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碧梧棲老鳳凰枝
二十餘年前選擇從公營事業的工作單位提前退休,說真的,那時的心境的確對人性頗為失望,當然也對自己滿肚子不合時宜的個性知之甚詳,因此暗下決心,所餘歲月就做個遠離塵囂的閒雲野鶴,從此潛入浩瀚書海,向古聖先賢取經,不想多涉繁複人事。
人生的機緣卻充滿玄妙,過程和結果往往讓自己瞠目結舌。和志揚、芳綺結下忘年因緣,即是一段喜悦的意外,更大的意外是,沒想到恬淡簡窳二十餘年之後,在他們的殷殷勸說之下,竟動搖了自己曾百般嚮往的類隱居生涯規畫,最後,毅然接下在「清心廬」的詩詞課程和後續的演講。對我而言,這個轉折不可謂不大,的確經過一番天人交戰,然而,既然做了抉擇,就義無反顧,過了河的卒子,只能勇往直前。
謝謝志揚、芳綺這對鶼鰈,他們一直對我信心十足,給冷寂冬藏的心境多所鼓舞。知道我早歲曾有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塗鴉歲月,在讀過我泛黃的現代詩集後,芳綺百般希望我能尋回塵封已久的筆,重新出發。其實我對自己的能耐心知肚明,生性疏淡無序,數十年來隨意寫讀,東鱗西爪率性自娛,既無脈絡系統,更鮮手札筆記,馬齒徒增,益形眼高手低,落筆成篇愈見捉襟見肘。
志揚、芳綺在「明陽中學」當教誨師,並想持續陪伴、協助曾經迷途的羔羊重返社會。於是劍及屨及成立「樂學齋」,冀望透過諸多活動化作力量。「樂學齋」規畫開餐廳,緣於這群青年在校學會餐飲、小吃。也打算成立出版社,因為原本不愛看書的這群孩子,已開始有了閱讀習慣。目前他倆財源拮据,卻一心想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集腋成裘為社會付出關愛的衝勁令我眼眶泛潮,芳綺期盼我的書能成為「樂學齋」出版的第一本集子的鍥而不捨亦令我動容。看他們弓如滿月的萬丈豪情,我雖力有未逮,感動之餘也就不揣簡陋、奮力一搏。
我開始孜孜梳理荒蕪,夜闌人靜再讀堆疊收藏的副刊現代詩舊作,歲月湮漫之後,倍覺稚拙,感觸卻深,緬懷中斟酌著刪修去蕪,並略添新枝。泊墨色淋漓,胸臆深處依稀有樂音纏綿,既熟稔又溫煦。其實總在心靈澄明之際,那分千年誓約似的韶樂,簡窳中揉摻富麗、苦澀裡滲著清甜,汩汩如甘冽醴泉,如斯滋潤枯竭又寂寞的心田。這是涙中帶笑的一脈寶藏,隱約久遠卻又清麗如新,惟久置而鏽的禿筆誠難以細描。良夜久違對坐,再細數曩昔涓滴,荒湮舊事依依又在眼前。容或語焉不詳,然「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將更時不我予矣,遂勉力尋其餘緒綴成小文數帖置於卷首,《美麗邂逅》於焉成書。
「樂學齋」虛位以待之盛情,以及年輕卻才華洋溢的宇晟給了這本內容毫不起眼的小集子作了最出色的設計包裝,由衷致上謝忱。
周清河謹識
二〇一五 仲秋於守愚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