧客)階段,品牌一視同仁的時間定義讓企業不但錯失了關鍵的喚醒時機,然後在低喚醒率的S3階段才著手補救,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都在浪費企業寶貴的成本與資源。
即時掌握每一個消費者的實際狀態是大數據行銷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已經有能力為每一個顧客量身訂製專屬的溝通時間點,該是時候把撒網捕魚的行銷網給收起來了。
第2個P:成效(Performance)
每一間店都可以做自己的行銷
大數據行銷的第二個P是「成效」(performance),「獲利」是企業經營的共同目標,影響獲利的因子很多,說穿了就是3個營收影響目標:顧客數增加、客單價提高、活躍度提升。
如果前面的people談的是顧客狀態,那麼performance談的就是顧客動態。顧客的流動反映在門店導向的觀點,常常觀察到當企業在檢視獲利營收時,發現來客數下滑,就直接判定新客數疲弱不振,是造成營收衰退的罪魁禍首,所以立刻決定砸下百萬預算,安排來店贈禮活動提升新客招募,期望能夠一舉提升銷售動能、拉抬業績。
結果,新客數確實明顯增加了,但營收卻仍舊沒什麼起色。
原來藏在數據背後真正造成店家營收下滑的原因,其實是高貢獻度的忠誠顧客大量而且快速的流失,活動提升的新顧客對營收幫助渺小,當務之急應該是先找出忠誠顧客流失原因、制定顧客挽回方案,先求固本補破然後才去招客。
看錯了數據會錯了意、不但會讓店家消耗了無謂的行銷預算和時間,去解決一個徒勞無功的問題,更進一步給了競爭對手可趁之機,這一來一往之間,勝負立判,能不慎乎?
換言之,每一家門店營運的KPI都應該個性化設定,比如說台北在做顧客新增的時候,高雄可能應該做顧客流失,台北的1號店在做顧客新增的時候,台北的2店可能應該做顧客流失,端看各個門店的數據來決定它最應該優先改善的是什麼。
第3個P:步驟(Process)
找出priority,優先處理危急問題
大數據行銷的第三個P 是「步驟」(process),透過有層次的執行心法,去改善營收方程式。營收的3個變數出現問題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去解決問題。
當店家發現營收下滑,檢視品項銷售狀況、來客數與客單價等數據,假設顧客人數不夠,應想辦法增加新顧客,或是想辦法留住舊顧客。如果是顧客活躍度不夠、忠誠度的問題,則可以針對早期再購顧客,或是增加對現有顧客的定期關懷,購買時的事先提醒等各種不同的行動,去提升顧客的活躍度。
如果問題出在顧客的客單價不夠,則進一步去檢視,究竟是新顧客不夠,還是舊顧客不夠。倘若新客的客單價不夠,通常是因為各種針對新顧客的促銷手段,當新顧客進來用的是很優惠的價格,通常收進來的是不健康的會員,接下來他很可能沒有辦法繼續貢獻價值。呈現的問題就是新客的客單價太低,同時新客再購的比率太低,新客轉換率太低等,主要就是為了促銷做了不當的方式。
第4個P:預測(Prediction)
精準預測顧客下次回購時間
如果說process告訴行銷人從營收方程式和會員流動是可以被控制的,那大數據行銷最後環節「預測」(prediction),就是宣告這樣的控制能夠被智能化的監控與執行。
顧客就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從第一次購買的新朋友,到漸行漸遠的流失客,這個過程是常態。但有了大數據之後,行銷卻可以及早做出因應方案。用數據分析未來。從分析走向預測,推算出會員的「下次購買時間」(Next Purchasing Time, NPT),讓店家在對的時間對最有可能上門的顧客說話。
假設顧客的狀態就像5階段的水槽裝置,從新顧客(N)一路向下流向沉睡顧客(S3)。「智能控制」可以偵測每一個環節,當水槽水位或是管線流量出現異常,系統自動對它做回饋、修復,或是提出警告,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依據KPI自動做出最優化的調節設定。舉例而言,當顧客從主力顧客的水槽流到S3水槽的沉睡顧客,意指高達90%的機會顧客會徹底流失,亦即所謂分手階段。彷彿男女朋友,等到快分手才去挽回,不但事倍功半,成功挽回的機率也很低。
但是,當主力顧客開始流向沉睡顧客時,必然先經過S1(瞌睡狀態)、S2(半睡狀態)兩個水槽。透過智能控制,就可以在S1瞌睡階段事先偵測到,當發現顧客已經有一點疏離,智能控制就會給出關懷或提醒等,以控制降低顧客流失的水量。
「智能控制」可以做到即時偵測、零時差溝通和個性化訊息,即時而且適時的調節,完全零時差、零誤差,這也是整個大數據行銷的精髓。
零時差行銷
從舊4P到新4P
大數據行銷新4P,即時預測消費者狀態和動態,零時差、零誤差的個人化行銷,1個人就是1個分眾市場,行銷命中率100%。
當大數據結合行銷──大數據行銷,將成為最具革命性的行銷大趨勢,大數據行銷甚至可能顛覆奉行近半世紀的行銷4P理論: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通路(place)。大數據下的行銷將產生一個全新的4P:人(people)、成效(performance)、步驟(process)和預測(prediction)。
最先提出新4P理論的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顧能公司(Gartner Resear...
推薦序
車品覺/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資訊協會 大數據分會副會長、中國計算數學學會 理事
大數據:「多即少,少即多」
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幾乎所有我見過的大數據成功例子都是「一把手」工程。公司的管理層愈瞭解資料的價值,大數據落地的成功概率就愈高。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希望見到一本能讓老闆們看得懂,清楚解釋大數據能為企業帶來什麼的書籍。
資料作為一種新的原材料,它可以用之不盡,也可以讓你物無所用。其中的關鍵在於資料從收集,存儲、刷新、辨識、關聯、挖掘、決策、行動是一條很長的鏈路,中間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又互為作用。想要自如地使用大數據,就需要我們把科學、工程和商業三者有機地結合。
資料技術與商業模式密不可分,到底應該以商業為本去收集資料,還是先把資料收集起來等到未來有機會再用?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答案的,反而我們應該問的是:What is the business?
瞭解商業是使用資料的前提,一切從業務問題出發,不要為了資料而資料,才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資料去描述現狀、診斷問題、預測各種可能以及有效地幫助業務決策並指揮行動。根據我過去幾年的經驗,好的資料科學家越來越難求,而能駕馭大數據的商務人才更是稀有。每個人都聽說大數據之價值是巨大的,但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其實它虛無縹緲又難以把控。
解決落地難這個問題,我覺得必須要把大數據科普到商業世界中,聰明的CEO們都應該帶頭去瞭解大數據是什麼。盲目地投資大數據和原地踏步其實都很危險。可惜現今在市場上看到的卻都是反行其道,滿街都是把大數據概念化的書籍。大數據行銷這本書,正好能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用資料去説明行銷,內容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值得每個從事資料和行銷的人閱讀。當然了,我們不能幻想這個世界存在一本絕世祕笈,而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從實踐中摸索。
大數據的實踐也正好體現了中國前賢的智慧:「多即少,少即多」的道理。
車品覺/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資訊協會 大數據分會副會長、中國計算數學學會 理事
大數據:「多即少,少即多」
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幾乎所有我見過的大數據成功例子都是「一把手」工程。公司的管理層愈瞭解資料的價值,大數據落地的成功概率就愈高。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希望見到一本能讓老闆們看得懂,清楚解釋大數據能為企業帶來什麼的書籍。
資料作為一種新的原材料,它可以用之不盡,也可以讓你物無所用。其中的關鍵在於資料從收集,存儲、刷新、辨識、關聯、挖掘、決策、行動是一條很長的鏈路,中間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
目錄
CH1 當大數據遇上行銷/打一場《回到未來》之戰
不再霧裡看花》勝負不在數據,觀點才能決定一切
克服盲人摸象》問對問題,才能找對答案
20/80法則》不是大就美,小而準數據含金量更高
零時差行銷》從舊4P到新4P,預測下次購買時間
大數據+厚數據》數據會說話?說話的是人
CH2 終結猜猜猜/把手按在顧客的脈搏上
人口統計標籤vs.大數據標籤》男女不重要,動機與行為才是關鍵
被動分析vs.預測分析》不只跑得快?能預測終點才是贏家!
活動找人vs.人找活動》不必再將就,100萬種行銷同時上線
人力密集vs.數據密集》你是靠工人智慧,還是人工智慧?
有形調查vs.無形偵測》還在發問卷?Log偵測喜好立現
檢討報告vs.實驗報告》還在寫悔過書?DIET做中學
CH3 從滿足Need到預知Want/轉動大數據,魔鬼藏在3個細節裡
電商如何有效集客?》阿里巴巴:動態標籤,掌握顧客DNA
食品業如何做精準行銷?》雀巢:找到搖錢金牛VVIP
零售業如何不必再猜顧客心?》黛安芬:鑽石型顧客關係管理
電影如何叫好又叫座?》電影VOD:評分模型預測最強卡司
文化業只能是小眾市場嗎?》藝文產業:用顧客DNA交叉行銷
電視購物只能打折扣戰?》湖南衛視快樂購:用推薦模型做動態定價
CH4 18個大數據新思維/拿舊地圖怎麼找到新行星
你能帶公司跳上火箭嗎?》CEO必須改變的9件事
現在的行銷戰,7天前就預知》行銷人必須改變的9件事
CH5 全民大數據/我與車品覺的邂逅
大數據顛覆零售業》顧客是誰,人臉辨識一眼就知
大數據顛覆金融業》我的信用分數,我做決定
大數據顛覆保險業》保費繳多少,FB內容決定
大數據顛覆證券業》比別人早1分鐘,預見股票走勢
大數據顛覆房仲業》選房神器,幫你挑好屋
大數據顛覆醫療業》找醫生看病,就像訂機票
大數據顛覆人事顧問業》學校就業率,就是你的就業率
大數據顛覆影視業》下一部《紙牌屋》,卡司在哪裡?
大數據顛覆遊戲業》玩家數據,是行銷利器嗎?
大數據顛覆農業》種菜賣菜,先看數字怎麼說
CH1 當大數據遇上行銷/打一場《回到未來》之戰
不再霧裡看花》勝負不在數據,觀點才能決定一切
克服盲人摸象》問對問題,才能找對答案
20/80法則》不是大就美,小而準數據含金量更高
零時差行銷》從舊4P到新4P,預測下次購買時間
大數據+厚數據》數據會說話?說話的是人
CH2 終結猜猜猜/把手按在顧客的脈搏上
人口統計標籤vs.大數據標籤》男女不重要,動機與行為才是關鍵
被動分析vs.預測分析》不只跑得快?能預測終點才是贏家!
活動找人vs.人找活動》不必再將就,100萬種行銷同時上線
人力密集vs.數據密集》你是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