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白色魔術:紙的文化史的圖書 |
白色魔術:紙的文化史 作者:羅塔爾‧穆勒 / 譯者:徐潔、潘世娟 出版社: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9-14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1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00 |
三民網路書店 |
應用科學 |
$ 323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藝術設計 |
$ 334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380 |
台灣金融研訓院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
$ 380 |
台灣金融研訓院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不只是白色,是一種文化浪潮;
不只是歷史,是文明的大未來。
德國作家羅塔爾‧穆勒以紙張本身的原物料、技術演變為本,鉅細靡遺又饒富興味的探究紙張所及的各個領域;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學到常民生活,開展人與紙張的關係,思考這些關係背後的關鍵價值。因為唯有找到價值,才能在電子媒體逐漸當道的今日,守護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文化本質。
自二十世紀末以來,紙張生產總量之中的報紙和書籍印刷用紙,占比不斷下降。不少人都預測傳統紙張將會命運悽慘,並且紙張的歷史對多數人而言都很模糊。在科技推陳出新的速度幾乎要讓人未及理解的今日,為什麼還要隨著作者腳步細細梳理紙張的話說從頭呢?因為當下的悲觀預測並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未來,那些未曾被靜心述說的歷史,有時比當下更能預示未來。
「就算是喜歡電子書的人,也會十分樂見本書能夠付梓。」──《紐約書評》
「全面而宏觀的文學歷史作品」──《華盛頓郵報》
「這本書闡述的白色魔術讓讀者醉心仰慕。」──《出版者週刊》
本書特色
1.從紙張誕生的初始,就開始開展幾世紀以來深植的東西方論點,方得客觀看待此技藝;再一一鋪陳紙張所到之處帶來的改變,與經受的改變。
2.廣度探索紙張角色,全面感受紙張在人類世界帶來的風起雲湧。這不是一部技術史,也是藝術(畫作)、政治(卷宗)、經濟(債券)和庶民(身分證、信件、遊戲)歷史。
3.書中對歷史文獻、文學作品大量旁徵博引、彼此互文,帶領讀者貫穿古今之餘,更懂得如何運用及依循相關主題的龐雜資訊。
作者簡介:
羅塔爾‧穆勒
Lothar Müller
生於一九五四年,德國文學與歷史專家。曾任柏林自由大學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講師,一九九七至二○○一年任職《法蘭克福文匯報》文學通訊欄主編,目前為《南德時報》副刊主編。自二○一○年起獲聘為柏林洪堡大學榮譽教授,亦於二○○○年獲艾爾菲德科爾獎,二○○八年獲約翰海涅西莫爾克獎。本書於二○一二年榮獲萊比錫書展專業書籍獎。
譯者簡介:
徐潔
台灣彰化人,輔大德語系學士,柏林自由大學藝術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譯者,一九九九年至二○○七旅居德國,返台後任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組,目前為專業策展人、德語譯者,並致力於台灣文化藝術之國際交流。重要譯作有《古堡中的小精靈》、《菲利貓的世界》、《外公是棵櫻桃樹》、《小蛤蟆蛙的驚異之旅》(玉山社),《多愛一公分》、《這就是貝貝》、《阿湯的拐杖》(宇宙光),《把我生命獻給你》、《路卡斯之死》(法鼓文化),《老實人上天堂,會說謊無往不利》(大是)等十餘種。
潘世娟
北京外國語大學德國語言文學學士,柏林科技大學企管碩士。潘世娟出生成長於北京,是道地的北京七○後文青,留學德國時結識於柏林攻讀哲學博士的台灣夫婿,婚後隨受聘為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的夫婿回台。在台灣一住十餘年,完全融入台灣文化,成為道地台灣媳婦兒。
她曾服務於金融業,卻始終放不下對德國文學的熱愛;北京、柏林與台灣的生活經歷,造就了她多元的生命觀,也培養出敏銳而理性的文筆.她目前專職德語翻譯,曾參與公共電視德國格林童話電視影集翻譯、宇宙光出版社《摩拉維亞每日箴言》翻譯等專案,譯作有《買了熊熊,就不能買芭比》(藍鯨),《通心粉男孩》(遠流)等。
|