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理解自我,是改變的第一步
朱家綺(本文作者為廣播主持人、溝通美學講師)
身體發生什麼事,靈魂最知道,我們得讓身心同理彼此。
這本書的案例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去看自己的行為。作者專精於「上癮心理分析」,從專業面向看待「我為什麼常大吃」、「我為什麼常生氣」、「我為什麼常購物」等等這些可能也都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行為。是否已達上癮標準,還須由專家認定,但如果這些行為已經讓你產生困擾,甚至影響了生活,那就得好好地傾聽靈魂的聲音,到底內在缺少了什麼?想證明什麼?想彌補了什麼?才讓身體去做這些事。
在溝通表達的課程中我常說到,探討良好的人際溝通前,先得要有良好的自我溝通能力。閱讀過程中,我不斷以個案經驗去回溯個人經驗,然而,挖掘自己的內在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我相信「理解」是改變的第一步,請對自己發揮同理心,讓身心對話,進而合一。
編輯推薦文
讓傷痕成為改變的原動力
「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夠好?」
當提出這個書名時,我們內部激起了一番討論。
某同事說:「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耶!」(真羨慕!)
但多數同事都是一愣,然後說:「對,我經常覺得自己某方面比不上別人……」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羨慕或嫉妒他人,產生自卑的心理。然後又為自己有這種心態而感到罪惡。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拚命工作、忽略與家人的相處。可是夜深人靜,又覺得寂寞得快死掉。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很害怕被討厭,什麼事情都配合別人,讓自己很痛苦……
當上述種種狀況只是偶爾發生,那麼我們還能維持基本的身心健康。不過,一旦遭遇壓力、急遽變化或打擊,就有可能讓我們的心生病。
本書的作者為韓國的心理諮商師,多年來幫助了許許多多患者,他將經常遇到的問題整理成42種狀況,一一分析其成因,並提供可以改變與調整的方向。
對我來說,最讓我得到啟發的是〈我為什麼常覺得憂鬱〉這一篇。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氛圍與經濟壓力,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其中有些人甚至罹患了憂鬱症。
這一篇文章裡提到,為什麼人常常覺得憂鬱呢?什麼樣的人,容易憂鬱呢?讓我很「驚嚇」的是,原來,這跟幼時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很有關係。
「被憂鬱症所折磨的人,大多沒有體驗過令人滿足的童年。」作者這樣告訴我們。他說,幾乎每一個因憂鬱症所苦的人都說,小時候幾乎沒有父母看著自己微笑的記憶。「若看到媽媽微笑,孩子會因為自己讓媽媽開心而感到自信與滿足。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是有能力讓媽媽開心與微笑的個體。擁有讓媽媽開心的能力,長大後會運作成為讓世界開心的原動力。這樣的人會為了人類去做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兩個女孩的母親,因為種種因素,常常對她們生氣,回想起來,發怒、嚴肅的時間,比微笑來得多!我忍不住心驚,原來,即使是一個笑容,對孩子也會造成那麼長遠的影響!
本書有很多案例,追本溯源,都發現問題出在幼兒成長時期沒有得到滿足與應有的回饋。或許對於已經成年的我們來說,要改變過去已經不可能,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理解了問題的根源,承認並學著去愛這個受傷的自己,讓傷痕與我們自身融合,讓它逐漸消融,甚至成為我們改變的原動力。
最後,節錄一段我自己很喜歡的書中文句,跟大家共勉之:
改變是將「我」變成「更好的我」的必經歷程。
為了要能成為「更好的我」,
需要勇氣與決心超越害怕改變的心態。
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從勇氣與決心開始的。
序言
人們為什麼無法自我控制
上癮心理分析是我的專業領域。當出版社向我提出企劃構想時,我很開心可以寫一本我擅長領域的書。但是,文采不佳的我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就在我猶豫不決中,一個多月過去了。我擔心的是,在忙碌的諮商與教學生活中,是否可能挪出額外的時間來寫作?其中最令人裹足不前的,就是擔心如何將腦海裡的東西用文字呈現出來。縱使如此,我之所以能排除萬難,開始提筆寫作,都是多虧了企劃編輯部的支持與諮商師鄭樓麗的協助。透過書寫的過程,也讓我能反芻過去臨床諮商的案例。
這本書是從「人為什麼不能控制自己?」這個提問開始的。我的答案很簡單。原因是:因為人是分裂的。人們一般覺得自己是單一的生命體,但實際的精神世界卻存在著無數個「我」。在我裡面有複數的我存在,其中一個「我」主導著生活,而另一個「我」會不由自主地引發混亂。這股帶來混亂的力量讓主要人格的「我」因為無法心想事成而受苦。
要怎麼處理這股引發混亂的力量呢?要全部壓抑還是要除之而後快呢?光是要釐清這股力量的源頭就很困難,也無法得知是哪個癥結點出問題。主要人格的「我」好像完全幫不上忙。
要處理這股力量的方法只有一種:要承認並要包容它,直到在心裡湧現願意愛這股勢力的心情時,這股勢力才會浮出水面,實體也會變得更明確。識別了另一個我的存在之後,現在就到了要跟那個存在面對面的時候了。這意味著找到了分裂的我並與其融合的過程。精神科醫師榮格(Jung)說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就是將無數個我整合在一起的過程。如果在嬰幼兒期有著諸多創傷經驗,會產生更多個分裂的我,分裂的強度也會更強烈。如此一來,要控制「我」就會變得更為困難。
看到酒精成癮者時,我們只看見成癮者的行為,而覺得莫可奈何,用否定的角度評斷他們。不會想:「那個人到底是多麼辛苦,才會喝那麼多酒?」也不會覺得:「那個人可能是生病了。」眼睛能看見的部分,其實只是玻璃碎片的一部分而已。用這種角度並無法接近需要治療的核心部分。很多案主就是為了找到這個核心才造訪診所。人們殷切地期盼自己可以過得幸福,但不幸福的時間實在太多、太痛苦了,因為無法承擔那份痛苦而造訪診所。
這些人坐在診所裡,陳述讓自己感到屈辱的事情、羞恥的感受,將過去悲慘的人生傾瀉出來。
面對自己的創傷又重新反芻的過程,比想像中還要困難。但這是必要的過程。是重新遇見分裂的自己的機會。每當案主重新面對自己的創傷時,我在其中也看見了某種神聖性,看見美麗。我們的分裂是創傷造成的,整合這些創傷比任何一種宗教儀式都還要崇高。出生為分裂的生命體,卻有著必須走向整合的絕對目的。因此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神聖的人生。觀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觀察無限奧妙的精神世界,是一件令人敬畏的事情。
痛苦是通往整合之路的一種訊號。案主會流下眼淚嚎啕大哭,有時甚至會嘔吐。一個高貴的靈魂為了走向整合而掙扎著,彷彿嬰兒離開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一樣,穿越黑暗的隧道迎向光明。而我參與了這整個旅程。
案主將精神上的痛苦與羞恥,將那些可怕的經驗變成垃圾,倒在身為諮商師的我面前。所以我有時會覺得自己就像個垃圾桶。但是慢慢地,看著那些被倒出來內容物時,我的想法馬上就改變了。為了能理解人類的靈魂,沒有比這些更珍貴有效的資源了。如果說我對人類的靈魂有任何淺薄的理解,那都是因為案主願意傾瀉出刺骨的痛苦。為此我必須感謝每位案主。
這本書是拜所有案主信任諮商師,願意將他們的心房敞開所賜。雖然使用了化名,但書裡面的故事都是真人實事。希望這本書可以為那些因為創傷而造成自我分裂、感到不知所措的讀者們,帶來小小的幫助。
我想要感謝幫忙修正文句,以適合讀者閱讀的編輯同仁。對於內人美華總是感到抱歉,平常相處時間已經很少了,在書寫的過程中更是極少陪伴她。縱使如此她還是依舊支持我,讓我不勝感激。我想要將這本書當禮物送給我的兒子英真與勝真,以表達對於無法陪在他們身邊的虧欠。但兒子們可能不會喜歡這份禮物。最後謝謝一路引導我走到這裡的上帝,期望我所得到的恩惠,也可以與所有的讀者同在。
二○一五年 秋 金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