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拜訪革命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6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79 |
三民網路書店 |
政治/法律/軍事 |
$ 379 |
樂天書城 |
政治觀察 |
$ 422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42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史學理論 |
$ 465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在踏上革命的路口上,抗爭者為何時而奮勇向前,時而徬徨躊躇?
如果民主無法承諾太平,專制未必不能苟活,市井小民該何去何從?
《端傳媒》國際新聞主任──周軼君,呈現最真實的革命面孔。
北非強人穆巴拉克、格達費為何倒台?伊朗人民是否仍然對什葉派領袖何梅尼敬若神明?以普丁為師的厄多安,還能把持土耳其政壇多久?查維斯在美國後院豎起反美大旗的真相如何?擺盪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烏克蘭,要投靠強權還是追求獨立?位在世界邊陲的尼泊爾,那裡的人們又是如何被毛澤東思想感召而挺而抗暴?在英國、瑞士,乃至列支敦士登等富裕的西歐國家,民主又面臨什麼新的挑戰?
最重要的是,那些在這些歷史現場的小老百姓,怎麼看待這一切?那些既受革命風潮左右命運、也推動著歷史巨輪向前滾動的中產市民,如何面臨一連串加諸在他們身上的選擇?
從2004年烏克蘭的「橘色革命」、2009年伊朗的「綠色革命」、2010年底席捲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之春」,進而到2013年土耳其反對厄多安總統威權作風的「占領蓋齊公園運動」,整個歐亞大陸的心臟帶地接續燒起反威權、爭自由的燎原野火,成為整個21世紀初除了反恐、金融危機之外,最重要的全球政治事件。然而這一波民主浪潮的本質是什麼?這是永遠不畏烽火、哪裡有危險往哪裡跑的周軼君要在《拜訪革命》去探索的。
「每一瓢革命的滋味,冷暖自知。而每一種滋味都是真實。」
為此,她去了全球記者都得去的開羅、伊斯坦堡、德黑蘭、巴格達、基輔、大馬士革,也造訪了不太有人去的加德滿都、列支敦士登。在一個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冒著扒竊、歧視、性騷擾、甚至汽車炸彈攻擊的危險,採訪計程車司機、示威民眾、盜版DVD小販、地下樂團歌手、地產開發商、各大主流媒體記者、穆斯林兄弟會青年領袖、報社總編,多國政府首長。我們會看到寧願戴上面紗而捨棄大學教育的土耳其婦女、就算發現車上有炸彈也只想敷衍了事的巴格達衛兵,以及哭著懺悔自己的暴行的警察。
藉由真誠的態度、犀利的提問,周軼君時而牽引出受訪者的熱切渴望,時而逼問他們的猶豫困惑:拼經濟還是爭自由、本土或開放、反美或親美、集體認同還是個體自由,回歸傳統還是擁抱現代?
那些對一般台灣人來說只是「國際新聞」、「時事分析」的事件,例如軍事鎮壓、貪腐、經濟封鎖、宗教對立,究竟是如何影響著當地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如何激起人民抗爭的意志?又如何限制了成功邁向民主化的可能?
在問與答之間,作者也邀請讀者一起反思:置身事外的我們,該如何公正客觀看待遠方人們的奮鬥?對於我們自己的國家,又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 三十五篇採訪報導,是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見證了21世紀民主的挑戰與機遇。
★ 作者周軼君為《端傳媒》國際新聞主任,曾為全世界唯一常駐以色列加薩走廊地區的國際記者,堪稱華人新聞界中第一線國際經驗最豐富的記者。
★ 針對21初全球各地重大民主抗爭事件的第一手報導採訪與深刻反思。除了推翻穆巴拉克、格達費的阿拉伯之春之外,本書還涵蓋了許多目前書市較少觸及的領域,如全球最富裕的列支敦士登罷免大公的公投、英國女王之存廢、委內瑞拉強人查維斯的評價等等。
★ 全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撰寫,綜合記者採訪與旅遊文學的特色,文筆俐落、輕快,不時穿插著生動的比喻、尖銳的反諷,相比於一般同類的新聞分析作品,可讀性非常高。
針對烏克蘭革命、阿拉伯之春、尼泊爾民主化等全球重大民主運動的第一手報導採訪與反省。《端傳媒》國際新聞主任周軼君深入險境,以輕快、銳利而深刻的文筆,呈現最真實的革命面孔。
作者簡介
周軼君
現任《端傳媒》國際頻道主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文學學士,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碩士。2002至2004年,任新華社駐以巴地區記者,期間是唯一常駐加薩的國際記者,曾採訪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阿巴斯,對哈馬斯組織創始人亞辛的專訪被多家國際傳媒轉載,關於以巴衝突的文字、攝影故事獲得國際多個獎項,曾被評為「中國記者風雲人物」。2005年出版《離上帝最近——女記者的中東故事》,除政治人物外,亦白描當地一般民眾的生活面貌,辛酸痛苦伴隨幽默溫馨,展現衝突下的人性。
2006年起任職香港鳳凰衛視,並定居香港。繼續奔波在國際熱點地區,經歷尼泊爾改制、南北韓危機、戰後阿富汗、伊拉克重建、烏克蘭戰爭、南美民粹崛起、埃及、利比亞及巴林等一系列政變,亦有實地觀察美國與歐洲政局。
她的國際新聞分析、隨筆常見於《風傳媒》、《端傳媒》、《金融時報》中文網,也常受邀「鏗鏘三人行」談話節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